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ICU紀實丨戰時聯合醫院 吹響生命集結號

2021-01-15 央視網
重症ICU紀實丨戰時聯合醫院 吹響生命集結號

原標題:

在武漢市10多家收治新冠肺炎重症、危重症患者的定點醫院,集中了90多支國家和省市級的高水平醫療團隊,他們和武漢當地的醫護人員密切配合、並肩作戰,努力將重症患者的治癒率從15%提升到超過了60%,在這個來之不易的數字背後,是國家對醫療資源和醫療力量的一次戰時總動員、總調度。2月初,接到任務的17支援助湖北醫療隊,集結到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光谷院區,以最短的時間組成一家充滿戰鬥力的聯合醫院,向新冠病毒宣戰。

上海華山醫院援助湖北醫療隊領隊 李聖青:大家可以看一下五床的CT,我昨天看了一下對比了一下,也是這個超乎我想像的一個好,所以我們及時正確地用藥太重要了,還有它的21床。

同濟醫院光谷院區戰時聯合醫務處處長 祝偉:所以你現在一說大家就很清楚了是吧,基本上氧和好了做個CT看,滲出減輕了,可能就是幹預的最佳時期。

每天早上八點,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光谷院區ICU的交班會準時開始,從2月11日,光谷院區正式成立戰時聯合醫務處至今,負責人祝偉每天都要到場。這天,交班會結束後,看到已經有部分醫療隊開始撤回,大家也很關心接下來光谷院區的整體安排。

同濟醫院光谷院區戰時聯合醫務處處長 祝偉:具體怎麼樣還是要那個醫療救治組統籌的,所以我現在也不能給你一個明確的答覆,我們當然也想大家能夠撤下來休整一下,但是這個東西我們一切行動聽指揮。

上海華山醫院援助湖北醫療隊 陳澍:我看氣象預報下個禮拜溫度達到27度了。

同濟醫院光谷院區戰時聯合醫務處處長 祝偉:這個時候我們已經考慮了穿防護服很熱的問題。我們有幾個方案。

隨著疫情防控形勢取得階段性的勝利,武漢將分四批恢復定點醫院正常的醫療秩序,這意味著沒有被列入這四批名單的同濟醫院光谷院區要堅守到最後。一個多月前,光谷院區剛剛完成病房改造,從2月9日可以接收重症患者的當天開始,祝偉就再沒睡過一個安穩覺。

同濟醫院光谷院區戰時聯合醫務處處長 祝偉:很恐怖的,當時我們都沒見過這個場面。就是打仗,真的就是打仗,那麼多300多號人你要在很短的時間把他清空,那你不拿出在那種打仗的狀態、打仗的作風,你怎麼搞得定?搞不定的。 

2月11日凌晨,從武漢其他醫院轉來的重症患者瞬間湧入光谷院區,醫院的大門、路口、通道,被一輛輛緊急駛入的救護車堵得水洩不通,搶救生命刻不容緩。那一刻,光谷院區正式進入了戰時狀態。

同濟醫院光谷院區戰時聯合醫務處處長 祝偉:短時間來那麼多,所以就顯得比較震撼,一個多小時全部來了。(所以現在就特別能理解什麼叫「戰時」)對呀,所以這個名字,國家衛健委起得蠻好,當時起的名字叫戰時聯合醫務處,戰時反映當時的狀態,聯合對於同濟醫院和我們密切合作的醫療隊來說,17+1嘛。

1個小時轉入的300多名重症患者要以最快的速度轉移安置到由17支醫療隊接管的17個病區,所有協調統籌工作的中樞就在戰時聯合醫務處。

同濟醫院光谷院區戰時聯合醫務處處長 祝偉:我們要把17支醫療隊變成一支醫療隊,並且形成一個有戰鬥力的團隊,這個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情,特別是在非常短的時間內,我們要把他們整合在一起,要不17個隊就是17個方法,甚至是27個、37個方法。

