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挑戰-41℃極寒露營!「電動車環遊中國的第一人」騎行到成都

2020-12-13 紅星新聞

周建兵,外號「千條叔」,35歲,甘肅白銀人。2019年6月開始環中國騎行,261天,30530公裡,穿越116座城市,遊歷祖國大好河山,嘗盡南北特色美食,成為「電動車環遊中國的第一人」。今年8月8日,「千條叔」再次上路,與第一次環遊不同,這次用他自己的話來說,是到之前沒去過的省份,看之前沒有看過的風景。12月8日,「千條叔」第二次騎行到成都,面對紅星新聞記者的採訪,他表示,截至12月8日,自己已經騎行43658公裡。他說,騎行旅遊是他未來的生活,明年疫情有所好轉的話,計劃騎行絲綢之路,沿著「一帶一路」騎行到歐洲。

↑「千條叔」騎行途中 圖據受訪者

「實現夢想!」

走完心中最難、最危險的路 才告訴家人

「騎車環行中國是多年前的一個夢想,10年前我在一家自行車公司上班,後來想要騎自行車繞中國一圈,但自行車太累了,所以就選擇電動車。」「千條叔」說,輾轉十年,從深圳到上海,工作也從自行車廠換到了廣告傳媒。後來放下工作,騎電動車遊天涯,完成十年來心心念念的夢想。

「開始我不敢和別人講,怕完成不了。朋友圈屏蔽了幾乎所有人,只留了幾個關係比較好的朋友。之前我就喜歡露營,帳篷、睡袋都有。但長時間騎行、逃離都市的生存,這是第一次。」「千條叔」說,在出發前,其實想著能騎到拉薩就已經很不錯了,誰知越騎越遠,一不小心完成了環遊之旅。

「新藏線走完了,我才和家人講騎行的事。因為對於我來說,最難的路、最危險的路已經過了,打開朋友圈,我爸爸媽媽、哥哥都可以看到了。」「千條叔」說,面對旅途中的未知,其實自己內心也是有顧慮的,所以一開始並沒把自己騎行的事情告訴家人。

↑「千條叔」騎行途中 圖據受訪者

「兩度想放棄!」

鼓足勇氣挑戰-41℃的極寒露營

「面對嚴酷的自然環境和極端天氣,騎行過程中也不是沒想過放棄。」「千條叔」說,曾經有兩次,想過要放棄,之後再沒有過。

「第一次是從內蒙到東北最冷的一段時間,每天在戶外待的時間不能超過四個小時。超過四個小時,可能會出現生命危險。」「千條叔」回憶,白天溫度在零下20多攝氏度到零下30攝氏度,騎車的時候感受到的溫度會更冷,每次騎完以後臉是僵的,和人交流說話都有點障礙。

「因為太冷,中途電加熱手套會沒有電,要換電池就得把手套摘下來,不到一分鐘整個手就僵了。這隻戴進去,另一隻就沒法戴進去了。所以只能戴一半先往前騎,騎一兩公裡,電把手加熱,手有點兒感覺了再把它戴好。」「千條叔」說,冷是最難克服的,以後冬天再也不會去這種地方騎行了,可能一輩子就這麼一次。

「騎到海拉爾,又冷又累,覺得自己堅持不住了,那是我第二次想到放棄。」「千條叔」說,他在海拉爾呆了整整七天,考慮要不要放棄,最終他鼓足勇氣,決定體驗一把極限。於是買了雪地帳篷和睡袋,在根河-41℃的溫度下挑戰極寒露營。「我想前面這麼多的路都堅持下來了,不行,我得去最極致的地方體驗一下。在-41℃的根河搭一次帳篷,用了三個睡袋才睡著。」

「嚮往一輩子這樣!」

看沒看過的風景 未來想騎行絲綢之路

在新藏線時,每天一望無際的荒蕪會讓人倍感孤獨,有一天在車上趴著睡了會兒,醒來時身邊萬籟俱寂,孤獨感湧上心頭。因為感覺孤獨,所以抖音成為記錄他騎行,與外界保持交流的地方。「騎行261天,直播了有二三十次。一是增加一點粉絲,二就是分享路上拍過的風景。」

問及有沒有想法通過直播去賺錢,「千條叔」表示,「我自己也想過能不能拿旅行去賺錢,但是我直播是賺不到錢的,直播的小姑娘跳個舞、唱個歌,打賞會很多。我直播二三十次,打賞就四五百塊錢。只能靠直播去吸引粉絲的關注,跟大家聊聊天。」

↑「千條叔」 圖據受訪者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點,像我這樣一直在外面旅行,語言功能會退化。你需要這個平臺去跟大家說說話,一起聊聊天。我本來不是一個健談的人,騎行的路上很長時間都一個人,忽然見到人之後,我會有很多的話。之前我也沒有想過自己有朝一日會騎行,會發視頻,會做直播。」

