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米的《藍石頭》,沒有生離死別,卻讓人看哭了

2020-12-22 藏花度的文

幾米的《藍石頭》,沒有生離死別,卻讓人看哭了。

一塊藍色的石頭在森林裡呆了千年,萬年,它以為還會在森林裡繼續呆著。

只是一場大火把藍石頭身邊的樹木都燒光了,藍石頭因此被人發現,命運由此開始改變。

它被人分開了兩半,其中一半被改造成大型雕塑送往遙遠的城市。

這一半藍石頭因此開展了華麗又滄桑的旅程,它思念自己的森林,思念另一半的藍石頭。

只是它再也回不去了,它強大的思念導致它不斷地崩裂,也不斷地被遺棄,又不斷地被人發現並改造,也不斷地被送往各個城市和鄉鎮。

它看過迷路的小孩無助地哭泣;它看過孤獨的老太太逝去無人問津;它看過深愛的情侶生離死別,痛不欲生;它看過曾被深情悼念的已故之人被徹底遺忘……

每每碰到這樣的悲傷聚散,它就會崩裂,然後被遺棄,然後又被人發現改造珍藏……

在它不斷的崩裂和被改造過程,它見識了很多人間世態,也陪伴了很多傷心落寞的人。

所以它總是很懷念森林裡那些歲月靜好的時光,它的體積越來越小,思念卻越來越深,它想回家,只想不惜一切地回到森林。

在它歷盡人間的悲歡離合,最後碎化成沙塵,才得以飄回自己的森林。

付出的代價不少,只是終於可以回家了。

有人說,這是一本講孤獨和追尋的書;有人說,這是一本描述回家的路的書;而我卻認為這是一本講命運的書。

這塊被命運推向漂泊的藍石頭,它掌控不了自己的去向,也永遠不知道明天會遇到什麼樣的人,更決定不了自己回家的姿態。

它被命運推著走,顛沛流離,邂逅著一場又一場未知的際遇,好在結局是美好的,它終於回到森林,回到另一半的身邊。

讀完這本書,雖然會心疼藍石頭跌宕起伏的際遇,但你會深深理解生命中那些無常的變化和動蕩,不僅是自己在經歷,是世間每個人都在經歷,你會原諒命運對你的刁難。

定要讀下這本書,並要讀給自己的孩子聽。

本文為「藏花度」原創,抄襲盜用必究。

如果您認為我的文章還可以,不妨點個讚,轉發一下,感謝!

作者:藏花度,有人因事而名,有事因人而典,書寫這些那些被隱藏的世間事!

