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教育對自閉症兒童康復的意義

2020-12-16 免費論文查重降重

摘要:自閉症是兒童青少年中比較常見的心理疾病。本文闡述了音樂治療法的內涵,著重介紹了兒童青少年自閉症和抑鬱症的音樂治療方法和實施。通過音樂治療,能夠逐漸緩解甚至消除自閉症和抑鬱症的不良症狀,使兒童青少年患者得以康復。音樂教育治療可以有效的幫助自閉症兒童提高交流的技能和社會的互動能力。

關鍵詞:音樂教育;自閉症;兒童康復

自閉症

引言

自閉症,又稱孤獨性障礙,是一種兒童發育過程中的行為功能障礙,主要表現為語言障礙、社交障礙和刻板行為三大核心症狀,在社會聯繫和交際、語言和認知、對事物的反應、感覺的調控及運動等方面存在行為異常。自閉症通常在患者3歲以前就表現出來,從嬰兒期一直延續到終身,又稱為嬰兒孤獨症或兒童孤獨症。

最先提出「自閉症」(Autism)概念的是JohnHopkins大學醫院醫生L.Kanner,他於1943年發表了11例兒童自閉症案例的追蹤研究報告,揭開了對兒童自閉症進行研究的序幕。"Autism」一詞源於希臘文「autos」意指「自我」aa.sbvv.cn,Kanner用此詞來形容患兒的茫然、退縮、自我專注的行為表現。美國DSM-IV中自閉症障礙診斷標準為:三歲以前發病;人際關係、社會關係存在障礙;語言發展存在障礙;具有刻板單一、反覆固執的行為特徵。

1音樂教育的內涵和特點

音樂治療廣義是指將音樂廣泛用於治療、康復、教育、保健等活動之中。作為一種治療技術,嚴格定義的音樂治療則是指利用音樂綜合性的治療特性,有目的、有計劃地用於某些疾病的康復和機能改善的一種方法。音樂治療是集醫學、心理學、音樂美學、物理生物學、特殊教育學為一體,跨越多種學科的一個邊緣科學,也是一個既古老又年輕的科學。

音樂治療是通過音樂反應對生理缺陷、精神紊亂或情緒紊亂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健康狀況進行評估,利用各種音樂形式,設計、策劃和選擇治療方案,實現對患者的幫助和幹預,包括治療、調節、教育和訓練等方式的綜合性過程,是一門音樂與人本精神和生命利學相融合的新型醫療技術。

2音樂教育在自閉症兒童身心方面產生的影響

2.1音樂教育的方法

2.1.1接受式音樂教育

接受式療法注重對音樂的接受和欣賞,最有代表性的聽覺統合訓練,由法國耳奧喉利一醫生布拉德建立。它通過聆聽一組經過濾和調製的音樂,校正聽覺系統對聲音處理的失調現象,並刺激大腦皮層,從而改善行為紊亂和情緒失調。治療中,針對兒童症狀,聆聽隨機刪除了低頻和高頻的音樂,音量不超過85分貝。當音色、旋律、節奏變幻融為一體時,孩子處於「休眠」狀態的神經細胞被激活。有序和隨機的交替刺激信號起到了喚醒、催進激勵、安寧撫慰、宣洩等生理和心理作用,從而獲得藥物和人際交流所無法達到的效果。

2.1.2參與式音樂教育

參與式音樂治療也叫主動法,即引導兒童直接參加到音樂活動中,使行為得到改善。採用主動法為核心,更多地傾向於』『動」與「聽」的結合,大量採用歌潘演唱、律動模仿、器樂演奏、音樂遊戲等形式進行幹預治療,形成聽覺、視覺、運動覺、觸覺、嗅覺等多感官功能共同參與的綜合效應。

2.2音樂教育的表現形式

2.2.1個別治療:

個別治療就是一對一的治療方式,是對孤獨症兒童音樂治療中使用最多的形式。尤其在治療的開始階段,遂於內心封閉、情緒行為紊亂的患兒,只能採取一對一的個別治療。這時的個別治療要求治療師用一切方法使患兒感到安全,無威脅。治療師對患兒的任何情緒發洩、憤怒、尖叫、甚至攻擊性的表現都要接受,或以沉默應對,對患兒情緒的宣洩可以用音樂支持或安撫。

音樂治療中建立關係是關鍵,在個別治療中,只有治療師與患兒簡歷起了穩固的一對一的關係,才能改善患兒的情緒行為,促進他們各種心理能力的增長,為參加小組治療的奠定基礎。

