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手術後,為什麼醫生都會建議做化療?真相原來一直被誤解

2020-12-14 39健康網

核心提示:如今醫患關係緊張,傷醫事件層出不窮,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患者不能理解醫生的工作。為了防範此類事件的發生,今天小艾就跟大家講講術後化療的重要性,也希望大家對醫護人員多一份體諒。

臨床上,很多患者都會有這樣的疑問:既然是早期癌症,手術也把腫瘤切除了,為什麼醫生還讓化療?是不是為了掙錢?

如今醫患關係緊張,傷醫事件層出不窮,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患者不能理解醫生的工作。為了防範此類事件的發生,今天小艾就跟大家講講術後化療的重要性,也希望大家對醫護人員多一份體諒。

術後化療,其實是為了降低復發率

首先我們要明白的是,醫生的治療方案是根據患者的綜合情況而制定的,不同的人各有不同。對於某些患者來說,手術切除確實會是一個比較好的方案,但外科腫瘤切除術是非常複雜的,許多潛伏起來的癌細胞很難被肉眼發現,因為有的病灶實在是太微小了,這樣就導致癌細胞很難被連根拔起。

醫生手術能做的就是把肉眼可見的腫瘤細胞都去除掉,並保證癌變部位邊緣沒有癌細胞,至於那些悄悄溜進其他地方並被隱藏起來的癌細胞,以現有的手段還比較難發現,更談不上切除了,這些不安分的殘餘癌細胞,如果沒有得到適時控制,有可能就會在體內遊走,造成癌症復發。

所以,為了避免這些情況發生,醫生就會建議患者繼續接受術後化療。

目前治療癌症的三大常規手段分別是手術、放療和化療,化療是指通過輸注或口服藥物來殺傷腫瘤的全身治療,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藥物治療,藥物會滲透在咱們的血液中從而流向全身,以此殺滅那些潛伏在暗處的不可見病灶。

放療則是指放射治療,即用放射性物質集中對靶細胞(癌細胞)進行破壞,以此來殺傷癌細胞。不管是化療還是放療,目的就是有效地消除體內不安分的殘餘癌細胞,讓這些術前就潛伏在體內的癌細胞無處可逃。

術後一定要化療嗎?專家:分情況來看

我們已經知道了術後化療有其必要性,但也應該清楚術後化療不是必須的,畢竟不同個體有不同的特殊性。

關於患者術後要不要進行放化療治療、如何進行的問題,不能以偏概全地做出決定,醫生往往會結合患者的腫瘤部位、分期、臨床病理報告、身體狀況等做出綜合決定,制定最適合患者的方案,患者也可以適時與醫生進行溝通,表達自己的意願和看法,聽從醫生的指導和建議。

一般情況下,越早期發現的腫瘤,其發生轉移的機率較小,所以對於極早期患者來說,一般不需要進行術後化療。但對於中期或者偏晚的患者來說就不一樣了,因為腫瘤在體內已經存活了一段時間,這就很難保證術後沒有殘留癌細胞,為了降低復發率,一般建議做術後化療。

雖說術後化療很有效,但也是一把雙刃劍,它會不可避免地損傷人體內其他健康的細胞,由此可能會引發一系列的副作用加劇患者的痛苦,比如說一些年紀大身體虛弱的患者、已對化療藥物產生耐藥性的患者其實並不適合做化療了。還需要明白的是,有些特殊種類的癌症對化療並不敏感,所以也不適合術後化療,比如胃腸間質瘤、甲狀腺乳頭狀癌等。

過度治療確實存在,我們該如何避免?

人類與癌症作鬥爭,一直以來都是醫學界的終極難題,抗癌之路只能在摸索-實踐中進行探索,可能會走彎路也有可能會走錯路,所以,過度治療在實際中確實存在。

中華醫學會心身醫學研究會主任、博士生導師何裕民教授也曾對腫瘤患者的過度治療和不當治療問題有很深的感慨,他指出發生這一問題的原因一方面是不正常的醫院市場化導致的,另一方面也因為錯誤的醫療觀念所誘導

要避免過度治療的問題發生,我們可以做的首先是要擺正心態,不能病急亂投醫;同時需要多與醫生溝通,對醫生提出的治療方案作出綜合評估看看是否適合個體情況;可以多參考不同醫生和醫院的意見,了解各種醫療方案的利弊與局限性,理性治療,理性用藥。

抗癌之路漫長而複雜,需要多方面的配合與努力,才能有助於找到最適合患者的治療方案。癌症的過度治療不可忽視,但也不能因此而否認治療的意義,理性看待才能幫助我們更好地與癌症作鬥爭。

參考資料:

[1]譚敦民.何裕民:不可忽視癌症的過度治療[J];科學養生;2007年03期.

[2]高玉強.腫瘤切除=治療結束嗎? [J];抗癌之窗;2012年05期.

