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共讀的親密感,無價!

2021-02-08 經典育兒經


(內容來源於微信公眾號:寶寶閱讀)

採訪前,就聽說曲艾玲對一雙兒女毛毛、咪咪的教養極為投入,但一直覺得有點半信半疑,有「活動女王」之稱的她,工作何其忙碌,真的有可能花很多時間在孩子身上嗎?

沒想到,曲艾玲做媽媽,就跟她主持活動一樣,還真是做得淋漓盡致。不但親自接送上下課,就連買菜、張羅孩子飲食等工作,她也親力親為,經常工作結束之後,連妝都來不及卸,就得到處奔忙。

「我每天清早一睜眼,就有滿滿的schedule(行程)。」曲艾玲為了兼顧工作與育兒,經常得犧牲休息與睡眠時間,曲媽媽看了十分心疼,忍不住質問女兒,有必要事必躬親到這種程度嗎?難道不能請人做嗎?

三十九歲得子、四十歲得女的曲艾玲,對這一雙兒女愛之入骨,只要做得到的範圍,她都寧可自己來,箇中勞碌,甘之如飴。

「沒辦法,生小孩這件事,就象是籤了一張不能反悔的契約,」曲艾玲自嘲說:「 既然籤了,只好努力履行到底,把我能給他們的時間都給出去。」

她不但對孩子的生活起居照顧十分細心周到,對於孩子的心智啟發,更是不遺餘力。

五個月大開始接觸布書

早在毛毛和咪咪五、六個月大左右,曲艾玲就開始讓他們接觸布書。不過,在這個階段,與其說是「讀」書,不如說是「感覺」書。

這些書都沒什麼文字,但設計頗有巧思。有些書會在動物身上黏貼一些絨毛,讓寶寶的小手可以感受不同觸感;還有一些書在製作過程中,會浸染天然香料,只要用手指輕輕刮書頁,就會散發出肉桂之類的香味。「我的目的是建立小孩子對書的『興趣』,讓他們喜歡親近書籍。」

等到孩子開始牙牙學語時,曲艾玲便為他們重複講簡單的故事;更大一點以後,則為他們添購琳琅滿目的豐富童書,每天陪伴孩子們讀書。「這樣,他們就不 會只想要看電視,」曲艾玲表示,按照他們的家規,周一到周五家裡是不準看電視的,只有周末上午才可以看卡通。為了讓孩子心服口服,她自己也以身作則,周間 在家也不看電視,只有去健身房時,才會在跑步機上看一點新聞。因為她平時也不看電視,有時上通告前,還得去YouTube上「惡補」一下綜藝節目或演藝圈 動態。

連電視都嚴格限制了,3C就更不用說了,曲艾玲絕不會讓毛毛與咪咪沒事就玩手機或iPad,最多只能在上館子時,等菜來的那十分鐘玩一下,菜來了就要收起來。

曲艾玲之所以如此堅持,一方面是為了孩子的視力著想,另一方面,則是不希望孩子沉迷這些聲光媒體,限制了想像力,也失去閱讀的興趣。

如果孩子跟她抗議:為什麼其他小朋友在家都可以看電視,自己卻不行?曲艾玲就會一本正經告訴他們:「他們家是他們家,我們家是我們家,如果你這麼想看電視,那你可以打包東西,去當他們家小孩好了。」

她表示,在她家裡,「禁看電視」其實並沒有構成任何困擾,「基本上,小孩想要看電視或玩3C,是因為他們覺得『無聊』,如果你能找一些有趣的事情讓他們做,他們就不會對那些東西這麼渴望。」

挑選「寓教於樂」的書

為了讓閱讀成為一件「有趣」的事,曲艾玲花費許多心思挑選童書。綜觀她為孩子買的童書,有個共通點就是:「寓教於樂」,她挑的書籍多半都有強烈的知識性,同時又有好玩的設計、絢麗的圖片以及可愛的故事,可以吸引小小孩的注意力。

以《Poke-A-Dot!: 10 Little Monkeys》這本書為例,這是以一首美國童謠為本的故事書,敘述十隻猴子在床上玩,結果一隻一隻掉下來,每一頁猴子數目都會遞減,這本書是硬紙板制 成,猴子肚子上有類似氣泡的塑膠按鈕設計,一按就會發出「啵」一聲,讓孩子在聽故事、唱童謠以及按按鈕的同時,學會「數數」的觀念。