2.2.2小組治療(團體治療):

小組治療常用在對孤獨症兒童音樂治療的深入發展階段。社會融合是治療的終極目標,小組治療是培養社會交往能力最直接的方法。在1名音樂治療師配合1~2名助手的集體治療中可以採取演奏樂器,包括重奏、合奏,有領有和的演唱方法。豐富多彩的音樂活動都以遊戲的方式進行,在這些讓兒童感到快樂的嬉戲式的音樂活動中,兒童學會與他人相處並接受他人,體驗到社會交往必須具備的秩序感,學會自我表達及接受他人的表達等等。這一切都是在歡樂的音樂氛圍中得到的。

2.3音樂教育的類型

2.3.1即興音樂教育

即興法即即興演奏式音樂治療,一般選擇較為簡單的樂器,如各種不同的鼓、三角鐵、鈴鼓、木琴等,由治療師按照一定技術引導患者隨心所欲地演奏,治療師多用鋼琴或吉他參與演奏。即興法既可用於個體治療,也可用於集體人群治療。用於個體治療時,因為是一對一演奏,有利於建立起和諧的醫患關係,有助於投射出患者的心理癥結與內心情感;用於集體的即興演奏有助於患者改善人際關係與適應社會。治療師在演奏過程中始終應處於輔助、引導、支持啟發角色,不應喧賓奪主。即興法具體來說有很多不同流派,有的以精神分析為取向,有的以行為主義為取向,有的則以人本主義為取向,主要的方法有音樂心理劇、即興創作法以及即興創作評估等。

2.3.2聆聽音樂教育

聆聽法又稱接受式音樂治療,或稱感受式音樂治療,是運用非常普遍的方法,即在治療師指導下,通過聆聽特定的音樂以調整心身,從而達到祛病健身的目的。這裡所謂的聆聽,不是消極地聽,而是積極地聽,不是隨意地、不在意地聽,而是仔細地聽、認真地聽,是一種賞析、一種領悟。一般所說的聽,是指由耳朵、皮膚、骨骼來接受聽覺信息,而聆聽是指用心地聽,指的是一種能過濾聲音、選擇性集中,形成記憶和反應的能力。具體來說有超覺靜坐法、音樂處方法、音樂冥想法、名曲情緒轉變法、聆聽討論法、投射音樂聆聽法、音樂與情緒同步法等。

2.3.3主動法

主動法又稱「參與式音樂治療」,或稱再創造式音樂治療,即引導患者直接參加到音樂活動中去。治療者要運用專業知識進行音樂作品的深入分析,應在患者感性聽賞的基礎上,以一定的方法和觀點,對音樂作曲中的曲式結構、主題、旋律、配器、和聲、節奏、主題發展、風格乃至創作背景、體裁以及作曲者的世界觀、風格、創作方法、創作特徵進行分析,進而指點迷津,以得到行為的改善;治療者還要指導治療對象,在演唱演奏中獲得成功,努力學習音樂技能。具體的方法有工娛療法、參與性音樂治療、創造性音樂療法、擊鼓療法、吹彈療法、歌唱療法等。

3針對自閉症兒童有效的音樂教育方法和策略

3.1訓練要堅持長期性和循序漸進性

對自閉症兒童的訓練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長期的過程。在為自閉症兒童制定音樂訓練計劃時,必須要考慮到兒童自身的心理發展的順序以及他們固有的特點和現狀,訓練必須分步進行,循序漸進地按照從易到難、由低級到高級的順序,按照預定目標一步一步地進行訓練,最後達到總目標的實現。

3.2團體治療為主,個別治療為輔

合唱、群舞、合奏樂器等音樂活動是以團體形式出現的,在這一過程中,自閉症兒童以互相交流為目的,學會接受和他人的身體接觸,分辨他人和自我,並練習社會化的行為。每個自閉症兒童在社交障礙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需要對自閉症兒童進行一對一的訓練,訓練者要根據個體的具體情況選擇訓練內容與方式,並制定相應的個別化教育計劃,使自閉症兒童學會如何成為團體中的一員。

3.3治療內容生活化

對一些嚴重的自閉症兒童來說,學習日常生活內容是他們接受治療要達到的最高目標。所以,治療的內容要貼近兒童的生活,因為取材於生活的內容已經成為他們的經驗,現在或將來還要經常體驗,治療內容就是兒童生活本身,具有極強的實用性。

