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崖式降溫」怕什麼?國產移動式地暖來襲,空調或將被淘汰?

2021-01-11 七月家常事

估計2021年又有很多人想結婚而結不成了,不只是因為逐漸冒出的本土病例,還因為今年是「寡婦年」。「啞年」就是沒有立春節氣的年份,民間俗稱是「寡婦年」,因為這個詞不太吉利,所以很多人覺得忌諱就會改變婚期。

雖然國際通用的是陽曆,可咱們國家不管是計算生日還是節氣都會使用農曆,為了讓兩個曆法的日期不會相差太多,因此幾乎每三年都會遇到一次「寡婦年」。正所謂「寡婦年、倒春寒」,原本立春的日子依然挺冷的,還處於數九寒冬之中。

今年偏偏又遭遇了「拉尼娜」,它不僅會讓很多地方出現暴雨和洪澇等災害,還會讓我們面臨冷冬。目前全國大範圍都出現了「斷崖式降溫」,與「六十年最冷冬天」的傳言似乎不謀而合。不過現在大家也別緊張,今年到底是暖冬還是冷冬,目前依然是個未知數。

北方有地暖,南方開空調,取暖方式各有千秋,優缺點也非常明顯。地暖可以24小時不斷加熱,有時候甚至都能熱得光膀子、吃冰棍,只是並非年年都有這麼好的暖氣,而且費用還相當高;空調不僅非常耗費電量,通電之後還需要長時間預熱,也不能均勻室溫。

因此南北方的居民都對此頗有微詞,希望可以擁有一款便宜、好用又省電的取暖「神器」。如今就有一款國產的移動式地暖強勢來襲,就是這臺美菱踢腳線式取暖器。空調或許將會因為它的出現而成為家中閒置品,甚至被電器市場淘汰。

出現「斷崖式降溫」怕什麼?沒有地暖和空調緊張什麼?美菱研發的這款取暖神器性價比非常高,堪稱是商業5.0時代的「代表作」,售價才69元。別看利潤低,擋不住銷量高啊!上線一個月的時間就賣出了20多萬臺,相比萎靡不振的空調市場,這個業績已經很晃眼了!

「斷崖式降溫」怕什麼?國產移動式地暖來襲,空調或將被淘汰?

美菱取暖器摒棄了比如發光、吹風、有噪音等缺點,還成功避開了耗能、安裝等涉及到高價花銷的問題。要說完美肯定不可能,但是它確實算是取暖界的「新翹楚」。美菱取暖器不僅可以讓全屋溫暖宜人,還不會令空氣環境變得乾燥不適,同時溫控系統可以智能調溫,倒是節省了不少電量。它能夠放在浴室裡使用,防水、防潮還可以烘乾衣物,倒是個一舉兩得的好東西。

現在購買一臺僅需69元,便宜好用、物美價廉,冷冬無懼,抓緊入手!