還有【魔法數學故事屋】套書,可以讓孩子透過故事去學習邏輯、大小、形狀、輕重……等概念。以其中的《超級擂臺賽》為例,山羊公公為了要防止大灰狼 攻擊家族,便舉辦擂臺賽挑選守衛, 淘汰的標準有身高、舉重能力等,因為故事及插畫都很引人入勝,小孩在不知不覺中,就能學會一些比較抽象的數理概念。而像《九九乘法有聲書:FOOD超 人》,則是用趣味的歌謠、迷宮遊戲等方式,幫助孩子記憶九九乘法表。

此外,曲艾玲也很喜歡蘇斯博士(Dr.Seuss)系列作品。這位作者在童書界地位舉足輕重,他的作品不但幽默有趣、富有知識性,而且還有押韻,可以琅琅上口,對於剛接觸英文、又在學習認識世界的小小孩來說,閱讀此一系列叢書,可以說是一舉多得。

家中童書半數是英語書

在曲艾玲選購的童書中,有一大半是英語童書,她非常重視語言學習,還安排一雙兒女就讀全美語幼兒園。

有些專家學者認為,小孩子沒有必要太早學英文,對此,曲艾玲倒是有完全不同的看法。她認為,孩子還小的時候,「耳朵對所有聲音都照單全收,正是學習語言的黃金時機。」

「至少從我自己的經驗來看,的確是如此。」因為父親是中央社駐外特派員,曲艾玲從小就跟著爸爸「周遊列國」:她在臺灣出生,滿月後就被帶到韓國直到 一歲半;一歲半到三歲之間,又舉家搬到非洲衣索比亞去;三到五歲則遷往日本,在那裡讀幼兒園;之後到美國住到十歲才回臺灣;等到十五歲,又再度到美國長 住……

「我每次看到媽媽拿報紙在包東西,就知道我們又要搬家了,只是我們的搬家,是搬到另外一個『國家』,」曲艾玲說。

她表示,雖然小時候學過的語言,後來可能會因為沒有使用,而慢慢生疏,甚至淡忘,但是人對語言的「感覺」並不會消失,「那些東西其實都還放在你記憶的儲藏室裡,一旦當你需要的時候,就可以拿出來用。」

像她五歲離開日本後,日文也忘光光,可是當她大學時重新選修日文時,吸收速度就比其他同學快很多。因此,她格外重視孩子的英語學習,「如此他們以後學英文不但比較快上手,咬字、發音也會比較準一點。」

毛毛和咪咪就讀的幼兒園也很重視閱讀,校方不但會定期推薦各種書單,還要求家長每天至少要花二十五分鐘陪孩子閱讀,「我家是一定都超過,甚至超過好幾倍啦!」曲艾玲笑說。

雖然重視英文,但曲艾玲也強調,除了在幼兒園,還有陪孩子讀英文童書時會使用英文以外,其他場合他們都堅持使用中文。就像她自己以前住美國的時候,父母也堅持在家一定要講中文,如此才不會有所偏廢。

用繪本幫忙處理教養難題

曲艾玲表示,童書不但能讓孩子學習知識,同時也可以幫助父母處理一些養育孩子過程中,可能面臨的課題。在眾多童書中,曲艾玲十分推薦美國藍燈書屋(Random House)出版的【The Berenstain Bears】圖書。

【The Berenstain Bears】是一系列的套書,這套繪本的歷史非常悠久,早在曲艾玲念小學時就已經出版,她也是看這套書長大的,格外有感情。

這系列圖書,每一本都有不同主題,分別描述在一個熊家庭裡發生的故事,而這些故事正好也是每個孩子可能會面臨的一些生活狀況或壞毛病,象是害怕上學、房間凌亂、沉迷電視、怕黑、壞習慣、嘲弄人、家中有新成員……

書冊不厚,只有薄薄幾頁,但有生動情節配上可愛插畫,可以幫助父母引導小孩克服未知的恐懼或建立正確觀念。

舉例來說,其中一本談到小熊要上學了,牠一開始也很害怕,可是在學校裡交到好多新朋友,大家快樂玩耍,才發現上學原來是這麼有趣的一件事……許多孩子對於上學這件事,也充滿各種疑慮,藉著故事,可以降低孩子對上學的抗拒。

「有時候,只要一本書,就可以幫爸媽省去許多麻煩,」曲艾玲說,所有小朋友都很怕看牙醫,為此,她特別為孩子買了一本可愛的繪本《鱷魚怕怕牙醫怕 怕》,內容描述有隻鱷魚因為牙疼得去看牙醫,牠很害怕,但牙醫先生也害怕鱷魚一口利齒,會把他吃掉。每次孩子要去看牙醫,曲艾玲都會為他們講這本繪本,放 松孩子的心情。

