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校園讀書的時候,有沒有被同校的學生欺負過?
或者,你讀書的時候,有沒有在學校聽到過一些誰要被打了言論?
更或者,你有沒有親眼目睹過一起校園暴力的發生。
你首次接觸到校園暴力是什麼時期呢?初中還是高中?
最近一部電影讓小編回憶起了自己的初高中時代,回憶起了初中時代曾經目睹一些問題少女拿長長的砍刀聚眾鬥毆,也想起了高中時代外班的男生揚言看不慣我們班上的一個班草要打他,那就是《悲傷逆流成河》,這部電影讓我有很強的共鳴之處。
很多人都說這部電影是一部爛片,誠然這部電影有很多不成熟之處,但這絕對是一部具有教育意義的電影。
01暴力的起源
影片中的唐小米因為長期飽受同學的欺凌轉學了,原以為到了一個新的環境便可以逃脫以前的同學們的辱罵和毆打,卻不想那些欺負她的人,追到了她所在的新校園附近對她實施暴力。一瓶牛奶從唐小米的頭頂傾瀉而下,這一幕正好被女主易遙偷偷看見。
唐小米到新的班級後,仿佛自己從未被欺凌一般,積極陽光的認識新班級裡的每一位同學,並且對同班的校草齊銘產生好感。齊銘和易遙從小一起長大,他對易遙的體貼讓唐小米嫉妒。
易遙由於母親經常帶客人回家按摩,三教九流的客人常常拿易遙的毛巾洗澡,這讓易遙染上了病。
母親對易遙常年的辱罵和忽視,讓易遙不敢將這件事告訴她。她只能偷偷的去小診所治療。
這一幕正好被唐小米看到並且拍了下來,隨後在校園內掀起了「暴力潮」。校園暴力的受害者,成了校園暴力的施暴者。
02直面暴力
「青春期」和「性病」掛鈎無疑成為一把利劍,直穿女主角易遙的心臟。
她開始被人在公眾場合罵髒、被潑紅墨水、被人餵粉筆灰、被人扒衣服等等。四周的流言蜚語、指指點點、面對面的辱罵讓易遙不知如何是好,只想結束自己的生命。
顧森西的出現,像是一道光。他理解易遙:「這個病的傳播方式有很多種。」他告訴易遙:「如果別人欺負你,你就欺負回去。這樣那些人就再不敢欺負你了。」
這個方法有用,一來震懾了大部分欺負易遙的人。二來反擊讓事情鬧大,大到學校重視,大到母親終於發現了易遙所遭受的一切。她帶著易遙去治病。
暴力好像停止了,一切都像在變好。
可是唐小米只能在黑暗中,一次又一次地被別人欺凌。終於在她被人欺凌時,再次被易遙撞見。
她威脅易遙不準告訴任何人,她害怕新學校的暴力會再次發生在她的身上。於是,找人傷害易遙,卻不成想陰差陽錯地傷害了另一個小姑娘顧森湘,並且造成了顧成湘的死亡。
所有人都誤以為易遙是殺人兇手。於是校園暴力再次撲面而來。
人有時候就是很無知,只在乎自己的情緒能不能得到發洩,只在乎自己的立場能不能被看見,沒有人關心真正的真相是什麼樣的。
就是這樣的無知和自私,再次殺死了易遙。易遙自殺了。臨死前告訴校園圍觀的每一個人:「你們都是殺死我的兇手。在你們向我潑紅墨水的時候、在你們孤立我的時候、在你們沉默地站在施暴者一方的時候!」
03別做那片雪崩時的雪花
我相信很多人在看這部電影的時候,應該特別恨裡面的唐小米。因為引起易遙校園暴力的是她,殺害顧森湘背後的主謀是她。
但仔細想想,她何嘗不是校園暴力的受害者。這樣的暴力讓她的性格扭曲,於是把自己曾經受到的傷害變本加厲的強加到易遙的身上。這樣一個變態的性格,也未必不是大環境所帶來的結果。
如何讓這個環境變得更好,才是社會、學校、家庭所考慮的事情。
校園暴力的施暴者,其實往往是那些不良少年少女,所以家庭教育很重要。為人父母,有沒有關心自己的子女?平常是怎麼教導自己的孩子的?用拳頭教育孩子,只會助長孩子的暴力情緒,ta會用這樣的行為對待世界。
校園暴力的發生,學校應該要引起重視。學生在最脆弱無助的時候,老師的素質之一就是要保護學生,要像一座山一樣給予孩子安全感。而不是一味地強調學習,更不要對弱勢的那方說:「你一定有自身的問題,一個巴掌拍不響」。我打你臉上一巴掌也拍得挺響的!要知道這個世界上就是有那麼多無緣無故的惡意!
社會方面,教育局也要引起重視,把學校的鬥毆事件納入老師們的考核,作為一名優秀的教師,一定要有正確引導學生心理的素質。
寫在最後:如果你正在經歷校園暴力,不要自暴自棄,首先要明白那不是你的錯,你沒有必要抬不起頭,該丟臉的是那些施暴者。要試圖尋找解決方法,或者告訴家裡最親近的人,或者告訴老師,或者報警。如果都靠不住,就靠自己,正當防衛,保護自己。
如果你是校園暴力的見證者,如果可以,請在保護好自己的同時,對受欺凌者釋放一些善意。實在不行,也請你不要做雪崩時的那一片雪花。
願每個人的青春,都能被溫柔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