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員工、「海淘」代購、黃牛 快遞用戶信息洩露誰之過?

2020-12-13 新浪財經

來源:第一財經

原標題:快遞用戶信息洩露 誰之過?

作者: 陳姍姍

[ 2016年,國內70家大型快遞物流企業曾共同成立快遞物流「黑名單」查詢系統,把盜竊快件、洩露客戶信息、倒賣客戶信息等12種違規違法行為列入黑名單。 ]

[ 《個人信息保護法(草案)》明確提出,企業出現相關違法行為,可對其處以5000萬元以下或上一年度營業額百分之五以下的罰款,同時要對直接責任人處以10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的罰款。 ]

近日有媒體援引邯鄲市公安局相關消息稱,不法分子通過有償租用圓通員工系統帳號盜取個人信息,再層層倒賣給下遊犯罪人員,涉案嫌疑人涉及河北、河南、山東等全國多個省份,涉案金額120餘萬元,目前已被警方抓獲。

之後,針對公安機關破獲涉嫌非法獲取並使用快遞運單信息的案件,圓通速遞(600233.SH)隨即發布聲明稱,案件系公司主動發現並報案,公司堅決配合公安機關嚴厲打擊涉及用戶信息安全的違法行為。

筆者近日與多家快遞企業和相關業內人士進行了交流,發現快遞用戶信息遭洩露並不是第一次,而且不只是圓通,還涉及其他不少快遞公司,已經形成了販賣快遞用戶信息的「黑產」鏈條。

在這一「黑產」鏈條上,不僅有快遞企業的員工,還有做「海淘」代購的商家,以及層層販賣信息的「黃牛」。他們將包含快遞客戶姓名、住址、電話的信息層層出售,每條售價從幾毛到幾塊不等。

這裡所說的快遞企業員工,其實並不一定是快遞公司總部的涉及信息管理的人員,而是快遞公司的加盟網點。

在中國,大多數壯大起來的民營快遞企業,都是通過加盟制迅速擴張。在這些快遞企業中,總部是把運單預收費作為主要的收入來源,加盟商每收一單快件,就要向總部繳納一塊錢或更多的運單費。這樣加盟商數量越大,遞送量越大,總部銷售的運單就越多,獲得的收入也就越多。此外,各地網點如果需要總部投建的轉運中心進行中轉分撥,還要繳納一定的中轉分撥費用。

各地的加盟商才是真正對快件遞送的成本和價格負責的一方。他們要自行購買車輛、招聘員工或者將下屬的站點分包。因此,消費者平時看到的快遞價格,並不是由快遞公司的總部制定,而是各個地方的加盟網點自行確定的,加盟商在自己的區域內需要自負盈虧。

這樣的發展模式,也導致一些加盟商甚至旗下的承包商,會為了獲得更多的利益,與「黃牛」聯手出售用戶信息,賺到比送快遞更多的利潤,尤其是在這幾年快遞價格戰愈演愈烈之下。

近年來,隨著幾家民營快遞巨頭陸續上市,如何規範旗下的加盟商,以維護公司的品牌和監控服務質量,已成為幾家公司的當務之急,包括建立公司誠信體系的「黑名單」、建立加盟商管控和處罰條例,甚至與重要加盟商通過資本層面綁定,或者直接收歸直營等。

比如圓通速遞就在回應中透露,今年7月底,公司總部實時運行的風控系統就監測到,河北省區下屬加盟網點有兩個帳號存在非該網點運單信息的異常查詢,判斷為明顯的異常操作,於第一時間關閉風險帳號,同時立即成立由質控、安保、信息中心、網管等部門及河北省區組成的調查組,對此事件開展取證調查。調查發現,疑似有加盟網點個別員工與外部不法分子勾結,利用員工帳號和第三方非法工具竊取運單信息,導致信息外洩,其中存在敏感欄位信息約為43000條。公司隨後即向當地公安部門報案,並全力配合調查。

