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話大王鄭淵潔最近頻頻因回答讀者問題上熱搜,他的回答既溫暖又有趣。今天有位讀者問道了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引發很多人關注。
讀者:鄭爺爺,我不想結婚以後
鄭淵潔:這是民法典賦予你的權利。
對此,我也很贊同鄭淵潔老師關於婚姻的看法。我認為一個人結不結婚、什麼時候結婚、和誰結婚、生不生子,是一個人自由選擇的權利、是一個人人生的自由選項,而非一個人的義務、一個人人生的必選項。
婚姻制度本身是一種人類社會衍生出來的產物,而非是天生就存在的。如果翻看所有和婚姻有關的法律法規,也研究一下婚姻制度的起源與發展,你就會發現,在法律意義上的婚姻和「愛情」沒有關係,只和「權利與義務」有關係,更多是代表了「責任」和「利益」。
從這個婚姻制度產生的這個角度來看,兩個人結婚可能是因為相愛,但也可能並不相愛,相愛是結婚的不充分也不必要條件。
婚姻制度來源於從早期人類社會,在古代的婚姻中,大多是講究「門當戶對」、「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兩家結成姻親之盟」,兩人結婚的時候,可能面都沒見過,何來愛戀,因此根本就不存在「愛情」的說法,因為相愛而結婚是後世逐漸發展衍生出來的概念。
從社會學&經濟學的角度來看,從古代到現代,兩個人結婚的最基礎動因,並不是因為相愛,而是為了組成家庭(團體),而提升生產力、增加經濟收入、改善生活質量、更好地養育繁衍後代、提升抵抗風險災害的生存能力、謀取更為幸福的生活。
而隨著時代逐步發展,在人類社會越是文明化、越是成熟化的時候,有穩定的物質和健全的法律條文來保障人們的生存發展,人們的幸福生活不需要再完全依靠結婚和組成家庭來保障,再加上現在很大一部分人都是獨生子女,出現兩頭婚、頻繁離婚、終身不婚等現象都十分正常,這是順應時代的變化,滿足當下人類社會需求而產生的社會現象。
或許,在將來的某一天,婚姻會想母系氏族制一樣逐漸消失,人們就再也不需要婚姻了,連婚姻這種制度、這種概念概念都可能會逐漸消除,甚至連家庭的概念也可能會逐漸淡化消失。
在當下,婚姻制度是依然存在的,而選擇結婚還是不結婚,各有各的好處,也各有各的弊端。
選擇結婚,如果遇上了合適的、值得託付的人,組建了新的家庭,那可能就能過上更為穩定踏實又幸福快樂的生活,組建家庭本身是能優勢互補1+1>2而產生更大的物質財富生產力的,因此能有一個人和你分擔生活中的經濟壓力和精神壓力,能相互作為彼此的依靠,能一起為了幸福生活而努力,遇上了好的愛情和婚姻,是能減輕生活壓力並獲得幸福生活的。
但是如果和不合適的人、不值得託付的人結婚,那這樣的婚姻,只會帶來更多痛苦,更多壓力,真不如不結婚一個人過。
而選擇不結婚一個人過呢,確實自由自在,一人吃飽全家不餓,會過得很隨心所欲,但是意味著所有的傷痛、所有的壓力(經濟和精神上的),一切都需要自己扛,自己要孤軍奮戰,還要面對家人親戚的質疑和不解,越到晚年的日子就會越難過。
所以,我認為,結不結婚、和誰結婚、什麼時候結婚、選擇什麼樣的婚姻形式(女嫁男、男入贅、兩頭婚或其他婚姻形式),都應該由每個人根據自己的實際條件來選擇,適合自己、能給自己和自己的家人帶來幸福的,就是最好的。
千萬要記住,無論是戀愛還是結婚,兩者的目的都是為了獲得幸福和快樂。
找個人湊合著談愛大可不必。湊合著可以過日子,但是如果並不快樂、並不幸福、並不喜歡還要將就,還要想方設法維持這不幸福不快樂的生活和關係,對彼此都是一種傷害和折磨,是對自己及對方的人生不負責任。
愛情和婚姻生活,本應該是美好的,是值得每個人憧憬和嚮往的,是給人帶來幸福和快樂的,去愛別人和被別人愛,都應該是美好的體驗,良好的感情關係,一定是相互成就、使人感到舒適愉悅、對自己人生身心健康和人生發展有正向影響的。
如果在一段感情&一段關係中,其所帶來的的快樂、幸福感、正向的影響比其帶來的煩惱、困擾、折磨、負面影響少,那就說明相愛相處的方式不對,或者兩個人根本就不合適,可以儘早止損,免得更多折磨和不愉快。
並不是因為別人都要戀愛、結婚,也不是因為別人要求你要戀愛、結婚,你就要要戀愛、結婚。而是你覺得你找到了值得要戀愛、結婚的人,且戀愛、結婚能給你帶來幸福快樂,你才去要戀愛、結婚。而是你覺得你找到了值得結婚的人、且結婚能給你帶來幸福快樂,你才去結婚。
如果你單身一個人也能有舒適、幸福、快樂的生活,也能有情感情感寄託,那其實有沒有男女朋友也就無所謂了,不用去覺得你「該」談戀愛和跟風攀比,就隨便找個人湊合著談戀愛和過日子。
如果一個人也能過得很好很幸福,那也就沒必要戀愛和結婚了,但前提條件是要存到能保障自己生活和發展的錢。
無論是戀愛還是結婚還是生孩子,都只是人生的自由選項而非必選項。、
因此,你大可不必著急,人一生有很多重要的事情,戀愛和結婚並不是人生的最重要且唯一重要的事情,不是你人生的全部。
有時間的時候,要讀書提升自己,健身鍛鍊,努力工作掙錢,自強自立,要有一技之長,讓自己在經濟上能自給自足、不依靠他人,在精神上充盈自信、堅強獨立,經濟和精神脫 貧,比肉體上脫單更為重要。
不要著急,不要慌張,愛情幸福,無關年齡大小、時間節點,當你遇上真愛時,就是最好的年紀、最好的時間。
當然,不是說天天坐在家裡修煉提升自己,就一直單方面等待,不和任何人接觸,不走出自己的小圈子,就能遇到你的真命天子/女的。
也要主動出擊,不然ta就被別人搶走了啦!
要去主動拓寬自己社交圈,去認識更多的三觀、能力水平、經濟實力、興趣愛好、家庭背景等方面都比較相似的人,融入到他們的圈子裡的,多去和他們交流,你更可能找到理想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