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術後喝葡萄糖遭質疑,白巖松說出真相:你所看到的,並非事實全部

2020-12-26 騰訊網

有人說:「耳聽為虛,眼見為實。」

其實不然,很多時候,眼前所見也不一定是最後的真相。

01

眼見,不一定為實

前兩天,西安一名醫生術後豪飲葡萄糖的視頻,衝上了熱搜。

有人猜想,一定是很辛苦,累壞了。

也有人質疑:「醫生喝葡萄糖不用花錢麼?誰來買單?」

隨著事情不斷發酵,醫生回應:「費用是計入科室裡的,不會讓病人買單。」

主持人白巖松也在《新聞周刊》中對事情進行了評價:

這位醫生連做了兩臺手術,持續工作了8個小時。

凌晨四點走下手術室之前,一口水沒喝,這個時候旁邊能直接喝到的東西只有葡萄糖,這已經不是水,那就是救命的東西。

網友@協和醫生Do先生也有類似經歷,他說:「這水並不好喝,如果能正常吃飯,誰願意靠這個補充體力?」

太多人只看到「不合理」的表象,而不知其背後的迫不得已。

無獨有偶,河南幾名醫護人員在救護車裡吃香蕉的視頻,又在網上炸了鍋。

其實這些醫護是為了工作、為了搶救生命,沒時間吃飯,所以才吃香蕉補充體力。

生活中,太多表象背後,暗藏著另一番景象。

還記得那個在案板下寫作業的小女孩嗎?

有人問:為什麼不找個好一點的地方寫作業?

女孩沒有其他人看護,父母要忙於生計,左手是生存,右手是孩子,其中的辛酸無人能體會。

案板下的簡易書桌,已是力所能及下的最好選擇。

在網絡時代,我們所看到的圖片、視頻,往往只是很片面的一部分,而更深層次的原因,常常是不為人知的。

作家聖埃克絮佩裡說:

「一個人只有用心去看,才能看到真實。事情的真相只用眼睛是看不見的。」

現實生活中,真相往往是需要用心去發現,用時間去見證的。

儘管有時候,真相也是讓人心疼的。若不是條件不允許,誰不想好好喝水、好好吃飯、好好生活呢?

每個人都想按部就班的生活,可生活中身不由己的事情太多了。

02

生活中,暗藏著太多的無奈

每個人的生活都是一地雞毛,各有各的難處,各有各的辛酸。

上海一位80多歲的老人,在兒子屋外搭木屋住了十幾年。

白天她與家人一起生活在屋內,晚上就睡在屋外的小木屋裡。

洪阿婆說:「我沒地方了,房子買不起。」

洪阿婆兒媳也表示,她只有3000多塊的退休工資,逼仄的空間住著四代人,不得已老人才住到了樓道口。

在上海這個寸土寸金的地方,如果收入有限,不說買房,租房都讓人難以承擔。

有位網友評論說:「如不是生活所迫,誰願意去擠在樓道?」

正如那句話所說:「有些事我本不欲,奈何身不由己。」

有些事,不是想不想做,而是身不由己。

有些行為,不是願不願做,而是迫於無奈。

外賣騎手被稱為「最危險的職業之一」,為了送餐,他們闖紅燈、逆行、超速、橫穿馬路。

明知危險,為什麼還要這樣?

美團騎手魏萊用親身經歷道出了背後的無奈。

一天中午,魏萊和另一名騎手一起在路口等紅燈,還差幾秒的時候,對方等不及闖了過去,正好一輛汽車高速迎面駛來,當場連人帶車就撞飛了,騎手當時就沒了生命跡象。

魏萊說,面對這樣的場面,看到同行血肉模糊地躺在馬路中間,他沒有時間停下來。

手上的訂單眼看就要超時了,同時系統又派來了新的訂單。

他不敢停、不能停,因為背後有父母、有孩子,還有現實中的層層壓力。

成年人的世界,沒有童話,只有數不盡的無奈。

如果可以,誰都希望自己能不染一絲塵埃。

很喜歡《銀魂》中的一句臺詞:

「人不是什麼時候都活得光明正大,本想抬頭挺胸前進,卻不知何時就會沾一身泥巴。」

現實很殘酷,有時候不得不低頭,在泥濘中舉步維艱地前行。

多數不合理的現象背後,往往都暗藏著諸多無奈。

每個人都想生活在陽光之下,但生活註定是一半黑暗一半光明,無可逆轉。

我們只能咬著牙、抹著淚,在黑暗中摸索;只能在有限的選擇中,做出最合適的抉擇。

03

不求感同身受,只願多一份理解

主持人白巖松在醫生喝葡萄糖事件的最後,還說了這樣一句話:「這些質疑,不僅不包含對人關切的任何溫度,甚至是冷酷無情的。」

人與人之間最怕的就是冷酷無情,猶如冬季迎面吹來的凜冽寒風,讓人瑟瑟發抖。

社會上,從不缺少冷漠與責備,缺少的是理解與善意。

曾看到一個視頻:兩個女孩在等公交的時候,發現旁邊一個男生的鞋帶散了,一個女孩便好心提醒男孩。

男孩很難為情地說:「謝謝,你能幫我系一下嗎?」

女孩的朋友聽到這話立馬火了,大聲呵斥道:「你怎麼這麼不要臉,別人好心提醒你,你還得寸進尺讓別人給你系。」

女孩見男孩不像故意挑釁,便問他是有什麼難處嗎?

男孩用左手捏了捏右邊空蕩蕩的衣袖,女孩和朋友才明白,原來男孩穿著衣服看起來與常人無異,但實質上他只有左手。

女孩當即蹲下身幫男孩系好了鞋帶,好友則羞愧難當,再三向男孩道歉。

成年人的世界,不求感同身受,只求在未看到真相時,不妄下定論、不隨意批判,就是一種善意。

有時,與其滿懷憤怒去責備,不如伸手遞給別人一絲溫暖。

作家水木然曾分享過一次真實見聞:

在高鐵上,他遇到一位抱著孩子的媽媽,小孩子剛上車,就開始嚎啕大哭,怎樣都哄不好,哭聲響徹整個車廂。

哭了好一會兒,車上有的人開始煩躁起來了。

有人選擇戴上耳機,有人面色沉重一臉嫌棄,還有人公開責罵媽媽不會帶孩子。

整個車廂的氣氛開始變味,讓人感到壓抑、不安。

這時,另一位帶小孩的媽媽給孩子遞過來一個玩具,希望能安撫一下孩子的情緒。

旁邊一位慈祥的老太太也幫忙逗孩子開心,三個人很快就讓孩子破涕為笑。

兩位媽媽和老人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車廂裡也平靜了下來。

日本作家松浦彌太郎在《謝謝你》中也曾寫道:

「立刻看出對方的苦衷,不苦苦相逼,這是一種體貼。」

對別人的一絲善意,是那杯寒冷中遞上的熱茶,溫暖又美好。

而不經意間的抱怨和責備,會成為不斷堆砌在駱駝身上的稻草。生活實苦,成年人何必為難成年人。

04

沈從文說:

