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來自番禺區市橋街的遊泳愛好者——「獨臂泳士」高允銳與來自其他省市的6位遊泳愛好者參加了遊泳橫渡瓊州海峽活動。
最終,高允銳歷時8小時23分,遊程21.3公裡,成功橫渡被喻為「水上珠穆朗瑪峰」的瓊州海峽,成為全國首位以單右臂遊泳橫渡瓊州海峽的成功者。
高允銳在橫渡前的壯行晚宴接受授旗
從泳池到海峽,「獨臂泳士」苦練備戰
瓊州海峽地處廣東省雷州半島與海南省之間,是中國三大海峽之一。海峽東西長約80公裡,南北最大寬度39.5公裡,最窄19.4公裡,平均寬度29.5公裡。
2017年,番禺遊泳愛好者曾志忠參加了橫渡瓊州海峽活動,成為番禺首位成功橫渡者;2018年,番禺泳手梁澤強成功橫渡了瓊州海峽;2019年,洪潤輝、梁權華、梁榮添、蔡結球等4位番禺遊泳愛好者也成功橫渡。
番禺泳友們的勇於挑戰、敢於拼搏精神深深感動了高允銳。特別是2019年5月2日洪潤輝的成功橫渡,高允銳隨航助威,親身目睹了泳友在大海中劈波斬浪、不輕言放棄,勇往直前的勇士模樣,也被大海這種風浪齊聚、水母襲擊、瞬間變幻莫測的魅力吸引。在番禺橫渡勇士門的鼓舞下,高允銳毅然報名參加2020年的瓊州海峽橫渡活動。
高允銳在橫渡前和同伴合影
高允銳十多歲時因意外失去左臂,2000年來番禺發展,現在番禺區某企業一名員工。他身殘志堅,平時喜歡運動,特別喜歡遊泳,一年四季都堅持遊泳運動,也喜歡挑戰。每年一渡的橫渡珠江活動,他已參加了5次。2013年成功橫渡黃河、暢遊長江5公裡;2016年成功挑戰45米高的笨豬跳。但對於平時習慣在泳池或江河遊2-5公裡的「菜鳥」來說,挑戰大海20多公裡甚至30多公裡的遊程,無論在體能上還是技術上談何容易,更何況是只有一隻手臂的人。
在番禺橫渡勇士鼓舞下,高允銳有計劃地進行訓練、測試,從每天的2000米練習增量到3000米、4000米甚至5000米,從江河的3公裡、5公裡拉練,到8公裡、10公裡、12公裡甚至15公裡。在這過程中,高允銳遇到了很多困難和困惑,也曾出現過放棄的念頭,但在番禺橫渡勇士和泳友們的不斷鼓勵下他堅定了信念。泳友們犧牲了很多個人的休息時間來對他進行陪練和指導,經過日復一日的訓練,高允銳逐步克服困難,不斷提高了遊泳技術和體能,具備了遊長距離的能力。
高允銳在橫渡中
雖然今年遇到了疫情特殊情況,春節後的訓練延遲了很多,直到3月中旬才恢復訓練,但是功夫不負有心人,離出徵日期短短的時間內爭分奪秒去練習,為出徵贏得了很好的競技狀態。
克服萬難,他用單臂划動成功橫渡海峽
練兵千日,用在一時。今年6月16日,高允銳與來自其他省市的6位遊泳愛好者正式成為海口市海牛橫渡俱樂部組織的第72批次橫渡成員。海口市海牛橫渡俱樂部自2000年至今已成功組織了71批次橫渡瓊州海峽活動,551人/次參加,470人/次橫渡成功。
6月13日,高允銳來到海口市報到。6月15日早上,他還和參加橫渡的戰友在海口市白沙門公園渡海英雄紀念碑前獻花及舉行宣誓儀式:「我們是橫渡瓊州海峽的勇士,我們是遊泳健兒的驕傲,我們勇往直前,決不輕言放棄,我們前進!前進!向前進!」
6月16日零晨4點多,橫渡勇士、護航員及親友團在白沙門沙灘上集結,所有護航船整裝待發,橫渡勇士豪情萬丈。零晨5時17分,一聲令下,7勇士正式下水,開始了由南往北的橫渡。
高允銳橫渡成功後參加頒證儀式
茫茫大海漆黑一片,剛開始1公裡,高允銳身體還未舒展開來,胸口感到壓悶,隨著逐步進入狀態,高允銳用他那矯健有力的雙腿蹬水,蛙泳形式遊進,當天的風浪很大,基本都是3-4級的風浪,海溝段(海南省與廣東省海水交界約7公裡南北寬這段俗稱「海溝」)甚至出現5-6級風浪,蛙泳遊進約13公裡,高允銳腿部有些疲憊,特別是膝關節和踝關節,出現了一蹬水一蹦緊一疼痛的情況,腿發不了力,只能夠轉換遊泳姿勢---自由式。
在大風大浪中,自由式是很容易喝進鹹海水,而且不容易抓水划水,況且自由式是高允銳的短板,為了這次橫渡,他在大半年前才開始苦練自由式。
隨著不斷堅持前進,海岸線逐漸看得清晰,離登陸目的地越來越近,但他身體越來越疲憊,右臂划水越來越吃力,前進速度越來越慢,口腔不斷地進水,鹹苦的海水醃得喉嚨和舌頭象火燒一樣辣辣的,身體已到了極限,遊泳的姿勢已經變形,手臂只是機械性地划動,大腦微微出現幻覺,很想停下來放棄,信念支撐他要堅持下去。
沒多久,導航船上傳了一個聲音:大約還有700米。這個時候高允銳好像被打了興奮劑,感覺到能量滿滿,拼命地用那疲憊不堪的右臂划水。1米、2米……突然手碰到了礁石,到岸了,那一瞬間,淚水湧出了眼眶……
高允銳終於在當日13時40分在廣東省徐聞縣海安排尾角海岸成功登岸,歷時8小時23分,遊程21.3公裡,橫渡成功。
高允銳的「橫渡勇士牌匾和橫渡證書」
橫渡瓊州海峽,對「獨臂泳士」高允銳來說是一次不可多得的人生挑戰,但是挑戰過後,生活還要繼續。他告訴記者,自己很享受每一次挑戰中的毅力錘鍊以及精神財富新積累,「人生就是一次次新挑戰!自信、堅持,乃有成事之可冀。」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肖桂來 通訊員 潘偉璘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李波 肖桂來 通訊員 番禺區遊泳協會廣州日報全媒體視頻記者 肖桂來 李波 通訊員 番禺區遊泳協會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