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養生的人在吃、喝、運動上,都有不少講究。
但是,很多人被一些道聽途說的養生知識所騙,很多人聽話只聽一半、理解不透徹、或「過分行動」。本來是抱著養生的目的,結果養生不成反傷身,甚至是在主動招病上身。
每天8杯水,喝越多越好?
小心喝出「水中毒」!
「多喝水能給身體排毒」,「喝水越多越好」,甚至有些人很極端,一天下來只喝水,都不吃東西。
當人體喝了大量水,腎臟就要將機體內多餘的水排出體外,輕則增加腎臟、心臟負擔,重則導致水在體內瀦留,引起血液滲透壓下降和循環血量增多,會引發水中毒。
有人說,你說的水中毒是個別案例,那行,咱來說說「每天8杯水」的事!很多人對這個完全理解錯了!
「反正我不管,我就要每天喝夠8杯水」,甚至還專門給自己換了大容量的杯子,拿起來就一飲而盡。
有的人還按照網上搜來的「喝水時間表」掐著點頂上鬧鐘提醒自己喝水。
唉,要怎麼說你呢?人家說的8杯水,你都不問問杯子容量是多大?一個500ml和一個250ml,8杯水下來差多少量?
所以說,咱聽話要聽準!這8杯水說的到底是多少量啊?大概成人每天喝1500~1700ml就可以了,其中包括我們喝湯、水果蔬菜的水分。
提醒:
65歲以上老人,每次不要喝大量水,每天喝水保持在1000~1500ml;
高血壓、心臟病、腎臟功能不佳者,喝水要比推薦量少一些;
高尿酸、痛風、泌尿結石患者,則要比推薦量多一些。
一天三頓粗茶淡飯
身體遲早垮掉
上了年紀的人,對「粗茶淡飯」迷信的很,天天清湯寡水,美其名曰對身體好。
粗茶淡飯隔三差五吃,確實能減輕身體各器官內臟的負擔,但是咱真的別走極端。天天吃身體真的受不了哇,有的老人炒菜都是用煮的,一點油花花都見不著,好幾個星期都聞不到肉味......
長期吃得過於清淡或者過素,營養不均衡,體質和免疫力都會相應降低,這時候病不找你找誰?
可能有些人還犟嘴,「我每天都有吃豆類,不是說豆類營養很好麼?」
豆類確實有豐富的蛋白質,但每天攝入食物太單一,你覺得營養能供上你100來斤、一米多高的身體嗎?
上年紀的人還容易缺乏維生素B12,而含B12豐富的食物,基本都是「葷」的(肉、蛋、奶)。
提醒:
隔三差五吃吃粗茶淡飯沒問題,注意不要長期、頻繁地吃,注意葷素搭配。
日行10000步、暴走一族
小心關節毀了、肌肉「溶」了
生命在於運動,一點不假,但運動要適合、適當。不少人要麼不動,要麼動起來嚇人。
最常見的,莫過於日行10000步。有人還在此基礎上加量,當暴走一族,一走就是幾公裡。
深扒下來「日行10000步」根本不是醫生、科學家、運動學家提出的概念,它是個營銷騙局!
暴走一族,總是喜歡在朋友圈中曬曬自己走了幾公裡,但你注意過自己的關節是否磨損變形嗎?不少人膝關節滑膜炎、積液、半月板問題已經找上身了。
有的人好久都不動,然後又跟風運動,你知道突然大量運動,有橫紋肌溶解的風險嗎?
提醒:
運動要量力而行,循序漸進,「不逞能,不跟風,不盲目」!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走路步數的推薦量,每天慢中速走6000步;
● 走路強度大小以個人感覺為主,不出現大汗淋漓、氣喘籲籲為宜;
● 太陽未出前、飯後半小時內,不宜走路鍛鍊。
盲目補充維生素
輕則得結石,重則會中毒
雖然維生素是個好東西,但對人體來說真不是多多益善。一般我們遵循「不缺,不補;缺了,再補」這個原則。
比如補充脂溶性維生素(維生素A、D、E、K)時,要特別注意劑量,因為容易在人體內蓄積引起中毒。
維生素C呢?存在感太高,很多人喝水時外加一顆維C泡騰片。但你真的喝對了嗎?
市面上有「藥字號」維C片和「健字號」維C片。
「藥字號」是用來治病的,純度、劑量比較高;「健字號」劑量低一些,按說明書食用,一般無礙。
提醒:
中國營養學會推薦,成年人每天攝入維生素C最好不超過1000毫克。如果是藥品維C劑量超出,不建議長期服用;而保健維C,一般含量都是偏低。
補藥、保健品吃太多
傷你肝沒商量
用藥食同源的藥膳食材或保健品,這幾年來都在一些人心中紮下了根,甚至有人自行用中藥材。一是無病用來保健而濫用,二是有病想要治病而亂用、超量用。
據臨床統計,有1000餘種藥物可引起肝臟損傷。其中,中藥、天然藥、保健品、生物製劑、膳食補充劑等都會誘發肝損傷。
中醫認為,虛則補之。有些上了年紀的人,常有虛證是事實,適當進補可以;但一些並無虛症的人,也跟風補啊補,反而出現煩躁,失眠、頭痛、腹脹、血壓升高等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