「孩子還很小的時候,你跟他講道理,他可能根本聽不懂,但透過繪本故事傳達,他們就比較能明白,」曲艾玲說。

曲艾玲不只利用童書跟孩子溝通一般生活問題,甚至會透過繪本跟孩子解釋更複雜的事情,象是生死之類的觀念。她頗推崇一本得過許多獎項的繪本《小傷疤》,故事描述一個小男孩失去了媽媽,他很難過而又憤怒,媽媽明明承諾要一輩子愛他的,卻這麼突然就丟下他。直到有天外婆到訪,告訴他:媽媽永遠都會在他 的心中,不會離開他。他才從各種小事中,重新感受到媽媽的存在與媽媽的愛……

有些人或許覺得孩子還這麼小,有必要跟他們講如此沉重的生離死別嗎?但曲艾玲認為,世事無常,沒有人知道哪一天會突然發生變故,她希望毛毛與咪咪能夠對生死有一點正面的認識。

像他們的爺爺已經過世,在講這本繪本以前,他們曾有點疑懼的問曲艾玲:「爺爺死了是不是就變成鬼或怪物了?」現在他們明白,爺爺雖然離開這個世界,但是對他們的愛,會永遠留下來。

早餐時放有聲書

很多人可能以為,從小在國外長大的曲艾玲,教養風格一定相當「洋派」,但有趣的是,她給孩子的書單中,除了大量當代英文繪本以外,還有許多相當傳統的內容,象是《我會念弟子規》、《小朋友的孝順故事》……跟其他繪本風格迥然不同。

「我覺得儒家文化中教忠教孝、倫理道德之類的觀念,還是很值得傳承下去的,」曲艾玲表示,她父親的國學造詣很好,小時候,爸爸經常在餐桌上跟孩子講二十四孝、愚公移山之類的華人傳統寓言故事,這些教導對她的人格養成產生很深遠的影響。

耳濡目染之下,曲艾玲與哥哥從小也很喜歡閱讀,哥哥尤其喜歡一些中文經典,象是《三國演義》、《西遊記》等,因此雖然受西化教育,卻打下相當良好的中文底子。

因為自己小時候的成長背景,曲艾玲也希望一雙兒女能夠嫻熟中英雙語,同時還能明白做人處世的道理。因為這些童書許多都是附有CD的有聲書,有些表現方式就象是廣播劇一樣,還有情節對話,十分有趣。

曲艾玲習慣每天早上為家人做早餐時,放這些有聲書給毛毛和咪咪聽,讓他們在等候用餐的那段時間,可以聽一些故事。「所以我家小孩很少想要看電視或玩3C,因為他們有太多事情可以做了,」曲艾玲說。

親子共讀的重點在「陪伴」

做了幾年的親子共讀,曲艾玲覺得有兩個好處:一個是讓孩子們了解書裡面有很多有趣的東西,等待他們去挖掘。因為閱讀是需要「靜下心」的活動,毛毛和咪咪雖然也都秉性活潑,但比起一般幼兒,比較坐得住,專注力也更好。

「另一個更大的好處,則是賺到親子之間的親密感,」曲艾玲發現,親子共讀的重點,「讀」恐怕只是其次,「陪伴」才是最重要的。毛毛跟咪咪知道,到了每天晚上的這段時間,媽媽就是會陪在他們身邊,天南地北跟他們講各種好玩有趣的事。

語文、知識、專注力……這些「附加價值」固然珍貴,但這份互相依戀的親密感,才是親子共讀帶來的無價之寶,在多年之後,仍會存留在彼此心中。

曲艾玲的親子私房書單

【The Berenstain Bears】系列圖書

作者:Berenstain, Stan/ Berenstain, Jan

原文出版社:Random House Childrens Books

推薦理由:藉由主角貝貝熊家庭中發生的各種故事,諸如上學、整理房間、家中增添新成員等,可以幫助家長與孩子溝通,進行生活教育。

【魔法數學故事屋】套書

作者:陳秀琴主編

推薦理由:藉由生動幽默的繪本故事,讓孩子自然而然學會大小、形狀、分類、序列、邏輯等基本數學概念。

蘇斯博士創作系列圖書

作者:Dr.Seuss

推薦理由:蘇斯博士的童書,象是《The Cat in the Hat and Other Dr. Seuss Favorites》、《The Foot Book: Dr. Seuss’s Wacky Book of Opposites》等,都富有豐富知識性,圖文並茂,且文字有押韻,能琅琅上口,適合正在學英語的小小孩。


