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品鋪子的謝禮把文化內核注入產品品牌,把中國傳承千年的文化符號注入年貨品牌,實現了口味提升、年俗傳承、文化延續、品牌升級的多贏,讓禮物成為大團圓、合家歡的連接線。
文/陳紀英
版面/大海
百節年為首。春節是中國人的集體狂歡,新衣上身,對聯紅火,年畫喜慶,爆竹日夜不絕,燈火徹夜通宵,遊子歸鄉,親友相聚,乾坤氣象和,春滿舊山河。
中國人注重「以物寄情、以物達意」,春節期間,互贈年禮的風俗已經持續數千年,用於孝敬長輩、走親串友、示好傳情等。年禮是禮物,更是情誼與人心,蘊含著久別重逢的團圓,難得一起的溫馨,發自肺腑的祝福,情真意切的愛意。
但是,到底該送什麼禮,才能讓父母滿意,丈母娘歡心,親戚們點讚,幼輩們開心,絕對是一場所有人的超級大考。
這份春節送禮指南僅供參考。
1
兩千年春節送禮簡史
春節送禮,已經持續了數千年,年禮仿佛一扇窗口,得以窺探文明的變遷與風俗的傳承。
三國時期,大年初一,家家戶戶用大蒜、小蒜、韭菜等味道辛辣之物製作「五辛盤」,饋贈親友,一來散發五臟之氣,二來喜迎萬物復甦,後來逐漸演化為春卷。
到了風華天下的大唐盛世,春節送禮成為了官員之間的慣例。
據唐六典記載,唐朝詩酒之風盛行,無論是平民商賈,還是高官貴族,都會親手製作風雅別致的「新年賀卡」送來迎往,此賀卡被叫做「拜年帖」。高貴的皇室會用金箔製作賀卡賜予大臣,而平民則用廉價的梅花箋紙,題辭祝賀饋贈親朋,賀卡雖小,卻滿紙情誼。
到了宋朝,年禮更實惠了,「饋歲」風俗變得流行。一進臘月,路上便可見挑擔者運送酒肉,稱為「送年盤」,不計數量多少,價格高低,主要在於賀年迎春之意。
到了明朝,新春贈禮的核心依然是「吃」。《二續金陵瑣事》記載了一則萬曆軼事:除夕的南京內橋上,來給兵馬司送年禮的人馬聚集在衙門前,每人手捧食盒,竟致道路堵塞。
而清朝的年禮依然與吃息息相關,卻多了一些遊牧民族的豪邁之情。春節前,清朝皇帝會賞賜大臣一塊鹿肉,上寫「福」、「壽」二字,與鹿肉諧音為「福祿壽」,這一習俗既是彰顯吉祥之意,同時也保留了滿族遊牧狩獵的傳統。
數千年的春節歷史中,風俗在變,但送禮的習俗卻延續了下來。上古時期的「禮」主要用於祭祀,意在拜祖敬神,自唐代以後開始落入人間的「禮」,則是心意人情的流淌。
送禮看似尋常,把禮送好卻非易事。《奇葩說》上,能言善辯的選手們辯論「紅包能不能代替禮物」,爭得不可開交;知乎上,有人急迫的追問,回家過年該帶什麼禮物,才能讓長輩和親朋開心。禮物送得不好,輕者相當於給熱鬧的歡聚潑一盆冷水,重者甚至於得罪準丈母娘、女友鬧分手。
送了禮還不受認可,歸根結底,從客觀原因來看,雙方存在著區域性的文化風俗差異、代際間的消費和審美的鴻溝偏差,從主觀來看,是送禮者並沒有Get對方的偏好、需求等等。
前幾年春節,有個朋友曾經送給70歲高齡的父親一部全鍵盤的黑莓手機,手機鍵盤密密麻麻,字號過小,視力老花的父親壓根看不清,結果當然是束之高閣。
有沒有一種年禮可以填平代際鴻溝、擊穿區域差異,成為普遍適用的年禮優選項?
2
年禮優選項
在繁花亂入眼的年禮選擇中,到底如何選擇一款合適的年禮?
