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 | 由己齋
雲裡霧裡的比特幣,為什麼值錢,甚至值大錢,許多人會為它瘋狂?
比特幣,引發全球加密數字貨幣熱,其基礎技術區塊鏈,又是什麼?
我本外行,可無意間接觸到比特幣的數字貨幣玩家,知道這個生態群落叫「幣圈兒」,而他們的口號往往是「幣勝」、「幣有一戰」。有的朋友向我表示,會以全年收入的一半,持續投資比特幣,簡直令我莫名驚詫。粗淺了解之餘,我覺得有必要「讓外行告訴外行」,以外行的語言與視角,理解一下比特幣究竟為何方神聖?
外行來看,首先關注到比特幣的財富效應,完全匪夷所思。像以創紀錄價格買下「巴菲特午餐」的90後中國小夥孫宇晨就是通過數字貨幣發家,外界稱其炒作比特幣套現整整120億元。他出手買斷的巴菲特午餐的價碼為4567888美元,彼時約合人民幣3100多萬,與賺到的錢比簡直九牛一毛。
這樣的一頓飯,真正詮釋了——
吃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
跟誰吃。
作為信奉價值投資的頂尖大師,巴菲特一直認為比特幣是一個騙局,他曾痛批比特幣是「老鼠藥的平方」、是「賭博設備」,並預言「數字貨幣不會有好下場」,基本上就是一種「幻覺」,「吸引的是騙子」。不過,在與孫宇晨進行的這頓世界有史以來最昂貴的午餐上,老爺子不知是觀念稍有改變還是看在456萬多刀的面子上,終於來了這麼一句——
加密數字貨幣和區塊鏈處於起步階段,而區塊鏈技術未來將對支付領域產生顛覆性影響。
幫巴菲特捋一捋,估計還是不看好比特幣等數字貨幣,但在技術層面對區塊鏈的運用寄予厚望。
比特幣值錢,以我來看,與黃金、翡翠、鑽石的值錢,道理如出一轍,就是普世之下的價值認同,就如同大家都覺得黃金、翡翠、鑽石值錢一樣,覺得比特幣值錢的人越來越多,這個共識就越大,比特幣也就越值錢。但如果缺乏共識,如大家都覺得黃金、翡翠、鑽石等一錢不值,不就是一種金屬物質,不就是一種帶綠色的石頭、一粒透明發光的小石子,那誰還會稀罕它們呢?
問題來了,黃金、翡翠、鑽石的值錢還在於稀缺性,如果全世界滿大街都是,是個人隨便彎下腰在土裡抓一把都是,它們也極難形成人們的價值認同。隨之問題又來了,比特幣會比黃金、翡翠、鑽石更加珍貴,更加稀缺,為什麼?
比特幣的創始人叫中本聰,看這名字似乎像一個日本人,有人說是日裔美國人,但究竟是哪國的大仙,至今沒有定論,真人也從未現身,神神秘秘,莫衷一是。
比特幣元年是2009年,比特幣總數事先設定,就是2100萬枚,一枚不多一枚不少,永遠不會再增加。
比特幣由區塊產生,第一個區塊,中本聰本人挖出來,包含50個比特幣,稱之為創世區塊。區塊獎勵規矩,大約每四年減半一次,大家挖啊挖啊當礦工,也是越挖越少,直到這2100萬枚比特幣,挖得乾淨徹底,一枚不剩。屆時,相當於這個幣,這種錢,這個金融體系,全部發行完畢。
挖比特幣,做比特幣礦工,解釋起來比較複雜。刪繁就簡的話,我們不妨理解為進行電腦遊戲打怪獸,打下的怪獸就是你的戰利品,就是屬於你的比特幣了。
比特幣誕生也就10年間,而全球對黃金等的共同價值認同起碼歷經幾千載。比特幣打死就2100萬枚,黃金產量或許還在不斷發現,或許最後人工能合成黃金都說不定呢。比特幣,挑戰的不僅是黃金鑽石的稀有珍貴,更是挑戰各個國家的法定貨幣,所以它不太受到政府的歡迎。
法定貨幣是依靠國家信譽來背書的,給你一張紙幣,即特定含義的一張紙,就告訴你這就代表了多少財富與價值。然而現在普通男女也都懂得了,法定貨幣一旦超量發行,全社會通貨膨脹,你的錢就不值錢了,你的錢就貶值了,你的利益就被傷害被洗劫了。
經濟危機來臨時,政局衝突動蕩時,貨幣貶值尤其明顯。像辛巴威10多年前通貨膨脹高達百分之一萬,5億辛巴威幣僅相當於2個多美元,普通民眾索性開始棄用本國貨幣。國民黨潰敗大陸前大肆發行金圓券,最終的結果也是廢紙一張張,糊在牆上面積小,擦著屁股又嫌硬。
那比特幣體系、中本聰同學,會不會一見比特幣行情看好,就偷偷地多發超發比特幣呢?
不會,因為比特幣使用的基礎技術是區塊鏈。區塊鏈完全去中心化,不是誰權威,誰是核心老大,誰是中央,誰就能說了算,就能隨意改動,隨意玩於股掌之上的。
它是完全公開透明的分布式記錄模式,每一枚比特幣的產生,每一筆比特幣的交易,全部你知我知他知,你可查我可查他可查全都清楚明了,無法改寫一字一句,做不了一絲一毫的手腳。
價值認同的前提是共識,共識相信的前提,不能是願意相信全靠覺悟,也不靠什麼理想主義,不靠什麼洗腦灌輸,完全靠的是值得相信,值得信賴的硬核技術與遊戲規則。
但你可能還會說,我或許不太相信法幣了,因為會不通過我就超發,因為會不通過我就貶值,然而即便這樣也很難接受比特幣比黃金、翡翠、鑽石更有價值,因為黃金、翡翠、鑽石可以看得見摸得著吧,它們可以做成裝飾品,戴在手上掛在脖子上吧。如果把黃金打成金塊,放在床底下,每晚睡在金子上,做的夢都是黃金夢吧。比特幣,太虛擬了,太不實在了。
其實也是觀念問題。過去我們用錢,要抓在手裡才算數,現在信用卡裡的錢、手機錢包裡的錢,我們習慣了就很踏實了,而不少老年人就覺得不踏實或者不會操作手機,就只能用現金收錢花錢了。黃金、翡翠、鑽石你可以掛在身上顯擺自我感覺良好,你有比特幣可以打開電腦或手機網絡一直顯擺感覺也同樣灰常好。
有金融學者評價中本聰:
他改變了我們對金錢的思考方式,他應該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
比特幣,參與的是國際大循環,世界許多角落都有它的擁躉。它完全市場調節,有時確實炒作過度,大起大落,大落大起,起落之間也讓更多的人認識了它。目前買賣比特幣極其方便,手機下載某個平臺軟體就行,賣出買入並換算成本國法幣,渠道四通八達。
最近比特幣行情繼續走高,一枚比特幣約12000美元。隨著挖礦難度的增加,當下一枚比特幣開採成本約7000美元,而最早的時期開採一枚比特幣的成本最多1個美元。這挖出來的,比黃金還黃金了!
數字加密貨幣,最知名的就是比特幣,當然後面人們跟進利用區塊鏈技術又推出以太幣、太陽幣等,但幣圈兒的「真金白銀」還是比特幣,是「幣圈兒」公認的價值共識。
據稱,孫宇晨午餐後向巴菲特贈送了一部手機,手機內置錢包中包含一枚比特幣。
老爺子,比特幣,你值得擁有!
我這外行講解的比特幣,您聽得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