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張春蓮 實習生 覃子嵐
9月16日,藝人黃鴻升去世,年僅36歲。據報導,黃鴻升因在浴室滑倒撞到頭,無人發現救治,不幸去世。儘管黃鴻升經紀人19日透露其真實死因是主動脈剝離導致心跳停止,但「浴室滑倒」的話題熱度依然不減,不少網友討論如何預防浴室摔倒,以及如何自救。
那麼,日常生活中,在浴室滑倒過的人有多少?跌倒之後該怎麼做?又該如何防範在浴室跌倒?對此,記者諮詢了有關專家。
小調查:
過半人曾在浴室打滑或滑倒過
9月20日,記者通過微信、QQ、電話以及現場採訪等形式對「你有沒有曾在浴室打滑或者滑倒過?」進行了一個小調查。30人參與調查,有19個人都表示曾在浴室打滑甚至滑倒過,摔倒的原因一般是由於地面有水,拖鞋打溼後摩擦力變小;洗澡時間過長,由於腦袋缺氧身體不平衡;地板磚過於光潔,摩擦力不夠這些原因引發的意外,而在這些案例中,12人都或多或少地受過傷。
60歲的周女士8月中旬在家中衛生間摔倒後右手骨折,到現在還沒有完全恢復。她說,當時因為孫子剛洗完澡,衛生間水沒幹,還有一些沐浴液,她一進去就摔倒了。幸虧當時家人都在,立即將周女士送到了醫院。
31歲的曉月曾在渝中區觀音巖一老居民房租住,她說:「住進去時房東就在衛生間放了一個防滑墊,我和老公都覺得有點髒就拿到外面放著了。結果住進去不久我就打滑了,還好穩住了沒有摔下去,我趕緊又把防滑墊給拿進來洗乾淨了鋪在地上。」
穀子旭今年24歲,去年大學畢業,他說,他上大學有次洗完澡出浴室時,地上積水導致腳底打滑,腳崴傷了,股後有淤青,腳去醫院打了石膏,杵了一個月的拐杖,後續腳脖子也不能過度運動,過度運動會出現疼痛。
浴室防摔倒該怎麼做?
據重醫附三院急救部主任閆柏剛介紹,不管什麼年齡段的人,在浴室都應該防跌倒,以防因跌倒而導致對身體的損傷。因情況的不同,跌倒可能造成皮膚挫裂傷、骨折,甚至可能造成顱骨內的損傷。特別是老年人,機體反應沒有年輕人那麼快,並且有的伴隨骨質疏鬆以及有各種基礎疾病等更需要特別注意。比如不要在吃藥、醉酒後去泡浴缸,避免發生意外;家裡有上了年紀的老人和有心腦血管疾病的老人,在浴室安裝把手,沐浴時家裡最好有其他人在家等。
那麼,家裝浴室防滑到底該怎麼做?對此,某裝飾公司創意總監鄧先生表示,可以從3個方面有效做好防滑措施:
1、地磚的選擇。市民在裝修房子時,浴室應選用防滑磚,但因有的商家號稱的防滑磚可能只是在面上做了一些簡易的防滑處理,在經過長時間的使用之後防護效果就會變差。因此,建議市民儘量買大一點的瓷磚品牌,大品牌的防滑磚一般會經過多次防滑處理,增加防滑效果。在選磚時,市民也可以現場進行實驗,先對裸磚嘗試一下防滑性,然後再灑上一些水再嘗試一下防滑性。
2、細節處理。可以在浴室瓷磚上設置一些馬賽克樣的防滑結構。而對於已經裝修好了的房子,可以在地面鋪上防滑墊,防滑墊的選擇應該考慮穩固的防滑墊,避免防滑墊本身打滑,造成更嚴重的二次傷害。
3、浴室的布局。浴室布局要合理,根據不同的功能進行分區,儘量縮小衛生間各個區域的範圍,讓摔倒時有遮擋不至於直接摔地上。另外可適當用一些科技手段,比如安裝一鍵呼救設備、智能攝像頭、智能手環燈,萬一摔倒可以及時呼救。
一旦跌倒受傷怎麼辦?
那麼,一旦發生意外跌倒受傷該怎麼辦?對此,重醫附三院急救部主任閆柏剛也給出了一些建議:
1、意識清晰的情況下:皮膚裂傷伴隨流血的,可以用乾淨的毛巾、手帕、消毒紗布等壓迫出血點進行止血。
2、骨折:判斷骨折,骨折一般會有局部的疼痛,並且活動受限,這種情況如果沒有專業人士在場幫助處理就不要隨意移動,防止出現二次傷害,做好局部的保溫,然後撥打120電話。
3、如果發現人已經失去意識,或意識不清並伴隨噁心、嘔吐等情況,家人一定要第一時間撥打120尋求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