「沒有一個足夠寬容的心,就看不到一個春光明媚的世界。」

真正的善良,不是你能幫助別人多少,而是你對別人有多寬容。

在面對別人的問題時,低格局的人善於責備,而高格局的人懂得共情。

對別人的寬容與理解,不僅是給別人的善意,更是對自己的釋然與成全。

胸中有丘壑,才能包容有度;眼裡是美好,才能面向陽光。

願你我心懷善意,對別人多一點寬容。

相關焦點

  • 市民專程給喝葡萄糖的醫生買飲料:以後別喝葡萄糖了,不好喝
    市民專程給喝葡萄糖的醫生買飲料:以後別喝葡萄糖了,不好喝 2020-11-17 13: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醫生連做4小時手術後喝葡萄糖補充水分遭質疑:誰付錢?
    近日,一位陝西西安某醫院醫生做完手術後「豪飲」葡萄糖的視頻在網絡上瞬間走紅,可讓人沒想到視頻意外走紅的同時卻引發了巨大爭議。有部分網友質疑「這瓶葡萄糖誰付錢?不會是又加到患者身上了吧!」小小的一瓶葡萄糖怎麼就引來網友的如此熱議,事情的真相到底是怎樣呢?
  • 做完手術豪飲葡萄糖?白巖松:醫生也是人!當事人回應
    但是,這樣讓醫生寒心的質疑 還不止香蕉事件一例 醫生術後「豪飲」葡萄糖 遭質疑:付錢了嗎? 對於「豪飲葡萄糖」一事,鄭濤坦然一笑說:「很多外科醫生都有類似的經歷吧。」 白巖松都忍不住評論: 醫生也是人 白巖松在央視節目中評論:醫生也是人,這水誰付錢?
  • 醫生術後喝葡萄糖水引爭議,這個後續有點暖→
    醫生術後喝葡萄糖引熱議 視頻中的醫生叫鄭濤 是西安某醫院神經外科的醫生 當天,他做了一臺腦幹出血的手術 時長8小時 由於中途不能喝水 以後不要再喝葡萄糖了 我知道也不好喝 」 鄭醫生回應說 「自己只是醫護人員的縮影 感謝廣大網友對醫護工作的認可」 白巖松談醫生術後喝葡萄糖水爭議 11月14日,在《新聞周刊》節目中
  • 醫生術後喝葡萄糖水引爭議,這個後續有點暖
    「葡萄糖錢交了嗎?隨便喝嗎?」近日,後續來了有熱心網友買了六箱飲料專程送給這位醫生並暖心地說「以後別喝葡萄糖了,我知道不好喝」◎醫生術後喝葡萄糖引熱議>對鄭醫生說了一句暖心的話「以後不要再喝葡萄糖了我知道也不好喝」鄭醫生回應說「自己只是醫護人員的縮影
  • 醫生喝葡萄糖水後續來了:白巖松發聲,網友暖心……
    喝葡萄糖水是最合適的; 第二,醫生喝葡萄糖水,成本是不會計算到病人身上的,算的是科室成本; 第三,手術室的葡萄糖水有三種濃度,分別是5%、10%和50%,濃度越高,味道也就越甜,自己當天喝的是5%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補充水分,補充能量倒是次要的。
  • 醫生喝葡萄糖水被質疑?這個後續很暖……
    喝葡萄糖水是最合適的; 第二,醫生喝葡萄糖水,成本是不會計算到病人身上的,算的是科室成本; 第三,手術室的葡萄糖水有三種濃度,分別是5%、10%和50%,濃度越高,味道也就越甜,自己當天喝的是5%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補充水分,補充能量倒是次要的。
  • 醫生術後喝葡萄糖水引爭議,網友買來六箱飲料並說了這樣...
    近日,陝西西安一名醫生發了一段手術後「豪飲」葡萄糖水的視頻在網上走紅沒想到「豪飲」葡萄糖卻引來部分網友質疑「這瓶葡萄糖誰付錢?」「葡萄糖錢交了嗎?隨便喝嗎?」近日,後續來了有熱心網友買了六箱飲料專程送給這位醫生並暖心地說「以後別喝葡萄糖了,我知道不好喝」醫生術後喝葡萄糖引熱議
  • 西安醫生術後喝葡萄糖水遭質疑 當事醫生接受專訪:理解大家的擔憂
    導讀:近日,一段「醫生術後豪飲葡萄糖吊瓶」的視頻在網絡上走紅。 近日,一段「醫生術後豪飲葡萄糖吊瓶」的視頻在網絡上走紅。
  • 醫生喝葡萄糖水遭質疑,網友直接贈送6箱飲料,為人性的理解點讚
    至於為什麼會引起社會輿論,就在於網上有網友提出質疑「葡萄糖的費用算在誰身上?」。這個問題的提出,我不得不佩服這些人,但是在這個時間點,我僅僅感到人性的冷漠和隔閡。鄭醫生有過正面回復,明確表示「費用由科室來出」。這個事情的問題在於鄭醫生這麼?
  • 健康頭條|醫生吃香蕉、喝葡萄糖引爭議 他們不該遭受誤解
