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雙來自功能區企業的刺繡短靴,被德國國家級博物館永久收藏

2020-12-12 騰訊網

國慶中秋雙節之際,來自武侯電商產業功能區企業的原創品牌——sheme(璽覓)的兩雙限量版短靴獲得了德國紡織博物館的永久收藏證書,正式被納入藏品之列。

與此同時,這兩雙限量版短靴將與其創始人劉瓊英(Linda)女士的私人藏品「現代新龍袍」,一起在11月1日開幕的「金線龍—德國紡織博物館的中國紡織品收藏」特展上進行展示。向德國廣大民眾介紹和展示中華時尚文化瑰寶。

圖丨sheme創始人Linda(中)向德國紡織博物館捐贈兩雙短靴

圖丨sheme創始人Linda(中)向德國紡織博物館捐贈「現代新龍袍」

1

1

1

中西文化交融的中國原創作品

「海水江崖」短靴,描繪了中國故宮龍袍上的江水崖圖騰與法國巴黎大皇宮的廓形結合時尚創新設計的作品。古典與現代的交融,中式與西式的碰撞,作品展現出跨文化交流的神採。

圖丨「海水江崖」短靴

此款鞋履更是作為中法建交50周年的官方禮物,在2014年1月27日的巴黎大皇宮的「中國之夜」上,隆重贈送給戴高樂總統之孫Yves de Gaulle先生的夫人。

圖丨sheme創始人劉瓊英(Linda)女士接受戴高樂總統之孫Yves de Gaulle先生頒發的收藏證書

圖丨中法建交50周年sheme作為「國禮」的收藏證書

另一雙「百鳥朝鳳」短靴的設計靈感,則取中國皇家另一尊貴圖騰——鳳凰。傳說中「百鳥之王」,自古以來的文化意向多出現在皇家,象徵祥瑞。

圖丨「百鳥朝鳳」短靴

在劉瓊英看來,歷久彌新的傳統碰撞現代時尚的融合作品,也是豐富了博物館中德、中歐跨文化交流展覽的藏品。這兩款鞋履還獲得了德國紡織博物館永久收藏證書。

1

2

1

被博物館收藏

出口多個國家地區

2009年,一款名叫sheme的女鞋亮相成都。

2011年,英國前首相夫人切麗·布萊爾首次到訪成都,獲贈一雙量身定做的sheme女鞋,精緻的蜀繡工藝以及漂亮的緞面讓前首相夫人驚嘆不已。

2013年,sheme鞋款被德國皮革及鞋類博物館收藏。這一年,sheme的「牡丹亭」系列成為中國首個登上國際倫敦時裝周T臺的女鞋品牌。

2020年,sheme的兩雙限量版短靴獲得了德國紡織博物館的永久收藏證書,正式被納入藏品之列。

sheme是功能區企業成都艾民兒品牌管理有限責任公司旗下的女鞋品牌。

如今的sheme,除了在國內開店,已經出口到俄羅斯、德國、美國等幾十個國家和地區,並進駐巴黎春天等世界頂級時尚品商場,成為成都造女鞋「走出去」的傳奇與典範。

圖丨sheme創始人劉瓊英(中)向德國紡織博物館捐贈兩雙短靴

自從sheme進入歐洲市場,就著重在中歐文化融合的探索方向。對「一帶一路」的響應,更是在跨文化交流的領域中不斷實踐中創新。

在創意設計製作領域方面,sheme已經多次開展了卓有成效的互動合作。這次與德國紡織博物館的合作也不例外,在後續延展計劃中,希望提供更豐富的文化創意融合的產品給歐洲和本土消費者,讓更多德國人認識中國文化,了解跨文化融合的精彩紛呈。

1

3

1

展覽背後的跨文化交流淵源

德國紡織博物館此次新展的歷史淵源已久,可追溯到400年前,德國克雷菲爾德市已經和中國杭州開展絲綢貿易。而今也順應著「一帶一路」的跨文化交流大勢,計劃展出中國起源範圍從元朝(1279-1368)到中華人民共和國(1949年以來)的100多件展品。

圖丨博物館工作人員在整理藏品

劉瓊英透露,除了捐贈sheme原創的兩雙黑金刺繡短靴以及她本人的私藏作品——「現代新龍袍」給德國紡織博物館展覽。sheme還將與博物館就此次主題展覽進行更大範圍的合作,以德方展品為靈感來源,創意和設計文創產品,讓更多德國人認識中國文化、了解成都文化。另外,雙方還在探討,在未來一兩年內,使這一展覽在成都落地,走進中國百姓。