相關焦點

  • 幾米漫畫之一藍石頭
    我把幾米漫畫藍石頭很快看了一遍,原諒我的智商有點低,讀不懂。我把藍石頭從頭到尾重新讀了一遍,還是有點懵,所以我決定一邊看一遍寫一遍思考,從此刻開始我也不知道結局我會寫個什麼玩意。果真是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篇哈姆雷特。
  • 幾米新書發聲:我離完美,還有幾米(圖)
    ……他們說,我小時候,不管正面看背面看,醒著睡著,或笑或哭,我看起來都好完美。可是,隨著我慢慢長大,事情就變了……爸媽的要求愈來愈多,學校的要求愈來愈嚴。我覺得很累,真想大叫:我不是完美小孩啦!」這本《我不是完美小孩》是《鏡子裡的小孩》之後,幾米又一部以兒童為題材的作品。
  • 臺灣繪本畫家幾米蘇州「畫」說20年創作生涯
    「每次我出去參展,總會有年輕人來感謝我,說:『我們是看你的書長大的』。我是何德何能啊,能讓你們這麼感激。」羞澀、激動、喜悅、惶恐……數十秒內,不同的表情在幾米臉上交織著,隨後化為淚水溢出。11日傍晚,臺灣著名繪本畫家幾米的首次大陸原畫展在蘇州誠品書店開幕。大批讀者蜂擁而至,感謝幾米「用圖畫治癒了我們的青春」,聆聽幾米的創作故事。
  • 武漢書迷熱議幾米繪本——「每個人都需要童話」
    近日,在武昌的隱形人咖啡館,一群熱愛幾米漫畫的書友聚到一起,分享自己閱讀幾米繪本的體會。很多人都覺得在幾米的故事裡總能找到遺失的自己,可以盡情地躲進自己心裡那被喧囂遺忘的場景,裸露對生命的渴望,不自卑地重現童年的失落片段,或許還能起到讓「勇敢長大的傷口,不再疼痛」的作用。
  • 向左走,向右走:試論幾米漫畫中都市情感主題表達的多元化
    伴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我們每個人作為社會角色的一份子,從來沒有放棄對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追求。然而經濟快速發展的期間,都市人群的物質生活水平得到了極大的提升,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同時也產生了一系列新的社會問題——人們在大力發展生產力的同時,似乎淡忘了追求物質最終是為了滿足我們精神上的需求,提高我們的幸福指數這一初衷。
  • 幾米:我的靈感來自於默默無語問蒼天
    那個用畫筆描繪夢想,吸引無數讀者為之瘋狂的幾米,他的靈感來自於日復一日「默默無語問蒼天」。他笑說,「畫畫的故事,一聽就想哭。真的好難,我的淚點真的好低。」那些讓幾米長篇大論「談玄」的話題幾米說,人生如戲。當初很多人覺得《向左走向右走》故事太誇張了,但出版以後,很多讀者卻打電話來說,自己的人生就是《向左走向右走》的翻版。「本來想寫慘一點的。
  • 幾米的自白:我怎麼成為幾米
    >【編者按】       幾米原名廖福彬,筆名幾米,是臺灣著名繪本作家,筆名來自其英文名Jimmy。不知道人為什麼就會有這麼貪心的欲望。當時我一位非常好的同事是牧羊座的。牧羊座的人很衝動,但很有正義感。有一天他突然對我說,你可不可以把你的草稿借我。然後她就拿著我的草稿到了臺北皇冠出版社。他去了之後說「我有一位朋友,他很喜歡畫圖,很想在雜誌上畫圖,可不可以給他一個機會。」平常人會做這樣的事嗎?不會。可是牧羊座的好朋友就去了,後來我接到了皇冠出版社的電話,讓我帶作品到皇冠出版社給他們看。
  • 潮人讀幾米
    寶貝只說了一個字:「潮」寶貝還說:「我也好喜歡幾米,可是他的書我們學生是買不起的。」那一瞬竟是為之心痛,我可以為了自己的喜歡隨意去花錢,而自己的孩子卻是不敢。二十歲正是為所欲為的年齡,二十歲正是可以白日做夢的年齡。可能,有時候有些事是沒有法子的事,就像一個人的個性,總是無法改變。人之一生,除了有必要的物質來維持供養我們的肉體,還得有一種生活行為的坐標。時常。
  • 向幾米學習繪畫創作
    圖中所有配圖來源於幾米網站,只做分享學習用途自己做自己的繪畫老師有些人喜歡畫畫,他們想把熱愛的事情堅持下去,僅僅是因為熱愛。生命中有些文字無法表達的情感,想用畫面去表達!因此很想寫這類型的文章幫助這些這些同學!
  • 又一VR漫畫推出了幾米漫畫用VR也能看了!
    在12月的第六屆中國國際版權博覽會上,幾米繪本VR體驗驚豔亮相。體驗者戴著VR頭盔和耳機,握著手柄,在現場工作人員的協助下,仿佛走進了幾米最新繪本《我的世界都是你》所構築的童話世界,跟隨繪本主角小女孩的腳步,開啟了一段心靈之旅。據悉,這也是幾米繪本的首次VR嘗試,而且幾米本人也在現場體驗了自己作品的VR版本,他認為VR體驗模式「很贊」。
