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登陸新加坡》博覽會公布參展畫廊和藝術家名單

2021-01-09 手機鳳凰網

2010年12月1日訊:以亞太地區藝術和市場為中心的亞洲全新的主要國際藝術博覽會Art Stage Singapore(藝術登陸新加坡)今天公布了首屆展會的參展畫廊和部分藝術家名單。

定於2011年1月12日在標誌性的濱海灣金沙會展中心開幕,藝術登陸新加坡將有國際上100多家著名或正在崛起的畫廊參加,展示亞洲藝術創作中最精彩和令人興奮的部分。定位於一個國際性展會,與此同時,兼顧亞太地區畫廊與經過精心選擇的西方畫廊的數量平衡,Art Stage Singapore (藝術登陸新加坡)的參展畫廊來自十九個國家。這些參展畫廊經過了嚴格的甄選,選擇的一個標準是展出作品的品質;另一個標準是如何將作品放在語境中展示。參觀者將看到著名藝術家的許多作品或年青藝術家最新的作品。

參加《藝術登陸新加坡》博覽會的國際知名畫廊包括:阿拉裡奧畫廊(首爾/天安/北京/紐約)、Boers-Li畫廊 (北京), Emmanuel Perrotin畫廊 (巴黎/邁阿密), 誠品畫廊(臺北), Hans Mayer畫廊 (杜塞道夫), Michael Janssen 畫廊 (科隆/柏林), Michael Schultz畫廊 (柏林/首爾/北京), Nature Morte畫廊 (新德裡/柏林), Rossi &Rossi畫廊 (倫敦), 香格納畫廊 (上海/北京)以及 Tomio Koyama畫廊 (京都/東京)。

《藝術登陸新加坡》博覽會承諾並鼓勵發掘藝術新星,並在此驕傲地推出「項目舞臺」,這個平臺是供年青的畫廊和藝術家積極地參與培養未來天才、探索新觀念與實踐之邊界的。首屆「項目舞臺」參展畫廊包括:新苑藝術 (臺北), 龍德軒當代藝術中心 (北京), Megumi Ogita 畫廊 (東京), One &J. 畫廊 (首爾), 就在藝術空間 (臺北), PLATFORM3 (萬隆), Shrine Empire 畫廊 (新德裡), TAGBOAT (東京), Vanguard 畫廊 (上海) 和 Vivi Yip Art Room (雅加達)等。參展畫廊的全部名單請見附件A。

首屆展會主要參展的亞洲當代藝術家包括:艾未未(中國), Alfredo &Isabel Aquilizan (菲律賓), 蔡國強(中國), 陳界仁 (中國臺灣), Subodh Gupta (印度), Fx Harsono (印度尼西亞), 賈藹力 (中國), Jitish Kallat (印度), Hyungkoo Kang (韓國), 李輝 (中國),劉小東(中國), Rudi Mantofani (印度尼西亞), I Nyoman Masriadi (印度尼西亞), 村上隆 (日本), 奈良美智 (日本), 仇黯雄 (中國), T. V. Santhosh (印度), 田名網敬一 (日本), Thukral &Tagra (印度), Vasan Sitthiket (泰國), Unmask小組 (中國), Ronald Ventura (菲律賓)和 Geraldine Xavier (菲律賓)。

首屆展會參展的其它地區的代表性藝術家包括:Edward Burtynsky (加拿大), Stephan Balkenhol (法國/德國), Daniele Buetti (義大利), David LaChapelle (美國), Chris Levine (英國), Jin Meyerson (韓國/美國), Andy Warhol (美國)和 Albert Watson (英國)。

為了將藝術置於一個歷史的語境中,入選的一些主要經營現代主義作品的畫廊和經紀人包括:Anna Ning Fine Art (香港), Patrick Cramer (日內瓦)和Edouard Malingue畫廊(香港)。它們展示的作品包括下列來自西方和東方的現代主義大師: 亞歷山大-卡爾多Alexander Calder,(美國), 亨利-摩爾Henry Moore,(英國), 胡安-米羅 Joan Mir,(西班牙)和帕布洛-畢卡索Pablo Picasso, (西班牙);趙無極(中國/法國)和朱德群 (中國/法國)。

