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陽
雙線作戰,列出今年重點工作重點項目「實施單」
2020年瀋陽市政府「重實幹、強執行、抓落實」專項行動實施方案日前正式公布。瀋陽市將「突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列為重點工作任務之首,堅持「雙線作戰」,既要確保疫情防控精準到位,又要有序恢復生產生活。瀋陽市將重點推進的310項任務,其中,重點工作210項、重大項目100項。重點工作包括:全力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加快遼寧實驗室建設等;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打造對外開放新前沿,加快推進遼寧「一帶一路」綜合試驗區建設、組織實施遼寧自貿試驗區瀋陽片區2.0方案、推進瀋陽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建設等。重大建設項目包括:華晨寶馬汽車有限公司產品升級項目、瀋陽新松機器人未來城項目等。重大招商項目包括:北京中關村信息穀公司瀋陽·中關村創新中心項目、瀋陽儲能環保產業有限公司汽車循環經濟產業園項目等。
★大連
加強「三漁」管理,嚴防海上疫情輸入風險
3月22日,記者獲悉,大連正全力加強「三漁」綜合管理,堅決遏制「船岸交互擴散」,嚴防海上、境外疫情輸入風險。充分利用漁船北鬥定位等監管手段,及時掌握漁船動態,對中國漁政管理指揮系統內的8684艘海洋捕撈漁船全部登記造冊,隨時實施遠程動態監管。嚴控進港漁船泊位,設立專門隔離漁港泊位,及時安排在作業時突發疫情或與外方人員同船交流接觸的屬地漁船停靠。按照省農業農村廳要求,對已獲得2020年涉韓作業許可的264艘漁船全部暫停涉韓漁業項目,按照對近海漁船的管理標準進行疫情和越界防控。同時,嚴禁赴敏感水域生產作業,將敏感海域警戒距離由5海裡擴大至10海裡。
★鞍山
穩崗促就業兜底幫扶特殊群體
為應對疫情影響,鞍山全面支持和保障就業穩定。全市2月至4月,對大型企業的養老、失業、工傷三項保險,企業繳納部分減半徵收;2月至6月,對中小企業的三項保險,企業繳納部分免徵收,預計將為企業減輕13.3億元的負擔。已為360餘家企業發放穩崗返還資金1000餘萬元,並對疫情期間從外地回鞍山在中小企業就業的鞍山戶籍人員,發放一次性返鄉就業補貼500元或1000元。鞍山在全省首家推出了自建載體自有師資的線上培訓工作。統籌做好畢業生、農民工等重點人群就業。及時將受疫情影響的就業困難人員納入就業援助範圍,對市場上難以就業的人員通過公益性崗位兜底安置。
★撫順
出臺11條新政戰「疫」戰貧
撫順市出臺「抗疫情、促增收、保脫貧、防返貧」11條政策,將包村鄉鎮幹部、駐村幫扶工作隊、村「兩委」等扶貧力量下沉到一線,戰疫情、戰扶貧,兩塊「骨頭」一併啃。對疫情防控期間外出務工的貧困勞動力,按照省外、省內市外、市內縣區外3個層次,分別給予400元/人、300元/人、200元/人的一次性交通補助。撫順市對基本生活存在困難的貧困戶,通過發放臨時救助金,發放米、面、油、蔬菜、生活用品等措施及時予以救助。將各級扶貧資金優先用於幫助貧困戶恢復生產、增加收入。在防控風險的前提下,利用扶貧資金積極穩妥地推進跨區域農業「飛地經濟」產業扶貧模式。
★本溪
一天籤約74個項目總額超90億元
3月16日,在本溪市,危廢園整體開發項目、智匯停車平臺等7個項目的投資人通過雲會議平臺見面、雲辦公軟體籤字,完成了網絡籤約儀式。當日,本溪市共有74個項目實現籤約,籤約額達91.24億元。年初以來,本溪市積極開展「三拜訪」活動,強力推進招商項目籤約落地。針對疫情給招商引資工作帶來的壓力,本溪市出臺了2020年全員招商引資的實施方案,要求把疫情影響降到最低,堅決實現全年新引進重點項目150個以上、引進國內實際到位資金260億元、引進120個飛地項目的目標任務。
★丹東
消防派出技術服務專家組護航復工復產企業
3月份以來,丹東市消防救援支隊組織支隊、大隊兩級防火監督幹部組成5支防火監督專班和8支技術服務專家組,深入丹東的40餘家企業,提供「線上遠程服務+線下幫扶指導」,深入現場巡檢消防設施50餘次,排查火災隱患160餘處。丹東市消防救援支隊充分發揮微信、抖音等新媒體平臺的「消防發布」作用,創作30部原創作品「點對點」推送,線上高效觸達,並印製3500餘份消防安全宣傳掛圖,採取「植入式、嵌入式」的形式,將消防元素融入到當前的防疫宣傳中。
★錦州
以「雙容雙服」力推復工復產和項目建設
錦州市以容缺、容錯和服務企業、服務項目的「雙容雙服」辦法,積極開展網上洽談、雲端招商引資等活動,全力推進企業復工復產和項目建設。錦州市出臺了關於疫情防控期間精簡審批優化服務、精準穩妥推進企業復工復產和項目開復工的政策文件,從5個方面明確16項具體容缺辦理事項,促進項目早開工、早建設。錦州市出臺了《疫情防控期間推動復工復產容錯免責減責實施意見》,激勵黨員幹部擔當作為。錦州市級領導班子對41戶重點工業企業實行一對一精準幫扶,深入企業現場辦公,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問題。