談及對成都的印象,「千條叔」透露,一共來過成都三次,但這次是他第一次騎電動車從上海到成都。他的第一感受是繁華,「上海有的,成都也都有。成都是一個讓人很嚮往的地方,我以後不想在上海待了,會選擇在成都生活。」

「上次騎行走一圈邊境是完成夢想,這一次是走省內,看之前沒看過的風景。」「千條叔」說,「我很喜歡騎行的生活,特別嚮往一輩子這樣。」

在他看來,騎行旅遊是他未來的生活,他還想沿著絲綢之路騎行到歐洲,「明年疫情有所好轉的話,計劃騎行絲綢之路,沿著『一帶一路』騎行到歐洲。」

紅星新聞記者 李躍

編輯 於曼歌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

相關焦點

  • 小牛電動NQi環遊中國大挑戰,電動車的極限到底在哪裡?
    2020年5月28日,「千條叔」周小兵返回上海,在歷經261天,穿越30530公裡之後,他順利達成了「騎小牛電動車環遊中國」的壯舉。騎一輛小牛NQi PRO電動車,真的能環遊中國嗎?周小兵騎行之旅一開始就受到了很多質疑,「騎小牛電動車環遊,是腦子有問題嗎」,在他的抖音裡,這樣的留言比比皆是。
  • 268天騎行29576公裡!四川青神小夥自行車環遊中國
    來自中國竹編之鄉的沈洪,也會自己編織了一個美好的夢:騎著自行車環遊美麗中國。12月6日,30歲的沈洪,完成了這個夢想的最後103公裡,從成都回到了家鄉眉山青神。他說心情五味雜陳,既想完成夢想,又有很多不舍。
  • 房車露營「環遊奇境」冬日去暖心安仁和大自然來一次親密接觸吧
    55 來源: 封面新聞 舉報   最近,「一封來自安仁的新年情書,告白2021和你」刷屏了成都人的朋友圈
  • 成都老夫妻開房車環遊中國引關注:「和在家花銷差不多」
    最近被廣大網民們羨慕的成都退休阿姨——@我是張嬢(niang),就在抖音上分享自己開房車環遊中國的經歷,來自成都的張嬢今年58歲,自退休後便與愛人、朋友開房車開始了環遊中國的旅程,她風趣優雅的視頻吸引了一大批粉絲,粉絲中不乏大量80後、90後,張嬢在遊玩的同時也會分享旅途中的美景和趣事,科普地方文化,傳遞生活的理念。
  • 小夥騎行環遊中國,一年後,帥氣的臉龐變成了…
    網絡上著名紅人阿秋騎自行車環遊全國一年之後,90後精神小夥秒變邋遢大叔,甚至這位小夥的頭髮也出現了大規模脫髮現象。 今年阿秋並未停止騎行,阿秋已經來往了數十個省份。雖然有許多粉絲勸阿秋放棄這段看似不可能的騎行之路,但是阿秋始終覺得自己已經開始選擇騎行旅遊,那就一定要堅持下去。現如今,阿秋還在騎車旅行中。
  • 海南環島公路全長600公裡:環遊一圈需要多久?
    海南島有許多著名的旅遊景區,譬如三亞灣,亞龍灣,熱帶雨林,天涯海角,大小洞天,中國最大的海上南海觀音,蜈支洲島,加井島潛水,萬寧日月灣國際衝浪基地,譚門千年漁港等,所以很多人對海南非常喜歡去那邊旅遊,不出國就能感受到東南亞的大海、人文風景,品嘗熱帶水果。
  • 如何讓電動車使用壽命更長?騎行方式很重要!
    [摘要]「如何讓自己的電動車,騎行更遠,壽命更長」,這應該是每個電動車主最關心的問題。 「如何讓自己的電動車,騎行更遠,壽命更長」這應該是每個電動車主最關心的問題其實你的騎行方法就會影響電動車續航裡程
  • 臺北最便宜的民宿:一晚僅60元,主人曾騎行三次環遊世界
    臺灣是中國的明珠,臺北也是臺灣的眼睛。想到臺灣遊玩一番,臺北自然是必經之地。熙熙攘攘的西門町,曾被打破世界紀錄的101大樓,底蘊深厚的臺北故宮,熱鬧非凡的士林夜市…….太多的人從這裡路過,太多的故事在這裡發生。作為臺灣的省會城市,本來物價就高的臺北在衣食住行上的開銷也不便宜。
  • 騎行電動車,這些「禦寒神器」很危險!
    騎行電動車,這些「禦寒神器」很危險!車把手套危險指數:★★★★在電動車上裝固定手套,會嚴重限制騎車人手部操控電動車剎車和轉向的靈敏度,嚴重影響身體平衡能力和敏捷度。典型案例:2017年11月13日早高峰,某地一男子騎電動車上班。行駛途中,為避讓另一輛超車的電動車,他緊急剎車。
  • 成都為啥沒有共享電動車?官方回復了!
    此前,有城粉諮詢城城,成都的共享單車這麼發達,為啥沒有共享電動車呢?四川很多地級市的共享電動車都比較發達,比如綿陽、德陽等地,反而是成都這麼大的需求,居然沒有共享電動車。 ▼成都共享單車