17支援助湖北醫療隊來自不同的地方、不同的醫院,如果自成體系的治療理念和方法無法形成合力,提高新冠肺炎患者的治癒率、降低病亡率的目標就會大打折扣。

每天下午三點,來自上海、杭州、寧波、廣州、青島、南京、廈門等17支醫療隊都要派代表準時參加疑難和死亡病例討論,把各自在臨床救治實踐中的困惑、問題、救治成功的經驗和方法,藉助戰時聯合醫務處平臺一起分享,在探索和分析中,尋找最優的治療方案和解決辦法,這是所有醫療隊都不會缺席的例會,有的醫護人員剛從病房出來就直奔會場。

同濟醫院光谷院區戰時聯合醫務處處長 祝偉:在這個過程中實際上是有很多的碰撞的,甚至是非常這個激烈的爭論的,特別是救治的具體細節工作上。而我們需要做的就是,把這麼多的想法,這麼多的理念,我要結合我們的實際情況,結合新冠肺炎這個病,我把它變成一個想法,變成一個理念,最終變成一個方案。然後落實到每個病人的救治中去。

統一患者救治理念、統一醫務管理流程,戰時聯合醫務處坐鎮指揮,17支醫療隊集團作戰,同濟醫院再調集本院的核心專科力量全線配合,這個名副其實的戰時超級醫院,盡全力為高峰時期光谷院區800多名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生命健康而戰。

這位患者被植入了ECMO第6天,「護心小分隊」為他做橈動脈手術穿刺,以避免每兩個小時的抽血給病人造成的痛苦。手術剛完成,護腎小分隊繼續跟進,全面的生命支持為剛從死亡線上拉回的病人保駕護航。

在同濟光谷院區,這些被稱為戰時醫院尖刀班成員的還包括護腦小分隊、插管小分隊、康復小分隊、中醫藥小分隊等等,多學科的專業支持都是24小時待命,隨時響應17支醫療隊接管的各個病區的支援需求。

山東省支援湖北醫療隊青島二隊領隊 李永春:戰時醫務處這個機制非常好,不是口頭上說好,因為我們理解一個病區的運行,實際上像我們這個病區相當於新冠肺炎的小專科,比如說我們需要心臟科、需要腎臟科,甚至說我們還需要藥房、需要檢驗、需要放射科,我們同濟醫院光谷院區正是在這個戰時醫務處強大的支撐下,我們這些小專科的病房才能平穩地運行。

新冠肺炎越危重的患者,出現多器官功能協同損害的概率越高,戰時聯合醫務處接到南京一隊的會診需求,立即協調院內神經外科的專家一起查房,為這位新冠肺炎累積腦部病變的患者制定下一步的治療方案。

江蘇省支援湖北醫療隊南京一隊 代靜泓:我們在醫療上遇到自己隊解決起來很棘手的問題,或者一些好的建議,我們的聯絡員就會和他們醫務處提出問題,一般都是很迅速地都能得到解決。像這個病人我們提出來,他們很快就派了他們神經領域的專家唐洲平教授當時就過來和我們一起查房,那就是把專業的知識、專業的問題交給最專業的醫生,來這樣形成一個優勢互補,讓這個救治的工作效率最高,病人最大化地獲取治療效益。

截止到3月20日,同濟醫院光谷院區在院的577名患者中,危重症患者還有59人,17支國家醫療隊和同濟醫院共計3100多名醫務工作者不放棄地守護,讓越來越多的患者正在恢復健康。相比較疫情最為嚴重的高峰時期,這裡越來越多的空床和每天都在等待出院的患者,就是這個春天最好的訊息。

武漢市民 餘光鑫:感謝白衣戰士,感謝你這個醫生。

江蘇省支援湖北醫療隊南京一隊 代靜泓:你們能夠健康,能夠康復就是我們這次來的意義。

武漢市民 餘光鑫:少不了你們的治療,你們的照顧啊。我在等(出院)通知。(多長時間沒出去曬太陽了?)有一個月零四天,沒有出門就在這關住了,所以現在心情不一樣了,心情很不錯,歸心似箭。很好,真的。我覺得現在年輕10歲,因為心情好了,休養半年,我就帶著老伴兒到處玩、走一趟,再去玩遍祖國的大好河山。

看到隔壁的老餘要出院了,73歲的黃根本也翻開了自己的手機,看到三年前自己騎行西藏的遊記,他也想回家了。

武漢市民 黃根本:從急診室到醫院,我撿了一條命回來。人生不走這一趟,確實。我當時我懷疑我挺不過去了,從生到死必然過程,但是就這麼走了呢,我不心甘。出去以後呢,好好地過日子,不留遺憾。(總臺央視記者 徐平 黃達 劉剛 周琨 趙彤)

