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今天推薦的是插線板,一個長得很有意思,又很有實力的插線板。
下面請出主角,來自ON的「氮化鎵65W快充插線板」。
這個插線板有三個5位AC交流電插口,能插3臺電器。
還有2個Type-C快充插口和1個USB快充插口,業內管這叫「2C1A」配置。
註:2C即2個Type-C(又稱USB-C)插口,1A即USB-A(我們通常就簡稱為USB)插口。
同時用起來,就能一次性給6臺設備供電,提供一站式充電的服務。
我們要充電的設備越來越多,電腦、手機、平板、手錶、充電寶、switch……每天給這些東西充電,都要插滿桌子上的插線板。
但尷尬的問題隨之而來,我們既希望桌面整齊、少點東西,但充起電來插頭又會打架。
「ON」的插線板,把插口朝向了3個不同的方向,就解決了插頭互懟的尷尬現狀。
但我們看上的不只是這個設計而已,而是它的本領:快充與氮化鎵技術。
少了這兩個技術,它可能就是個普通的插線版而已。
當然,很多人還是一臉懵逼的狀態:「快充是什麼?氮化鎵又是什麼?」
快充是這兩年的新技術,它的特點就是可以給手機進行「爆發式」充電。
對於支持快充的手機,在手機沒電狀態下,配合快充充電線,30分鐘就能充進50%的電。
給「手機沒電焦慮症」的病友們一個極大的心理安慰。
有人可能會說,原裝的充電器又不是不能充,快充有什麼意義呢?
這種話,就像幾年前剛出4G技術的時候,用著2G和3G的人說4G沒用是一樣的,現在你還敢說嗎?
技術在進步,而進步能提供更好的體驗。即便你不使用,也不妨礙它在向前走。
現在越來越多筆記本電腦都用Type-C的充電口了。
因為有了快充,所以這個插線板,不只是給手機充電方便而已。
帶Type-C充電口的筆記本電腦,都可以直接插上供電,不用再多帶一個插頭。
氮化鎵則是和快充同步發展起來的技術。
有一個常識,叫「香蕉大香蕉皮也大」。在沒有氮化鎵技術之前,數碼產品的插頭也是這樣的。
看看上圖右下角MacBook Pro的插頭,你就知道87W功率的插頭「香蕉皮」有多大。
在相同功率下,氮化鎵可以讓插頭變得更小,而且不會因為高功率,而讓插頭過度發熱。
所以快充功率開始一路飆升,從只有18W的功率開始,一步一個臺階,現在已經到達120W了。
這個插線板,Type-C快充功率是65W。
給大部分手機、帶Type-C接口的筆記本電腦充電,完全足夠。
只要買一根快充數據線,就能享受到充電速度起飛的快樂,而且還省掉了充電頭。
去其他平臺搜65W充電頭,你會發現搜出來的全是手機充電頭樣的插頭,一般充兩三個設備就滿了。
而「ON」作為先吃螃蟹的插線板廠商,已經開始降維打擊了。
除了能充3個設備,還能再多插3臺電器,同時給6個設備供電。
何況價格也和65W充電頭差不多,真的是用心在跟大家「交個朋友」。
這哪是買插線板送氮化鎵快充啊,這明明就是買氮化鎵充電頭送插線板。
「ON」所屬的昊達智能公司,是飛利浦插座10年的研發生產運營商,所以產品質量大可放心。
現在iPhone 12系列連充電頭也不配了,買了它,既可以用12系列原裝的充電線享受快充,還順帶解決了其他設備的充電問題。
體積也不大,就一個橘子大小。
不管你在家用,還是帶著出差、旅行,都是個充電好幫手。
預定時間:2021年1月29日~2021年2月7日
「充電5分鐘,通話2小時。」這應該是快充給消費者的初印象。
快充,即快速充電,是近兩年開始普及的新技術。用類比來說,就是汽車的高速公路、鐵軌上的復興號。
不少人在充電時其實沒有感受,因為沒有體驗過快充,根本不知道現在技術進步有多大。
舉個例子,我的這個iPhone 8 Plus,是蘋果最早一批支持快充的機型之一。
左邊用的是ON前一代不能快充的插線板,右邊用的是這臺支持快充的新一代插線板,從同一起跑線起跑。
36分鐘,左邊充了26%,右邊充了50%。
左邊充了36分鐘的電,還不及右邊20分鐘充得快。
你想,當你手機快沒電又要著急出門,但只給你10分鐘充電時,一個能充到29%,一個能充到38%,你會選哪個?
這就是快充的魔力所在。
我十年前剛坐上動車時,以前坐跨市公交要1個小時才能到家,坐動車只要20分鐘就夠了。
用上快充的感覺,就和我坐動車一樣,體驗過就回不去了。
坐我對面的編輯雪糕,自從用我的快充插頭充過一次電,現在她再也不用原裝充電器了。
其實iPhone 8代就開始支持快充了,但標配的線和插頭都還是祖傳的5V1A,搞得很多人都不知道它有快充的能力。
安卓手機就更誇張了,快充不僅成為了手機的標配,有的甚至做到了120W快充。
時代變了,大人。
還有個不得不介紹的大殺器:氮化鎵(化學名:GaN)。
它是近兩年才應用到快充領域的新型半導體材料,因為快充的功率都比較大,插頭上的發熱會比較嚴重,使用不安全、充電也打折扣。
用了氮化鎵的60W功率的充電頭,尺寸就像手機充電頭一樣如果不用氮化鎵的話,體積要翻個倍
氮化鎵就是為了解決問題而誕生的。
這種材料具有超強的導電效率、耐高溫和耐酸鹼等優點,用在充電器上,則是效率高、低發熱,而且充電器的體積能做得更小。
它的發現就像會發熱、夠輕薄的石墨烯一樣,一被應用到日用品上,就會迅速開花結果。
沒快充,氮化鎵或許在日常生活裡沒有用武之地;
沒氮化鎵,快充也不敢做到高達120W的大功率。
可以說,氮化鎵和快充互相成全了對方。
預定時間:2021年1月29日~2021年2月7日
它有3個AC交流電插口、2個Type-C快充插口、1個USB快充插口。
AC交流電的總功率是2500W,和一般的插線板總功率一樣。
三個插口分布在三個方向,用插頭的時候不會打架。
Type-C口支持65W快充,別說手機了,連用筆記本電腦都可以用它充電,告別大得像磚頭一樣的電腦。
而且,自帶Type-C插口的插線板,意味著你充電不用再另買一個插頭,直接用線插在Type-C口裡就行。
根據飛利浦實驗室的數據,充電55分鐘,可以充滿等效約4000mAh電池的電量。
USB口支持60W快充,有支持的快充設備也可以插在上面。
沒有的話,當成普通USB口,給諸如充電寶、耳機、智能手錶、滑鼠等其他設備充電也行。
不過快充也是有個規則的。
單用一個口可以跑滿全速,但如果雙口、三口共用,功率就會自動分配出去。
沒辦法,畢竟池子裡的水就這麼多。
頂面做了鏡面設計,有一種未來感。
上面還有通電指示燈,插座有沒有電一看便知。
側面做了垂直拉絲工藝,增強摩擦,不易磨損。
電線長1.5米,是一個拖線板該有的長度。
連包裝都做得很有意思,圖案新潮又有創意,特別適合年輕人。
預定時間:2021年1月29日~2021年2月7日
1
支持129元,可以獲得ON氮化鎵65W快充插線板1個,價值159元。
支持139元,可以獲得ON氮化鎵65W快充插線板1個+Type-C to Type-C快充數據線1根,價值17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