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的出現,為人類的交通出行提供了極大便利,時間、地點等因素對人們出行的影響也降到了最低。為了能和國外汽車廠商抗衡,在政府政策的支持下,中國國產汽車行業迎來了蓬勃發展的春天。只是不少購買了國產車的車主都有同一個疑問:和合資車相比,國產車為什麼這麼愛生鏽呢?
對於這個問題,有專業人員表示,國產車愛生鏽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點,第一點就是國產車的防鏽處理工作不到位。出於節省成本的目的,最早的國產車在出廠時幾乎都沒有做防鏽處理,所以動不動就愛生鏽。到了後來,國產汽車廠商意識到防鏽工作的重要性後,防鏽技術卻又相對落後,國產車所使用的浸泡防鏽液、車身防鏽塗層等材質都較差,而防護板的性能也沒有好到哪裡去。這種情況下,合資車以及外資車的防鏽能力都顯得更加出色。
第二個原因就是國內的用車環境相對較差。在我國的交通運輸網絡還欠完善的時候,很多高速公路都是坑坑窪窪的,泥路也十分常見,即使車主洗車等護理工作進行得十分頻繁,但也阻止不了自己購買的國產車生鏽。而且早年我國生態環境還存在諸多問題時,酸雨等腐蝕性物質也會加快防護材料的損害。因為國產車防鏽材料的標準要低於合資車,所以在同樣惡劣的環境中國,國產車總是比合資車更早生鏽,這也給人們留下了國產車愛生鏽的印象。
第三個原因就在於,國產車使用的車身原材料相對較差。在做防鏽處理工作時,很多汽車廠都會選擇防腐蝕的車身鋼板,比如雙面鍍鋅鋼板、冷軋鋼板等,儘可能從源頭解決問題。早年的國產車為了節省成本,可能會使用最便宜的冷軋鋼板,而即使是防腐能力最強的雙面鍍鋅鋼板,其內部包含的雜質也比合資車或者外資車使用的鋼板材料雜質更多,從而造成綜合性能相對落後。所以國產車愛生鏽的情況在過去就十分常見,畢竟在外資車橫行的時代,國產車難以發展,便只得通過節省成本的方式來延續下去。
不過國產車愛生鏽的情況已經成了過去,不少國產汽車廠商都意識到,若是想獲得長遠發展,在保證低價的同時,也不能忽視了對汽車質量以及各方性能的提升,只有這樣,消費者才能有好的用車體驗。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國產車在防鏽方面已經有了很大進步,這讓不少消費者都感到無比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