參觀者還可以看到專門配合本屆展會而舉辦的若干個展:著名藝術家草間彌生(日本), David LaChapelle (美國), 李輝(中國),許仲敏(中國)和周春芽(中國)以及20多個在「項目舞臺」名下年青傑出藝術家的特別項目。

Art Stage Singapore(藝術登陸新加坡)將於2011年1月12日開幕,於1月13至16日對公眾開放。

《藝術登陸新加坡》博覽會參展畫廊名單

1. 1x1 Gallery (杜拜)

2. 10 Chancery Lane Gallery (香港)

3. 12 (Art Space Gallery) (科洛倫坡)

4. 100 Tonson Gallery (曼谷)

5. Aki Gallery (臺北)

6. Anna Ning Fine Art (香港)

7. 阿拉裡奧畫廊 Arario Gallery, (首爾/天安/北京/紐約)

8. Ark Galerie (雅加達)

9. Artesan Gallery + Studio (新加坡)

10. 季節畫廊 Art Seasons, (新加坡/北京/雅加達/蘇黎世/首爾)

11. Art-U room (大阪/東京) &Numthong Gallery (曼谷)

12. Arushi Arts (新德裡)

13. 亞洲藝術中心 Asia Art Center, (臺北/北京)

14. Aye 畫廊 Aye Gallery, (北京)

15. Gallery Barry Keldoulis (雪梨) &Gallery Reis (新加坡)

16. Bartha &Senarclens (新加坡/日內瓦)

17. 別處空間 Beyond Art Space, (北京)

18. Galerie Bhak (首爾)

19. Boers-Li 畫廊 Boers-Li Gallery, (北京)

20. CAIS Gallery (首爾/香港)

20. Galerie Canna (雅加達)

22. Galerie Caprice Horn (柏林/巴黎)

23. CDA Projects (伊斯坦堡)

24. Chan Hampe Galleries (新加坡)

25. China Today Gallery (布魯塞爾)

26. Collectors Contemporary (新加坡)

27. Conny Dietzschold Gallery (雪梨/科隆)

28. Contemporary by Angela Li (香港)

29. 對比窗畫廊 Contrasts Gallery, (上海)

30. Cramer Contemporary (日內瓦) &Patrick Cramer (日內瓦)

31. 大象藝術空間 Da Xiang Art Space, (臺中)

32. De Sarthe Fine Art (亞利桑那州天堂谷/香港)

33. De Sarthe Fine Art &Espace Nelombos (日內瓦)

34. 對畫空間 Dialogue Space, (北京)

35. Dominik Mersch Gallery (雪梨)

36. The Drawing Room (馬尼拉)

37. Dr. Park Gallery (京畿道)

38. Edouard Malingue Gallery (香港)

39. Edwin's Gallery (雅加達)

40. Galerie Ernst Hilger (維也納)

41. 誠品畫廊 Eslite Gallery, (臺北)

42. Galerie Emmanuel Perrotin (巴黎/邁阿密)

43. F2畫廊 F2 Gallery,(北京, 洛杉磯)

44. 方畫廊 Fang Gallery, (雅加達)

45. Fernando Pradilla (馬德裡)

46. fiedler taubert contemporary (柏林)

47. Flo Peters Gallery (漢堡)

48. Fost Gallery (新加坡)

49. Gajah Gallery (新加坡)

50. Gallery Han (首爾)

51. 新苑藝術 Galerie Grand Siecle, (臺北)

52. Gary Tatintsian Gallery (莫斯科)

53. Greenaway Art Gallery (阿德雷德/柏林)

54. The Guild Art Gallery (孟買/紐約)

55. J &Z 畫廊 J &Z Gallery, (深圳)

56. Gallery Jung (首爾)

57. Galerie Kashya Hildebrand (蘇黎世)

58. Langgeng Gallery (馬格朗/雅加達)

59. LATITUDE 28 (新德裡)

60. 龍德軒當代藝術中心 LDX Contemporary Art Center, (北京)

