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亮毛巾」是河北高陽縣較大的毛巾生產企業之一,銷售總監翟經理告訴央視記者,永亮生產的毛巾分為兩種,一種是可以保證檢測合格的,另一種名為「特麥惠」的低端毛巾,無法保證檢測合格。無法保證檢測合格的毛巾會用便宜的紡線加工,紡線的原料部分是一些舊襪子、舊內衣、舊衣服等加工好的「再生棉」。(7月17日澎湃新聞網)
「特麥惠」,多麼好聽的品牌啊,特別買,很實惠。然而,部分原料卻來自舊襪子、舊內衣、舊衣服,真的讓人很噁心。相關負責人說,「特麥惠」屬於低端毛巾,無法保證檢測合格。這樣的字眼很扎心,為何低端毛巾就可以不保證檢測合格,難道低端就是低劣嗎?
7月17日中午,永亮毛巾官方微博發布致歉聲明,報導中提到的「特賣惠」產品,是公司早期的低端定製產品,用於滿足於部分人需求,且於2019年10月停止生產。
雖然停產了,但這個產品讓人很傷感。為何企業早期就可以製作這種「噁心產品」,我們的監管何在?低端產品就能質量低劣嗎?我們的質量檢測部門擔當何在?用於滿足部分人的需求,很顯然,這部分人是我們一般老百姓,因為我們老百姓是看中價格便宜的,難道我們普通老百姓享受的低端產品就必須是低劣產品?廠家良心何在?
當然,早期低端定製產品,是為了降低成本,是為了獲得資本的原始積累。但是,我們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應該講究產品的質量合格,應該遵紀守法,為何竟允許廠家生產這種低劣產品呢?低端,也應該保證合格,保證質量,這是底線,這是對普通大眾的負責,這是企業應該的底線,為什麼竟然失落了?筆者認為,我們有必要追究地方監管部門的責任。
監管部門應該臉紅反思,保證我們普通老百姓的消費者權益,必須是你們的基本責任擔當;生產廠家應該捫心自問,生產低端產品不要緊,基本良心不能丟。作為普通消費者,筆者期盼,我們的監管部門應該督促商家有良心,應該對低端產品的檢測要求更嚴格,保證我們老百姓的幸福需求底線的質量;期盼對收購舊東西的市場加強監管,不讓其成為低端產品的源頭原料。
「特麥惠」的低端毛巾,無法保證檢測合格。這樣的話讓人很扎心!便宜沒好貨,不應該是市場的潛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