相關焦點

  • 【親子閱讀】小小的睡前儀式,大大的安全感—談睡前的親子共讀
    睡前親子共讀的選書原則,因各家小孩的狀況不同而有所差異。有些小孩非常容易入睡,即便先前說故事的時候,活蹦亂跳,但只要一安靜下來,就馬上入睡,這樣的孩子,睡前親子共讀的選書原則只要挑適合孩子年齡層的書,各種書都可以。如果小孩是不容易入睡的話,睡前親子共讀的書,就儘量要挑溫馨的、美好的、平和的書,而不要挑太刺激的、太悲傷的、太令人興奮的或是太恐怖的書。
  • 微閱讀 睡前親子共讀,幫孩子建立安全感
    《小小國王》這一類描述溫馨美好的家庭生活的圖畫書,能帶給小朋友很大的認同感、滿足感和安全感!每天有最愛的家人陪著他(她)遊戲、吃飯、洗澡和睡覺的小孩,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了!  睡前儀式可以是:親子泡泡澡+親子共讀《小小國王》。親子一起泡澡,彼此幫忙刷背,享受親密感,洗完澡,全身舒暢,親子共讀《小小國王》,然後隨著小小國王一家人進入夢鄉!
  • 親子共讀,「童閱美好」
    近日,「童閱美好不負韶華」親子共讀分享會在淥口區圖書館舉行,現場21組學生家庭參加活動。親子共讀分享會 圖片來源:株洲文明網親子共讀分享會 圖片來源:株洲文明網活動現場,家長們帶著孩子進行共讀分享。
  • 盧龍縣:圖書館開展親子共讀故事會活動
    12月10日,縣圖書館聯合第四實驗小學開展「書香為伴、快樂成長」親子閱讀故事會活動,激發學生閱讀興趣,培養他們閱讀習慣,進一步豐富校園文化。家長與孩子們親密互動,翱翔在繪本的世界裡,享受親子共讀的美好時光。「這次親子故事會,我和孩子給大家講了《換媽媽》的繪本故事,讓孩子了解了媽媽的不容易,以後我會多陪孩子閱讀,多給孩子買些書,多去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學生家長單麗說。
  • 6年親子共讀,這些是我的心裡話
    親子閱讀相關的問題也是大家平日裡問得最多的,今天就來聊聊我的「陪讀」心得吧。先插播一條,如果你需要中英文書單,可以參考這幾篇文章:你一看題目,「6年的親子共讀心得」,整整6年吶,心想這一定是一篇詳實具體的大長文,分分鐘就要碼上5000字吧?還真不是這樣。
  • 雞翅家親子共讀走過的彎路
    雖然樣本量少一些,但可以把她倆分成兩大類:費勁的親子閱讀和輕鬆的親子共讀。哈哈是不是很典型?我知道有很多小娃娃自小愛讀書,也知道有很多的閱讀技巧可以用,但真的每個孩子都不一樣。雖然曾經坐不住看書的姐姐現在也已經變成了一個愛書人,但我花了好多力氣,走了不少彎路。
  • 親子共讀 其樂融融
    珠江時報訊(記者/區輝成攝影報導)11月15日下午,2020年佛山市校園書香藝術節展示月活動開幕式暨「粵讀書香」親子共讀現場展示活動在佛山圖書館舉行。 「清晨,我用自行車馱著你,走向學習知識的殿堂,無論颳風,無論下雨,我願意永遠用肩膀為你遮擋……」來自桂城街道桂江三小的梁泳涓和媽媽王佳曼的母女搭檔組合,在舞臺上通過情景對白的形式,把日常親子閱讀的情景描繪出來。每天的親子閱讀時間,成了家庭最寶貴、最溫馨的歡樂時光。 在西樵鎮第四小學廖希文的家裡,閱讀永遠是家庭的主旋律。
  • 新教育螢火蟲親子共讀莒縣分站成立
    2020年1月2日,「新教育螢火蟲親子共讀項目莒縣分站」在莒縣第五中學成立了。莒縣教體張守成主任、荊春燕老師、縣直小學新教育骨幹教師和部分義工家長參加了成立儀式。新教育螢火蟲親子共讀項目,是於2011年11月23日由兒童文學作家、全國推動讀書十大人物童喜喜創建,它著力為全國各地區重視閱讀的父母提供一個交流親子閱讀、傳播家庭教育理念、推廣閱讀的平臺。
  • 親子共讀的正確打開姿勢,你做對了嗎?
    從選、讀、玩、育四大角度給家長們一些非常實用、易懂的親子共讀建議。尤其是本書在每個章節都分別從0-5歲進行了詳解,方便不同年齡段孩子的家長針對性地進行選取閱讀及提前學習。那麼,親子閱讀到底應該怎麼做呢?
  • | 書中風景「讀」好——親子共讀打卡挑戰賽
    | 書中風景「讀」好——親子共讀打卡挑戰賽 2020-05-30 04: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親子共讀系列① | 親子閱讀,是最有意義的家庭教育