61. Leehwaik Gallery (首爾)

62. 大未來林舍畫廊 Lin &Lin Gallery, (臺北/北京)

63. 林大藝術中心 Linda Gallery, (新加坡/雅加達/北京)

64. MAM Mario Mauroner Contemporary (維也納)

65. Marlborough Fine Art (倫敦/紐約/馬德裡/摩納哥/巴塞隆納/智利)

66. Gallery Maskara (孟買)

67. Megumi Ogita Gallery (東京)

68. Michael Goedhuis (倫敦, 北京)

69. Galerie Michael Schultz (柏林/首爾/北京)

70. Mori Yu Gallery (京都/東京)

71. Museum of Art &Design (M. A. D.) (新加坡)

72. Nadi Gallery (雅加達)

73. Nanzuka Underground (東京)

74. Nature Morte (新德裡/柏林)

75. Nitanjali Art Gallery (新德裡)

76. 新畫廊 Nou Gallery, (臺北)

77. Number1Gallery (曼谷)

78. One &J. Gallery (首爾)

79. 奧沙畫廊 Osage Gallery, (香港/北京/上海/新加坡)

80. 其他畫廊 Other Gallery, (北京/上海)

81. 偏鋒新藝術空間 PIFO New Art Gallery, (北京)

82. PLATFORM3 (萬隆)

83. Primo Marella Gallery (米蘭/北京)

84. 就在藝術空間 Project Fulfill Art Space, (臺北)

85. 羅浮紫畫廊 Purple Roof Art Gallery, (上海)

86. Richard Koh Fine Art (科洛倫坡)

87. Rossi &Rossi (倫敦)

88. Schoeni Art Gallery (香港)

89. Schuebbe Projects (杜塞道夫)

90. Galerie Semarang (三寶壟)

91. Seven Art Limited (新德裡)

92. 香格納畫廊 ShanghART Gallery, (上海/北京)

93. Shrine Empire Gallery (新德裡)

94. Singapore Tyler Print Institute (新加坡)

95. SNOW Contemporary (東京/新加坡)

96. Sullivan + Strumpf Fine Art (雪梨)

97. Gallery Sumukha (班加羅爾)

98. Sundaram Tagore Gallery (香港/紐約/洛杉磯)

99. Gallery TAGBOAT (東京)

100. Takeda Art Co. (東京)

101. TAKSU (新加坡/科洛倫坡)

102. Takuro Someya Contemporary Art (東京)

103. TKG+ (臺北/北京)

104. Tomio Koyama Gallery (京都/東京)

105. Tristian Koenig (墨爾本)

106. 凱旋藝術空間 Triumph Art Space, (北京)

107. 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 Ullens Center for Contemporary Art (UCCA), (北京)

108. umahseni (雅加達)

109. Valentine Willie Fine Art (新加坡/科洛倫坡/日惹/馬尼拉)

110. Vanessa Art Link (雅加達/北京)

111. Vanguard Gallery (上海)

112. Vernon Gallery (布拉格)

113. Vivi Yip Art Room (雅加達)

114. Volte (孟買)

115. Weiling Gallery (科洛倫坡)

116. 程昕東當代藝術空間 Xin Dong Cheng Space for Contemporary Art, (北京)

117. Y++/Wada Fine Arts (東京/北京)

118. Yoshiaki Inoue Gallery (大阪)

項目舞臺參展藝術家及畫廊名單:

1. :phunk (新加坡),

季節畫廊 Art Seasons, (新加坡/北京/雅加達/蘇黎世/首爾)

2. Fariba ALAM (印度) and Samanta BATRA MEHTA (印度),

Shrine Empire Gallery (新德裡)

3. Radi ARWINDA (印度尼西亞),

Galeri Canna (雅加達)

4. Karen BLACK, Christopher HANRAHAN, Riley PAYNE (澳大利亞),

Tristian Koenig (墨爾本)

5. 曹小東 CAO Xiaodong, (中國)

龍德軒當代藝術中心 LDX Contemporary Art Center, (北京)

6. 張騰遠 CHANG Teng-Yuan, (中國臺灣)

新苑藝術 Galerie Grand Siecle, (臺北)