4結語

音樂治療是以心理治療理論和方法為基礎的,其豐富的音樂經驗和音樂體驗的形式及其特有的生理、心理效應,可以為自閉症兒童提供生理的、情緒的或心理的需求幫助,並逐步協助他們集中注意力、培養想像力,增加語言互動的機會以及發展其他的休閒技能和興趣,進而消除兒童心理障礙,參與和融人社會生活,這對自閉症兒童康復能起到起到較好的輔助治療作用。

參考文獻

[1]李平平.湖南省特殊音樂教育現狀調查與對策研究[D]:[碩士學位論文].湖南師範大學,2006。

[2]湯盛欽主編.特殊教育概論[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3]陳莞.音樂治療在智障兒童教育中的作用[J].教育探索,2006,(7):93

[4]張鴻懿,周為民.音樂治療在智力障礙兒童教育中的作用[J].中央音樂學院學報2004,(1):86-87

[5]曹倩璐編著.自閉症在英國的治療[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8.1

[6]馮夏婷等.兒童自閉症研究的回顧與展望兒童自閉症研究的回顧與展望[J].教育導刊,2005.12

[7]EleenBraaten等著.傅莉等譯.兒童心理測驗[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8.1

[8]徐琴美等.孤獨症兒童及其矯治方法的調查研究[J].中國特殊教育,2005,6

[9]朱迪思·傑利森.通過研究揭示音樂和特殊教育中兒童的需求[J].中國音樂教育,2007,(1):4

[10]張馨,張文祿,徐胤.上海市特殊教育學校音樂課現狀調查[J].中國特殊教育,2006,(2):65-68

[11]張鴻懿.音樂療法(一)[J].中國自然醫學雜誌,1999,(1):51

[12]普凱元.音樂治療原理[J].音樂藝術,1996,(3):71-73

[13]劉春豔,吳娟.音樂治療發展綜述[J].成都教育學院學報,2006,(3):119-120

[14]張昊琰.音樂治療的傳入及在中國的發展[J]中國音樂季刊,2004,(1):105-107頁

[15]劉全禮.特殊教育導論[M].教育科學出版社,2003.136

[16]鼓霞光.視力殘疾兒童的教育理論與實踐[M].北京:華夏出版社,1997.65

[17]樸永馨主編.特殊教育辭典[M].1996

[18]李術.論特殊兒童家長參與學校教育[D]:[碩士學位論文].華中師範大學,2004

[19]幼兒音樂興趣的培養[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3.2

[20]楊繼英.音樂與素質[J].中國教育報,2001年11月13日第8版

[21]徐琴美等.孤獨症兒童及其矯治方法的調查研究[J].中國特殊教育,2005,6

相關焦點

  • 思圻國際聚焦自閉症兒童康復之路,深耕融合教育創新建設
    對有發育障礙的兒童,健康教育的最佳方法應該是康復訓練機構和家庭訓練相結合的方式,除了通過康復訓練機構進行訓練之外,父母也需要調整好心態,學會如何和孩子相處,如何在家幫助孩子做訓練,這樣才能對孩子的康復起到更好的效果。
  • 音樂聯合感統對自閉症兒童語言康復的訓練方法
    自閉症是發生於兒童時期嚴重神經精神發育障礙的常見亞型,社會交互功能缺陷、言語與交流障礙以及重複性活動是自閉症診斷的3個基本標準,本文針對言語障礙進行闡述。目前,尚無特效藥治療自閉症兒童,且常規康復效果有限,所以往往融合治療,音樂治療聯合感覺統合訓練為近年提出的自閉症兒童治療新方法。主要源於音樂治療對自閉症兒童的治療效果日益凸顯,且音樂結合感統能夠營造輕鬆、愉悅的氛圍。首先音樂治療可以參考如下,一、每次上課前,由老師通過演唱《你好歌》與患兒進行相互問候。
  • 自閉症的春天:思圻國際康復訓練探索融合教育創新模式