    在閱讀和親子互動中,孩子不僅通過讀書學習到詞句的意義,也在和父母的互動中鍛鍊了語言表達能力。3、促進親子間的關係:親子閱讀不僅對孩子來說是件促進學習的好事,對家長來說也是。繁忙的生活讓我們時常忽略孩子,哪怕回家也沉浸在手機電視裡,忽略了對孩子的陪伴。
  • 專家解讀早期閱讀與親子共讀對兒童英語學習的重要性
    其中,國家英語課程標準專家、教育部教師教育資源專家委員會專家魯子問教授以及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教育集團首席學術官曹文教授分別發表了「早期閱讀的重要性與必要性」及「親子共讀對孩子英語學習的重要意義」的重要觀點。
  • 親子共讀 |《最會偷東西的大盜賊》
    我是親讀會的水月老師,也是一個五年級男孩的媽媽。今天,我將以一個家長的身份,與大家分享閱讀《最會偷東西的大盜賊》的感受,親子共讀話題的可能思路,親子交流注意事項,以及如何引導孩子閱讀一本書,請多多指教!在閱讀這本短篇童話集時,內心會時不時地被點亮。比如,在《五隻小老鼠找幸福》這個故事裡,各自有獨特本領的五隻小老鼠出門去找幸福。
  • 【親子共讀•書香潤家④】《跑跑鎮》、《我想快點長大》
    【親子共讀•書香潤家④】《跑跑鎮》、《我想快點長大》 2020-07-06 17: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塘廈石潭埔社區線上親子共讀活動即將收官
    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由石潭埔社區綜合服務站社工組織的「防疫在家 快樂帶娃」親子繪本共讀小組活動即將收官。自3月22日起,在社工的帶領下,22對親子在微信群中通過視頻、語音、圖片等方式記錄每周的親子閱讀時光。
  • NYC教育集團乘風破浪,重磅推出21天親子共讀挑戰賽
    為了紀念這個「特別的生日」,也為了將優質的早期教育送到更多家庭,NYC教育集團聯合旗下NYC Kids Club紐約國際兒童俱樂部,NYCKID在線平臺,悅芽派託育以及好奇DD龍(英國Discovery旗下兒童教育品牌)、美林教育「美國Conscious Discipline智慧自律」中國項目部等合作夥伴,共同發起「21天親子共讀挑戰賽」。
  • 親子共讀 ∣ 孩子的「閱讀飢餓期」聽過嗎?千萬別錯過!
    吃了好吃的東西,就不斷想吃,讀了好的書,也會讓你不斷地去找好書讀。孩子的閱讀飢餓感,更容易在學前形成。如果沒有對閱讀的強烈飢餓感,主動讀書就會有些問題。美國著名生理學家瑪莉安·伍爾夫通過研究兒童閱讀時的大腦變化發現,兒童閱讀是左右大腦兩個區域都一起運行的,而過了這個時期,學習語言的能力開始退化,我們成年人在閱讀時,往往是只有一個大腦半球在工作。
  • 實用親子共讀攻略來了(0-2歲篇)
    爸爸媽媽要做的就是多給孩子朗讀,至於讀什麼沒有明確的規定。朗讀的另外一個好處就是能夠讓寶寶熟悉你的聲音,培養對你的安全感,建立初步的親子依戀關係。除了通過聽覺進行「閱讀」,科學研究證明,大腦採集的信息中有90%以上都來自於視覺。
  • NYC紐約國際早教乘風破浪,重磅推出21天親子共讀挑戰賽
    為了紀念這個」特別的生日」,也為了將早期教育的概念送到更多家庭,NYC教育集團聯合旗下品牌NYC Preschool、與好奇DD龍(Discovery旗下兒童品牌)、美林教育「美國ConsciousDiscipline智慧自律」中國項目部、國際知名益智木玩品牌HAPE、悅芽派託育等合作夥伴,共同發起「21天親子共讀挑戰賽」。
  • 提高孩子觀察力、思考力、記憶力,你需要這樣的親子共讀
    我兒子小時候,常常問各種各樣的問題,有時我也不知道答案,我們就去一起查資料,其實親子關係就是這樣建立起來的,如果孩子一問問題,家長就煩躁,那以後和孩子的交流就會出現障礙。這是因為,親子共讀時,沒有找到孩子的興趣點。小一點的孩子對插圖比較感興趣,大一點的孩子對故事情節感興趣,在共讀過程中,只要了解到這些,孩子的注意力就不會被帶走。我們舉例來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