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片潮汕民宅已被淹沒,救援隊伍載著村民轉移。記者陳正新 通訊員張選賢、盧偉銳 攝
在東莞,一輛轎車被淹沒車頂,附近店主砸開車窗救人。記者盧政 攝
普寧,一位嬰兒在「生命船」中安睡。記者陳正新 通訊員張選賢、盧偉銳攝
紫金縣龍窩鎮災民喜領空運而來的食品。記者曾煥陽 通訊員張松新、葉戰祥 攝
民兵在懷集救助受困群眾。記者龍成通 攝
地點:東莞
楊先生和同事無論如何也沒有想到,一場大雨險些奪去兩人的生命……癱坐在東莞莞城威尼斯廣場邊佳居樂櫥櫃店裡,楊先生滿是死而復生的僥倖,而他的同事則痛哭不止,剛從死亡邊緣回來,她幾乎精神崩潰。
冒著生命危險砸車窗救人的是佳居樂櫥櫃店的老闆廖忠華和店裡的設計師劉光震。面對記者,兩人還有些不好意思,「我們沒做什麼。」 廖忠華說。
店主聽見有人水中呼救
昨天中午11時30分許,突然降臨的暴雨使莞城威尼斯廣場附近一片汪洋。半年前,這裡就開始修路,坑坑窪窪,天氣好時車就難行,一下雨,車輛就更開不動了。
廖忠華今年36歲,是湖北宜昌人,他的櫥櫃店就開在威尼斯廣場的路邊。店面地勢很高,但突然而至的暴雨一下子就讓水位猛漲,大水已經湧到了店門口。「水都漫到我店裡了,路面的水深肯定超過1米了。」廖忠華說。
擔心來店裡買東西的顧客車輛被淹,廖忠華不停地在門口察看。11時35分許,廖忠華和店裡的設計師、21歲的廣西人劉光震突然聽到櫥櫃店右側30米處有路人在喊,似乎是一輛被困的車裡還有人。
被困者從砸破的車窗逃出
廖忠華和劉光震沒有猶豫,帶著店裡的滅火器馬上涉水過去。「一輛小轎車車頭朝主山方向,水流很急,我們逆水走過去。」 廖忠華說,走到車邊,他聽到了敲打的聲音,「當時車裡面已經全是水,根本看不清裡面有沒有人,但是聽到敲打聲,我知道裡面一定有人」。
「讓開點,我要砸窗了!」 廖忠華說,他擔心用滅火器砸窗時傷到裡面的人,所以在砸窗前大喊了幾聲。駕駛員一側的車窗玻璃三兩下就被砸開了,「我們一起把駕駛員楊先生往外拖出來,副駕駛座上的女士也隨後從這個車窗被拖了出來。」廖忠華說。
回憶當時的情景,廖忠華說,因為車門打不開,他們只能從車窗出來。「幸好兩人都不是太胖,如果太胖,從車窗裡出不來,那我也不知道怎麼辦了。」 廖忠華說。
兩三分鐘水就淹沒車頂
廖忠華、劉光震還有一個路人齊心協力將獲救的兩人慢慢地扶回櫥櫃店(見圖)。來店裡做企業形象設計的張建成趕到門口幫忙,獲救的女士被張建成抱住。該女士在獲救過程中被玻璃碴劃傷,流下來的血染在了張建成的襯衣上。
劉光震告訴記者,獲救的車主楊先生告訴他們,他在清溪鎮做機械加工,昨天上午帶著廠裡的女員工過來報讀成人本科。「車輛原本是往莞城方向開的,但水太大,竟然將車轉了一個方向」。
楊先生說,車輛行至東縱路,兩三分鐘車輛便被井蓋湧起的大水淹沒至車頂,車輛熄火,車輛無法打開,車門也推不動,就連車內的救生錘都敲斷了,車窗依然沒碎裂。眼看著被淹沒時,廖忠華和劉光震趕到了,他和女員工才得救。
地點:汕尾陸河縣
醫生冒險蹚河為孕婦接生
自16日以來,連續3天受到暴雨侵襲,汕尾市陸河縣新田鎮受災嚴重。該鎮一名孕婦昨日早晨突發羊水早破,卻因道路被大水淹沒中斷而無法送到衛生院。衛生院派出的兩名產科醫生挽手涉險蹚過水流湍急的幾近沒頂的河道,最終成功趕到產婦家中。
昨日早上7時,一名女嬰成功降臨到這個有愛的世界。
昨日早上6時,新田鎮參城村一名孕婦突發羊水早破。這是臨產的徵兆。如果在平時,家屬會立刻把孕婦送到大概2裡外的新田鎮衛生院。可這個時候,大水淹沒了道路。
孕婦家屬將電話打到了新田鎮衛生院:孕婦送不出來了,能不能派產科醫生來?