7. Chris CHONG Chan Fui (馬來西亞),

Valentine Willie Fine Art (新加坡/科洛倫坡/傭吉佳達/馬尼拉)

8. 高明研 GAO Mingyan, (中國)

Vanguard Gallery (上海)

9. Agan HARAHAP (印度尼西亞),

Vivi Yip Art Room (雅加達)

10. Ariel HASSAN (澳大利亞),

Greenaway Art Gallery (阿德雷德)

11. Ranbir KALEKA (印度),

Volte Gallery (孟買)

12. Kedsuda (泰國),

Richard Koh Fine Art (科洛倫坡)

13. Takashi KURIBAYASHI (日本),

Gallery TAGBOAT (東京)

14. KWON Kyunghwan (韓國),

One &J. Gallery (首爾)

15. 劉敏 LIU Min, (中國)

林大藝術中心 Linda Gallery, (雅加達/新加坡/北京)

16. Christine NGUYEN (美國),

10 Chancery Lane Gallery (香港)

17. 劉卓泉 LIU Zhuoquan, (中國)

羅浮紫畫廊 Purple Roof Art Gallery, (上海)

18. Wiyoga MUHARDANTO (印度尼西亞),

PLATFORM3 (萬隆)

19. Rozana MUSA (馬來西亞),

12 (Art Space Gallery) (科洛倫坡)

20. PARAMODEL (日本),

Mori Yu Gallery (京都/東京)

21. Saravanan PARASURAMAN (印度), Sonia MEHRA (印度) 和 Vijai PATCHINEELAM

(印度),

Seven Art Limited (新德裡)

22. Sara RAHBAR (伊朗),

Galerie Ernst Hilger (維也納)

23. Rajesh RAM (印度),

Latitude 28 (新德裡)

24. Melati SURYODARMO (印度尼西亞),

Valentine Willie Fine Art (新加坡/科洛倫坡/日惹/馬尼拉)

25. three (日本) and Manabu HASEGAWA (日本),

Megumi Ogita Gallery (東京)

26. 鐵鷹 TIE Ying, (中國)

方畫廊 Fang Gallery, (雅加達)

27. T. VENKANNA (印度),

Gallery Maskara (孟買)

28. 吳長蓉 WU Chang-Jung, (中國臺灣)

就在藝術空間 Project Fulfill Art Space, (臺北)

29. 吳季璁 WU Chi-Tsung, (中國臺灣)

TKG+ (臺北/北京)

30. Mai YAMASHITA + Naoto KOBAYASHI (日本),

Takuro Someya Contemporary Art (東京)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鳳凰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相關焦點