[3]王晶.腫瘤已切除為何還轉移[J];健康必讀;2010.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癌症患者化療後化驗結果顯示正常,為什麼醫生還讓繼續做化療?
    有人問,直腸癌患者,已經進行了三期化療,現在化驗結果顯示指標正常,還需要繼續接受化療嗎?為什麼醫生還讓繼續做化療? 這個問題問得不清不楚,只是說直腸癌,沒有說是第幾期,也就無法知道他說的這個化療是早期直腸癌做了手術後的輔助化療還是晚期直腸癌沒有做手術只是姑息化療,它們可是有區別的,不妨分別分析
  • 「醫生,我不要做化療了!」癌症患者為何都不願做化療
    當患者多個器官、組織出現腫瘤和癌細胞後,顯然手術已經無法達到治療的目的。而即便是可以進行手術,在術後體內仍然可能會潛藏著微小的癌細胞,所以患者在術後仍需要其他治療來降低癌腫復發的可能,臨床最常用到的治療方式就是:化療! 不過,有很多癌症患者在聽到化療時,都會心生恐懼,認為化療是一種非常痛苦、遭罪的事情,只會讓病情發展得更快!
  • 癌症病人化療到底會不會走得更快?腫瘤科醫生說了大實話
    說起化療,無論是現實生活中還是網絡上,經常能聽到各種傳言,比如像下面截圖中所說,化療會加速癌症擴散,會加速病人的死亡,有良心的醫生不會推薦病人做化療。
  • 曾仕強拒絕化療,化療讓人死得更快嗎?醫生:化療不是折騰病人!
    前陣子,美國《科學轉化醫學》雜誌上刊登了一項關於化療的研究,研究表明,化療不僅能使癌症擴散,甚至還可能引發更具攻擊性的腫瘤。這個結果直接顛覆了很多人的認知。 此消息一出,很多網友對化療的聲討更加嚴重了,甚至波及到了醫生、醫院。那這份研究真的可信嗎?
  • 得了癌症,究竟要不要化療?4種情況做化療,無異於「自殺」
    前陣子,美國《科學轉化醫學》雜誌上刊登了一項關於化療的研究,研究表明,化療不僅能使癌症擴散,甚至還可能引發更具攻擊性的腫瘤。這個結果直接顛覆了很多人的認知。 此消息一出,很多網友對化療的聲討更加嚴重了,甚至波及到了醫生、醫院。那這份研究真的可信嗎?它真的能作為「化療無效」的證據嗎?
  • 查出癌症,到底要不要化療?醫生:關鍵取決於3點,儘早了解
    癌症有;肺癌,腸癌,胃癌等。有些化療發放對癌症不管用,治療效果不佳,比如甲狀腺癌,肺癌,早期胃癌,這些手術之後是不需要化療的。但是癌症醫生建議有些癌需要化療,例如:小細胞癌,胃癌等。一些癌症在早期是不需要化療,手術就可以治癒。如果到了中晚期,癌症轉移了,醫生建議就要化療了。所以具體要根據您的病情考慮是否需要化療。化療的過程很痛苦,如果能夠手術解決,儘量不要選擇化療。
  • 得了癌症到底要不要化療?腫瘤專家:這4類人不需要化療
    近年來,癌症的發病率居高不下,治療癌症有兩種方法,一種是手術,另一種是化療。但是,面對不同的癌症患者,什麼時候做手術,在什麼情況下需要化療,以及術後是否有必要再次化療,相信很多人對此了解甚少。1、 手術切除後需要化療嗎?
  • 錢花了罪受了,為什麼一化療就人沒了?腫瘤專家揭開化療真相
    「早知道就不做化療了,到頭來白受罪!」小青憤憤不平說道。 去年,小青的外公因身體不舒服到去醫院檢查,被確診癌症晚期。由於年紀大,身體素質較差,小青的外公缺乏手術條件,於是醫生採取化療方案,儘量幫助小青的外公控制腫瘤。
  • 癌症患者化療後,總會掉頭髮是咋回事?掉了的頭髮還能長出來嗎?
    在看電視的時候,總會看到一個橋段,就是有人患癌後,經過化療,頭髮會有脫落現象,就不得不選擇將頭髮剃掉,然後戴上帽子。看多了就會讓很多人產生誤解,覺得癌症患者只要化療,就會脫髮。還有人產生擔心,覺得掉了的頭髮,就不會再長出來了。關於化療脫髮,真是要詳細了解一下,別再有誤解了。
  • 因為手術後植入的乳房假體,這些女性再一次被確診患上了癌症
    她做了一個艱難的決定,一個她希望可以救自己一命的決定:切除了兩個乳房,熬過了痛苦的化療,然後接受了乳房重建手術。2013年,在她首次確診乳腺癌的六年之後,癌症復發了:這次不是乳腺癌,而是一種罕見的免疫系統惡性腫瘤,是由用來重建她乳房的假體導致的。圖片版權:WhitneyCurtis/《紐約時報》「我的世界再次崩塌了。
  • 沒發現癌症前活得不錯,檢查治療後,好像變嚴重了?醫生說出真相
