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江海晚報微信公眾號消息:你知道嗎?又一部電影在南通開拍,日前,一部反映新中國成立前江海兒女,積極投身革命的,紅色題材影片《江海兒女》在通開機,計劃年底殺青,明年7月1日前與全國觀眾見面,為建黨一百周年獻禮,跟著晚報君,去拍攝現場探班吧~
《江海兒女》劇照
劇中角色扮演
總導演:讓更多年輕人了解那個時代
《江海兒女》講述江海師範學校進步學生劉石鈞(原型為南通籍著名革命家劉瑞龍)、女子師範馮菊芬等一批進步學生,與當地盤踞多年的反派勢力鬥智鬥勇,從熱血青年一步一步轉變成驍勇善戰的革命戰士的故事。電影中所講的江海師範學校其實就是1902年張謇創辦的「通州民立師範學校」。作為中國師範教育三大源頭之一的師範學校,這裡為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和教育事業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學校秉持「堅苦自立、忠實不欺」 的校訓,弦歌不輟且代有發展,文化積澱豐贍、教學成果斐然、優秀人才輩出;先後培養了5萬多名畢業生,為社會輸送了大批優秀人才,享有「紅色師範」「教師搖籃」的美譽。
拍攝現場照
「通過影視語言藝術,讓南通師範的學生與革命先輩隔空對話,將紅色基因傳承下來,讓更多年輕人了解那個時代、那段歷史,給年輕人以啟示。」總導演秦飛這樣介紹。
「南通有張謇這樣偉大的民族企業家,讓我對拍好這部影片的壓力倍增,總覺得拍不好似乎就對不起這位老人和那一代進步青年。」曾經執導過電影《天下第一串》《村長家的狗》的執行導演向子感慨地告訴記者,「南通人的熱情、質樸、善良給我的印象也十分深刻。一聽說是給南通拍電影,不少單位和人都紛紛給我們提供便利和幫助,特別是一些南通籍的資深演員不計報酬傾情出演讓我深為感動。」他表示,一定會竭盡全力拍好這部電影,讓更多的人了解南通、走進南通、愛上南通。
製片人:用電影向先賢張謇致敬
「說到南通就一定要提到張謇老先生,在這部電影裡張謇是江海師範學校的校長,也是劉石鈞的『救星』和『訓導師』。」製片人朱曉傑介紹說,「一個人三歲看小、七歲看老,所以張謇老先生創辦了師範學校用以培養老師啟迪孩子們的心智,我們在拍這部戲的過程中也充分展現了教育在各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也想用電影向先賢張謇致敬。」
現場講戲
「社會需要正能量,有正能量的人一定會影響一批人。正是受張謇精神、劉瑞龍革命精神的感染,參加拍攝的劇組人員都十分敬業,甚至可以說是拼盡全力,很多時候都是不計報酬、不辭辛勞地在各自崗位上默默付出。就連一些參演的來自南通話劇院的40多名群眾演員也是如此。」部隊出身的朱曉傑深有感觸。劇組的人員來自天南海北,但凝聚力和戰鬥力都十分高漲,這讓他對拍好這部反映正能量的影片信心滿滿。
「這部電影開創了南通本地影視公司拍攝南通本地紅色題材故事的先河,對宣傳推介南通將起到積極的作用。」朱曉傑認為。
男女主演:演好角色,再現燃情歲月
《江海兒女》這部電影的男主角是18歲的劉石鈞,是師範的進步青年、進步團體晨光社的社員,他對革命的信念堅定不移,忍辱負重,對未來充滿希望與憧憬,對革命夥伴忠貞,對百姓愛護有加,飾演這一角色的是來自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的大四學生趙伯松。
男女主角拍戲現場
「劉石鈞的原型是南通籍著名革命家劉瑞龍,要演好這個角色我感覺壓力還是蠻大的,但是通過對人物文字、圖片、歷史資料的研究,以及和導演、製片的交流,我想我會盡力把一位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年輕時期的精神面貌和思想狀態呈現出來,以此影響到現在的年輕人。」年輕的趙伯松表示。
影片中女主角馮菊芬是女師進步青年,進步團體晨光社的決策者、領導者,她端莊美麗、能言善辯、有膽有識,她不畏強權、敢於發聲,性格剛烈、遇強則強。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的年輕女演員任祐萱飾演了這一角色,她對劇中人物也有著自己的一番理解,「馮菊芬一開始我對她的理解是劉胡蘭式的勇敢革命進步青年,但多看了幾遍劇本後,我發現她是一個具有歷史責任感和使命感的進步女性,值得我們尊重。」
戲中畫面曝光
「我們這次在選擇演員的時候,沒有刻意去選擇小鮮肉或者是流量明星,而是希望通過演員的真實演技來展現人物的形象、展示那個時代的進步青年。」出品方江蘇軍盾影視文化有限公司總經理劉道華介紹說,「我相信,這部電影的推出,會對現在的年輕人樹立正確的人生觀產生積極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