  • 西岸博覽會參展畫廊 | 大田秀則畫廊
    第七屆西岸藝術與設計博覽會將於2020年11月11日-15日在西岸藝術中心舉行。本期將介紹參展畫廊之一大田秀則畫廊並回顧其今年的精選展覽。大田秀則畫廊 上海空間外景圖大田秀則畫廊上海 | 東京 | 新加坡大田秀則畫廊1994年於東京成立,今年將迎接其26周年。
  • 第七屆西岸藝術與設計博覽會公布設計單元名單_湃客_澎湃新聞-The...
    第七屆西岸藝術與設計博覽會公布設計單元名單 2020-10-26 13: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影像上海藝術博覽會六周年盛典 開幕倒計時一月
    主辦方於近日公布了參展畫廊名單,以及歷年來備受讚譽的特別策展版塊、公眾項目、全新委約作品和前沿獎項,以迎接六周年盛典的到來。  作為亞太地區影響力卓著的影像藝術平臺、中國大陸最為國際化的的藝術博覽會,影像上海藝術博覽會以持續推動和拓展攝影媒介的邊界而著稱。
  • 2019第六屆影像上海藝術博覽會正式啟動
    第六屆「影像上海」將推出盛大的策展單元,探索國際攝影和影像媒介的新動向和新邊界,同時全面升級公眾項目版塊,並設立全新獎項鼓勵前沿攝影藝術。影像上海藝術博覽會已連續成功舉辦五屆,是亞太地區探索和收藏影像媒介藝術作品的上佳平臺,博覽會以發掘當代和歷史性優秀作品、持續定義和拓展影像藝術的邊界而著稱。
  • 上海觀察之二 | 叱吒上海灘的藝術家和畫廊TOP榜
    其中,西岸藝博會的參展畫廊,不再是像過去幾年由西方畫廊佔據主導優勢,尤其是ART 021,以本土畫廊為主導,撐起了本次藝博會亮眼的銷售成績。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本土畫廊和藝術家的作品主導了今年火爆銷售的現象,這與往年相比,是一個明顯的變化和新趨勢。
  • ArtAlpha專欄|聚焦年輕畫廊和新興藝術家,Asia Now與巴黎國際展如何做疫情下的博覽會
    Asia Now 巴黎亞洲藝術博覽會與巴黎國際展(Paris Internationale)團隊,左二為克萊門特・德萊平2015年由五家新興畫廊共同發起的巴黎國際展(Paris Internationale)旨在為年輕畫廊提供平臺,聚集一些新興藝術家的優秀作品。
  • 2020年全球128個值得鎖定目光的熱門藝術博覽會
    【2020年Q1】 前幾年,1月份藝博會的主角始終都由藝術登陸新加坡扮演,可自從去年他們在開展前一周緊急宣布取消舉辦,直到現在,也再沒有關於這個展會的任何消息釋放出來。停辦是暫時的還是永久的,誰也不知道。
  • 2020藝術未來在臺北 當代新銳掀風潮
    「當代新銳藝術展區」,限定40歲以下新生代藝術家始能參展,擴大推廣新興藝術家進入市場,讓當代藝術在藝術未來博覽會亮相。再者,本屆大會特別企劃「百寶圖」,邀請60位青年藝術家,包含輔結束的2019年高雄「漾」藝術博覽會的參展藝術家,為喜愛藝術,更愛新藝的藏家們,獻上超過三百件令人驚奇的新創作品。
  • 【直擊巴塞爾】搶先看:5家中國畫廊的17位藝術家的52件作品
    ——【預告篇分割線】——來自5家中國畫廊的17位藝術家的52件作品今年是瑞士巴塞爾舉辦的第48屆,共有來自35個國家和地區的291家頂級畫廊參展,其中包括5家中國本土畫廊,參展藝術家超過4000位,17家畫廊是首次參展瑞士巴塞爾,其中有三家畫廊來自亞太地區,包括來自中國上海的天線空間、北京的魔金石空間以及來自紐西蘭的Hopkinson Mossman畫廊。
  • 2020高雄藝術博覽會掀起南島藝術浪潮
    2020 ART KAOHSIUNG 高雄藝術博覽會將於11月20日至22日盛大展開,匯聚近40家海內外重量級畫廊,如白石畫廊、尊彩藝術中心、晴山藝術中心與紅野畫廊、新苑藝術等,約800件精選作品,並邀集藝術專業精銳策劃三場論壇,主題囊括原住民藝術的當代觀、疫情之下的藝術轉換-虛擬與實體的藝術展演
  • 第八屆ART021上海廿一當代藝術博覽會將於11月12日開幕
