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繪本:奧黛麗·赫本
風格:簡筆畫
她是優雅的同義詞她是女人與孩子的精緻混合她是美麗與聖潔的標尺我們為她傾心 無論男女上帝也渴望親吻她的臉頰她是飄落在人間的天使她是奧黛麗·赫本
她的出生
上帝親吻了一個小女孩的臉頰,於是赫本誕生了。
1929年5月4日,她出生在比利時布魯塞爾,出生六周,患上了嚴重的百日咳,母親是一個虔誠的基督教精神療治者,拒絕她去看醫生。小奧黛麗柔弱的身子經受不住折磨,沒有了呼吸。身子逐漸發紫,母親拼命地拍打她的屁股,奇蹟發生了,沒有靠任何藥物,沒有醫生的救助,小奧黛麗活了下來。
她的成長
在她六歲的時候,她的父親拋下了整個家庭,一去不回。強勢的母親為她的女兒建立起了努力工作和忠誠的價值觀。看到其他人偎依在父親的懷抱裡,總會感到一種空虛的悲痛,希望父親能夠出現這樣,她就可以跟其她孩子一樣享受到父親的溫暖。她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長大,母女倆被迫過著貧困的生活,數年間,因為食物匱乏,只能經常以鬱金香球根為食物,並靠喝大量的水填飽肚子,長期的營養不良促成她日後瘦削的身材。經常性的身無分文,沒有食物,幾乎被餓死,她的一生都沒有辦法忘記那種感受。
她的婚姻
她有過兩次失敗婚姻,第一任丈夫是演員兼劇作家梅爾·費勒(Mel Ferrer),並生下了兒子西恩·赫本·費勒(Sean Hepburn Ferrer),但因兩人的事業發展差距日益明顯,婚姻開始出現裂痕,這段婚姻維持了13年;第二人丈夫是小她7歲的心理醫生安德烈·多蒂(Andre Doti),並誕下次子盧卡·多蒂(Luca Doty),為維繫家庭赫本息影專心扮演妻母角色,但多蒂常年流連花叢熱衷夜場,同樣這段婚姻維繫了12年。不管怎樣,兩次婚姻的結束,談不上誰對誰錯,當兩個靈魂無法融合在一起時,大家只是感到悲傷。從某種角度來說,父親的離家出走給她的情感世界帶來很大的創傷,而這種創傷帶來的遺憾和惆悵為兩次失敗的婚姻,承擔了一定的責任。她始終無法治癒幼年父親留下的創傷,這種原生家庭的創傷給她的一生婚姻都蒙上了陰鬱的色彩,情感上的飢餓是食物無法緩解的。兩段婚姻之後,她遇到了演員羅伯特·沃德斯(Robert Wolders),她稱他為靈魂伴侶,兩人雖然沒有結婚,但沃德斯伴隨著她走到人生盡頭。
她的生活
她熱愛著她的家庭生活,熱愛的她的孩子跟普通的平凡而偉大的母親一樣。她最大的願望就是能夠讓她的家庭保持完整。她熱愛她的狗她的花園,她的日常飲食,還有她的丈夫和孩子們。她經常在廚房中,費盡心思地準備各種的食物,對於每一件事情,她都竭盡所能去做這些能夠讓她感到滿足感到幸福。
她的成就
她的夢想是成為巴黎舞團的首席女演員,在她很小的時候就開始練習芭蕾,即使在戰爭時期也沒有中斷。法國著名作家克萊特發現了她,引導她走上了演藝之路。一個平凡的女孩,不懈的努力,再加上一點點幸運,天賦被發現,在演員編劇導演的幫助下,最終取得成功。她主演的每一部影片包括《羅馬假日》《蒂凡尼的早餐》《龍鳳配》《謎中謎》《窈窕淑女》《戰爭與和平》《黃昏之戀》《儷人行》等中的每一個角色都演得出神入化。她美麗而獨門唯一,覺得自己太瘦,鼻子不夠挺直,腳也太大,然而她的平底鞋、三分,袖、金屬腰身、立領套毛衣、誇張的太陽眼鏡……使它總處於時代的焦點,成為時尚界的象徵人物。她的好身材:在戰爭期間成長,在童年時代遭受饑荒,每天都進行身體鍛鍊,然後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合理使用科學比例的各種食物,並且心情愉快。她一直認為,每一個女人都應該找到一種適合自己的穿衣風格,在這個風格的基礎上,根據時尚流行和季節變化去裝點裝飾,而不是做一個時尚的奴隸不停地模仿某個明星的樣子。越簡單越好,這是她穿衣哲學的精髓部分。她一直遵循自己的信仰,堅信簡單的力量做那些你最需要做的事情,清楚地知道你想要的是什麼,如果你想要的太多不帶什麼都得不到,而且會把你的生活搞得複雜勞累。
紀梵希與她
于貝爾·德·紀梵希(Hubert de Givenchy)是她多年以來禮服的提供商,他們一起創造了清新脫俗的形象,創造了一個奧黛麗·赫本的審美品味。他們的靈感碰撞總是來得格外默契,紀梵希一生未娶,很多人認為是和赫本有關,畢竟紀梵希對她的態度如此特別。即便如此,赫本一生都在走著她自己的軌跡,與紀梵希處在一種微妙的關係中,在她病危時,紀梵希用私人飛機送她回家,並且在飛機里舖滿鮮花。在旁人看來,紀梵希對她已經超越了普通的愛情。他說她是自己的靈感繆斯,精心打造最完美的女神,記得她所有的喜好,把她當成小女孩一般的寵愛,卻從不沾染煙火愛情。
她的晚年
她的一生很成功,每一次的選擇都是正確的高尚的。她選擇了她的事業,然後選擇了她的家庭。當孩子長大後,她又選擇了世界上那些不幸的孩子,她選擇了回報。每當在電視上或者報紙上看到發展中國家的那些母親、兒童遭遇令人難以置信的悲劇時,她常常感到無限的絕望和無助。晚年,她出任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慈善大使,為第三世界的婦女兒童爭取權益。在她看來,沒有什麼比孩子更重要,在人的一生中有什麼比童年的愛、溫暖、關懷食品和教育更重要。世界本來就是不公平的,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那些富有的人就有義務有責任去幫助那些一無所有的人。她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使社會了解和意識到兒童的需要。愛能治癒任何傷口,而且會讓生命變得更美好,她做到了——用愛去對待世界,同時也得到了——世界對她的愛。
她回家了
1993年,在瑞士住宅家,她靜靜的走了,她在微笑,嘴輕輕張開著,一滴眼淚掛在她的嘴角,淚滴在閃光,像是一顆鑽石。
在好萊塢的世界裡,沒有哪個明星能比奧黛麗·赫本更閃亮。她迷人,她優雅,她脆弱,她善良,她的完美形象照亮了整個電影界。她令人尊敬自身又充滿靈感,又能激發身邊的人熒幕上下善舉無與倫比,每個人都愛戴她。她低調不願意出風頭,把自己的輝煌時刻忽略掉,讓自己的生活平淡無奇顯而易見。
她,是每一個女生的夢想。
生命依然靜靜的奔湧靜靜的燃燒,在這寂靜之中,靈魂美妙的飛翔及來自靈魂深處妹的微笑讓我們淚流滿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