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真的懷疑,
日本主婦是否有三頭六臂?
否則,怎能在一天內做這麼多家務,
而且還有時間追劇、喝午茶,
深入研究才發現,
他們根本就是時間管理大師。
▲ 除了做家事,日本主婦還有時間喝午茶(圖片來源/ pinterest/ 北歐、暮らしの道具店)
訣竅是,我的日本女性友人幾乎人人都有"家務清單";藉此提升做家事的工作效率,同時提醒自己別偷懶,也難怪日本家居總能呈現有條不紊的狀態。
▲ 日本主婦自製家務清單(圖片來源/ RoomClip/ sweetcloud)
至於方法,其實一點都不難。但在建立自己的家務清單之前,請記得把家務活當做"例行公事"來看待,將它變成一種日常習慣。而這麼做的好處是:
做家事一旦成為習慣,就不用每天想要做什麼,也不必每天都要重新擬定新的工作計劃。
有條理的安排工作,就能清楚知道如何運用一天時光;所以何時休息、何時能與朋友喝午茶,自然是一清二楚。
▲ 圖片來源/ pinterest/ 知的創造の世界
每天都花個幾分鐘隨手清潔,就能減少頑垢累積;一旦日後要進行深度清潔,或是年終大掃除時,要花費的力氣就會相對較少,清潔工作自然變得比較輕鬆。
▲ 做飯後,隨手拿抹布擦拭,能避免灶臺累積頑垢(圖片來源/ pinterest/ コジカジ)
建立"家務清單"至少有上述3點好處;所以若你常常苦於無法有效利用時間,那麼不妨試著開始梳理家務事項,並拿起紙筆或記錄在電腦上,從打造專屬於你的"家務清單"做起。至於步驟,有以下幾點提供參考!
逐一盤點日常生活要做的家務事;先不用考慮順序、頻率,只要能想到的都記(寫)下來;比如清潔客廳、做飯、洗衣服、倒垃圾…等,甚至不屬於家務範圍的運動、學習、聚會…等,也都可以先寫下來。
▲ 拿起紙筆,寫下日常要做的家務事(圖片來源/ pinterest/ Vivienne)
寫完家務事項之後,緊接著就要思考"多久做一次"的頻率問題。
建議,可以區分每天、每周、每月做一次等三類,然後就將步驟01所盤點的家務事,依據自身的狀況,一一確認每件事的工作頻率(次數)。
▲ 將家務事依照工作頻率加以分類(圖片來源/ conote.info / © mimi)
比如Mini這一位日本主婦,他就將隨手、簡單擦拭洗面臺、水槽、灶臺… 這些事情,歸類為每日要做的工作,而整理冰箱,或是廚房地板、牆面清潔…等事情,安排為每周進行一次的工作。
而且他還給自己規定在時間內完成,以免過度負擔,導致工作疲乏。
每日要做:3分鐘內
每周要做:3~10分鐘
每月要做:10分鐘以內
▲ 利用表格,詳列每日、每周、每月的家務工作(圖片來源/ conote.info / © mimi)
小提醒,每項工作都儘量在時間內完成;像是每天都要順手清理的洗面臺髒汙或排水孔毛髮,最多就花3分鐘完成它,以免延誤後續事務,破壞工作節奏。
▲ 圖片來源/ pinterest/ conote.info [手帳/ノート/読書/文具/美文字]
每日一次:簡單處理的家務
每天做一次的家務,基本上要把握"簡單"原則;意思是容易清潔、整理、收納的工作,像是洗碗後順手整理廚房水槽,或是快速利用吸塵器去除公共場域的灰塵…等。
每周一次:需要深度處理的事
若是要進行仔細、深度處理,就歸類為每周一次,比如灶臺清潔、四件套清洗…等。
每月一次:常用但易忽略的事
每月處理一次的家務,大概是每天使用、但往往會被忽略,或是累積髒汙的速度比較慢的事情;像是電風扇、洗衣機清潔,或是書櫃整理、窗簾清洗…等。
▲ 依據工作頻率,區分家務事(圖片來源/ ESSEONLINE)
這個意思是,好好檢視一天24小時當中,哪幾個時段是可以被規劃為做家事的時間;一般來說,日本主婦做家務常利用的時段如下:
早上8至10點
傍晚6至7點
晚上9點半至10點
小提醒,一天做家事的時段最多不超過4個,而且不要安排超過3個時段,以免一整天的時間被瓜分得過於零碎,或是時間都被家務活佔據,造成身心疲倦。
▲ 圖片來源/ アオイロノヲト/ © やまねあおいが
這個意思是,如果一天裡規劃了3個時段做家務活,那麼緊接下來,就是把之前盤點的事情開始安排、分配到這些時段裡。
▲ 圖片來源/ pinterest/ 北歐、暮らしの道具店