    明明他之前一直都非常健康,怎麼突然確診癌症、治療後,反而就去世了呢?這是很多癌症家屬在面對親人離世時,都會反覆諮詢的問題!其實,癌症死亡與確診、治療之間沒有任何的關聯。大家之所以會這麼想,主要就是陷入了以下兩個認知誤區中:1.對病情的誤解癌症學名為惡性腫瘤,起源於人體內部變異的細胞,這些細胞脫離了正常的生長、衰老和死亡規律,反而是在病灶處不斷增殖,最終形成癌腫。
  • 確診癌症晚期,繼續化療還是放棄一切治療?腫瘤專家揭開化療真相
    癌症治療的原則是早發現,早診斷和早治療,如果癌症在很早的時候就能被發現,那麼治療後五年以上的生存率,幾乎可以達到100%,但遺憾的是,很多癌症發現的時候往往已經是晚期。
  • 不手術不化療,治好癌症,你信嗎?
    不過 80 後也並非無藥可救。在南亞次大陸上,一位神奇的印度醫生,給我們提供了另一條思路:把體毛拿來植髮......比如這位老哥,擁有濃密的鬍子,於是拿它來填補了後腦勺的一片不毛之地。事情是這樣的,微博說了一個患者確診了乳腺癌,然後手術、放療、化療……前後花了 20 多萬,家裡變得很窮。
  • 建議各位:一直不發燒、不感冒,就易得癌症?醫生說出真相,儘早知道
    你就會覺得原來生活可以如此甜蜜。腦子想到什麼就會說什麼。甘願為對方付出。才能讓你的身材看起來更顯瘦。漸漸的才會依戀起以前在一起的生活。下面這幾個星座則是能做到。目光所及皆是愛人。但付出熱情久了總會累。輕熟女生穿起來會更減齡好看。香芋紫屬於莫蘭迪色。今天在輸液室聽到一個女生跟朋友吐槽自己總是發燒,最後聽到他們說一直不發燒、不感冒的人,就易得癌症。
  • 發現癌症之前好好的,為什麼治療半年去世了,醫生終於說實話了
    沒想到這一查竟是肝癌晚期,家人哭著問醫生還有什麼辦法,醫生便給出了化療的建議。沒想到好景不長,張大爺病情還是日漸惡化,半年後還是離開了這個世界。張大爺兒子很氣憤,來醫院前至少能吃能睡,做了化療,半年人就沒有了,如果不治肯定還能活久一些。我們都知道化療是治療癌症的常用手段,但為什麼張大爺接受化療後,這麼快就去世了呢?
  • 得了癌症之後,化療只會讓病人走得更快?不化療到底好不好?
    化療是針對癌症患者的一種治療的手段,癌症現在比較高發,一不小心人就可能會患上腫瘤疾病,當出現癌症之後,很多人都會感到束手無措,而要想治療腫瘤,除了手術的方法之外,就是化療。這樣的情況其實患者們以及家人們是不需要擔心的,一般在進行化療之前,我們都會根據患者的個人身體素質來判斷,患者到底適不適合化療。且也會對化療的成功機率已經病情該如何發展進行預判。
  • 父親癌症去世,4年後妻子也得癌,男子卻一點也不意外:其實我很怕
    「我挺期待的,說不定國外的醫生可以給我們一些新的建議。」這是自從妻子確診結腸癌晚期後,一直在尋求救治辦法的程建(化名)所做的第N次嘗試。此前,他跑遍了國內在這方面最好的醫院,也輾轉問診過最大咖的醫生。「這半年多時間,針對她的情況,我們進行過不下5次的多學科會診。
  • 手術後又再度被確診!得了癌症,是選擇繼續治療還是放棄?
    結合其實際狀況制定了一套治療方案:針對目前乳腺癌已經出現轉移的情況,無法接受手術了,建議立即接受放化療治療,並在接受放化療治療的同時進行免疫細胞療法。方案確定後,王女士馬上開始了治療,大致如下:第一次放化療:為期7天的化療+為期15天的放療第二次化療:為期11天第三次化療:為期5天第四次化療:為期5天全腦預防性照射:10次
  • 為什麼說,癌症患者後5年很重要?5年不復發,就算是治好了嗎?
    沒有人想生病,不幸生病就想著疾病快點好,更何況是癌症患者呢?好在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多種癌症可以在接受手術或者化療後穩定病情,但並非百分百治癒,因為不管是手術還是化療都不能將癌細胞徹底從身體裡清除乾淨,因此存在二次復發的可能。
  • 晚期癌症,化療也不是不能做,但也不是只有這一種選擇!
    因此,應該全面檢查,認真評估,根據癌症的病種、病理類型、晚期晚到什麼程度等情況結合現有的證據資料(指南、共識)預估治療的「價值」,也就獲益大小,不是所有的晚期癌症治療都沒有意義。晚期癌症抗腫瘤的治療方法也不只有化療,手術、放療、介入、消融、靶向、免疫、內分泌等方法都可能用於晚期病人的治療,適應的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