年禮與普通禮物的不同之處在於,普通禮物具有私人性,滿足對方的一己之需即可,而年貨禮盒,謀求的是「合家歡」,老中青少鹹宜。
回望2000年的「春節送禮簡史」,自宋代以來,吃一直是年禮清單上的Top1。
隨著春節臨近,越來越多的返鄉人踏上回家的列車,大大小小的行囊滿載著一年的收穫,也寄託著對家鄉和親人的思念。
還有什麼比「吃」更能廣討歡心呢?還有什麼比饕餮的口福更有滿足感呢?每年一度的春運報導中,各大媒體的鏡頭下,少不了和吃相關的畫面。
作為網際網路成長一代,當90後也步入「三十而立」,上有老下有小,他們的行囊中,從以往菸酒茶、土特產,變成了更精緻的零食、水果等禮盒。
因此,對於已成為社會消費中堅力量的80、90後來說,年貨禮盒大賽中,零食已成為年味不可或缺的主角,品質感、時尚、好吃,是他們選擇禮盒的關鍵詞。
今年,良品鋪子別出心裁推出了名為「謝禮」的年貨禮盒。所謂「謝禮」,其含義是呼籲年輕人在春節這個最重要的節日裡,回歸傳統文化禮儀,心懷對長輩、親友的感恩之情。
一份好年禮的底線,是產品好,原料優。謝禮中,包含了多元化的產品體系,既有經濟實惠的堅果、肉類禮盒,也有高價的定製禮盒,都採用了高標準的原料。以堅果為例,只挑黃金產區大堅果,例如夏威夷果選用品質最好的30%澳洲南部大果,腰果僅取最好的10%越南樹頂大果,而且提供了多種產品組合,滿足多元化需求。
這絕對不是最貴的禮物,但絕對是不會出錯、而且能夠帶來驚喜的禮物——一句話,在老中青少的審美差異和消費偏差中,謝禮找到了填平代際偏差的共性。
50後、60後為主的父母,是春節年俗習慣和中國傳統文化的堅定維護者,新年喜歡討個好彩頭。要讓他們歡心,傳統年俗和吉祥祝福的元素不可少。而謝禮恰恰擊中了父母一代的「偏好」。這份禮盒中,敦煌元素是設計核心,飛天、反彈琵琶、翼馬、鳳凰等,具有吉祥如意的寓意。一年之計在於春,過年圖個吉利,這份謝禮恰如其分。
其次,謝禮禮盒外觀典雅高貴,尤其以一款「四海求凰」高端定製禮盒最為大氣,工藝上使用了燙金中最為考究的燙壓紋,立體且有稜角,凸顯奢華與尊貴。
而「福氣禮盒」、「花樣堅果禮盒」等親民款則在設計中融入了飛天等元素,載歌載舞,頗為祥和,是對華夏文化精髓的傳承和再創造,吃到嘴裡口味俱佳,看在眼裡秀色可餐。有裡子有面子,首次上門的準女婿,估計再也不用擔心看丈母娘的白眼了。
在合家歡、大團圓的喜樂春節,謝禮並不僅僅專注於示好父母一輩,同樣也要Get年輕人的癢點。
京東大數據研究院發布的《2018京東食力消費趨勢年度報告》顯示,18~35歲的消費者是食品飲料的消費主力,其次為36~55歲年齡段。
良品盒子的謝禮,自然不會錯過作為零食主力的年輕群體,在禮盒設計元素上,也對傳統元素進行了現代化改良。
為了讓傳統的飛天、鳳凰等元素更得年輕人喜歡,圖形採用了現代感爆棚的手繪方式,旋轉的飄帶、放射狀的背景線條、國潮風格的字體……整體上營造出飄逸大氣、奇幻萌新的風格,與正在風行於年輕一代的國潮文化同頻共振。
同時,幾隻擬人化的小老鼠,與年輕人最愛的迪斯尼米老鼠形象遙相呼應,對鼠年春節進行點題,而可愛清新的堅果、歡樂慶祝的小人兒、飄逸靈動的雲朵圖案,則營造出歡娛喜慶的氣氛。
對年輕人的示好,還體現在口味的多元性上。
甜膩到粘牙的糕點,吃到上火的炒瓜子炒花生,色彩鮮豔的水果硬糖,一箱箱的奶製品,一瓶瓶的白酒?這是傳統的年貨禮盒,毫無新意,經常閒置。
良品鋪子破費心思的謝禮,自然不落俗套。其正在通過產品的多元化創新,拓展傳統零食的範疇,拓寬食材和品類的邊界。謝禮中,既有堅果、芒果乾等經典零食,也有名貴食材做成的饕餮盛宴。良品鋪子用燕窩、鮑魚、海參這些名貴的珍饈,進一步撞開了中國消費者對零食的想像空間。