★營口
服務、籤約、招商,智慧營口乘「雲」戰「疫」
依託「智慧營口」建設的良好基礎,營口建立大數據平臺實現精準防控智能化,依託政務服務平臺實現審批事項「網上辦」,整合線上線下資源實現生活物資直供「零距離」。眼下,「屏對屏」的復工復產服務、項目招商實績,正為營口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雙勝利」增添力量。截至目前,通過「雲籤約」36個重要產業項目落地營口,總投資額113.175億元。同時,營口市通過「雲招商」,發布了26塊、總面積約20平方公裡的優質產業項目地塊,面向全球展開招商。
★阜新
彰武經濟開發區「項目管家」 助力企業復工復產
彰武經濟開發區把疫情防控工作納入「項目管家」的重點工作範疇。「項目管家」既要當好政策解讀的宣傳員,又要當好培訓員和安檢員,指導企業做好復工復產的相關準備以及復產後疫情防控措施落實情況的檢查。對於已復工企業,實行「兩人監控小組」制度,在安排一名「項目管家」的基礎上,按照分口管理制度,再為企業配備一名相關科室的工作人員,強化定點監管,對企業疫情防控落實情況進行24小時死看死守。月底前,彰武經濟開發區18個新開工項目、18個續建項目將全部進場復工。
★遼陽
提高疫情防控一線社區工作者生活補貼標準
3月18日,隨著第一筆資金425.25萬元的全部發放到位,遼陽市2025名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的城市社區工作者都已領到今年新增加的生活補貼。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遼陽市在為社區工作者配發消毒、防護用品,統籌改善工作防護條件。從今年1月起,遼陽市為社區工作者每人每月提高生活補貼700元。這一舉措提高和改善了社區工作者生活補貼待遇、吸引更多優秀人才參與社區治理,還增強了他們完成疫情防控工作、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信心和決心。
★鐵嶺
一校一案,296所學校啟動校園防疫演練
從3月16日至20日,鐵嶺市實驗學校、開原市實驗小學、西豐縣高中等學校分別在各自的校園裡開展了一場疫情防控應急演練,千餘名師生參與。鐵嶺市選取27所試點學校進行防疫演練,並組織相關人員觀摩學習,之後將在全市各級各類296所學校推廣。演練實行一校一案,應急演練流程包括開學報到、入校排隊、登記、體溫檢測、隔離區設置、發熱情況緊急處置等內容。鐵嶺市教育局要求,開學前,全市每所學校最少進行2次應急演練,通過實戰演練,全市學校確保精準防控「零死角」,開學後,確保校園環境安全、放心。
★朝陽
668個棄管小區從此有了物業
「能不能把疫情防控和民生工程同步推進,兩手抓、兩促進、兩不誤,把棄管小區從此管起來?」聚焦棄管小區防控難題,朝陽市迅即對全市各城區棄管小區進行排查摸底,成立物業棄管小區集中封閉管理工作指揮部。在朝陽市率先打響一場與時間賽跑的疫情防控阻擊戰,一周內完成主城區421個棄管小區的全部封閉改造工程,兩周內物業進駐。截至目前,朝陽市668個開放式棄管老舊小區已全部改造完成,20萬戶居民住進封閉家園。
★盤錦
遼東灣新區項目管家助力企業復工復產
連日來,盤錦遼東灣新區嚴格執行領導班子包保責任制,依託新區營商環境建設部充分發揮項目管家作用,統籌抓好疫情防控與項目建設、手續審批等工作,有力推動石化園、裝備園、物流園等區域企業復工復產和項目開工復工。長春鋰電池銅箔項目持續施工;寶來60萬噸/年ABS、北燃70萬噸/年低碳烴加氫裝置改造、海航實業倉儲3大項目開工建設;盤錦港拓寬型航道工程、益海嘉裡花生油米糠油加工等7個重點項目實現復工。目前,遼東灣新區21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有14戶已生產運行。
★葫蘆島
全力推進重點企業達產達效
針對上下遊企業復工復產不同步、影響產能有效發揮等問題,葫蘆島市實施市領導包扶重點企業責任制,「一對一」幫助企業解決困難,助力復工達產達效。目前,全市259戶規上工業企業復工復產244戶,復工率94.2%,總體產能利用率約80%;333家限上商貿企業復工151家,其中大型零售企業復工92家。在及時出臺支持中小微企業共渡難關10條、支持服務業發展15條等措施基礎上,葫蘆島市實施駐企特派員「日打卡」制度,全力幫助企業解決復工復產難題。加強新項目要素保障服務,高效組織企業轉產防疫物資。
來源:遼寧日報融媒體
圖片來自網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