相關焦點

  • 兩雙來自成都的刺繡短靴被德國國家級博物館永久收藏
    國慶中秋雙節之際,來自中國的原創高端時尚作品被正式收入德國國家級的紡織博物館,作為即將舉辦的一場以「中國金線繡龍紡織品」為主題的展覽藏品,向德國廣大民眾介紹和展示,在時代更迭中歷久彌新、魅力獨特的中華時尚文化瑰寶。
  • 這兩雙來自成都的刺繡短靴,被德國國家級博物館永久收藏
    國慶中秋雙節之際,來自中國的原創高端時尚作品被正式收入德國國家級的紡織博物館,作為即將舉辦的一場以「中國金線繡龍紡織品」為主題的展覽藏品,向德國廣大民眾介紹和展示,在時代更迭中歷久彌新、魅力獨特的中華時尚文化瑰寶
  • 成都刺繡短靴被德博物館收藏
    國慶中秋雙節之際,來自中國的原創高端時尚作品被正式收入德國國家級的紡織博物館,作為即將舉辦的一場以「中國金線繡龍紡織品」為主題的展覽藏品,向德國廣大民眾介紹和展示,在時代更迭中歷久彌新、魅力獨特的中華時尚文化瑰寶。
  • 德國紡織博物館展出中國珍品
    德國紡織博物館展出中國珍品 2020-11-20 09:51:23 」特展中展出的中國古代紡織珍品 主辦方供圖    中新網柏林11月20日電 (記者 彭大偉)題為「金線龍」的主題展覽近日在位於德國北威州克雷菲爾德市的德國紡織博物館正式開展,讓德國民眾近距離感受到從元代到當代、跨越數百年的中國紡織刺繡藝術魅力。
  • 姚建萍刺繡藝術展在石舉辦 全球首家姚建萍蘇繡推廣基地落地華韻
    2020年9月6日上午9:30,由中國刺繡藝術館、石家莊市博物館主辦,姚建萍刺繡藝術館、華韻珍典文化藝術交流有限公司承辦的「東方奇技,繡美天下——國家級非遺蘇繡傳承人姚建萍刺繡藝術交流展」開幕儀式在石家莊市博物館隆重舉行。本次展覽將從2020年9月1日展至2020年9月25日。
  • 博物館永久收藏:靈動蝴蝶珠寶
    而當華裔珠寶藝術家CindyChao 的皇家蝴蝶胸針成為美國史密森尼國立歷史博物館永久收藏時,她便她成為了真正的蝴蝶夫人。她以狂熱的做藝術的心,賦予每一隻蝴蝶作品以旺盛的生命力。超越 CINDY CHAO The Art Jewel 皇家蝴蝶Royal Butterfly( 2009 年度)  2010 年被美國史密森尼國家歷史博物館典藏的唯一來自華人珠寶藝術家的珠寶作品。
  • 【浙系廚電】集成灶十大品牌浙派ZP18被浙商博物館永久收藏
    2020年9月16日,迄今為止館藏實物達三千多件的浙商博物館,又新添了一件具有重要意義和永久收藏價值的珍貴藏品——浙派2020年度新品ZP18ZKX3集成灶。
  • 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水生生物博物館永久收藏退捕漁船
    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水生生物博物館永久收藏退捕漁船2020-12-23 11:30: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武漢農業執法        瀏覽量: 693 次我要評論 為紀念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長江「十年禁漁」活動,為記住這段歷史,為留住人們對長江「漁獵文化」的記憶,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水生生物博物館在武漢市禁漁辦和江夏區禁漁辦的支持和協調下,收藏一艘退捕漁船
  • 探索德國柏林博物館
    佩加蒙博物館柏林最受歡迎的博物館,每年接待約100萬遊客,佩加蒙祭壇是這裡的主要吸引力,還有令人印象深刻的巴比倫伊什塔門和米利都羅馬市場大門以及一些可愛的馬賽克。在裡面,你還會找到伊斯蘭藝術博物館。經過翻新直到2025年 ,一個新的第四翼將突出Kalabsha門,一個來自埃及的圓柱大廳和Tell Halaf門面。(注意:博物館仍然開放,但某些展覽可能會在裝修過程中暫時關閉)。
  • 與湖北有關的這五件抗疫物件 被國家博物館永久收藏
    日前,京東集團收到中國國家博物館頒發的收藏證書,見證其深度參與全民抗疫行動的「五件套」,被國家博物館永久收藏。在這場抗疫戰中,京東物流免費開通物資運輸通道,僅在一季度,就承運醫療應急物資超7000萬件、3萬噸,同時將來自全球的超1萬噸醫療應急物資和生活物資送到湖北。
  • 從58億豪宅,到博物館的永久收藏
