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會現場。(黃帆 攝)
人民網蘭州6月3日電(黃帆)6月2日,甘肅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美麗中國 生態甘肅——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 建設幸福美好新甘肅」新聞發布會。甘肅省生態環保督察專員蔡桂星介紹了2019年度甘肅省生態環境狀況及黃河流域生態環境調查情況。
發布會上,甘肅省生態環境廳會同省自然資源廳、省水利廳、省林草局、省氣象局等部門共同編制完成的《2019年甘肅省生態環境狀況公報》正式向社會發布,這是反映甘肅省生態環境狀況的年度報告。
報告指出,2019年甘肅省從推進生態環境問題整改和打好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入手,環境空氣品質、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土壤環境風險得到有效管控,核與輻射安全保障有效,環境風險態勢保持穩定,環境空氣品質和地表水環境質量均達到「十三五」以來最好水平。
報告顯示2019年,甘肅省細顆粒物濃度均值為26微克/立方米,達到年二級標準,同比2018年下降7.1%;優良天數比例為93.1%,同比2018年增加4.5個百分點。38個地表水國控斷面中,Ⅰ~Ⅲ類水質斷面36個;68個地表水省控斷面中,Ⅰ~Ⅲ類水質斷面65個,Ⅳ類水質斷面3個,無V類、劣V類水質。三大流域水質較2018年保持穩定,全省土壤環境總體安全可控,聲環境質量保持穩定,輻射環境質量狀況良好。
發布會上,甘肅省生態環保督察專員蔡桂星還介紹了黃河流域生態環境汙染現狀調查工作情況。
據介紹,此次調查由甘肅省環科院等7個單位、9個市州生態環境局組成的項目實施組共700餘人分市州逐步開展現場排查。調查範圍涉及黃河流域的黃河幹流、洮河、渭河、涇河4個水系,包括重要幹支流共36條,涵蓋沿黃9個市州,58個縣區。調查工作歷時半年,基本摸清了甘肅省黃河流域的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汙染源及負荷、環境風險等情況。截至5月底,各項調查工作已基本完成並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調查顯示,黃河幹流水質呈現穩定向好的趨勢,I~III類水質斷面比例由2011年的87.5%上升到2016年的100%,並且近4年持續保持100%。與全省生態環境狀況整體相比,黃河流域各縣區生態環境狀況整體較好,其中18個縣區屬「良好」區,其餘40個縣區屬「一般」區。與2013年相比,生態環境質量變好的縣域主要集中在蘭州市、白銀市、天水市、平涼市和慶陽市。
蔡桂星表示,甘肅省生態環境廳將以此次調查工作成果為支撐,針對突出問題採取有效措施,精準、科學、依法治汙,不斷提高流域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持續推進黃河流域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助力流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