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好書,總能如同愛情一般,令人沉醉和痴迷。
不論它是在哪個角落,它樸實的外表下總有豐富的內涵,在潛移默化中將思想滲透進來,潤物無聲。
第13篇
----《禮記.大學》讀書札記
日復一日,我們重複著不變的事情,一切變得熟捻卻又令人視覺疲憊。一成不變的方式總會讓人心情浮躁。
能靜靜地坐下來讀書,讀一本好書,猶如享受一場生命盛宴。
在燈紅酒綠的當前社會中,追求時尚、刺激、利益成為一種趨勢,書之精華被拋之腦後。
翻書品味,已然難得。
於我們而言,讀書樂趣之多,正如古人言:
這是有著是有著一定的道理的。
我秉著恭謹而嚴肅的心情,翻開《禮記.大學》一書。
《禮記.大學》是中國古代四書之一,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精華篇,裡面所體現出來的道理值得人去深思,去踐行。
讀《禮記.大學》讓我明白,無論何時何地,思想教育都有著其不可替代性,它貫穿古今,讀之,蕩滌人的心靈,升華人的情境。
關於思想教育,家國情懷,書中觀點皆有明確的闡述,以下我便和大家交流分享一下我的閱讀感受。
在《禮記.大學》中,三綱八目是其核心價值。
三鋼即為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
該書一開始便說道,
明明德,便是發揚光大人自身的天賦光明道德;
親民,即為去舊圖新,去惡從善;
而止於至善,便是要達到倫理道德的至高境界 。
而八目即為: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古之欲明明德與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
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
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格物在致知」。
修己是治人的前提。在如日當下,我們需要時刻保持清的頭腦。
並且要擁有非同常人般的學習力和觀察力,既懂得團隊合作,又能獨立思考,做一個全面發展的時代人。
《禮記.大學》帶給我的影響不可謂不大,它具體體現在如下方面:
一、工作是人之本性使然。
工作總是帶著一股濃濃的規矩味道,在不斷學習的過程中,我漸漸明白:
作為一名合格的工作者,首先便是保持一份堅守的心,始終保持高度的使命感;
其次,要擁有淵博的知識、紮實的知識結構和最基本的行動能力;
接著,還要有嚴謹的工作作風,實事求是的工作態度和勇於探索和創新思維;
最為重要的是要有不怕吃苦,堅韌不拔的精神。
二、生活方顯人之百態。
生活從來都不是簡單的,甚至可以說是有點枯燥的。
但這正是對人性的考驗,生活從來不會偏向何人,懂得與人為善,養成一個屬於自己的良好生活態度。
勤儉節約,艱苦奮鬥,不浪費一點一滴的勞動成果,成就嚴謹的生活作風。
三、人生總是在升華。
旨在強調精神上的洗禮,品德上的修煉。
從走上為人的道路開始,就註定應該是躊躇滿志的,在一系列的學習中,會更加有真誠的意念,更加熱愛自己的生活。
四、家庭家風是基礎。
「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我從小便被教育,天生我材必有用。
不論何時,都需要謹記自己是一個炎黃子孫,是龍的傳人,在此,為自己的身份而驕傲。
要做一個正直善良,要做對社會和國家有用的人,為社會發展和國家壯大,貢獻自己微薄的力量。
高爾基說過,讀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通過讀《禮記.大學》,讓我明白:
書之於一個人,尤其是如同我一般的自由人員,在教會知書識禮的同時,淨化內心的浮躁與喧囂,由內而外散發詩書氣質。
讀《禮記.大學》,方知人之性,德之美!
它仿若一滌洗劑,洗盡鉛華,回歸本真,展現最真實與內涵的一面;
它又似旅途中無限的風景,愉悅心情的同時,升華著我的情感!
寫在最後:
一本好書,總能如同愛情一般,令人沉醉和痴迷。
不論它是在哪個角落,它樸實的外表下總有豐富的內涵,在潛移默化中將思想滲透進來,潤物無聲。
一本好書,它又是一個心靈美化師,帶給你驚豔的魅力。
腹有詩書氣自華,外表或許能夠迷惑人,可內涵是說不了謊的。
且待好書。
若你也在讀一本好書,就點個
做個記號吧!
文編 / 這文有毒
排版 / 這文有毒
圖片 / 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