記得,將"固定"事情安排到"固定時段"裡(比如室外晾曬衣服,就排在早上);至於不限於早、中、晚進行的家務,就視情況安插至各時段裡。
小提醒,雖然有些家務活不限於在哪個特定時段執行(比如掃地),但還是建議儘量給它一個固定的時間,不要一下子上午、一下子又變晚上,很容易會讓自己遺漏了這些工作,或是搞得時間很緊張。
▲ 清潔工作,多數的主婦習慣安排在上午(圖片來源/ pinterest/ 北歐、暮らしの道具店)
當你完成日常家務事的盤點及安排,也確立可以工作的時段後,那麼緊接下來就是落實這份"家務清單"。
建議,依據家務清單先試試執行一天,幫助自己評估效果及發現問題。如果試行一天沒發現問題,可將試行時間拉長為一周,再來檢視狀況。
試行的狀況若是沒有大問題,就可以逐步落實"家務清單"。但在此之前,有個小建議先說,就是根據以往的經驗,"家務清單"內容很容易與日常生活(活動)分開。
意思是,同一個時間裡,明明就可以"同步"做幾件事,比如吃早餐時,可以順便洗衣服,但在擬定家務清單時,卻常常忽視它,導致吃早餐需要一個特定時段、洗衣服又要另外安排一個時間,未善用"同步"概念,讓這份家務清單的工作效率不佳。
所以,落實家務清單的第一步,就先找出可"同步進行"的家務活,讓多件事情同時進行。如果發現清單的確有此疏漏狀況,請記得重新調整哦!
▲ 吃早餐、做早餐的時間,就可同步開啟洗衣機來清洗衣物(圖片來源/ Pinterest/ 日刊Sumai)
在扣除某些可以同步進行的工作之後,就可根據之前整理出的家務時段(比如早上8至10點),依序執行每一件要做的家務,像是掃地、晾衣服…等。請注意,除非是安排不合理,否則一定要儘量落實、完成清單裡工作,不要給自己偷懶的理由。
▲ 洗碗後,順手清潔水槽(圖片來源/ pinterest/ 【公式】たまひよ)
上午,通常是精神、體力最好的時段;所以比較花費力氣的體力活兒(粗活兒),建議安排在上午時段,比如空間打掃、洗衣服等。
至於午、晚時段,則安排一些收尾或當下發生的家務事,像是收衣服、疊衣服、做晚飯,或是家人全都洗完澡之後的衛生間簡單清潔…等。
▲ 圖片來源/ Pinterest/ 注文建築・分譲住宅などの新築工事・増改築工事、マンション施工・管理
家務清單執行一段時間後(我們的經驗是大約一季),應該就會發現有些安排不合理,或是可以更精進的地方,那麼就找個時間重新檢視並調整,幫助我們做事越來越順暢。
日本主婦 - nyororo的做法是,將家務活寫在便籤貼紙上,方便重新安排、調整工作的順序,就不用在筆記本上畫得亂七八糟。
▲ 圖片來源/ pinterest/ nyororo
最後要再次強調,落實家務清單不必急著一步到位,請給自己一點時間適應、練習;除此之外,以下兩點也提醒大家注意。
不管你是否已經熟悉每個工作內容、順序,但都建議將成"家務清單"放在明顯的位置,方便隨時提醒及檢查進度,也不用時時考驗自己的記憶力。
其中,冰箱是日本主婦最常張貼家務清單的位置,畢竟每天做飯、拿食物都會用到它;或是你已習慣使用智慧型手機,那麼利用現代科技來幫忙也不錯!
▲ 記得將家務清單放在明顯處(圖片來源/ pinterest/rirurets)
老實說,即使被認為有強迫症的日本主婦,都不一定能百分之百落實家務清單;換言之,千萬不要因為一天做不好,或是遲遲無法完成筆記裡的所有工作就感到氣餒。
▲ 圖片來源/ pinterest/ 北歐、暮らしの道具店
反而,應該趁此機會檢視流程的安排是否合理;若執行家務清單讓妳的生活變得更沉重,就應該適度減量、重新安排,或是兩、三天不做家事也沒關係。
不過要特別提醒:可以偶爾偷懶,但不要因為"懶惰"而故意不做家事;因為每天做一點,除了維持基本整潔,而一旦要進行大掃除時,也能輕鬆一些。
▲ 圖片來源/ pinterest/ ESSEONLINE
家務清單是日本主婦高效工作的小訣竅
但我要建議大家
不要把全部的家務活都攬在自己身上
部分工作可以交由家人來協助
藉此分擔勞務壓力
也培養一家人對家的共同責任。
以上提供大家參考
也歡迎朋友們分享省時又省力的方法哦!
封面圖片來源/ Pinterest/ 北歐、暮らしの道具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