    在這充滿不確定性和挑戰的一年,本屆博覽會依然將匯聚來自17個國家、42個城市的104家頂尖畫廊參展,其中有超過20家畫廊首次參展,融合線上、線下多種方式呈現國內外知名及新晉藝術家的當代藝術佳作。 雖受全球疫情影響,本屆藝博會依舊將攜強大陣容回歸。
  • 看展覽|第二屆武漢影像藝術博覽會:「近景與遠觀」
    第二屆武漢影像藝術博覽會現場。澎湃新聞見習記者 季成 圖第二屆武漢影像藝術博覽會由 L.A.P.畫廊主辦,以邀請制的形式,共邀請9家專業影像畫廊、11家專業影像藝術書店及2家專業影像藝術周邊店展參展。本次博覽會於2020年11月27日在武漢 K11 藝術村開幕,展期至11月30日。
  • 2020藝術廣東·當代藝術博覽會開幕
    展覽現場大洋網訊 昨日,2020藝術廣東·當代藝術博覽會在廣州流花展貿中心開幕,將持續至11月29日。「藝術廣東」到今年為創辦以來的第十一屆,被公認為是藝術市場學術化和規範化發展的重要推動者,它不僅有效改善了廣東藝術市場藝術生態單一、藝術品類不夠豐富的現狀,還有力地推動了本土文化與國際交流發展。據悉,本屆參展藝術機構達五十餘個,國內外參展藝術家近百人,超過一千件架上繪畫、裝置和其他各個種類的藝術品集中在博覽會期間與觀眾見面。
  • 2018全球最重要20大藝術展及藝博會清單
    2018年,藝術登陸新加坡主打「泰國藝術」,有10家泰國畫廊參展。然而,從目前公開的參展商數量來看,只有96家畫廊參展的氣氛實在有點冷。畢竟,這個創立於2011年的藝博會曾是亞洲藝博會進軍國際的種子選手之一。
  • 2016年第32屆巴西聖保羅雙年展公布完整參展名單
    與柏林雙年展同日,5月4日第32屆聖保羅雙年展也公布了完整版藝術家參展名單,人數從去年12月初的54人上升到最後的81人。雙年展在公布名單時還特別強調了81人中有超過一半是女性藝術家,這樣的性別比例在國際大型雙年展中並不常見。此外,1970年以後出生的藝術家佔較大比例,也就是說參展藝術家多在45歲左右甚至更加年輕。
  • 共賞「滬上精緻新美學」 2020 AArt上海城市藝術博覽會舉辦
    第九屆AArt上海城市藝術博覽會近日在上海衡山路十二號華邑酒店舉辦。AArt上海城市藝術博覽會創辦於2012年。它創新地以一間間酒店客房、走廊為展示背景,憑藉藝術品與家居環境融為一體的展覽模式,旨在推動「藝術與生活對話」,因其堅持獨特風格與定位,9年來,影響逐漸擴大,贏得了行業口碑。本屆博覽會主題為「滬上精緻新美學」,展覽內容分為三大板塊:畫廊主展區「畫廊薈萃」、青年藝術創作者的舞臺「城市創新秀」,以及聚焦文創藝術機構、設計品牌的「藝術禮物」。
  • 上海展覽中心舉辦2020 ART021上海廿一當代藝術博覽會
    常青畫廊(Galleria Continua)展出藝術家陳箴多件裝置作品,他開放性的創作手法和優秀的作品贏得了國際上的廣泛認可,多個重要的博物館和機構舉辦過他的個人回顧展。首次參展的 3125C Galleria呈現紐約藝術家凱莉·瑪麗·比曼(Kelly Marie Bee man)新作,畫布上的人物反映藝術家在疫情時期的懷舊反思。PLATFORM本屆 ART021 將帶來全新線上展示單元, 33 家畫廊跨越物理距離呈現國際當代藝術精選之作。
  • 首屆臺北當代藝術博覽會開幕 快來看這些腦洞大開的藝術品
    【解說】 1月17日,首屆臺北當代藝術博覽會在臺北開幕。裝置藝術、VR體驗、現代攝影……90家來自世界各地的頂級畫廊為觀眾呈現了一場完美的視覺盛宴。  粉筆「油畫」、菜刀翅膀……在博覽會上,各種生活小物件兒搖身一變,成為了一件件吸人眼球的現代藝術作品。甚至人們隨手丟棄的垃圾,在藝術家的精心改良創造下,也成為了設計感十足的現代「雕塑」。
  • 「2020藝術北京 ·發現」開幕暨2021藝術北京全新發布
    藝術北京作為中國範圍內服務藝術機構最多的藝術博覽會,秉承「誠實專業」的理念,根據當下藝術市場既有格局和豐富的博覽會操作經驗立足於北京,通過對展覽結構的不斷調整和豐富,力圖探索一條適合當下中國藝術市場的發展路徑。與此同時,董夢陽向到場嘉賓介紹了藝術北京更年輕化、更專業化的團隊架構,並表示2021年將是藝術北京崛起的一年,藝術北京將分別在春季和秋季呈現給大家兩種不同形式的博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