「這是生小孩的大事,不去不行,只能硬著頭皮去。」新田鎮衛生院陳院長告訴記者,兩名產科醫生帶著醫療器械和藥品趕往參城村。
河水高漲,去參城村必須蹚過一條寬達200米的河流。當時水流很急,兩名醫生手挽著手,冒著危險蹚水往河對岸走。最深的地方約有1.5米,如果不踮腳走河水幾乎要淹到頭頂。這兩名醫生最終在病人家屬的幫助下安全到達了河對岸。
兩名醫生馬上趕往孕婦的家中,進行了緊急分娩。早上7時10分,一名女嬰誕生了,母女平安。本報陸河訊 (記者陳正新 通訊員彭煌)
地點:懷集
66歲大叔獨撐橡皮筏救人
昨日上午10時許,在懷集紅旗南路附近,66歲的冼叔手持過丈長的竹竿,獨自撐著一艘綠色小橡皮筏穿行在街巷中。記者趟著漫過大腿的水流趕上前去,從冼叔那了解到,前日開始,他就自發地到水浸最嚴重的沿江東路一帶救出兩人。
在工業大道與紅旗南路十字路口,記者每趟出一步都很困難。冼叔用不慣配套的塑料槳,僅憑早年打魚的經驗和一根竹竿,就輕巧兜轉著避過了湍急的渦流。此時,恰好有一個孕婦被民警駕車送到城中路路口,但由於路口水深,越野吉普也「望而卻步」。冼叔見民警在招呼,急忙擺橡皮筏趕過去,接過孕婦和家人,一直送到斜對面的懷集縣急救中心。
而昨日上午,民兵禤大哥與兩名隊友趕往沿江東路解救兩名被困老人。由於老屋一樓水淹一米五,民兵準備破窗而入,再從閣樓下樓梯將兩名老人抬出。然而正當禤大哥從窗口伸腳踩在閣樓木梯時,由於長時間被水浸,樓梯木梯已成「朽木」,輕輕一踩便已全部塌落,禤大哥立即雙手抓住閣樓,但此時整個人已懸在半空,後引體向上才重新爬上閣樓。本報懷集訊 (記者陳家源、楊博 通訊員徐維寧、林建軍)
地點:紫金
2架直升機空投救災物資
本報紫金訊 (記者曾煥陽 通訊員張松新、葉戰祥)昨日,廣州軍區第42集團軍和廣東省政府飛行隊同時派出2架直升機,飛赴受災最為嚴重的紫金縣龍窩鎮洋頭村,給該村2000多名受災群眾空運投放了一批食物、飲用水以及救災物資,共為災區群眾發放飲用水43噸、食品15噸、牛奶3噸和衣服3000套,帳篷、蚊帳、毛毯等其他救災物資一大批。
根據河源市三防辦初步統計,截至昨日,河源市有5個縣61個鎮共17.6萬人受災,洪災導致1人死亡、1人失蹤、2人受傷,洪災還導致全市直接經濟損失1.9億元。
災情
揭陽普寧:
暴雨致8人死亡
8月16日20時至18日8時,普寧市出現大範圍特大暴雨,平均雨量324毫米,普寧全市28個鄉鎮街道25個受災。截至目前,湯坑水庫、下三坑水庫均接近歷史最高水位並相繼排洪。
據普寧市委辦提供的初步統計數字,普寧全市受災人口約50萬人,直接經濟損失約6億元,前昨兩日的這次災害共造成該市8人死亡,轉移受困群眾超10萬人。(記者陳正新 通訊員張選賢、盧偉銳)
汕頭:
水務局開通微博救援
汕頭市17日至18日凌晨降雨,其中在潮陽區24小時錄得552.1毫米降水為1959年有連續觀測記錄以來的最大值。