    甚至進行機構註冊,當地民政和教育部門的人還不知道自閉症是什麼,「後來,自閉症康復機構多在殘聯註冊,但殘聯限於性質和能力,又"想為而無能為"。這個大環境就限制了自閉症的治癒率。也就導致了我國的自閉症很難有發展。自閉症兒童融合教育成難題不僅如此,目前,國際通行的針對自閉症兒童康復的融合教育在國內基本處於空白。
  • 自閉症兒童如何進行遊戲康復訓練?
    正如美國著名的哲學家、教育家杜威所說:「無論何時,無論何國,凡是兒童的教育,其大部分莫不藉助於遊戲與競技,而對於年幼的兒童,尤其不能不如此。」 遊戲康復訓練對自閉症兒童認識成人社會和掌握一定的生活技能起著重要作用。
  • 全國自閉症康復機構排名
    當兒童被診斷為自閉症後,很多家長會有自責的情緒,總懷疑是因為自己在對孩子的教養方式上犯了什麼錯誤,比如把孩子交給長輩撫養,而長輩性格又很保守、內向;或自己工作太忙,沒時間陪孩子玩等。而事實上,自閉症是一種大腦廣泛發育障礙,是先天性的疾病,與父母的教育方式並無直接關係。
  • 思圻國際融合教育:讓自閉症孩子的康復訓練更加科學
    大家對於自閉症或者孤獨症的孩子都有錯誤的認知,要麼是認為他們像媒體宣傳的一樣是天賦異稟的孩子,要麼是認為他們是「妖魔化的孩子」,實際上這些認知都是錯誤的。  對於很多特殊的家庭的而言,父母可能都沒有經歷過這種特殊孩子的成長,所以他們是比較惶恐的。
  • 融合教育標準制定者思圻國際走進北大,守護自閉症兒童的成長星空
    12月9日,北大光華管理學院2020級EMBA學術研討會 — 《後疫情時代下的中國機遇》在北京大學百年大講堂隆重舉行,融合教育開創者思圻國際兒童教育受邀參加此次活動。研討會上,思圻國際創始人景馨女士和其他校友開展了以《企業家生態 — 溫暖、強大、共同成長》為主題的圓桌對話,並向北大校友介紹了融合教育的意義與方法,讓大家對自閉症及心智障礙群體有了比較系統、完整的認識,同時向大家介紹了思圻國際的服務理念和課程模式,讓大家對特殊兒童康復也有了進一步的了解。
  • 用愛守護:思圻國際康復訓練,讓自閉症等特殊兒童群體的生命更有質量
    有一種兒童群體,他們被稱作「特殊兒童」,有一種教育,叫做對特殊兒童的融合教育,近年來,隨著融合教育的越來越普及,針對特殊兒童的教育也越來越深入,這體現著社會的發展和對特殊兒童群體的關愛。在對特殊兒童的融合教育方面,國內的思圻國際機構及已經做了許多努力,用愛和行動為發育遲緩,智力落後,唐氏綜合症,自閉症,孤獨症,腦癱兒等特殊兒童群體的打開了一扇窗,讓陽光照耀在特殊兒童群體的身上,而創始人、管理者景馨女士更是用愛與行動,不斷把這扇窗擴大,不斷為特殊兒童群體創造新的希望與夢想。
  • 啟志教育創新打造自閉症課程 關愛特殊兒童身心健康
    自閉症又稱為孤獨症,發病率在全球範圍內均逐年上升。據統計,中國兒童自閉症患者約為200萬人,並以每年20萬人的速度在遞增。目前,我國對於兒童自閉症康復的幹預體系不健全、幹預水平整體較低、機構眾多、效果有限、各相關行業未能有效銜接、缺乏行業管理部門統籌。
  • 用藝術「點亮」星星 果味VC音樂會助力自閉症兒童藝術教育
    12月18日,由中國殘疾人事業新聞宣傳促進會、金羽翼殘障兒童藝術康復服務中心及北京清河萬象匯(原五彩城)聯合主辦的果味VC音樂會在京舉行。金羽翼自閉症學員嶽亮與果味VC樂隊現場演奏了歌曲《白色羽毛2017》。
  • 自閉症康復教育各階段如何進行?掌握這四點,成為優秀特教老師
    自閉症康復教育是一個漫長系統的過程,從準備階段、康復教育階段到融合前的準備階段,各有重點,需要學習的內容是系統化、全面化的,而不是蜻蜓點水,一知半解,這不僅對提高自身技能水平無意,更是對接受康復訓練的孩子有百害而無一利。
  • 20年,她為1.2萬「星兒」點燃希望 全國最大自閉症兒童康復機構以琳...
    經過20年的發展,青島以琳康教展能中心目前是全國規模最大、綜合專業能力最強的自閉症兒童康復訓練教育和研究機構之一,先後有自閉症兒童1.2萬人次在這裡接受康復訓練,為無數自閉症家庭重燃生活希望。擁有青島寧海兩處中心在慶典儀式現場,以琳康教展能中心創始人方靜回顧了以琳的「成長史」。
