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著最需要幹的是什麼?是人生的成功,只有成功才能使人活得更幸福、更有意義、更有人生價值。每個人都在追求自己的成功,都在追求自己的幸福和快樂,只是人們追求的方法和方式不同而已。
成功之路有千千萬萬,多種多樣,形形色色,做人有什麼樣的奮鬥就有什麼樣的成功,有什麼的生活方式就有什麼樣的努力和人生。從古到今,這個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還是讀書,人生最易成功的選擇也是讀書。古人云:「古今世家無非讀書,天下第一好事還是讀書。」」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無論社會怎樣發展,時代如何進步,讀書依然是人生最美好的事情。
讀書可以增長知識和學問,讀書可以改變人生命運,讀書可以使家庭幸福和睦,讀書可以使人得到高雅的享受。」為善最樂,讀書最佳「。人的一生不就是追求快樂,追求幸福嗎?做人只要選擇了讀書、讀書、再讀書就會不悔自己的人生,能夠笑到最後。讀書不是人生成功唯一之路,卻是人生最好的走的一條路。說到讀書要弄清這四個問題,才能將書讀懂、讀活,使人生受益。
一是讀書既指在學生時代的讀書,更重要的是說繼續再讀書、再學習,做到活到老學到,終身學習。而不將讀書作為找工作的一個挑板,現實生活中,不少人只要讀書努力後,找到了一個飯碗,有了自己的工作,就將讀書放在一邊了,與書籍告別了,成天忙著應酬,忙著交際,忙著吃喝玩樂,忙著所謂的人生享受,這樣的人不是真正的讀書之人,而只是借用讀書找飯碗而已。
二是讀書是人生學習的一種生活方式,也就是人生需要學習、學習、再學習。在現實中不少人將讀書誤讀了,認為讀書就是拿著書籍看看,有的人書看多了還會成為一個書呆子,生活中確實有這樣的讀書之人,但這不是真正的讀書之人,真正的讀書之人就讀用結合,學用結合,從讀書學習,到生活實踐,不斷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和本領,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綜合素質,使自己的內心更加強大,本領也越學越大,這才是讀書,這才是學習,讀書就是學習,就是提高,這才是讀書的目的。讀書不以讀得書多少論英雄,能夠悟道,能夠學用結合才是讀書的真功夫。
三是衡量讀書效果是看讀書人綜合能力的提高。一般來說,會讀書的人有這樣幾種特質,有較強文字表達能力,能夠寫一手漂亮的文章和漂亮的字;有較強的思維方式,能夠站位高,看得遠,有較強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哲學觀念,看問題不主觀、不片面,邏輯思維較強;做人能夠靜得住,守得住寂寞和寧靜,以善為樂,以進取為伍,有了這些特質,才算是真正的讀書之人。如果讀了許多書,既不能寫,又不能說,還不能做,沒有什麼特長,這樣的人不是讀書之人。
四是終身讀書學習大於學生時代的讀書學習。如今不少人總是將讀書押在學生時代,什麼不能輸在起跑線上,有人高考沒有考好,人也就氣餒了,好像人生就輸了,這是讀書的一種誤區,真正改變人生命運的是繼續讀書學習,終身學習,像馬雲經過了三次高考,最後考上的也不是什麼名牌大學,但他繼續讀書學習,不怕失敗,頑強拼搏奮鬥,最終成就了他的人生。如果將讀書只看成是學生時代,只是高考,哪樣還會使人們都去走獨木橋,這樣是不利於人生發展的。
古人云:「能讀書便是享福」。可見,讀書要能讀書,要善讀書、要會讀書,這就是讀書要終身讀書,要學用結合,要會思考,要會悟道,要會舉一反三,要會將書中的知識變所自己的智慧,如此讀書,你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會站得高、看得遠,也就飛得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