事實上,包括圓通在內的快遞總部,近年來都在盡力從技術層面和管理層面保障信息系統的安全性,配合打擊非法售賣和使用快遞用戶信息的行為,然而快遞用戶信息洩露依然屢禁不止,也與各環節的監管和懲罰力度有待進一步加強有關。

2016年,國內70家大型快遞物流企業曾共同成立快遞物流「黑名單」查詢系統,把盜竊快件、洩露客戶信息、倒賣客戶信息等12種違規違法行為列入黑名單。參與快遞物流企業「黑名單」系統的企業承諾,5年之內不使用「黑名單」上的快遞人員。

2018年5月1日,我國第一部專門針對快遞業的行政法規《快遞暫行條例》規定,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及其從業人員不得出售、洩露或者非法提供快遞服務過程中知悉的用戶信息,情節嚴重的最高處10萬元罰款。

而在這樣的政策環境下,信息洩露行為依然不止,說明相關部門的監管手段依然相對滯後,違法成本依舊太低。

不過,更嚴格的法律監管政策已經在路上。剛剛結束徵求意見的《個人信息保護法(草案)》明確提出,企業出現相關違法行為,可對其處以5000萬元以下或上一年度營業額百分之五以下的罰款,同時要對直接責任人處以10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的罰款。

希望更多有關個人信息保護的法律法規能夠出臺,也希望相關的監管和懲罰能夠落到實處。

遠離消費陷阱,規避消費誤區,提升消費體驗,黑貓投訴平臺全天候服務,您的每一條投訴,每一次對消費的建議,都可能會改變這個世界。投訴請上黑貓:【點擊投訴】

相關焦點

  • 用戶信息被覬覦,快遞「防火牆」如何搭建?
    工人日報客戶端11月19日電 近日,有媒體報導圓通速遞5名員工將其內部員工系統帳號以每日500元的價格租借給外部刷單團夥,導致超過40萬條用戶信息洩露。企業要負責,用戶也要重視實際上,快遞公司員工充當「內鬼」洩露用戶信息的案例並不少見。2019年9月,南京警方破獲的一起的案件中,13名嫌疑人,有6名快遞員利用職務之便竊取供職快遞公司用戶數據,涉案金額1200萬元。
  • 代購、網點…… 快遞業洩露個人信息漏洞無處不在
    澎湃新聞連日調查發現,快遞用戶遭信息洩露現象涉及的不止圓通一家,網上存在販賣快遞用戶信息的「黑產」鏈條,可能涉及申通、德邦、EMS(郵政速遞)、韻達等多家快遞公司。  在販賣快遞信息鏈條上,不僅有專門從事這一行的「號販子」,參與者還有做代購的商家、為商家發貨的快遞網點工作人員,甚至包括快遞員、自稱管理單號的工作人員等快遞公司「內鬼」。
  • 快遞信息洩露背後:40元可買超4G簡歷數據
    來源:新京報原標題:快遞信息洩露背後:40元可買超4G簡歷數據記者 李大偉被圓通快遞內鬼洩露的四十萬公民個人信息只是龐大信息販賣江湖的冰山一角。11月16日,新京報貝殼財經獨家報導了圓通多位「內鬼」有償租借員工帳號,40萬條公民個人信息被洩露一事,引起大眾對於個人隱私安全問題的重視。
  • 圓通內鬼洩露40萬條個人信息背後:不僅快遞,你的簡歷也被賣了
    11月16日,新京報貝殼財經獨家報導了圓通多位「內鬼」有償租借員工帳號,40萬條公民個人信息被洩露一事,引起大眾對於個人隱私安全問題的重視。大量快遞信息正在被販賣,包括收貨人姓名、地址、手機號和所購物品11月16日,新京報貝殼財經獨家報導了圓通多位「內鬼」有償租借員工帳號,導致40萬條公民個人信息被洩露一事。記者從知情人士獲悉,涉案的為五位圓通員工。
  • 僅僅一張快遞單到底可以洩露多少個人信息?
