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兵,外號「千條叔」,35歲,甘肅白銀人。2019年6月開始環中國騎行,261天,30530公裡,穿越116座城市,遊歷祖國大好河山,嘗盡南北特色美食,成為「電動車環遊中國的第一人」。今年8月8日,「千條叔」再次上路,與第一次環遊不同,這次用他自己的話來說,是到之前沒去過的省份,看之前沒有看過的風景。12月8日,「千條叔」第二次騎行到成都,面對紅星新聞記者的採訪,他表示,截至12月8日,自己已經騎行43658公裡。他說,騎行旅遊是他未來的生活,明年疫情有所好轉的話,計劃騎行絲綢之路,沿著「一帶一路」騎行到歐洲。
↑「千條叔」騎行途中 圖據受訪者
「實現夢想!」
走完心中最難、最危險的路 才告訴家人
「騎車環行中國是多年前的一個夢想,10年前我在一家自行車公司上班,後來想要騎自行車繞中國一圈,但自行車太累了,所以就選擇電動車。」「千條叔」說,輾轉十年,從深圳到上海,工作也從自行車廠換到了廣告傳媒。後來放下工作,騎電動車遊天涯,完成十年來心心念念的夢想。
「開始我不敢和別人講,怕完成不了。朋友圈屏蔽了幾乎所有人,只留了幾個關係比較好的朋友。之前我就喜歡露營,帳篷、睡袋都有。但長時間騎行、逃離都市的生存,這是第一次。」「千條叔」說,在出發前,其實想著能騎到拉薩就已經很不錯了,誰知越騎越遠,一不小心完成了環遊之旅。
「新藏線走完了,我才和家人講騎行的事。因為對於我來說,最難的路、最危險的路已經過了,打開朋友圈,我爸爸媽媽、哥哥都可以看到了。」「千條叔」說,面對旅途中的未知,其實自己內心也是有顧慮的,所以一開始並沒把自己騎行的事情告訴家人。
↑「千條叔」騎行途中 圖據受訪者
「兩度想放棄!」
鼓足勇氣挑戰-41℃的極寒露營
「面對嚴酷的自然環境和極端天氣,騎行過程中也不是沒想過放棄。」「千條叔」說,曾經有兩次,想過要放棄,之後再沒有過。
「第一次是從內蒙到東北最冷的一段時間,每天在戶外待的時間不能超過四個小時。超過四個小時,可能會出現生命危險。」「千條叔」回憶,白天溫度在零下20多攝氏度到零下30攝氏度,騎車的時候感受到的溫度會更冷,每次騎完以後臉是僵的,和人交流說話都有點障礙。
「因為太冷,中途電加熱手套會沒有電,要換電池就得把手套摘下來,不到一分鐘整個手就僵了。這隻戴進去,另一隻就沒法戴進去了。所以只能戴一半先往前騎,騎一兩公裡,電把手加熱,手有點兒感覺了再把它戴好。」「千條叔」說,冷是最難克服的,以後冬天再也不會去這種地方騎行了,可能一輩子就這麼一次。
「騎到海拉爾,又冷又累,覺得自己堅持不住了,那是我第二次想到放棄。」「千條叔」說,他在海拉爾呆了整整七天,考慮要不要放棄,最終他鼓足勇氣,決定體驗一把極限。於是買了雪地帳篷和睡袋,在根河-41℃的溫度下挑戰極寒露營。「我想前面這麼多的路都堅持下來了,不行,我得去最極致的地方體驗一下。在-41℃的根河搭一次帳篷,用了三個睡袋才睡著。」
「嚮往一輩子這樣!」
看沒看過的風景 未來想騎行絲綢之路
在新藏線時,每天一望無際的荒蕪會讓人倍感孤獨,有一天在車上趴著睡了會兒,醒來時身邊萬籟俱寂,孤獨感湧上心頭。因為感覺孤獨,所以抖音成為記錄他騎行,與外界保持交流的地方。「騎行261天,直播了有二三十次。一是增加一點粉絲,二就是分享路上拍過的風景。」
問及有沒有想法通過直播去賺錢,「千條叔」表示,「我自己也想過能不能拿旅行去賺錢,但是我直播是賺不到錢的,直播的小姑娘跳個舞、唱個歌,打賞會很多。我直播二三十次,打賞就四五百塊錢。只能靠直播去吸引粉絲的關注,跟大家聊聊天。」
↑「千條叔」 圖據受訪者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點,像我這樣一直在外面旅行,語言功能會退化。你需要這個平臺去跟大家說說話,一起聊聊天。我本來不是一個健談的人,騎行的路上很長時間都一個人,忽然見到人之後,我會有很多的話。之前我也沒有想過自己有朝一日會騎行,會發視頻,會做直播。」
談及對成都的印象,「千條叔」透露,一共來過成都三次,但這次是他第一次騎電動車從上海到成都。他的第一感受是繁華,「上海有的,成都也都有。成都是一個讓人很嚮往的地方,我以後不想在上海待了,會選擇在成都生活。」
「上次騎行走一圈邊境是完成夢想,這一次是走省內,看之前沒看過的風景。」「千條叔」說,「我很喜歡騎行的生活,特別嚮往一輩子這樣。」
在他看來,騎行旅遊是他未來的生活,他還想沿著絲綢之路騎行到歐洲,「明年疫情有所好轉的話,計劃騎行絲綢之路,沿著『一帶一路』騎行到歐洲。」
紅星新聞記者 李躍
編輯 於曼歌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