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話常說「吃虧是福」,就是指,我們在和別人交往時,不要總想著佔別人便宜,有時候吃點小虧也是一種福氣。
雖說吃點虧沒什麼,但最怕的還是遇到人品不好的小人,跟這種人打交道,我們不僅會吃大虧,可能還會一直黴運連連。
曾國藩被譽為「千古第一完人」,在官場沉浮近四十年的他,看慣了太多的爾虞我詐,深諳人性的善惡。
他認為,人品不好的人,雖然難以從外表上看出來,但他們往往都有這3個特徵,一旦發現身邊有這樣的人,要趁早遠離。
一、說話虛情假意
在曾國藩看來,當我們想要判斷一個人的人品時,可以仔細觀察對方的眼神。在和人交流時,如果對方老是眼神飄忽,不敢和人對視,說明這個人多半是在說謊話,內心一定有所隱瞞。
在現實中,總會遇到一些對我們虛情假意的人,表面上是溫柔的大姐姐、善良的大哥哥,騙取信任之後,就會不擇手段地利用我們,只為牟取私利。
遇上這種人,我們千萬不能掉以輕心,要多觀察他是否言行一致,這樣才能一看一個準。
二、做人工於心計
三國時期的諸葛亮是著名的蜀漢名相,他隱居深山之中,卻能知曉天下大勢。人們盛讚他:「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裡之外。」
那聰明才智和精明算計有什麼區別呢?實際上,兩者是完全不同的,有句俗語「既生瑜,何生亮」,周瑜跟諸葛亮的差距,就在與他為人處世太過算計,最終自食其果。
因為一個太算計的人,通常也是一個事事計較的人。無論他表面上多麼大方,他的內心深處都不會坦然,常常處在焦慮、煩惱中,談不上什麼快樂,甚至是十分痛苦的。
所以,如果我們遇到這種人,儘量少交往,才能趨利避害。
三、做事利字當頭
曾國藩認為,君子之間看重情義,不會在乎利益的多少。而小人在與人交往時,大多是帶著目的去,心思並不單純。
小人與人交往總會帶著目的去,為了自己的利益無所不用其極,甚至做出損人利己的事情。
曾國藩說過:「以利相交,利盡則散」。跟他們在一起,無疑是與虎謀皮,一不注意,就可能吃虧上當。
上面這3點就是曾國藩總結出的怎樣識別小人的口訣,能慧眼識別小人後,我們才能更好地保護自己,維護自己的利益。
曾國藩被稱為「千古第一完人」,他自幼勤奮好學,一生信奉祖父遺訓,直到後來官封一等侯爵,做了兩江直隸總督,對於勤儉家訓,還不敢絲毫懈怠。
曾國藩雖然不是哲學家,他的言行卻處處充滿哲理,他的一生被後人復盤,寫進了《曾國藩全書》裡,在書中,你能領略到這位聖人的格局、眼界和謀略,為我們的學習、工作事業提供寶貴的借鑑,所謂「成功人士不得不讀曾國藩」,希望你也能受益匪淺。
點擊上方商品卡,即可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