相關焦點

  • 「斷崖式降溫」莫要怕,新發明移動式地暖上線,空調或將被淘汰?
    自從過完了聖誕節,全國氣溫都紛紛呈現出「斷崖式降溫」的天氣狀況,就連一向溫和的蘇州也迎來了-7°C的最低氣溫,黑龍江漠河更是突破了-40°C低溫迎來極寒氣候。南方城市冬天飄雪的場面可不多見,偏偏在2020年至2021年的過渡階段裡頻頻發生。
  • 「斷崖式降溫」不要怕,「移動式地暖」來襲,空調或淪為無用電器
    「斷崖式降溫」不要怕,中國「移動式地暖」來襲,空調或淪為無用電器?近日,全國各地區出現「斷崖式降溫」,降溫幅度大,影響範圍廣,持續時間長。諸多地區氣溫出現大風、降溫及持續降溫天氣。此次降溫將創入冬以來新低,甚至有些地區迎來近30年來最低氣溫。
  • 在「斷崖式」降溫後,「移動式地暖」走紅,空調將成無用家電?
    在「斷崖式」降溫後,「移動式地暖」走紅,空調將成無用家電?不論是空調還是取暖器,在冷風肆虐的深冬季,它們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只要輕輕一點開關,就能為人們帶來無限的溫暖。那麼,為什麼不能空調來取暖呢?一是因為空調耗電量大,二是取暖效果不理想。首先用空調取暖的弊端就是「頭熱腳冷」,這是因為空調吹出來的熱氣會向上飄散,導致屋頂的溫度極高,而膝蓋以下溫度極低。雖然熱風扇、小太陽可以彌補這一點,但這種取暖器的弊端就是散熱範圍小,同時也非常耗電。
  • 空調地位迎來挑戰?新式移動式地暖誕生,沒有暖氣依舊全屋27℃
    2021年的開場還真是酷,全國大部分城市都迎來了大幅度降溫,東北漠河最低氣溫甚至跌破了-40°C。在這種極寒天氣中,空氣中的溼氣也會因為低溫凝結成冰晶,人們仿佛置身於一個滿是霧氣的環境中,正所謂「100米開外男女不分」。
  • 空調市場迎來強敵?中國「移動地暖」上線,不開地暖照樣全屋27℃
    近期全國大範圍遇到了「斷崖式降溫」,導致多數地區進入了近年少有的「冷冬階段」,因此取暖問題成為了南北方共同關心的話題。而空調市場從2019年末到2021年初,跨越了三個年份,銷量趨勢一直萎靡不振,也同樣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寒冬時期」。
  • 國產「移動式地暖」上市,空調或淪為閒置品,穿短袖也能溫暖過冬
    這麼說來,2020年的冬季應該是暖冬才對,可為何如今卻一再降溫,連青島的海灘都凍上了一層層的浪花冰碴。這種異常的氣候現象與「拉尼娜」有直接關係,雖然它只是讓赤道附近的海水降低了溫度,可一片海域的異常必然會影響附近區域天氣,從而一點點向外擴散。具體太專業的術語咱也不懂,反正就跟「蝴蝶效應」差不多,其中夾雜許多不確定因素,最終影響到了我國氣候。
  • 國產移動式地暖問世,穿著短袖也可在家過冬天,空調面臨尷尬窘境
    「人間天堂」蘇州前段時間也飄了一晚上的雨夾雪,如今氣溫已經低至零下7°C,如此溼冷的天氣還沒有地暖,很多人都大呼「受不了」。南方的冬天氣溫並不算低,可實際上咱們感受到的體表溫度要比天氣預報的溫度低至少5°C,再加上沒有集中供暖,因此室內外的溫度基本一致。不像北方有暖氣,冬季交完取暖費就可以住在「暖房」之中。小編倒是覺得,最抗凍的還真不是東北人,而是江浙滬地區的老百姓。
  • 「斷崖式降溫」後,空調淪為「無奈之選」,冬季取暖該何去何從?
    國內迎來「斷崖式降溫」,空調淪為「無奈之選」,冬季取暖該何去何從?最近幾天大家的朋友圈是不是都被「哪裡下雪」刷屏了呢?就連一直入冬失敗、別人穿著棉襖自己卻穿著短袖的廣東人都迎來了今年的第一場雪,畢竟「60年以來最冷的冬天」這一說法也不是沒有事實依據的。
  • 空調背心移動車篷涼感手機殼……防暑降溫黑科技清單來襲
    高溫來襲,酷暑難耐,對於處於「上蒸下煮」的小夥伴們來說,這個夏天就是熱……好熱……超級熱……作為「行走的種草指南」,好物姐給大家準備了一份「防暑降溫黑科技清單」,拯救那些除了打遮陽傘、吃冰棍不知道該怎麼辦的小可愛們。要知道,清單裡的不少物品可都是經過好物姐和親友實測的哦。總之一句話:「盤它們,輕鬆過一夏!」
  • 「斷崖式」降溫來襲!
    「斷崖式」降溫來襲!明天起四川人的冬天就要回來了「斷崖式」降溫正逐漸來襲昨日降溫降雨「先遣部隊」已經抵達達州、廣安等地↓↓↓據 @四川氣象 ,昨(18)日,達州廣安地區15時的氣溫,從前天(17日)的27、28℃下降到了16℃