關注更多權威信息

戳連結↓↓↓

H5丨新冠肺炎疫情實時更新

(編輯 王法)

相關焦點

  • 全力以赴「930」丨公司武漢華潤萬象城項目吹響勞動競賽「集結號」
    全力以赴「930」丨公司武漢華潤萬象城項目吹響勞動競賽「集結號」 2020-07-20 19: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北京協和醫院黨委書記:援鄂接管重症ICU是生命相託最後一站
    封面新聞記者 柳青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5月5日就北京協和醫院援鄂醫療隊援鄂抗疫等情況舉行新聞發布會。據悉,1月26日至4月15日,北京協和醫院先後派出4批、共186位醫務人員馳援武漢,在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負責重症救治,是最後一支撤離湖北的國家醫療隊。
  • 「三個三」 吹響開門紅集結號
    原標題:「三個三」,吹響開門紅集結號   面對新一年的任務
  • 法治小記者集結號吹響!小不點兒有「典」大能耐
    法治小記者集結號吹響!
  • 重症患者數量超過ICU的床位數怎麼辦?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援鄂...
    會上,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援鄂醫療隊領隊、醫學工程部主任朱慶棠表示,武漢協和醫院西院那時候重症患者非常多,重症患者是需要送到ICU去救治的,但是當時ICU的床位比較緊張,這些患者有可能失去搶救機會。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派出的隊伍裡面有18個專科, 40%的隊員長期在ICU工作,90%以上的隊員有ICU工作經驗,所以提出,要在普通病區裡面增設高端設備,建設具有ICU功能的高級生命支持單元。
  • 「嚴細深實快」吹響黨員作風建設「集結號」
    「嚴細深實快」吹響黨員作風建設「集結號」刁福林全市「嚴細深實快」作風教育吹響了全市黨員幹部隊伍作風建設新的「集結號」。
  • 吹響集結號 再掀執行攻堅新高潮
    吹響集結號 再掀執行攻堅新高潮 2020-12-22 19: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濰坊市「小紅哨」吹響基層治理「集結號」
    濰坊市「小紅哨」吹響基層治理「集結號」到目前共受理群眾訴求事項1927件,辦結1916件,其中解決複雜疑難問題28起。第一個吹哨報到機制,是「居民吹哨、網格報到」,居民通過平臺一鍵吹響「小紅哨」,平臺自動受理「派單」後,社區第一時間「接單」,安排網格員及時處置,做到小事不出網格。第二個吹哨報到機制,是「社區吹哨、部門報到」,對社區解決不了、需上屬部門辦理的事項,由社區向區社會治理服務中心吹哨,區、街兩級力量下沉、職能下沉,通過放權賦能、聯動執法等方式,組織黨員幹部到社區、到網格一線辦公。
  • 重症患者數量超過ICU的床位數如何解決?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回應
    有記者提問,在這次救治的工作當中有個重要舉措,就是把重症患者集中到高水平醫院,然後由高水平的醫療隊進行集中救治,重症患者數量超過ICU的床位數,這個問題是如何解決的?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援鄂醫療隊領隊、醫學工程部主任朱慶堂介紹,我們援鄂醫療隊共有三批150人馳援武漢。
  • 2020,一路前行丨執甲逆行執意堅守執著奉獻 煙臺人,好樣的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煙臺2.13萬名醫護工作者披荊斬棘,奔向一線,同時間賽跑,與病魔搏鬥,用精湛醫術和艱辛汗水挽救了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回望即將過去的一年,我市廣大醫務工作者用實際行動彰顯了人民至上、捨我其誰的家國情懷;他們展現了不辱使命、無私奉獻的責任擔當;他們詮釋了生命至上、醫者仁心的崇高精神。
  • 梅州高新區吹響廣聚英才和招商引資的「集結號」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 記者羅勉報導 12月6日,2020年小谷圍國際產業人才大會廣梅產業園分會暨招商引資會在廣梅產業園(梅州高新區)廣梅生態產業創新空間綠創廳舉辦,吹響了廣聚英才和招商引資的「集結號」。
  • 潮流髮型師集結號吹響,快上車
    第五屆青年原創髮型SHOW吹響潮流髮型師集結號
