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27 19: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鐺鐺鐺鐺
送你一件禮物
一份文明「便利貼」
閱讀它、踐行它
你將獲得
一項文明社會上行走的指南
一把人與人、人與城市的尺規
還能收穫快樂
便利貼1
減少、避免使用一次性塑料製品
你們知道嗎
印尼東部海灘上
曾經發現了一頭抹香鯨的屍體
人們在它的胃裡
發現了近6公斤亂七八糟的塑料垃圾
海洋中也因為塑料垃圾的暴增
形成「陸地」
垃圾充斥了動物的胃,佔據了它們的家園
如果這種惡性循環得不到遏制
那麼海洋中的塑料數量將會成倍增長
海洋生物失去健康、生命、家園
後果難以預計
2021年1月1日起
全國將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
作為塑料製品生產者、使用者的人類
早養成減少、避免使用
一次性塑料製品的環保意識
也將會提早適應這一天的到來
便利貼2
不闖紅燈、非機動車不越線
「行」
人生四大需求其中的一項
我們常常要趕時間、趕約會、趕工作
……
快節奏的生活迫使社會人必須爭分奪秒
尤其是要縮短在路上的時間
可是你們知道嗎
每年因為交通事故
造成的傷亡人數超過數萬
闖紅燈、機動車越線
瞬息之變就可造成一場事故
事後悔恨萬分,可是為時已晚
朋友們,千萬提醒自己:
不穿紅燈、非機動車不越線
對自己、對家人負責
才能C位出道
便利貼3
「光碟行動」,從每一餐做起
每個人只有一個小小的胃
超出胃所承受的範圍
容易引起胃的「反抗」
導致消化不良
而消化不了最簡單的舉動
就是「淺嘗輒止」
顯然
這就易產生過多剩菜剩飯
造成食物浪費
調查結果顯示:
中國消費者每年僅餐飲浪費的食物蛋白和脂肪
分別達800萬噸和300萬噸
最少倒掉了約2億人一年的口糧
驚人的數字在提醒著飲食兒女
請按照自己的需求點餐
拒絕「舌尖上的浪費」
響應「光碟行動」
便利貼4
減少噪音
能夠聽到世間萬物聲音的世界是美好的
但當音量過強而危害環境、人體健康時
就會變成噪音
車水馬龍的路上
接連響起的「立體環繞」車鳴聲
常常會造成聲音的「泛濫」,導致環境汙染
噪音還可能會引起人的聽覺及心理問題
所以減少噪音的產生勢在必行
還生活一片安靜祥和
這條便利貼
值得你pick
便利貼5
做文明養寵人
養寵物無疑是很多人生活的樂趣
遛狗、擼貓、養魚
……
都給生活增添了一抹意趣
生活在城市裡
有一些汪星人的主子
放任汪星人自由撒歡
不系狗繩、不清理糞便
不出事則已
一出事很有可能造成人員傷亡
養寵就要負責
對寵物負責
對他人負責
做文明養寵人
系狗繩,做好垃圾分類
文明養寵,你做到了嗎?
便利貼6
勿佔盲道
現實生活中
有許多人不了解盲道
以為是城市建設的藝術設計
其實這種認知是錯誤的
盲道是為視覺障礙者
提供行路方便和安全的通道
追求的是實用、安全、人性化
網上曾經有幅照片
50米的盲道竟有26個直角彎
不僅如此
還有些盲道被樹木、井蓋、車輛侵佔
這些現象都讓盲人本就艱難的生活
蒙上了一層陰影
中國盲人數百萬
是世界上盲人最多的國家
請大家勿佔盲道
城市建設也更應注重規範和實用
還盲道一片清淨
還盲人一份自由
便利貼7
禁止高空拋物
前段時間
福建一起高空拋物案件引起廣泛關注
一輛居民樓前停車位上的車子
其天窗慘遭高空墜物砸中損壞
因無法查找到行為人
法院判決由18戶涉訴業主共同賠償
高空拋物
很可能威脅到人們的「頭頂安全」
高樓大廈林立的城市
如果不杜絕此類現象的發生
那麼每天都會上演「驚魂慘案」
所以
不要做出高空拋物的舉動
歸根結底,我們都是在保護自己
倘若有人有意為之
很有可能迎來法律的制裁
便利貼8
文明旅遊
想必外出旅遊是不少人解壓的首選
遊覽景區我們溫馨提示您
對爬樹、進入花叢、草坪拍照說no
對隨意劃刻、塗抹的行為說no
對插隊、踩踏、攀爬雕塑的行為說no
對亂扔垃圾、隨地吸菸、吐痰的行為說no
遵守景區的參觀準則
做文明人
行文明事
才叫真的贊!
便利貼9
共享單車請擺放整齊
共享單車
受到廣大市民的歡迎
奈何美中有一點不足
馬路上我們有時會看到
有一些車子被隨意停放
將人行道堵死佔用盲道
影響市容市貌,引起交通不便
必須要提醒使用者們
方便了自己的同時
整齊、有秩序地擺放車輛
不僅是城市一道靚麗的風景
而且方便下次使用
不然成也蕭何敗蕭何
方便也會變為不方便
便利貼10
乘坐公交不要一擁而上
急急急急急急
上下班時
公交前門一打開
大家一窩蜂想上去找個座位
因為兩不相讓
導致大家擠得格外焦躁
回望車廂,其實還有空間
其實只要你先上我再上
時間綽綽有餘
只是一個簡單的舉止
便能化解彼此的問題
何樂而不為呢
(* ̄︶ ̄)
來源:文明十堰
編輯:曹 丹
責編:李正超 審核:李曉春 終審:孫 楊
原標題:《文明創建丨收下這份文明「便利貼」,你將獲得……》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