  • 取暖又有新發明,國內熱能「空氣牆」來襲,空調或淪為淘汰品?
    不過集中供暖也解決了過冬的難題,只是這地暖也並非完美的「取暖神器」,弊端比空調還多。1.維修很麻煩。想安裝地暖,就得把地板全都拆開,一圈一圈的供水管平鋪在地面上固定住,如果出現了老舊損壞,就得再拆除地板查看是哪一節的管子出現了問題。這樣一來,不僅費時、費錢,還挺費勁的,搞得家裡烏煙瘴氣,修理完了還得來一次全面大掃除。2.保養更麻煩。
  • 空調或將被閒置?國產新式「保暖牆」問世,室內溫暖如春堪比地暖
    真不是跟你們吹,這款新式「保暖牆」的取暖效果堪比北方地暖。小編畢竟也是一個地道的東北人,從小太知道冬天家裡有暖氣什麼感覺了,穿著背心短褲吃棒冰,就跟過夏天一樣舒服。這種「溫暖如春」的感覺是空調無法賦予的,好在熱心的同事推薦了這種新款取暖器。小編屬於過敏性體質的人,雖然沒有什麼鼻炎或者呼吸道疾病,但是只要在空調房裡待的時間長了,臉上肯定起皮。
  • 取暖又有新方法,國內熱能「空氣牆」誕生,空調或將被淘汰?
    就連附近的內蒙古、河北等地也出現了同樣的降溫情況,前段時間河北一男子醉酒後露宿街頭,等找到以後四肢已經凍傷了,有可能面臨截肢的後果。不過北方地區城中有暖氣、農村有火炕,根本就不用擔心在家裡會受凍,反而是南方地區的朋友險些被凍傻。雖然天氣預報說蘇州最低氣溫是零下六度,可實際上咱們的體表溫度會降至-11°C~-14°C,而且不分室外還是室內,因為這邊是沒有集中供熱這一說的。
  • 新發明「移動式地暖」,穿著短袖也能過寒冬?空調將何去何從?
    現如今的天氣可謂是一天比一天冷,許多北方城市也都能達到潑水成冰的效果了,就算身上裹著羽絨服穿著棉鞋,走在路上也會渾身發抖,回到家後取暖更是成了大問題,許多沒有暖氣和地暖的家庭只能依靠空調、電暖氣和暖吹風等產品來取暖,但是長時間的使用下來後,一些弊端也就暴露出來了。
  • 出租屋裡的降溫神器!1P移動空調600到手
    我曾經在廣州的一個沒有空調的出租屋裡度過了三個夏天,而且陪伴我的只有一臺塔式風扇,風力小,吹的面積也小。那時候我想盡了各種辦法來降溫,包括買各種涼蓆、各種冰墊,在電風扇的後面掛上冰塊、地上也撒滿水。中途我有研究過其他的降溫方式,包括移動空調,也就是所謂的窗機。這種機器在美國的者宿舍裡還是比較流行的,很多家庭到現在仍然用的是窗機。但是它的最大問題就是噪音比較大,我想著我那個房間面積比較小,噪音大的話,晚上可能睡不著。但是比起所謂的空調扇。他是實實在在的降溫,而且價格也很便宜。
  • 室內環境控制系統 篇一:如何根據戶型確定空調地暖方案
    熱泵式空調的原理是熱量的搬運,既可以製冷也可以制熱,制熱直接從頂部風口吹出來的話效果並不好(浮在最頂部,頭熱腳冷),即使中央空調的室內機會比掛機/櫃機的循環通道更科學更好也會有死角產生,體感效果遠不如地暖。
  • 「移動式地暖」上線,穿短袖也能度過冬天,或將讓空調淪為閒置
    北方有暖氣,南方有空調,不過這兩種取暖方式產生的效果卻相差甚遠。集中供暖可以讓居民家裡的溫度在24小時之內保持18°C以上,有些時候甚至可以達到25°C以上,真的是穿著短袖溫暖過冬;而空調製熱效果差,不僅空氣環境變得糟糕,還很容易把人吹生病了。不過今年有一款國產的「移動式地暖」上線,月銷量高達二十萬臺,空調或許也將淪為閒置品。
  • 1秒降溫的「移動空調」:日本小林製藥衣物降溫噴霧
    各位好 我是三妹三妹是個怕熱的人到了夏天 全靠空調活命工作了 從地鐵走到公司門口 又是狂流汗離開空調的每一秒 都覺得自己快暈倒了那時候多想有個移動空調啊結果還真被三妹找到了這樣好物:1秒降溫的「移動空調」
  • 地暖和空調哪個更划算?不少人想錯了,取暖還得看新發明
    尤其今年的冬季格外寒冷,北方至少還有地暖,待在屋裡連長袖都穿不住。南方就比較鬧心了,沒暖氣就只能靠空調,偏偏空調製暖還不夠給力。地暖和空調哪個更划算?不少人想錯了,取暖還得看新發明空調製暖角度有限,而且吹出來的暖風會帶走空氣中很多水分。
  • 日立地暖中央空調:制熱效果好,用法有講究
    近期北方大風降溫,江南地區也不消停,據說江蘇南部、安徽東南部等地已降下入冬以來第一場雪,而南方其餘大部地區仍舊被陰雨天氣覆蓋。面對如此猛烈的嚴寒,在未能享受城市集中供暖的情況下,又該如何順利越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