    但是,你的個人信息可能會因此洩露!為什麼自己買的東西竟然會洩露信息?那是因為你的快遞單沒有銷毀一張小小的快遞單怎樣洩露個人信息?跟小編一起來了解吧!可以看到 一張快遞單包含的信息量之大幾乎和你有關的信息都在這張快遞單上,可以讓陌生人快速了解你!1、你是誰。2、你的手機號碼(如果你的微信號與手機號相同,還設置陌生人可見10條朋友圈,那麼「有心之人」會更接近你)。
  • 偷拍運單批量調取 快遞業洩露個人信息漏洞無處不在
    在販賣快遞信息鏈條上,不僅有專門從事這一行的「號販子」,參與者還有做代購的商家、為商家發貨的快遞網點工作人員,甚至包括快遞員、自稱管理單號的工作人員等快遞公司「內鬼」。大量包含快遞客戶姓名、住址、電話的信息被打包在網上出售,每條售價從0.8元至10元不等,有的可一次性出售上萬條,甚至可以提供特定地區的快遞用戶信息。
  • 法院通報典型案例:酒店、快遞公司、外賣平臺成信息洩露重災區
    這兩條規定為保護公民個人信息提供了憲法上的依據。借著憲法日,北京市第三中級法院召開新聞通報會,通報了該院審理涉公民個人信息犯罪案件的情況及典型案例。根據三中院的通報,近幾年,被侵犯的公民個人信息數量從「倍數級」進階至「指數級」爆炸式增長,酒店、快遞公司、外賣平臺等企業成為信息洩露的重災區。
  • 快遞業洩露個人信息調查:「內鬼」批量調取,網點直接拍運單
    圓通快遞「內鬼」涉洩露40萬條快遞客戶信息,在快遞業或許只是冰山一角。澎湃新聞連日調查發現,快遞用戶遭信息洩露現象涉及的不止圓通一家,網上存在販賣快遞用戶信息的「黑產」鏈條,可能涉及申通、德邦、EMS(郵政速遞)、韻達等多家快遞公司。
  • 虛擬小號助力物流快遞行業提升效率,保護用戶隱私
    在這個體驗為王的時代,快遞物流行業在高速發展的同時,越來越多的快遞企業開始意識到提供優質用戶體驗才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這其中就包括了在快件攬收、分揀、封發、轉運、投送、信息錄入、查詢、疑難快件進行處理中與用戶接觸最多體現服務質量的三個環節:快件攬收、查詢、以及投送。
  • 快遞企業加快搭建防火牆 專家:技術易得 「內鬼」難防
    元的價格租借給外部刷單團夥,導致超過40萬條用戶信息洩露。運營管理面臨挑戰實際上,快遞公司員工充當「內鬼」洩露用戶信息的案例並不少見。2019年9月,南京警方破獲的一起案件中,13名嫌疑人,有6名快遞員利用職務之便竊取供職快遞公司用戶數據,涉案金額1200萬元。
  • 刷單代發空包、買賣個人信息,快遞兩大毒瘤怎麼治?
    快遞公司相關人員倒賣個人信息,在快遞業或許只是冰山一角。在販賣快遞信息鏈條上,不僅有專門從事這一行的「號販子」,參與者還有做代購的商家、為商家發貨的快遞網點工作人員,甚至包括快遞員、自稱管理單號的工作人員等快遞公司「內鬼」。
  • 圓通告訴我們,現在寄快遞就像裸奔
    然而,總是有騷擾電話、詐騙簡訊,或者微信好友申請來提醒你,你的個人信息又被洩露了。前幾天,圓通「內鬼」洩露40萬條個人信息的事件發酵後,各大媒體深入調查,發現有「內鬼」的快遞公司不止一家,網絡上存在販賣快遞用戶信息的「黑產」鏈條,可能涉及申通、德邦、韻達、EMS等多家快遞公司。快遞單上肯定有你的個人信息。
  • ...產業全球周報第67期:用戶信息遭販賣?國家郵政局及多家快遞公司...
