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以來,日本政府、民間組織對中國新冠肺炎疫情的援助受到中國網友的一致點讚。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在外交部線上記者會上也表示「對日本人民給予中國的同情、理解和支持表示衷心感謝,銘記在心。」而網友們除了點讚日本的援助,還關注到這些物資上寫著的詩詞。
如2月10日,日本富山縣向遼寧省捐贈1萬枚口罩,支援遼寧抗擊疫情。在裝有口罩的紙箱子上繪有中國國旗和日本國旗,並寫有:遼河雪融,富山花開;同氣連枝,共盼春來。據了解,自1984年起,遼寧省就與富山縣締結為友好省縣關係。
還有京都府舞鶴市也資源給友好城市大連一批物資。而在物資的包裝箱上面則寫著「大連加油」以及「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據了解,該詩句出自王昌齡的《送柴侍御》,全文是:「沅水通波接武岡,送君不覺有離傷。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詩中蘊涵的正是人分兩地、情同一心的深情厚誼。
以上只是其中的幾例,而最令人津津樂道的則是「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和「豈曰無衣,與子同裳」。
據了解,「山川異域,風月同天」來源於1300多年前中日友好交往的一段佳話。根據記載鑑真事跡的歷史典籍《東徵傳》,公元八世紀,日本長屋親王曾在贈送大唐的千件袈裟上,繡上十六字偈語: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寄諸佛子,共結來緣。而鑑真大師被此偈打動,由此六次東渡日本,弘揚佛法,成為中日文化交流史上最具標誌性的偉大實踐之一。
而「豈曰無衣,與子同裳」則出自《詩經》中的《國風·秦風·無衣》是中的一首詩,是一首激昂慷慨、同仇敵愾的戰歌,這句話翻譯過來就是「誰說我們沒有衣裳?和你穿著同樣的戰袍」。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這兩批物資並不是像前面兩個一樣是由日本政府捐贈,而是來自於一些日本民間組織。其中「山川異域,風月同天」來自於日本漢語水平HSK事務局。據了解,漢語水平考試是由國家漢辦與孔子學院總部設計研製,截止2017年,全球共有漢語水平考試考點860個,其中海外考點530個,分布於112個國家,中國國內考點330個,分布於71個城市。
而「豈曰無衣,與子同裳」根據網友解釋,來自於一個華人醫學NPO(英文「non-profit organization」的縮寫,直譯為「非營利組織」)。
不過不管這些詩句來源於哪裡,組織性質是怎樣的,他們支援武漢的行為都是值得讚揚以及銘記。正如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所說:「在當前抗擊疫情的艱難時刻,我們對其他國家人民給予中國的同情、理解和支持表示衷心感謝,銘記在心。」
(綜合環球網、新浪微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