對於善於創新的良品鋪子來說,一切皆可零食,此舉恰恰呼應了年輕吃貨們口味差異、偏好多元的碎片化消費習慣。
這款擊中了老中青少的謝禮,在春節年禮大考中,提供了一份滿分秘籍——要想在年禮大賽中佔據C位、脫穎而出,良品鋪子的謝禮,算是個優選項,這也就不奇怪,在機場、火車站隨處可見腳步匆匆,拎著行李和零食禮盒的歸家遊子。
3
高端零食的天梯
從長周期看,在2000年的年禮進化史中,消費升級始終是條主線,從辛辣的蔥姜蒜、到精心設計的賀年卡,再到食盆,以及後來的御賜鹿肉等等。
而從短周期看,高端零食的進化也是如同鏡像一般清晰的趨勢。
商務部流通產業促進中心發布的《消費升級背景下零食行業發展報告》顯示,中國零食行業總產值一路高開高走,從2006年的4240.36億元增長至2016年的22156.4億元,十年間增長幅度達422.51%,年複合增長率為7.98%。根據預測,到2020年零食行業總產值規模將接近3萬億元。
於此同時,吃零食不再是少兒幼兒的獨享,已經蔚然成風,不分年齡階層、不分地域城鄉。小時候零食是奢侈品,對於成年人來說,零食的童心才是難得的奢侈品,休閒食品的成人化趨勢愈發明顯,他們的收入水平更高,推動零食市場坐上了消費升級的快車道。
零食行業的消費升級,覆蓋到方方面面:材料優選、產品創新、渠道進化、品牌升級等等。在這一賽道上,較早開始呼應消費升級,深耕高端零食的良品鋪子正是借勢高飛的企業之一。
對這一趨勢,良品鋪子創始人、董事長楊紅春曾做過明確斷言,「無數實踐印證,消費者就是要質量好的,而且要不斷地越來越好。品牌發展到一定階段就要不斷升級,不斷聚焦。」
良品鋪子的「四海求凰」禮盒,就是呼應消費升級的代表性產品,來自全球12個優質原料產地的頂級食材,包括海參、燕窩、鮑魚等珍品,以地道工藝製作成高端零食。
在地道食材中,有來自巴基斯坦與阿富汗接壤的高山河谷地帶的精選手剝松子,一年產品只有幾千噸,實為罕見之物;來自美國的「馬漢」碧根果,優中選優,嚴格甄選;來自「中國香榧之都」浙江諸暨的香榧;來自澳洲的牛肉乾、來自菲律賓的芒果乾;來自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的燕窩、來自太平洋深海的鱈魚片等等。
食材地道背後,良品鋪子已經構築了廣覆全球的供應鏈體系。僅以前文提到的良品鋪子的手剝巴松為例,其原料來自巴基斯坦西北部,經過精挑細選後,再運送到在位於巴基斯坦第二大城市拉合爾的最大加工企業粗加工,然後萬裡迢迢運至國內,在國內最大的加工企業進行精細加工。
覆蓋全球的供應鏈體系,以及全球優選的地道食材,是良品鋪子布局高端零食的基石和底氣。
而在激烈的品牌大戰上,良品鋪子也正在發動一場效果顯著的升維戰役。
以往的年貨,多數是從傳統的年俗記憶和地道的口味傳承上做文章,比拼誰的口味地道,誰的歷史更悠久,殊不知,經過數百年或者幾十年的變遷,年輕人的口味和偏好都已變化,以不變應萬變,一廂情願,不可能追上消費趨勢的變遷。
而良品鋪子的謝禮除了口味創新外,還把文化內核注入產品品牌,創新性的引入敦煌元素,把中國傳承千年的文化符號注入年貨品牌,實現了口味提升、年俗傳承、文化延續、品牌升級的多贏。中國的美食講究「色香味俱全」,良品鋪子的謝禮也是如此。
總之,春節不知送什麼?也許良品鋪子的謝禮是個好選擇,這款產品在春節這個全民節日,通過擊穿不同年齡階段的分層需求,讓禮物成為大團圓、合家歡的連接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