    國家郵政局回應快遞用戶個人信息洩露:一直非常重視個人信息保護近日,針對網傳圓通「內鬼」致40萬條個人信息洩露的消息,國家郵政局回應稱,「一直非常重視個人信息保護,對於信息洩露等問題態度一直非常明確多家快遞迴應用戶信息遭販賣:已展開調查此前有報導稱,快遞用戶遭信息洩露現象涉及申通、EMS(郵政速遞)、德邦、圓通、韻達等多家快遞公司,網上存在販賣快遞用戶信息的「黑產」鏈條。針對「快遞用戶信息遭販賣「一事,多家快遞公司作出相關回應。
  • 40多萬條個人信息被洩露!圓通內鬼只為一天賺500塊
    圓通快遞5名員工利用內部員工系統帳號牟利,以每天500塊錢的價格租借給外部"黑產"團夥,造成圓通快遞40多萬條用戶信息洩露。"黑產"團夥將竊取的圓通快遞用戶信息,以1元每條的價格賣到全國及東南亞等電信詐騙高發區。
  • 上海發的商品,快遞單竟顯示韓國攬收;看圓通速遞如何為「假海淘...
    不久前,有媒體報導稱,在福建、廣東一帶出現快遞公司配合商家偽造海外發貨快遞信息的亂象。商家利用快遞公司海外網點代碼和物流掃描設備,掃描運單後就能在物流官網上顯示從海外發貨。近日,有上海市民向解放日報·上觀新聞爆料,稱在浦東新區金橋鎮金湘路也有一家海淘公司,與圓通物流合作「造假」。
  • 圓通告訴我們 現在寄快遞就像裸奔
    前幾天,圓通「內鬼」洩露40萬條個人信息的事件發酵後,各大媒體深入調查,發現有「內鬼」的快遞公司不止一家,網絡上存在販賣快遞用戶信息的「黑產」鏈條,可能涉及申通、德邦、韻達、EMS等多家快遞公司。只要0.8元到10元不等,你的姓名、住址、電話等詳細個人信息就被賣出。
  • 來論|取快遞要拍照存檔,誰給的權力?
    近日,上海一快遞代收點的取件規則遭到了不少網友質疑:為防止偷竊和誤拿,所有前來取件的人必須要拍照存檔才可以取走快遞。對此,用戶十分牴觸——洩露隱私怎麼辦?不過,代收點態度十分強硬,一些人拗不過只好妥協。
  • 數億用戶受害!三大APP洩露客戶信息被官方約談,1元1條太廉價!
    數億用戶受害!三大APP洩露客戶信息被官方約談,1元1條太廉價!你有曾在意過自己的個人信息嗎?或者說你知道自己的個人信息有多重要嗎?筆者就親身看見過身邊的一些朋友在收到快遞之後對於快遞上面的個人信息不管不顧,也曾有朋友在街上為了蠅頭小利而暴露自己的個人信息,殊不知這些都會給大家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個人電話、家庭住址等等信息對我們來說也是很重要的,因為身處如今的"科技"時代,我們的所有信息基本都是互通的,不法分子甚至能通過一些渠道套取我們認為重要的個人信息,所以大家平時還是要對"留個心眼。"
  • 信息洩露疑雲籠罩 透明人該如何自我保護?
    那麼究竟誰該為40萬條被洩露的快遞信息負責?公司在其中是「無辜者」的角色嗎?信息被洩露會造成多嚴重的後果?我們該如何拿起法律武器保護自己?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針對相關問題專訪了中國人民大學未來法制研究院副院長丁曉東,中國政法大學智慧財產權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北京雲嘉律師事務所律師趙佔領,貫鑠企業CEO、快遞行業專家趙小敏。
  • 韓國韻達快遞
    經過短短五年的發展,現有員工二百餘名,網點15個,倉儲面積達5000餘平方,通過整合中韓幹線運輸資源、中韓報關清關資源,迅速成長為中韓快遞物流行業中的領先品牌。 全面打造了集倉儲、物流、清關和派送為一體的國際物流品牌,為海外商家和海外電商客戶提供全方位、一體化的國際快遞物流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