由於潮南區三防辦、當地報警服務臺等接入大量求救電話,而又有大量的求助信息在網絡上出現,汕頭市水務局的官方微博昨日開始在網絡上登記求助者的地理位置、聯繫方式等信息,並稱已經把搜集到的求助信息傳真至潮南區三防辦去組織協調救援。(記者陳正新)
連南:
泥石流致3人死亡
昨天凌晨2時多,連南縣大坪鎮大坪村13隊發生泥石流災害,壓倒了村民房連州的家,熟睡中的婆婆、媳婦和孫女不幸身亡,爺爺由於睡在頂層,僥倖逃生。
據統計,截至昨日上午11時,連南受災鎮7個,受災人口6532人,轉移660人,倒塌房屋182間;死亡3人,全縣洪災直接經濟損失達1953萬元。
(記者曹菁 通訊員劉炫)
梅州:孤島龍村鎮恢復交通
本報梅州訊 (記者葉仕欣 通訊員廖偉軍)昨日,因特大暴雨造成供電、供水、通訊、交通中斷70多個小時的「孤島」五華縣龍村鎮,基本恢復與外界的溝通。但供電、供水、通訊中斷仍未恢復。
昨日上午10時許,記者一行從五華縣城繞潭下鎮、周江鎮,梅林至龍村19公裡路段,記者一行卻走了1個多小時,沿路斷橋,洪水過後滿地泥漿的房屋、道路,倒下阻路的雜竹比比皆是。
來到梅林鎮告嶺村後,通往龍村的S120道路被衝塌,記者一行只能繞走當地狹窄的村道前行,終於在昨日中午1時半挺進龍村圩鎮,成為龍村鎮從16日晚交通中斷36小時之後,進入龍村鎮的第一批人。
另據統計,截至昨日17時,梅州共有35.845萬人受災,轉移12.91萬人,死亡5人,造成直接經濟損失5.687億元。
增城、從化近2萬人受災
昨日,記者走訪從化受災情況最為危險的良平村了解到,白水帶水庫山體出現險情,市三防部門和從化市政府組織專家現場對白水帶水庫進行體檢,決定打通廢棄的水泵排水,加大排水量,並提前轉移3000多名群眾。
昨日,在良平村村委會召開的防禦救災現場工作會議上,市水務局總工程師鄭航桅表示,經過專家組不間斷排查發現,白水帶水庫大壩主體暫時沒有移位、變形等異常情況,但是專家組發現,大壩兩側的壩肩出現漏水狀況,同時水庫蓄水量已經超過警戒水位,如果不及時排水,不排除險情可能會影響到下遊群眾的安全。為此,從化市政府已提前對下遊3000多名群眾進行了轉移安置。
安置點午晚餐兩肉一菜
記者昨日下午來到105國道旁的從化良口鎮良口中學第二校區,這個受災群眾安置點已經開放了近24小時,良口鎮村民潘國彬說,「這裡挺好,一日三餐有保障,午飯還是兩個肉一個菜。」
良口鎮副鎮長鄧書星告訴本報記者,截至昨日下午,良口中學第二校區一共接受了300多戶村民入住。
增城是受災最為嚴重的區域之一。截至17日16時,增城11454名群眾受災,山體滑坡4宗,安全轉移群眾約835人,直接經濟總損失1424萬元。在從化方面,初步統計,轉移受災群眾近8000人,暴雨中一名79歲老人死亡,是否溺亡的情況待查。本報訊 (記者劉幸 通訊員盧紹琨)
作者:陳正新 彭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