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溼的空氣,對於相機來說潮溼可不是什麼好事情,尤其是RH值大於60%的時候,還會造成鏡片發黴內部電路短路的這種不可逆轉的傷害。
so~本期就給大家帶來防潮防雨的乾貨一篇!
▶️NO.1鏡頭存放方法
存放環境的相對溼度應最好低於60%。如果溼度過高,就應將相機放在防潮箱內保存。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真皮的相機包不適合在潮溼天氣使用,因為真皮材質鬃孔很容易吸潮,並在乾燥時再把潮氣放出,而木質物品也容易吸潮,也應儘量避免使用真皮和木質的盒、套來長期存放鏡頭。
🍎那麼問題來了,相機存放是越乾燥越好嗎?
太過乾燥(RH小於30%)會使鏡頭內零件上的潤滑劑幹掉而影響鏡頭操控。同時,過於乾燥還可能導致鏡頭的調焦環膠皮開膠。
看來相機還真是嬌氣的傢伙~那要怎麼存放才能萬無一失呢?
▶️NO.2如何選擇合適的防潮箱
🍑1.DIY防潮箱
假如你覺得自己的相機買時不貴,準備玩膩了就出二手,專門買個防潮箱感覺有點浪費,那就可以買個密封收納箱,用消毒水清洗一遍之後,買些炭包或者防潮珠,跟相機放在一起,可以達到防潮效果。還有就是一定要買個溼度計放在裡面,實時查看一下溼度情況。
🍑2。相機專用防潮箱
對攝影有長期計劃的,可以購買相機專用的防潮箱。箱子上面內置溼度計,還附帶一個電子式吸溼卡,插在插座上能自行除溼,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請不要在電子式吸溼卡通電時,在其周圍放置雜物,特別是易燃易爆的物品,因為電子式吸溼卡通電時會產生大量熱能,比較危險,建議插在牆插上。
🍑3。電子防潮櫃
專業拍攝的人士,一個防潮箱恐怕裝不下這麼多設備吧,而且防潮箱的吸溼卡時不時要拿出來進行除溼。而電子防潮櫃是電子式自動除溼,只要插著電,就不怕打開櫃門,只要設定一個值,就會恆溫恆溼。高級的防潮櫃還會設有防盜鎖,那就是相機器材的保險柜。大點的防潮櫃裡面有間隔,可以方便我們放置多部相機、鏡頭以及相關配件。簡直是攝影發燒友和專業攝影師的最佳選擇。
▶️NO.3外拍偶遇潮溼天氣,怎麼辦?
外面拍照時,突然天氣驟變,下起了小雨,這個時候,一個透明塑膠袋就可以幫助你,只要將透明膠袋底部開個口,用於露出鏡頭,然後用遮光罩卡住開口處,達到密封狀態。這樣有效防止雨水直接淋溼鏡頭和機身,特別是卡口的地方。這種低成本而且隨手可得的方法,不過只適合雨勢較小的情況下使用。
除了透明膠袋這招之外,還可以準備專門的相機防雨罩,不僅可以抵禦雨水,而且在惡劣的環境下使用也可以很大程度地保護好相機,比起透明膠袋,防雨罩的安全係數要高很多。當然這就需要額外支出一筆費用,市面上普通的相機防雨罩大概在100元到300元之間。
▶️NO.4室內臨時防潮措施
在潮溼的環境下,可以用能密封的塑膠袋臨時包裹鏡頭,內部同時放置矽膠或食品乾燥劑吸收水分,再將其放到攝影包內存放。
▶️NO.5意外落水處理方法
意外落水是我們最不想看到的了,但萬一手滑如何補救就是關鍵了。撈出後,首先關閉電源取出電池,然後再擦乾縫隙處的水。將鏡頭從相機上取下,打開相機電池倉蓋,用熱吹風烘乾相機與鏡頭。再就近找到維修點拆開相機機身清潔、烘乾內部。需要注意的是,在沒有確認內部完全乾燥之前,千萬不要通電試驗,否則水漬可能導致電路完全短路而徹底損壞相機。
此外,許多相機都有專用的潛水外殼,以便於潛水攝影愛好者在水中攝影使用。這種外殼因為具有耐高壓,防水、防塵的功能,除了能在潛水時使用之外,也可以在潮溼或雨雪天氣下使用來保護相機和鏡頭。
▶️NO.6鏡頭髮黴如何補救
鏡頭髮黴很難補救,雖然拆開溶解發黴的鍍膜,但拆過重組的鏡頭會比以前更加容易發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