  • 幾米:因為得了絕症,我才決定開始畫繪本
    在烈日下,幾米躺在滾燙的柏油馬路上,頭腦清醒地看著身邊來來往往的行人,但沒有一個人停下來扶他起來。最後,幾米只能掙扎著打電話通知了妻子。妻子扶著蒼白衰弱的幾米,直奔大醫院。第二天,化驗結果出來了,幾米怯怯問:「是不是癌症?」醫生點點頭,說是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死亡率50%。
  • 走進幾米的故鄉,感受濃濃的幾米漫畫
    這個特別有創意的房子就是製作蜜餞的地方,全程有老師教你怎麼製作,過程也很簡單,關鍵是自己親手製作的,還沒有添加防腐劑,非常健康,有機會可以來體驗下哈。好多好多的蜜餞。這就是製作蜜餞的地方哈,準備工作做好了,就可以開始製作啦。
  • 看了幾米抗癌的故事,我想告訴你:世界本無常,盡情活著莫管風霜
    月亮沒有忘記小男孩,他選擇了在高高的夜空中陪伴著小男孩。夜晚,小男孩抬頭就可以望見夜空中的月亮,他的心溫暖了。這幅畫中,月亮代表生命中那些終將離我們而去的人。沒有人能夠一直陪伴著我們。面對這種無法掌控的離別,我們該怎麼走出悲傷?
  • 在幾米的世界遇見你
    近日,由深鐵置業發起「目的地美術館」TOD藝術計劃,在深圳地鐵1號線特別開通一列幾米藝術列車,並將世界之窗站、大劇院站、市民中心站設為幾米藝術站點,為市民打造乘坐列車看「幾米」展的有趣體驗。 從世界之窗地鐵站出發,開始這趟非同尋常的藝術之旅。走進車站,幾米的畫作密布地鐵站大廳,瞬間給人帶來豐富的視覺享受。幾米的歷年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和動物,呈現在牆面。
  • 幾米經典語錄,讀完心裡暖暖的
    ——幾米2.人不是魚,怎會了解魚的憂愁。魚不是鳥,怎會了解鳥的快樂。鳥不是人,怎會了解人的荒唐。你不是我,怎會了解我。——幾米3.因為愛情無法掌握,所以人們才不斷創造出讓人迷信愛情的商品。——幾米4.人生就像剝洋蔥,總有一片會讓人流淚。——幾米5.向日葵告訴我,只要面對著陽光努力向上,日子就會變得單純而美好。
  • 幾米自曝曾患血癌 用畫畫療傷對抗恐懼(圖)
    他坦言,最想與大家分享的,就是自己如何從廖福彬(他的本名)變成幾米的。他笑言:「我小時候並沒有很好的繪畫才華被發現,只不過從小喜歡躲在角落裡畫畫而已,但這種愛好哪個小朋友不會呢?我從小也沒有被家人刻意栽培,因為我的家庭並不富裕,我從來都沒有想過自己日後會做與創作和藝術有關的工作。」
  • 「我的世界都是你」幾米20周年原畫展,尋找牆繪世界裡的幾米
    今年是繪本作家幾米創作滿20周年紀念年!為了記錄幾米在過去20年的創作,誠品與幾米攜手舉辦了「我的世界都是你─幾米創作20周年原畫展」,本次展覽也是首次於臺灣、香港、中國大陸舉辦跨地聯展,除了收錄近百件歷年經典原畫,還有最新出版的繪本原稿、油畫及8件彩色銅雕作品。
  • 夏俊峰妻回應畫作抄襲 稱「我看幾米老師很好,一點都沒介意」
    10日,墨色國際發布聲明,稱幾米希望「專注在他創作上的突破」,婉轉表示不會走法院訴訟渠道。11日,在對方的溫和表態下,張晶突然又有了自信,她對鳳凰網表示:「我看幾米老師也很好,一點都沒有介意。我們雙方都沒事,但是旁觀者覺得有事,你看誰在挑事,誰想把這個事鬧大呢?」
  • 「我的世界都是你——幾米創作20周年原畫展」
    1995年,在廣告公司工作了12年的幾米意外被確診患有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因為做化療,整個人禿頭、面部浮腫、忽冷忽熱,感覺每天都要告別世界」。從那時起,幾米原本誇張而歡樂的線條,變成渺小、寂寞的感覺。一種憂傷更是瀰漫於作品中,揮之不去。  「我當時有想,那段沒有希望的未來,以後也許會變成一種美麗。」
  • 幾米,是一個溫暖的字眼
    其實,幾米曾也是位廣告人。1982年,從文化大學美術系設計組畢業後,幾米踏入廣告圈,成了一名Art。可想而知,能創造出如此具有想像力的繪本,早期身為創意的幾米在廣告這一行業一定也表現得非常出色。但,在廣告圈的幾米過得並不開心,自己的想法時常要受到他人意見左右,最後呈現出來的成品還必須由自己來買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