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品嘗這道三文魚之前,一直都不太喜歡西餐裡製作的三文魚,總感覺半生不熟,還有股腥味,但萬達索菲特和瑞法餐廳的主廚Gilbert Wolfarth徹底改變了我的偏見,讓我重新認識了法餐和三文魚。這道三文魚菜品勝在製作方法和醬汁。廚師先用黑橄欖和橄欖油製作出黑橄欖油,然後用熱的黑橄欖油持續澆淋在三文魚上,每面各35秒後,鮮嫩的三文魚即呈現出理想的成熟度,同時保持魚肉多汁,口感軟嫩。醬汁則是用檸檬汁和百香果泥等調製而成,酸爽、輕甜,還散發著百香果淡淡的果香,再搭配黑橄欖油,極其開胃。
這也是一道足夠顛覆你固有想法的菜品。大廚居然了解到北方人對蔥韭蒜口味的熱愛,特別創作出了這道三文魚菜品。蒜末、韭菜碎、青蔥、紅酒、白酒醋、橄欖油、糖等一起製作出風味獨特的醬料,三文魚低溫烹製到五分熟,配以雞汁煨制的野米,再用白松露汁統一調味。清淡的三文魚,配上濃鬱的蔥蒜韭醬汁和香氣鮮明的白松露汁;軟綿的口感的三文魚,與嚼勁十足的野米相遇,迸發出意想不到的驚喜。
這應該是一道廚師向春天致敬的菜吧。看著滿盤的春色就令人胃口大開。三文魚切片,撒入鹽、檸檬和檸檬皮碎備用;椰奶加了檸檬汁、糖、青椒等加熱,最後放入檸檬葉及香茅,冷卻;再製作出檸檬葉煮西米,最後將上述材料,加入椰肉,再用自製綠油調味。這道看似簡單的菜品,實則每一個步驟都涉及頗多,估計只有法餐大廚才有如此耐心。椰奶的香甜、配上檸檬的酸爽,再加上三文魚軟綿的口感,仿佛一口咬下一塊豐富多彩的春天般燦爛。
運用鹽釜製作料理在日本有著較為悠久的傳統,將鹽加入攪拌好的蛋液,以合適的比例混合後捏成球狀,然後在鹽球內部加入各種食材,火烤加熱以食用。綠川先生的創新之處在於將三文魚加入其中。之後搭配上基圍蝦、蘑菇、橄欖等食材,撒上少許胡椒粉調味,用保鮮膜將其包住,放入烤箱烤制15分鐘。定形之後拿出,將鹽釜輕輕掰開,香味隨即撲面而來。運用這種方式,既可以保證低鹽健康,又凸顯了三文魚的鮮美、原汁原味,頗得食客們的喜愛。
正值櫻花季節,綠川先生特別製作了這道櫻花三文魚糯米卷。他在處理糯米卷時細緻入微,在蒸製的過程中,細心加入事先煮好的櫻花水,使得糯米帶有櫻花的芳香。之後在糯米糰上面蓋一片煮熟的三文魚,更是別出心裁,用櫻花葉子將其包裹,放入碗中。新鮮的百合用櫻花瓣上色,宛若飄落入碗中的櫻花花瓣,再配上幾片油菜點綴,既美觀又營養。最後澆上用松茸、木魚花調製的土平湯作為勾芡。糯米的軟潤香甜搭配櫻花的淡淡清香,隱約處又能感受到三文魚活躍在舌尖,入口即化,令人口舌飄香。
這道沙拉中的三文魚對選材十分講究,挑選三月最為肥美的挪威三文魚,切片後用噴槍將其輕輕烤熟。然後加入當日新鮮的生菜、紫甘藍、黃瓜以及微甜的紅色彩椒,澆上用洋蔥醬油調製好的和風沙拉汁。最後搭配幾片清新的青檸、幾顆細心醃製的橄欖作為點綴,做成這道烤三文魚沙拉。清爽可口,開胃提神,低熱營養卻沒負擔,最適合初春的季節。
將三文魚炸製成天婦羅,既不喪失三文魚自身肉質的潤滑純鮮,又增添了一種不同凡響的脆感,加入蒸好的糯米捲成壽司。之後再一次油炸。經過這樣兩道工序,做成天婦羅壽司卷,旁邊再放上炸好的薑片天婦羅,一起食用味道更好。綠川先生的創新之處在於將甜薑片也進行油炸處理,與蘸上芥末蛋黃醬的三文魚天婦羅壽司相遇,更是絕美的搭配。
壽喜燒在日本是一種非常古老的烹飪方式,農人們於農事繁忙之餘,簡單利用手邊可得的鐵製農具如鋤、犁的扁平部分,於火上燒烤肉類果腹因而得名。如今的壽喜燒早已不是如此簡單。流行較早的關西,是以牛油熱鍋、略炒過牛肉之後,直接灑下砂糖、傾入醬油繼續煮,之後再放蔬菜等其它配料。關東風格的壽喜燒,則會事先將醬油、糖、味淋和高湯等調和成一種醬汁,再和牛肉一起燒煮。綠川先生的這款三文魚壽喜燒,應該算是關東風味,用調好的醬汁煮各種菌類和蔬菜,三文魚只需在熱湯中涮一下即可入口,軟綿鮮甜的口感令人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