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我們原先預想的要順利得多。」 宜家貿易(中國)有限公司海關事務部經理姜莉表示,海關幫助企業解決了進出口問題,守住宜家中國供應鏈的生命線。
宜家家居(IKEA)1943年創立於瑞典,現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家具家居用品企業。1998年中國第一家宜家在上海開辦以來,22年間宜家在21個城市開設了27家商場、2家體驗中心、4個物流分撥中心和7個配送中心,中國已成為宜家最大的採購市場和最重要的業務增長空間之一,在宜家的全球戰略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疫情期間,上海海關加大扶持力度,在準確把控風險的基礎上,降低疫情對進出口業務環節的影響,幫助宜家家具復工復產,有效地保障了宜家中國供應鏈的生命線。
今年3月,宜家入駐天貓開設了全球首個線上官方旗艦店,僅一個月江浙滬的線上銷量就達到了近2500萬,宜家奉賢分撥中心作為亞太地區服務的物流分撥中心重要性更為突顯。
作為少數不進「天貓倉」的企業,對倉儲和物流的及時性比傳統商場更為嚴格, 上海海關針對宜家進出口業務量大、類多、流程緊密、銜接緊湊、通關時效要求高的特點,開通24小時在線預約,有效覆蓋企業復工復產急需的進口物資,做到查驗貨物隨到隨檢,結合企業信用、產品風險等級及產品召回機制,隨檢隨放,以保障企業的貨物及時進得來出得去。
同時,上海海關還採用線上申報、視頻查驗、延長稅款期限並減免相應滯納金、手冊延期等措施,最大程度的釋放海關政策紅利,並通過落實企業信用管理措施,以更低的查驗率、更少的稽核查頻次、更小的擔保資金佔用等優勢讓企業節省成本。
宜家家居為上海海關送錦旗。宜家進出口商品種類繁多,除植物產品、機電產品外,還涵蓋食品接觸產品、一次性衛生用品、玩具、紡織產品等消費品,共計一萬多種。
上海海關在做好風險評估的基礎上,試點「檢驗前置、分批核銷」的保稅展示展銷商品精準查驗監管方案。在管得住的前提下,上海海關縮短企業通關周期,保障供應鏈的順暢。
同時,上海海關還開展保稅倉庫和出口監管倉功能整合試點,允許倉庫貨物境內外雙向進出,保稅貨物與保稅延展貨物同庫存放,提高了倉庫利用率。
以宜家分撥為例,兩倉整合試點前因倉庫內貨物存儲受市場需求影響較大,出現保稅倉庫與非保稅倉庫利用率不一致問題,需頻繁向海關申請保稅倉庫面積變更,且因嚴格區分保稅區域,使倉庫無法使用統一通道平臺裝卸貨物,更無法對應庫內不同規格尺寸的固定支架和多種規格尺寸託盤,倉庫有近三成空間未充分利用。
兩倉整合後,上海海關通過兩倉輔助管理系統有效掌控保稅和非保稅貨物進出庫信息,實現了一庫存放、一平臺操作,提升了宜家的倉庫利用率和倉庫周轉率。
據統計,疫情發生以來,宜家分撥共完成保稅進境及進口內銷6354 批,出口4987 批。上海海關對其中146批實施布控查驗,並籤發植檢證書230份,保障了宜家中國門店及亞太地區的正常供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