  • 東莞將在全省率先實施「自閉症兒童家庭康復計劃」 兩年覆蓋480個...
    今天,記者從東莞市殘聯獲悉,今年東莞市著力從強化殘疾人兜底保障、補齊公共服務短板、創新殘疾人工作等方面,以加快新市殘疾人託養中心建設、推動啟智學校和康復實驗學校二期建設、在全省率先實施「自閉症兒童家庭康復計劃」、建設盲人有聲圖書室、殘疾兒童康復救助辦法和就業創業辦法為抓手,讓全市殘疾人安居樂業,進一步提升該市殘疾人生活滿意度和幸福感。
  • 啟動教育:關愛自閉症兒童健康成長,來自一位自閉症兒童媽媽的自述
    木木的媽媽告訴我這是她第一次開始擔憂孩子是不是哪裡出現了問題,「在老師的建議下,我和我先生立馬帶著孩子去醫院做了檢查,結果出來後我們才知道,原來小孩患有自閉症。」在檢查結果出來前,我對自閉症還不是很有概念,通過醫生的解釋後,我才知道木木有自閉症傾向。說實話,我對這個沒有任何一點心理準備,也不知道該怎麼辦,先生知道結果後心情也很複雜。好在我們發現的及時,木木當時只有兩歲半,在啟志兒童成長中心給特殊兒童做康復訓練的朋友告訴我們,木木的自閉症是有機會通過一系列的幹預課程進行康復的,於是我們便將孩子送到了啟志兒童成長中心。
  • 臺灣寰宇瑜伽大使Laura·Lamo帶我們走進大自然,愛心募捐為自閉症兒童
    (RCYT)由Sonia Sumar認證喜馬拉雅頌缽師訓練由Santa Ratna Shakya認證脈輪淨化師訓練      廈門市思明區愛慧自閉症教育培訓中心創立於2009年,由自閉症兒童家長高全法及親屬不畏艱辛自發組織創辦的,並於2014年經市民政局註冊登記變更為廈門市愛慧自閉症康復中心,是非盈利公益康復機構,屬民辦非企業單位。
  • 藝術愛心巴士帶著小龍馬進故宮,Simon Ma馬興文為自閉症兒童帶去愛...
    2019年4月22日下午13點30分,Super Art Bus藝術愛心巴士帶領北京星星雨教育研究機構的15名患有自閉症的孩子來到故宮博物院。在世界讀書日來臨之際,由中國文聯出版社與故宮出版社在故宮紫禁書院開展「一起進宮品書香,關愛自閉症兒童」公益活動。整個公益活動在中國文聯出版社社長朱慶與故宮出版社副社長錢傳強共同落彩代表健康傳承寓意的小龍馬上拉開序幕。
  • 大齡自閉症兒童路在何方?技能培訓工作坊開始探路
    提及初中畢業後的去向,陽陽媽媽的臉上露出一絲擔憂,「自閉症真正的『災難』在於大齡兒童,學齡前的患兒可以在康復機構進行康復;義務教育階段的患兒,特殊學校和大部分的普通學校如今也都可以接納他們,而義務教育結束,那些孩子去向是哪裡呢?更多的是在家裡。」
  • 恩啟IDEA京杭中心投入運營,為定製化自閉症康復服務打造新模式
    12月19日,恩啟IDEA京杭中心在杭州正式投入運營,IDEA京杭中心位於京杭大運河畔,這裡曾是上百年歷史的老字號企業——張小泉剪刀廠,同為全國知名品牌,這也象徵著恩啟將在自閉症康復教育領域將延續一貫標準,為自閉症兒童及家庭提供優質的服務。
  • 我市連續八年開展自閉症兒童公益活動
    晨晨的姥姥告訴記者,自兩歲半被確診為自閉症以來,晨晨始終在自閉症康復機構訓練。五年來,孩子的狀態已有所好轉,但經濟和精神的雙重壓力讓孩子父母瀕臨崩潰、婚姻破裂。為支付每個月3000多元的康復費用,晨晨的媽媽外出務工,孩子交由姥姥和姥爺照顧。無論寒暑,姥爺都騎著電動車接送晨晨,每天往返於康復機構和家之間,行程30餘公裡。
  • 成都自閉症幹預中心-成都中童兒童康復醫院-復禾疾病庫
    成都自閉症幹預中心 時間:2020-12-22 16:52成都中童兒童康復醫院 在家庭幹預中,自閉症譜系障礙兒童的幹預雖然面臨很多困難,但積極的幹預訓練讓許多孩子得到了非常不錯的改善。使用策略來幫助感覺問題也是一項非常好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