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子裡睡覺姿勢
女性朋友在懷孕的時候,很多人經常都會出現有一些不適的感覺的,很多的孕婦都覺得在生產之後就可以解脫了。但是其實在生完了孩子之後還有一個恢復期間,這個也不是那麼容易過的。很多的女性在產後的睡覺時都覺得不舒服,經常會因此而導致失眠。那麼,產婦產後怎麼睡覺姿勢最好?
產婦產後怎麼睡覺姿勢最好
新手寶媽們坐月子時候的睡姿要根據不同的生產方式來調整。寶媽們在坐月子期間最好是不要長時間仰臥,應側臥、仰臥輪換交替。
專家介紹稱,順產後側睡是正確的睡姿,寶媽們要儘量採取側睡的方式,因為這樣可以儘快地幫助子宮恢復原樣,建議側躺和仰睡交叉替換。
專家介紹稱,剖腹產後側躺的微屈姿勢是正確的睡姿,因為睡姿會影響到剖腹產後寶媽們腹部的傷口。如果寶媽們長時間採取仰臥的姿勢,可能會有撕裂傷口的危險,建議寶媽們採取不同的睡覺姿勢,避免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
在順產之後一定要注意靜養,也要注意自己的睡眠,在睡覺的時候可以選擇側臥以及仰臥位來回交替,在產後兩個星期後就可以開始俯臥了,每天的時候一至兩次,每次堅持十五分鐘的時間,這樣對於子宮的恢復是有很大幫助的。
在產後的睡覺姿勢是非常重要的,不正確的睡覺姿勢很容易引起子宮移位,如一直仰臥的話就容易引起子宮後倒以及產後腰痛的情況,另外還有白帶增多的現象,對於惡露的排出是非常不利的,所以說睡覺的姿勢是非常重要的。
新媽媽產後瘦肚子操
1.直立單腿飛
目標:上背部,肩膀,腹部,臀部,股四頭肌
雙腳站立,與肩同寬,雙膝微微彎曲,雙手各持啞鈴在兩側;左腿向身後伸出,臀部以上的身體前傾,保持雙臂在胸前伸展姿勢,手心對手心;呼氣,手臂向兩側打開,集中注意力使肩部的重力繃緊在一起;身體放低開始和重複;右腿做5次,兩邊互換。
2.斜伏地挺身腿擴展
目標:胸部,手臂,腹部,臀部,腿腱
雙手分開,與肩同寬,放在一個固定的椅子或者臺階的兩角位置,雙腿向身後伸展成完全伏地挺身的姿勢;吸氣,彎曲手肘並壓低胸部;伸直手肘,呼氣;伏地挺身至頂部,抬起右腿離開地面至臀部位置,堅持5秒,然後放低;重複在左邊做伏地挺身抬腿動作。繼續,換右腿,共做10次。
高錳酸鉀皮膚變黃怎麼辦
順產的女性都知道,是很容易引起傷口癒合不良的現象,出現這種情況一般是需要用高錳酸鉀來進行清洗會陰的,但是高錳酸鉀是一種強的氧化劑,對人體的皮膚是有燒灼的作用,因此一般是不建議長時間來使用的,最好是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平時一定要保持外陰的清潔,平時多注意休息。
什麼是會陰側切
會陰側切是指在會陰部做一斜形切口。會陰切開術不僅包括側切,還可以中切。可以防止產婦會陰撕裂、保護盆底肌肉,且外科切開術容易修補和癒合的更好。
會陰側切該如何護理
根據個人情況和傷口深淺等不同,會陰側切術後,多數人只痛1周左右,少數人長達1個月,有些對痛覺比較敏感的人甚至自覺痛的時間更久,一般情況下,如果切口較深,疼痛持續時間可能會長一些。如果產後1個月後還感覺到疼痛,就要及時回醫院就診,看是否有癒合不良、感染等問題。
日常生活中,應多攝取高纖食物,多補充水分,養成規律的排便習慣,避免便秘;保持外陰清潔,勤換衛生墊,每天可用溫開水衝洗會陰部,避免惡露浸泡傷口,增加癒合困難度;坐位時身體重心偏向右側,避免傷口受壓使切口表皮錯開發生疼痛。
分娩後要注意會陰傷口的處理
會陰傷口要保持清潔,拆線前,每天可用1:1000新潔爾滅消毒液衝洗兩次,大便後也要衝洗一次,並應避免大便等髒物的汙染。拆線後,多數產婦此時已回到家中,如惡露還沒有乾淨,仍應堅持每天用溫開水洗外陰兩次。同時,應保持大便通暢,以免傷口裂開,必要時可服些輕瀉劑。最好採用坐式大便,並避免上廁所時間太長。另外,拆線後全國各地口內部癒合尚不牢固,故不宜過多走動,也不宜進行動作太大的運動。
此外,在正常情況下,會陰傷口在拆線前會有不適感,坐時也可能疼痛,拆線後一般會減輕,但需2-3周後才會完全恢復正常。有的產婦在產後10天左右,發現陰道掉出帶結的腸線頭,對此不必驚慌,那是從陰道口脫落的腸線。如果在會陰部有絲線,則應找醫生及時拆線,以免引起感染。
分娩後產婦需要注意的事項
按摩子宮:
目的是幫助子宮的復原及惡露的排出(產後快速復原子宮的妙招),亦可預防因收縮不良而引起產後出血。方法:先找出子宮的位置,對於正常分娩的產婦,可以輕易在肚臍下觸摸到一個硬塊,即子宮的位置。當子宮變軟時,用手掌稍施力量於子宮位置環行按摩,使子宮硬起,則表示收縮良好;當子宮收縮疼痛厲害,則暫時停止按摩,可採俯臥姿勢以減輕疼痛,若仍疼痛不舒服,影響休息及睡眠,可通知護理人員。
惡露的觀察:
惡露是指由子宮所排出的分泌物,產後1~3天,量多、顏色較紅,以後顏色減淡、量少,10天後呈淡黃色,一般在4~6星期會完全消失;若惡露有大血塊、惡臭或鮮血流出等異常現象,應立即通知醫護人員(產後怎樣觀察和處理惡露)。
由於會陰傷口疼痛及生產時膀胱和尿道受損及壓迫,可能在產後有解小便或解不乾淨的感覺,產婦應於產後2小時開始解小便,若解小便不通暢,請通知護理人員協助。
產後由於腹壓消失、飲食中缺少纖維素、產婦的臥床都可促成腸蠕動減弱,排空時間延長,會陰切口的疼痛使得產婦不願意作排便的動作,產褥期出汗又多,以上原因均易導致便秘。故產婦在產褥期應以易消化的半流質食物為主,特別注意多吃含纖維素多的新鮮水果和蔬菜,適當下床活動,並養成每日按時排便的良好習慣。必要時可以口服蜂蜜、香蕉等,以促進腸蠕動;肛門內開塞露也可以使用,緩解大便秘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