    ● 醫生術後「豪飲」葡萄糖遭質疑:付錢了嗎?這樣讓醫生寒心的質疑,還不止香蕉事件一例。就在幾天前,陝西西安一位醫生術後「豪飲」葡萄糖注射液的視頻在網絡走紅。沒想到,醫生這個動作卻引來部分網友質疑:「這葡萄糖誰付錢?」
  • 手術後喝葡萄糖引質疑!醫生回應,網友出手了……
    近日一段醫生手術後「豪飲」葡萄糖的視頻在網上走紅沒想到卻引來部分網友質疑>「這瓶葡萄糖誰付錢?」面對網友的質疑鄭濤次日發布視頻做出澄清↓第一,在手術區只有葡萄糖和生理鹽水,如果說我們做手術時口渴,喝葡萄糖水是最合適的;第二,醫生喝葡萄糖水,成本是不會計算到病人身上的,算的是科室成本;第三,手術室的葡萄糖水有三種濃度
  • 手術後喝葡萄糖引質疑!醫生回應,網友出手了!
    沒想到,卻引來部分網友質疑,「這瓶葡萄糖誰付錢?」據悉,該醫生名叫鄭濤,是陝西西安某醫院神經外科醫生。當天,鄭濤做了一臺腦幹出血的手術,歷時約4小時,凌晨4點剛下手術臺。面對網友的質疑,鄭濤次日發布視頻做出澄清↓第一,在手術區只有葡萄糖和生理鹽水,如果說我們做手術時口渴,喝葡萄糖水是最合適的;第二,醫生喝葡萄糖水
  • 醫生喝葡萄糖遭質疑後市民坐公交兩小時送飲料:不要再喝葡萄糖了!
    還記得前幾天那名因為喝了葡萄糖上了熱搜的醫生嗎?恐怕那名醫生自己也沒有想到,就因為一瓶葡萄糖,自己居然上熱搜了。說起來,真的是挺無語,大多數人都是打工人,對於早九晚五的人來說,工作一天也就八個小時,不至於太累,畢竟還能去上個廁所喝口水啥的,但如果是讓你認真做一件事,一做就是連續的八個小時,注意力高度集中,期間連水都不能喝,光是聽著,就覺得累了。
  • 醫生喝瓶葡萄糖,關你什麼事?
    屏幕前的叔真的滿臉黑人問號,正常人看到視頻第一反應應該都是覺得醫生不吃不喝通宵手術,只能靠葡萄糖補充能量,實在很辛苦吧。 先質疑醫生喝的一袋葡萄糖是不是在惡意佔便宜的人,真是行走的ETC。 怎麼,你就缺這7、8塊錢買鍵盤嗎? 用最大的惡意揣測他人,總想彰顯自己獨特的思維,暴露的正是無知和狹隘。
  • 醫生喝葡萄糖不是重點,重點是下一次他還要喝嗎?
    而這一視頻卻引來部分網友質疑,「這瓶葡萄糖給錢了嗎?你隨便喝?」醫生一方對此回應稱,這瓶水是算進科室成本裡,不會算在病人身上。但多數網友卻早醫生一步,對質疑的聲音給予毫不留情的批判:「醫生用幾個小時救命,幾塊錢的水都要斤斤計較?冷血刻薄、自私自利!」
  • 醫生豪飲葡萄糖惹爭議,值得深思的遠不止是誰付這7塊錢那麼簡單
    萬萬沒想到,這事兒卻引來了部分網友的質疑:「手術室的免費葡萄糖?挺貴的7-8一瓶呢?你給錢了沒?」「你給錢了嗎?免費喝的?」、「葡萄糖交錢了嗎?隨便喝嗎?」甚至還有網友炮轟:「這錢是算病人頭上?」
  • 西安一醫生術後喝葡萄糖水引爭議 市民為他買飲料
    沒想到「豪飲」葡萄糖卻引來部分網友質疑:「這瓶葡萄糖誰付錢?」「葡萄糖錢交了嗎?隨便喝嗎?」近日,後續來了。有熱心網友買了六箱飲料專程送給這位醫生,並暖心地說:「以後別喝葡萄糖了,我知道不好喝」。視頻中的醫生叫鄭濤,是西安某醫院神經外科的醫生,當天,他做了一臺腦幹出血的手術,時長8小時,由於中途不能喝水,他感到嗓子都快「冒煙」了,就直接喝了一瓶含量為5%的葡萄糖水。面對網友「是否是病人付錢」的質疑,鄭濤也作出澄清:喝的這瓶葡萄糖水對手術沒有影響,費用是算進科室成本裡的,如果在手術中要算進病人的費用,是需要開具處方的。
  • 西安一名醫生連做4小時手術,飲葡萄糖後遭質疑,你如何看待?
    就想小時候我們明明在家學習了一天,晚上休息的時候玩會手機,爸媽回來看到你在玩手機,就說你玩了一天手機一樣。 1、病人是付了錢做手術的 ,所以醫生也有責任盡力去做 2、如果是記在病人帳上原則上醫生私自去喝是不對的 ,長時間手術醫生需要補充能量 ,醫院應提前準備好專用的 ,從感性上來說別說喝一瓶了葡萄糖了, 就是貴幾十倍的都行, 所以有親人要長時間做手術可以帶點功能飲料?
  • 醫生救護車裡吃香蕉、手術室飲葡萄糖被噴背後
    …… 視頻背後隱藏的真相 如果只看這一短短的幾秒鐘的視頻,不少人肯定會像網友一樣氣憤無語,但是,對於事實真相的了解,是不能僅僅只看一面的。 這是一次往返420公裡的緊張救援,患者病情危急,這是一場與時間賽跑的工作。近7個小時的奔波勞累,使得所有的醫護人員都已經精疲力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