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草迷離黑水邊,何王建周史無傳。中原灶具長人骨,大吉銘文草隸磚。 ——于右任
這首詩描寫的是甘肅消失的古國黑水國。黑水國遺址在張掖市甘州區,由俄羅斯考古學家發現並發掘,它的發現是震驚中外的考古學大事件。
此遺址南北長15公裡,東西寬10公裡,分為前後兩個城郭。從大量出土的陶壺、罐、鼎、倉、屋、井、灶和五銖錢(漢代流通貨幣)推測,它始建西周,西漢消失。如今卻只留下斷壁殘垣,給人以無盡的遐思。關於這個消失古國的神秘傳說有好多,其中最有趣的莫過於以下三個:
1.黑水國名字的由來:弱水三千
一種說法是:這個國度旁邊有一條黑河流過,這條河源頭在祁連山,是河西走廊最大的河流,因發洪水時帶有黑沙而得名黑河,也因為這條黑河才有了黑水國。黑河古稱「弱水」,紅樓裡寶玉曾說:「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這條黑河就是黑水國子民的母親河。
還有一個荒誕的說法,非洲黑人水路遷徙,在這裡建國,所以叫黑水國。
毫無疑問第一個說法是可靠的,歷史上的黑水國就是因黑河而得名。有史料載,很早以前當地是個大湖泊,後來逐漸乾涸,形成了一塊巨大川地,匈奴人發現並移居這裡,劃疆而治,為小月支國,國都就建在此地,《甘肅府志》稱「其地在唐為鞏肇驛。原為西城驛」。
2.玄幻故事中的黑水國
在小說《西遊記》中,唐僧取經曾路過黑水河,鼉(tuó)龍(即揚子鱷)活捉唐僧想長生不老,並向黑水河公主獻殷勤,沒成想公主對唐僧一見鍾情,想放走他,又苦無辦法。後來,孫猴子請來摩昂太子對付揚子鱷。公主趁交戰之際,向唐僧盡訴衷腸,被其無情拒絕了。最後揚子鱷戰敗,黑水河重歸平靜,公主用法術將河水分出一條道路,助他們繼續取經。
3.黑水國消失的傳說:天災?人禍?
有一種說法,是戰爭使黑水國亡國。元末明初,大將軍馮勝派兵圍攻黑水城,沿弱水河,改道向北,導致城內無水,守軍被迫棄城突圍,官兵或戰死或投降。百姓顛沛流離,東奔西走使其成為一座空城。
加之這裡的氣候乾旱、少雨(僅37mm),空氣蒸發量大(高達3706mm),在如此乾旱的條件下,不適合於人居住。所以明朝的軍隊打了勝仗也沒在此停留。久而久之,炎熱的氣候使黑河消失,沙漠蔓延,這裡漸漸變成了無人之境。
還有一種說法是沙塵暴摧毀了這個古國,當地人現在仍流傳著古時總有一個老婆婆吆喝:「賣棗,梨!」意思是「早離開」,要知道生態環境惡化了,無法挽回。當地總是時有沙塵暴,百姓無力抵抗,死傷無數。直至遇到一次九級的沙塵暴,整個國家覆滅了。
這座謎一樣的古城,風沙瀰漫的黑水國遺址,蒼涼孤寂地向人們訴說著屬於它的專屬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