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一晃已經到了12月了,離2017年已經不到一個月了,大家對新的一年有什麼樣的期待呢?如果還沒想到,那小編先在這裡給大家一個,外媒盤點了2017年即將發售的16款遊戲大作,《荒野大鏢客2》、《塞爾達傳說:荒野之息》與《質量效應:仙女座》毫無疑問佔據了期待值最高的前三甲,喜歡的朋友快來看看有你喜歡的沒有。
▼1.《荒野大鏢客2》(Red Dead Redemption 2)
Rockstar的業內霸主系列當然要佔據這份榜單的頭名。前作《荒野大鏢客:救贖》不但把握住西部蠻荒的精髓,更獻上了精彩絕倫的聲優表演和遊戲史上最寫實的主角。因此,這部續作更加令人期待。不過,跳票延期是Rockstar的老毛病。所以預定於2017年內發售的續作肯定還要等上好長一陣。如果一切順利,明年此時也許能再續你的西部之旅。
▼2.《塞爾達傳說:荒野之息》(The Legend Of Zelda: Breath Of The Wild)
玩家們的耐心終有回報,任天堂總算在《塞爾達傳說:荒野之息》中嘗試開放世界。這是一款野心勃勃的遊戲,而任天堂絕對有實力完成。如果不是《荒野大鏢客2》擋道,《塞爾達傳說:荒野之息》一定是2017年度遊戲的首選。
▼3.《質量效應:仙女座》(Mass Effect Andromeda)
EA和BioWare承諾將在2017年春天為玩家們獻上全新的科幻冒險。這意味著《質量效應》將會有煥然一新的設定、人物和劇情。雖然前作三部曲的內容不會經常在《質量效應:仙女座》中出現,玩家們還是希望能找回原汁原味的《質量效應》體驗。而從已經公布的內容看來,這款3月首發的遊戲素質值得期待。
▼4.《生化危機7》(Resident Evil 7)
《生化危機》遊戲迷們望穿秋水的正統恐怖生存遊戲能否凱旋歸來?目前的所有跡象都指向肯定的回答。今年E3上發布的初始時刻(The Beginning Hour)試玩版遊戲和最近幾周發布的試玩影像都說明卡普空終於聽取了玩家們的心聲,決心讓該系列回歸原點。
▼5.《莎木3》(Shenmue III)
如果鈴木裕和他的Ys Net工作室能在2017年內完成《莎木3》,那將是一個小小的奇蹟。為了這個夢想,鈴木先生等了16年。值得一提的是,前兩作不僅堪稱沙盒遊戲的鼻祖更發明了「快速反應事件」(QTE)系統。那麼問題來了,《莎木3》是否能符合玩家預期?粉絲們的接納程度將是關鍵。
▼6.《刺客信條2017》(Assassin's Creed 2017)
經過一年的停擺修整之後,《刺客信條2017》應該能一掃《大革命》(Unity)和《梟雄》(Syndicate)的低迷,為育碧的旗艦遊戲系列帶來巨變。據說這一代的背景設在古埃及,那麼探索金字塔內部或者刺殺法老就在情理之中了。
▼7.《索尼克:狂歡》(Sonic Mania)
經歷多年的苦悶等待之後,我們終於在試玩影像中看到《索尼克4》的應有面貌,有望在2017年盼來2D《索尼克》的回歸。而著名獨立製作人克裡斯蒂安·懷特海德(Christian Whitehead)的加盟必定能幫助世嘉扳回一城。歡迎回來,索尼克。
▼8.《不義聯盟2》(Injustice 2)
赤手空拳的格鬥已經不能滿足玩家,因為眼部雷射、三叉戟和蝙蝠鏢將成為2017年的新寵。《人間之神》(Gods Among Us)為該系列打下了堅實基礎,而續作肯定會更加勁爆。希望華麗的轉場、B格升級的換裝和改變屬性的空投裝備能為我們帶來近年來少有的高定製化的創新亂鬥遊戲。
▼9.《掠食》(Prey)
重啟《掠食》項目是Bethesda近期以來最冒險的決策之一。與《上古捲軸》、《輻射》,甚至是《羞辱》系列不同,《掠食》並沒有龐大的玩家基礎。而且該項目上次發布消息還要追溯到2006年。就算玩過很多遍,玩家也早已忘記前作劇情。不過,從早期遊戲截圖可以看出,《掠食》的風格同Creative Assembly工作室的《外星人:隔離》(Alien: Isolation)相近。如果能有後者一半的品質,《掠食》必然大獲成功。
▼10.《仁王》(NIOH)
受宮崎英高的《黑暗之魂3》(Dark Souls III)啟發,Team Ninja的《仁王》以刀刀入肉的近身肉搏和高風險回報比的獎金系統為特色。玩家可以用戰鬥中贏得的獎金購買道具,升級人物,可人物一旦被殺就會失去一切。而武器準備姿勢、快節奏的戰鬥和風格迥異的劇情也讓該遊戲深受「武士迷」的喜愛。
▼11.《地平線:黎明時分》(Horizon:Zero Dawn)
人們曾懷疑Guerrilla Games是否有能力完成《地平線:黎明時分》,但他們都被今年E3大展上發布的超長演示中的美麗畫面所折服。如果戰鬥、探索和劇情都能像製作方承諾的那樣自由,這絕對是一款神作。
▼12.《除暴戰警3》(Crackdown 3)
不是每一款遊戲都需要富有內涵的劇情。有些時候,玩家只想打爛一切來發洩。但是,微軟對《除暴戰警3》缺乏底氣,只敢含糊地將發售日期定在2017年內。顯然這款完全依賴雲計算的遊戲還需要進一步測試。
▼13. 《帽子頭歷險記》(Cuphead)
簡而言之,《帽子頭歷險記》是一款挑戰玩家反應和毅力的橫板過關遊戲,最為突出的是其讓人眼前一亮的畫風。受Fleischer工作室動畫(最著名的是《大力水手》)的啟發,兩位獨立製作人(莫爾登豪爾兄弟)打算重現上個世紀30年代的意境。更讓人感動的是,他們親手繪製了每個動作與每幅背景。
▼14. 《命運2》(Destiny 2)
《命運》的劇情純屬扯淡,而宇宙規模更是明顯小於預期,但近乎完美的槍械繫統、副本設計和畫風值得傳承。今年東拼西湊而成的大型DLC「鐵旗崛起」(Rise of Iron)似乎僅僅是為了填補《命運2》的跳票空檔。但是,如果明年秋天能玩到規模更大、素質更高,甚至是面面俱到的正統續作,玩家們應該會原諒Bungie工作室。
▼15.《龍鱗化身》(Scalebound)
從預告片中可以看出,遊戲戰鬥系統的流暢性和質感已相當完善,問題在於角色扮演部分的表現。小編還真心希望尚未公布的技能與神龍自定義系統能深入整合進遊戲,而不是為了增加遊戲時長而畫蛇添足。
▼16.《南方公園:完整破碎》(South Park: The Fractured But Whole)
《南方公園:真理之杖》(South Park: The Stick of Truth)向世人證明:只要用心,動畫衍生遊戲也很精彩。《完整破碎》不需要太多創新,只要把握住復古角色扮演遊戲的精髓,再加入原創劇情就能確保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