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呀!流氓!」
這是我們經常能夠在電視劇或者電影當中看到的橋段,在一些漂亮的小姐被圖謀不軌的男士騷擾或者非禮了的時候,我們通常都能聽到這句臺詞,久而久之,「流氓」仿佛就成了許多女孩子用來罵非禮者的詞彙。
但是要知道,從來沒有一種文字或者語言是毫無來由的,中文和漢語更是如此。語言源自生活,這是適用於任何語言的一種普遍性規律,那麼,「流氓」兩個字到底源自何種「生活」呢?今天,就讓我們來探究探究,漢語裡「流氓」的內涵和來源。
無地者,即為「流」
要說「流氓」到底是什麼意思,還是得先把兩個字拆開來理解。先說說「流」,在古代,「無地者為流」,也就是沒有土地的人,一律被稱為「流」。
這是什麼意思呢?說到這裡,就不得不提到中華文化當中「安身立命」的概念。中國古代是典型的農業社會,人們的家國觀念濃厚。先家後國,無家則無國。意思就是,如果沒有強大的農業生產力,國力就無從得到支撐。
這是因為,在古代,國力的基本衡量標準是一個國家軍隊的實力。而要養活國家的軍隊,軍糧就是必不可少的東西。所以古人們總是以農為重,因為只有農民能為國家產出糧食,這樣一來,不僅是軍隊,平民也不至於餓死、或者是被戰亂所牽連。
簡言之,就是種地最光榮。這樣一來,有地種的人和沒地種的人地位就截然不同了。「流」的意思也就是「流民」,既然沒有土地,這樣的人肯定也沒有安身之所。也被視作不為國家經濟出力的吃白飯的人,故而遭到鄙視。
無房者,為「氓」
「安土重遷,黎民之性;骨肉相附,人情所願也。」
這是《漢書》當中,對國家人們與房產、土地之間命運相互聯繫的說法。我國古代是農業社會,那麼我們自然就可以理解古人們對土地和房產的依附,沒有土地不行,沒有房產,則更不行。
為什麼不行?你反過來想想,沒有土地的人,就沒有生產資料,自然也就沒有辦法養活自己,更別提養活別人了。而有關沒有房子為什麼為「氓」,這裡還有一段更加露骨的解釋。
如今看來,「流氓」二字還算是比較委婉的罵人詞語了,但是在古人看來,沒房的男人就是「流氓」,為什麼呢?這是因為,沒有房子,就沒有地方和妻子行房事,自然就沒有能養育後代的能力。古代的女子們若是遇到了這樣的男人,必定會對他們養家餬口的能力產生質疑。
何為「流氓」?古代女子的問話扎心了
綜合起來看,在古代,「流氓」二字指的就是沒有土地、沒有房產的男人。雖然但是,「流氓」的表面意義我們已經很清楚了,在古代,「流氓」的引申義就已經昭然若揭了。
因為有房有地是判斷一個男人能力的標準,而無房無地的男人不僅會遭受質疑、鄰裡街坊還都會貶低他,這就造成了一種譏諷的含義。
試想一下,古人們也會相親。在相親的時候,女方問及男方有沒有房產、家裡有幾畝地的時候,男方支支吾吾說沒有,女方聽了,下一句話就問過來:「沒有房沒有地還過來相親,你是流氓嗎?」
在如今看來,這樣的問題依舊十分扎心。讓我們想不到的是,早在遙遠的古代,人們就對有房有地這種事情十分在意了,再怎麼說這些也是一個家庭未來的全部生產資料,所以在封建社會,在意這些總是沒錯的。
雖然在如今,「流氓」二字大有「變態」、「無禮」的意味在內。但是從「流氓」的來歷,我們可以看出,中國人從古代開始就執著於居家固本,對房產和土地的執著是經久不衰的。即便扎心,但好像也是事實,你覺得呢?
關注華太師,了解更多你不知道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