  • 臨沂人速看!冬日電動車騎行的「標配」很要命?!
    01車把手套危險指數:★★★★在電動車上裝固定手套,會嚴重限制騎車人手部操控電動車剎車和轉向的靈敏度,嚴重影響身體平衡能力和敏捷度。02長圍巾危險指數:★★★很多女性為了保暖,喜歡在騎電動車時佩戴長圍巾。然而,若不固定好圍巾的長度,很容易出現騎行過程中圍巾被捲入車輪或被周邊車輛拖拽的現象。
  • 小夥自製竹子自行車 從成都騎行到拉薩(圖)
    成都小夥自製的竹子自行車經測試達到歐洲行業標準  華西都市報記者吳小川攝影報導  近日,一段成都小夥騎著「竹子自行車」馳騁高原的視頻在朋友圈火了。竹子還能造自行車?難道不是工藝品?不會散架吧?每一個觀看的觀眾心裡都在打鼓。
  • 電動車什麼牌子好?騎行達人為你深度揭秘雅迪冠能T5
    而每每開車出行,密不透風的擁堵總讓人抓狂,停車時又總擔心被剮蹭貼條;搭乘公交地鐵,又難以忍受在推推擠擠中站立數十分鐘的痛苦。就此來說,生活,似乎遠比想像的更難。 再難,生活也要繼續。不僅要繼續,還要更精彩。其實要想K.O這些困難享受精彩生活,你只要擁有一輛能自由穿行在城市每個角落的電動車即可。那電動車什麼牌子好?
  • 致敬100年前摩託車探險騎行的先驅
    卡爾·斯蒂文斯·克蘭西和他的摩託車來自紐約的卡爾·斯蒂文斯·克蘭西可能是第一個騎摩託車環遊世界的人。1913年的旅行中,他騎著四氣缸亨德森牌(Henderson)摩託車騎行越29000千米,穿過了蘇格蘭、英格蘭、愛爾蘭、比利時、法國、德國、義大利、北非、印度、日本,還從舊金山一直騎到紐約完成了橫越美國之旅。
  • 冬季電動車騎行的這些「禦寒神器」要警惕?!
    冬季電動車騎行的這些「禦寒神器」要警惕?!1車把手套危險指數:★★★★在電動車上安裝固定手套,會限制騎車人手部操控電動車剎車和轉向的靈敏度,嚴重影響身體平衡能力和敏捷度。
  • 冬日電動車騎行的「標配」很要命?!
    冬日電動車騎行的「標配」很要命?!01車把手套危險指數:★★★★ 在電動車上裝固定手套,會嚴重限制騎車人手部操控電動車剎車和轉向的靈敏度,嚴重影響身體平衡能力和敏捷度。
  • 復工開始單車騎行量大增 成都最活躍地點是省醫院站
    在「復工指數」排名中,成都位列全國第10,用戶平均單次騎行時長和距離均有較大提升,並呈現從出發地到目的地「一站式騎行」、錯峰出行歸家早的特徵。 騎行「復工指數」高 成都增長79.41% 美團單車大數據顯示,上周工作日(2月24-28日)的全國騎行量較兩周前增長約
  • 固定手套、擋風棉衣成電動車騎行禦寒「標配」?這些其實很危險!
    不僅如此,電動車的各種「禦寒神器」也開始上線,包括電動車手柄處的固定棉手套、擋風棉衣等。這些「禦寒神器」在帶來溫暖的同時,其實也存在不少潛在隱患,給騎行帶來風險。21日,記者在景田社區看到,不少出行市民和外賣小哥騎著電動車跑在路上,凜冽的寒風灌進了衣服裡。
  • 在海邊露營那一夜,秒懂「男人的浪漫」
    遙遠看見草地上的一棵樹,Tara頭腦馬上能想到:防風繩如何從樹幹借力,帳篷口應朝向哪裡來避風,用火就餐區的燈要如何放置…… Tara從小生活在香港,狹窄的居住空間容易讓人感到壓抑。而每一次搭建自己的營地,都是一番自由運用空間的挑戰。這讓Tara格外喜歡露營。 在他的眼裡,一張天幕能有三十多種的支搭方式。
  • 摩旅男士機車騎士駕馭維斯帕踏板摩託之環遊福建騎行遊記(霞浦)
    寧德霞浦縣(魚米之鄉、海濱鄒魯)霞浦的璀璨夜景霞浦縣,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置縣,屬福寧府,今隸寧德市,地處福建省東北部,曾是閩東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中國東南沿海海峽西岸經濟區東北翼港口城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的沿海經濟開放縣,是福建最早開放的對臺貿易口岸,是「中國海帶之鄉」、「中國紫菜之鄉」,素有「閩浙要衝」、「魚米之鄉」、「海濱鄒魯」的美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