2020-12-08 21: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課本劇大賽展播
課本裡的故事躍然於舞臺
2020年江海區青少年課本劇大賽
總決賽於近日落下帷幕
15個作品讓人回味無窮
即日起
江門高新微信將為您逐一介紹
挖掘作品臺前幕後的故事
銅獎作品:花木蘭
「這是我們學校第一次參加專業戲劇表演的比賽,從剛開始無從下手到最後把作品在舞臺上精美呈現,我們經歷了一個很艱辛卻又甜蜜的過程。」江海區陳伯壇實驗學校老師陳泳淇說。天道酬勤,經過所有指導老師和參演學生兩個多月的努力,該校作品《花木蘭》在江海區課本劇文化節決賽上獲得銅獎。
課本劇《花木蘭》來源於人教版七年級語文課本《木蘭詩》,該劇目一共分為邊關告急、替父從軍、徵戰沙場、辭賞還家、衣錦還鄉五幕,講述了花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在戰場上克服千難萬險、建立功勳,回朝後不願做官、但求回鄉盡孝的故事。
現場
為了更好創作劇目,學校召集了音樂、舞蹈、語言文學各個專業的老師參與整個劇目的創作,「我們發揮各自的專業力量,不斷打磨、完善劇本才開始選角、排練。」陳泳淇說。
人物形象設定、演員招募、角色分配……一步一步一個腳印,負責課本劇的老師們全身心投入。陳泳淇老師介紹,在完成角色選定之後,學校並不著急排練,而是由主要負責老師帶著同學們反覆研讀劇本,理解每句話、每個詞的含義,揣摩每個人物的性格特點。
進入排練環節,老師們要求都異常嚴苛,每句臺詞、每個站位、每個表情都反反覆覆練習。由於參與此次排演的同學都是初三、初二學生,課業繁重,學校就安排每天中午午休的時間進行排練。「中午午休的時間僅有一個小時,我們時常覺得時間不夠用,所以一分一秒都很珍惜。」 該校另一名負責跟進課本劇工作的老師羅寶雲說。為了應對時間緊張的問題,老師們把所有演員分組,讓有對戲的同學單獨分幕去排練。
在劇中飾演花木蘭的宋心妍同學有舞蹈專業基礎,又經常參加學校的各類文藝匯演,所以在劇中肢體表達都非常到位,但是在詮釋人物性格、表達情感方面有所欠缺。為了達到最佳效果,她就自己花時間去學習相關歷史背景知識,並把故事片段放到現實生活中類比、琢磨。「我從對手演員的眼神、表情反應裡檢驗自身的表演,情緒、感情是相互感染的。」宋心妍說。「小演員們相互模仿,幫助對方檢查自己的表演問題,相互提意見、相互督促,這是我們學校排練的一個小妙招。」羅寶雲說。
排練
經過兩個多月的努力,在決賽舞臺上謝幕的時候小演員們熱淚盈眶。「參與此次課本劇大賽是一堂生動的美育課,同學們在參賽的過程只中,提升了自身的藝術修養,同時深刻理解了這篇課文,花木蘭堅韌、愛國的精神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他們。」陳泳淇說。
來源:江門日報 記者/張葉青、學校供圖
關注 「看江海」抖音號
(建議使用最新版抖音掃碼)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課本劇大賽視頻展播|銅獎作品《花木蘭》,在潛移默化中學習花木蘭精神》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