  • 新鄉市牧野區吹響黨員「集結號」,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新鄉市牧野區吹響黨員「集結號」,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河南黨刊新鄉訊:(毛世勤) 生命重於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1月28日,牧野區委組織部招募疫情防控志願者的召集令剛剛下發,報名參與的電話便如熱線電話一樣響個不停,「我報名…」「我申請…」,全區各農村、社區、機關企事業單位黨員志願者紛紛報名,積極加入疫情防控入戶組、消毒組、宣傳組,卡點值班組等疫情防控一線,向來往群眾派發「防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溫馨提示」等宣傳資料,講解如何戴口罩、怎樣洗手、去醫院就醫需要注意什麼事項等疫情防控舉措
  • 內蒙古吹響「全民健身日」集結號 - 國家體育總局
    內蒙古吹響「全民健身日」集結號 發布時間:2020-07-30 來源:中國體育報 作者:郝佔 黃璐超 字體:
  • 長沙市第一醫院舉辦2020年長沙市醫學會重症醫學專業委員會重症...
    長沙市第一醫院副院長胡立強、醫務科科長陳東、科教科科長宋小雲,長沙市中心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鄧湘輝、長沙市八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朱澤湘、長沙市第三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蔡豔蓉、長沙市第四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胡賽以及長沙地區各級醫療機構重症醫學專家同仁100餘人參會。本次會議由長沙市醫學會重症醫學專業委員會主辦、長沙市第一醫院承辦,專業委員會主委呂愛蓮主持。
  • 百家擬上市企業蓄勢待發 無錫為創業板IPO吹響「集結號」
    在創業板註冊制改革推出之際,「錫迎創業板,共鑄新輝煌」主題論壇於7月13日在無錫舉行,上百家擬上市企業相關負責人參加,為當地創業板IPO吹響了「集結號」。本次論壇由深圳證券交易所、江蘇高投集團、無錫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主辦,華泰聯合證券、國聯證券、深交所江蘇上市培育基地、深交所無錫路演中心、新華財經傳媒承辦。在論壇上,無錫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朱愛勳,江蘇省地方金融監管局副局長邱志強,深交所首席風控官張兆義,江蘇高投集團副總裁徐清,華泰聯合證券董事長江禹等人分别致辭,為無錫上市公司的發展出謀劃策。
  • 2·9武漢武昌區轉運病人事件現場圖 肺炎重症患者混亂收治
    然而 9日當晚,環球時報-環球網赴武漢特派記者在跟隨武漢某街道-社區工作人員轉運轄區內重症病人前往定點收治醫院的過程中,卻發現這樣一個控制疫情的關鍵舉措,在某些執行層面問題迭出。(視頻點擊)攝影:崔萌  2月9日晚10時30分左右,環球時報-環球網赴武漢特派記者接到武漢市武昌區某街道工作人員電話,稱他們轄區馬上將有一批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將從武昌區某醫院送往武漢市危重症病人救治定點醫院——武漢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進行集中收治
  • 芝罘區2020年「三重」工作吹響年底攻堅集結號
    「按照全區『大幹快幹七十天,決戰衝刺四季度』的安排部署,全區『三重』工作吹響了年底攻堅集結號,所有項目和工程火力全開,瞄準全年任務目標奮力衝刺,爭取為2020年全區『三重』工作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芝罘區「三重」專班負責人曾現書表示。
  • 【在線ABC·全民test】雲端吹響集結號,英語測試嗨不停!(文末有福利)
    【在線ABC·全民test】雲端吹響集結號,英語測試嗨不停!原標題:《【在線ABC·全民test】雲端吹響集結號,英語測試嗨不停!
  • 吹響集結號,「老兵」成為戰疫生力軍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開始以來,福田區退役軍人事務局緊急吹響「戰疫集結號」,全面調動轄區退役軍人力量,組織退役軍人志願者參與疫情防控工作;積極匯聚社會力量,全力支持部隊抗擊疫情;加大就業創業支援力量,搭設橋梁助推就業復工,為奮力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