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比別人懂得更多,你願意和別人分享嗎?你會擔心分享給別人之後,被別人超越嗎?
先說我吧,七八年之前我就是這樣的一個人:不願意和別人分享,會覺得我的認知比別人優越,別人不知道的事情我知道。一旦我把這些內容告訴別人,那我豈不是不如對方了?
可是這幾年我才慢慢發現,我錯了。
原來分享,才是最大的收穫。
我自以為的不分享是對自己好,殊不知這讓我失去了更多。失去了展示自己的機會,也失去了讓更多人認識我的機會,最終導致自己的圈子也就越來越小了。
分享有哪些好處?總結起來有以下幾點:
1.分享,幫助我們整理自己的所思所想。
比如你在工作過程中有什麼心得,領導讓你和大家分享的時候,你肯定需要先去整理材料,這個時候你就是在回顧處理工作的整個流程,然後再把這些內容整理出來,梳理前因後果,有哪些注意點、有什麼需要避開的彎路等等,這樣的內容才能和大家分享。
舉個例子:我之前在某個網際網路大廠工作的時候,因為做的案例受到客戶的認可,並且一段時間內持續出了很多不同的案例,總部就讓我在全國群內進行分享,我在準備分享材料PPT的時候就是搜集、整理、輸出的過程。
一方面,分享不僅能夠幫助我們整理思維;另一方面,也是在鍛鍊我們的復盤能力。
2.分享,讓我們在別人那裡變得有價值。
你們有沒有發現一個現象:
同事朋友之間聚會的時候,如果有一個能帶氛圍的人,大家會很樂意去聽他講。無論是他分享自己的工作情況,還是有趣的生活經歷,只要他一開口,都能成為人群中的閃光點。
有沒有想過這是為什麼?
我們習慣了聽那個人的分享,因為他的話對大家有價值,自然而然就成為了大家關注的對象。
就像你關注某個企業家的發言、作家的書籍一樣,他們說的話、寫的字對你有價值,讓你成為了他們的粉絲,從而產生了對他們持續關注的行為。
這就像做電商的關注阿里京東、做視頻的關注抖音、做新能源汽車的關注特斯拉蔚來小鵬一樣,這些關注對象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市場的心。
3.分享,能夠幫助我們走向更大的舞臺。
·更大的平臺
這幾年自媒體發展迅速,很多人都通過自媒體實現了人生的轉型和飛躍。
自媒體本質上就是在分享,把自己的專業知識、不同觀點分享在媒體平臺上,讓更多的人看見。在這個過程中,一旦我們的內容獲得了更多人的認可、有了更多粉絲的關注,那麼對於分享的人來說就會有回報。最直接的就是收入上的回報,以及之前沒有過的自我成就感。
比如你在某一個行業做了很多年,因為你是專業的,你就可以寫關於這方面的內容,時間長了,還可以有機會出書。你說,這不就是在分享自己專業知識的同時,還順便寫了本書嘛。
現在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時代,只有通過分享才能讓更多的人知道我們,也才能有機會去接觸到更大的發展層面。
·更大的圈子
我們都知道圈子的重要性,比如說你是做品牌的,都不知道有哪些媒體圈,那你怎麼做宣傳?這就像我要裝修,卻不知道有哪些裝修公司,那就很有可能要吃很大的虧。
分享自己也是一樣,在我們走向更大的平臺之後,接下來就有機會融入新的圈子。比如你喜歡寫作,在你的作品受到關注之後進入了寫作圈,在這裡大家都是文字熱愛者,也就有了一起交流的機會。畢竟,一群人一起進步比一個人單打獨鬥所發揮的力量要強大的多。
從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到,固步自封無法進步,把我們的所思所想分享出去,對別人有了幫助才能成就我們自己,從而讓我們走向更大的舞臺。分享,就是得到。
為什麼很多品牌每一年都在投放廣告?
可口可樂都已經100多年了,每一年都在拍視頻、做海報。與其說是在做廣告,倒不如說品牌是在不斷地和我們分享品牌的理念、價值追求、產品品質等等不同方面,希望獲得消費者的認可,從而產生後續的消費。
連大品牌都在做分享,那我們自己呢?面對分享和得到,在你的成長過程中,是怎麼看的?
關注我,每天分享職場知識,在職場乘風破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