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限於篇幅,哈利波特系列電影對原著進行了非常多的刪改,很多有趣的情節遺憾的沒有拍成電影,比如皮皮鬼,比如「韋斯萊是我們的王」。又改編了很多原著中的情節。這裡面,最敗筆的改變,恐怕就是結局時哈利在最後的時刻掰斷了老魔杖。
在原著中,哈利用老魔杖的魔力修復好了自己原來的魔杖,在與鄧布利多的畫像對話後,決定把老魔杖放回了老校長的墳墓中。獲得了老魔杖、復活石、隱身衣三大死亡聖器的哈利,已經成為了死亡的主人,但他還是毫不猶豫地放棄了,在心理上從容接受死亡。哈利意識到,三大死亡聖器本身是無所謂對錯的,掰斷一根魔杖對於這個世界是沒有任何幫助,解決不了任何問題的。
只能說,導演增加的這個設定實在是太「麻瓜」了。鄧布利多在打敗了他一生的敵人格林德沃之後,也沒有選擇銷毀老魔杖。而最後,正是由於伏地魔對老魔杖的歸屬理解錯誤,讓哈利抓住了這個機會,老魔杖不想殺死自己的主人,於是反彈了阿瓦達索命,讓伏地魔一命嗚呼。即使將來魔法界出現了什麼事,哈利意外死亡,老魔杖依然存在,也並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
同時,死亡聖器居然可以徒手輕而易舉地掰斷,也非常讓人無語。飛來咒無法對隱身衣施加,在波特家族傳染了無數代沒有任何損壞;復活石即使被做成魂器,用帶著蛇怪血液的格蘭芬多聖劍也無法摧毀,可見,死亡聖器除了本身的神奇外,自身也是非常堅韌的。「死亡」親手打造的武器,老魔杖作為著名的可以通過謀殺轉手的道具,難道就沒有一個主人想過摧毀他保住自己的命嗎?還是說,無數代的主人裡,包括鄧布利多,都沒有哈利這麼公正無私?
鄧布利多原本的計劃應該是通過斯內普殺死自己,這本質上屬於「自殺」,是斯內普在自己的授意下執行的,所以老魔杖的法力會隨著自己的死亡自然消除。但事與願違,馬爾福和哈利波特先後成為了老魔杖的主人。哈利自己是不喜歡老魔杖的,這根魔杖與諸多的黑巫師長期共存,沾染了過多的鮮血與黑暗氣息,所以他把老魔杖歸還於鄧布利多的墳墓,糾正這個意外,也就是哈利所說的「我不是什麼救世主,都是運氣,我總能獲得幫助」。
面對黑暗勢力,不是逃避自保,把老魔杖一掰就天下太平了,而是勇敢面對,這是哈利波特系列七本書中告訴我們的。死亡聖器的含義不是永生不死,而是理解死亡,不懼怕死亡,勇敢地面對死亡,就像傳說中老三那樣。
其實在原著中,必須要銷毀的只有兩種:邪惡化的魔法部件——魂器,另一種則是造成時間不可逆轉混亂在災難的——時間轉換器,前者通過伏地魔的捲土重來表現得非常明顯,後者甚至出了一部舞臺劇《哈利波特與被詛咒的孩子》來表述時間轉換器是多麼不靠譜。
只能說電影版裡面由於篇幅限制,刪除了在辦公室裡鄧布利多畫像與哈利對話的過程。如果按照原著把老魔杖放回鄧布利多的墳墓,可能會給人暗示,故事仍然沒有結束,會有人繼續去偷老魔杖興風作浪。但是改編成哈利掰斷了老魔杖,就是一個明確的結束信號,是非常明確的表示,老魔杖的傳奇到此結束,伏地魔死了,哈利順利完成了消滅伏地魔的任務,這段屬於哈利的情節結束了。所以,為了電影篇幅和劇情服務,只能進行了一個非常「麻瓜」的改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