    能夠圈粉頂奢圈的「燈」從58億的豪宅,到博物館的永久收藏▲劉亞仁58億豪宅 ▲Angelababy家58億豪宅的餐廳懸掛著的吊燈、Angelababy的家裡放置著的落地燈,均出自他手。
  • 國家級「非遺」陽新布貼亮相保山市博物館
    陽新布貼12月23日上午,由保山市博物館、湖北黃石市博物館、陽新縣博物館聯合舉辦的《楚風遺韻 雉域奇葩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陽新布貼特展》在保山市博物館開展。展覽展出至2021年3月2日。陽新布貼陽新布貼通過剪樣、拼貼、縫製、刺繡製作等工藝,將裁剪下來的邊角布料拼成各種圖案貼在深色的底布上,製作成手工藝術品。它的品種繁多,涉及家庭日用品,婦女婚嫁飾品,兒童穿著,廟堂蒲團、吊幡等近30多個系列,其內容多為日常生活中的動植物及傳統的吉祥圖象。
  • 中國刺繡出現收藏熱
    近年來,刺繡的藝術價值和收藏價值開始凸顯,並引發了一股刺繡投資收藏熱潮。從刺繡的市場行情來看,近5年來刺繡作品的市場價格已攀升10倍左右,有些老刺繡精品甚至在10倍以上。  分析人士認為,目前很多刺繡是通過機繡來完成,沒有收藏價值;而人工刺繡水平參差不齊。真正達到收藏級別的刺繡藝術品,必須是原創或者有創新成分,且刺繡過程凝結了繡娘創作智慧和激情。判別一件刺繡作品優劣與否,主要從其做工、色彩、構思等方面進行判別。
  •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的中國藝術品收藏
    在這二十多年裡,遠東部接收了為數不少的捐贈,包括漢代的釉陶建築模型,唐宋的佛像、石雕,明清兩代的官窯瓷器、絲織和刺繡。依靠社會贊助和館內的收藏基金,博物館購入了一批重要的唐代三彩陶器、陶俑和金銀器。唐三彩的騎馬人物俑左手攬轡,右手揚鞭,刻畫出唐代貴族出行時儀仗隊伍的威儀;高大的駱駝俑昂首挺胸,神態生動,展現出絲綢之路上商旅行列的風情。
  • 走進姚建萍刺繡藝術
    「民間工藝美術大師」, 中國刺繡藝術大師,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理事會理事,江蘇省人大代表,江蘇省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江蘇省首批「五個一」高級人才,公派北京大學及德國斯圖加特學院研修學者,江蘇省「333工程」培養對象公派美國加州伯克利大學高曼公共政策學院進行研修。
  • 蘇繡|是如何成為四大刺繡之首的?
    蘇繡以鎮湖刺繡最為有名。鎮湖是蘇繡的主要發源地,蘇繡中的八成產品來自鎮湖。鎮湖建造了中國刺繡藝術館。2000年,鎮湖被文化部授予「中國民間(刺繡)藝術之鄉」。蘇州刺繡至今已有2000餘年的歷史。據西漢劉向《說苑》記載,早在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時期,吳國已將蘇繡用於服飾。
  • 瑞士與德國的「新奇」博物館
    歐洲年度博物館獎揭曉:日內瓦民俗博物館拔得頭籌。歐洲博物館論壇一共提名了46座新建成或是新開放的博物館,以下是來自德國和瑞士的入圍新奇博物館。在克雷茨的羅馬人礦井博物館體驗勞動 在克雷茨的羅馬人礦井博物館,參觀者可以親自動手。除了參觀古羅馬人開採凝灰巖的礦井之外,從2015年起這裡還有一個「古代技術世界」。來自古羅馬時代和中世紀的機器——比如建築吊車,人力磨臼,還有拜佔庭時期的大理石鋸——這些你不僅能看,而且還能「動手」。多特蒙德足球博物館 凡是足球迷,一定對多特蒙德不陌生。
  • 白宮唯一手衝設備、被博物館永久收藏,這5款咖啡神器你了解嗎?
    手衝咖啡最早起源於二十世紀初的德國,但真正發展為一個行業,卻要從日本談起。 Chemex 被博物館永久收藏
  • 德國最大鐵路歷史博物館是怎樣的?
    說到德國不得不提的就是德國的機械製造業。德國的機械行業發展由來已久,作為學機械類的理工男們都希望來到德國這個機械技術頂尖的國家進行學習和深造。那麼今天侃哥就帶大家打卡德國最大的達爾豪森鐵路歷史博物館,來了解德國機械行業的發展歷程。這座博物館坐落在波鴻達爾豪森,距離艾森市17公裡。
  • 1月10日廣府本草博物館正式對外開放 共設5個功能區(圖)
    博物館裡設有復古涼茶鋪,來參觀的市民可以喝到地道的廣東涼茶。1月10日廣府本草博物館正式對外開放 共設5個功能區(圖)  老式涼茶鋪、傳統中草藥典籍、各種各樣的藥材……昨日(1月10日),位于越秀區白雲街大沙頭的廣府本草博物館正式對外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