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味中藥--水蛭

2021-02-12 鑫綠療杏林研學堂

【名稱】水蛭

【拼音名】Shuǐ Zhì

【別名】螞蝗、馬鱉、肉鑽子

【來源】本品為水蛭科動物螞蟥水蛭或柳葉螞蟥 的乾燥體。夏、秋二季捕捉,用沸水燙死,曬乾或低溫乾燥。

【性狀】螞蟥:呈扁平紡錘形,有多數環節,長4~10cm,寬0.5~2cm。背部黑褐色或黑棕色,稍隆起,用水浸後,可見黑色斑點排成5條縱紋;腹面平坦,棕黃色。兩側棕黃色,前端略尖,後端鈍圓,兩端各具1吸盤,前吸盤不顯著,後吸盤較大。質脆,易折斷,斷面膠質狀。氣微腥。水蛭:扁長圓柱形,體多彎曲扭轉,長2~5cm,寬0.2~0.3cm。柳葉螞蟥:狹長而扁,長5~12cm,寬0.1~0.5cm。

【炮製】水蛭:洗淨、悶軟,切段、曬乾。炒水蛭:取滑石粉入鍋內炒熱,放入切段的水蛭,炒至微微鼓起,取出,篩去滑石粉。油水蛭:取洗淨水蛭,置鍋內用豬油炸至焦黃色,取出,乾燥即成。

①《蜀本草》:"水蛭,採得之,當用竹筒盛,待幹,又米泔浸一宿,後暴幹,以冬豬脂煎令焦黃,然後用之。" 

②《日華子本草》:"水蛭,須細銼後,用微火炒令色黃乃熟。"

【性味】鹹苦,平,有毒。

①《本經》:"味鹹,平。" 

②《別錄》:"苦,微寒,有毒。"

【歸經】入肝、膀胱經。 

①《綱目》:"肝經血分。" 

②《要藥分劑》:"入肝、膀胱二經。"

【功效】破血,逐瘀,通經。治蓄血,症瘕,積聚,婦女經閉,幹血成癆,跌扑損傷,目亦痛,雲翳。 

①《本經》:"主逐惡血、瘀血、月閉,破血瘕積聚,無子,利水道。" 

②《別錄》:"墮胎。" 

③《本草拾遺》:"人患赤白遊疹及癰腫毒腫,取十餘枚令啖病處,取皮皺肉白,無不差也。" 

④《本草衍義》:"治傷折。" (水蛭的功效與作用)

【用法用量】內服:入丸、散,0.5~4錢。外用:置病處吮吸;或浸取液滴。

【注意】體弱血虛,無瘀血停聚及孕婦忌服。

①《日華於本草》:"畏石灰。" 

②《本草衍義》:"畏鹽。" ③《品匯精要》:"妊娠不可服。"

【附方】①治婦人經水不利下,亦治男子膀胱滿急有瘀血者:水蛭三十個(熬),虻蟲三十個(去翅、足,熬),桃仁二十個(去皮、尖),大黃三兩(酒浸)。上四味為末,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金匱要略》抵當湯) 

②治婦人腹內有瘀血,月水不利,或斷或來,心腹滿急:桃仁三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虻蟲四十枚(炒微黃,去翅、足),水蛭四十枚(炒微黃),川大黃三兩(銼碎微炒)。上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百餘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以熱酒下十五丸。(《聖惠方》桃仁丸) 

③治月經不行,或產後惡露,臍腹作痛:熟地黃四兩,虻蟲(去頭、翅炒)、水蛭(糯米同炒黃,去糯米)、桃仁(去皮、尖)各五十枚。上為末,蜜丸,桐子大。每服五、七丸,空心溫酒下。(《婦人良方》地黃通經丸) 

④治漏下去血不止:水蛭治下篩,酒服一錢許,日二,惡血消即愈。(《千金方》) 

⑤治折傷:水蛭,新瓦上焙乾,為細末,熱酒調下一錢,食頃,痛可,更一服,痛止。便將折骨藥封,以物夾定之。(《經驗方》) 

⑥治金瘡,打損及從高墜下、木石所壓,內損瘀血,心腹疼痛,大小便不通,氣絕欲死:紅蛭(用石灰慢火炒令焦黃色)半兩,大黃二兩,黑牽牛二兩。上各為細末,每服三錢,用熱酒調下,如人行四、五裡,再用熱酒調牽牛末二錢催之,須臟腑轉下惡血,成塊或成片,惡血盡即愈。(《濟生方》奪命散)

亳州鑫綠療中藥科技有限公司,為你每日免費推薦中醫養生,健康、精彩文章,歡迎持續關注!!!

公司地址:億都南側仙茅路邦泰醫藥公司四樓

Tel:0558-5656098

相關焦點

  • 每日學一味中藥:合歡皮
    :款冬花每日學一味中藥:洋金花每日學一味中藥:矮地茶每日學一味中藥:葶藶子每日學一味中藥:苦杏仁每日學一味中藥:馬兜鈴每日學一味中藥:紫苑每日學一味中藥:百部每日學一味中藥:白前每日學一味中藥:野馬追每日學一味中藥:白屈菜
  • 每日學一味中藥:九龍藤
    水煎,每日一劑,分二到三次服。(《中草藥新醫療法處方集》)②風溼性關節痛、腰腿痛:龍鬚藤鮮根60~90克,酒500毫升浸,每次服1杯,每日兩次;或幹根30克水煎服。(福建晉江《中草藥手冊》)③治跌打損傷:龍鬚藤幹根、莖15~30克,水煎調酒服。(《福建中草藥》)④治偏癱:(龍鬚藤)根30克,黃酒、豬肉共煮熟,吃豬肉和湯。
  • 每日一味中藥--蟅蟲
    緩中補虛:大黃十分(蒸),黃芩二兩,甘草三兩,桃仁一升,杏仁一升,芍藥四兩,幹地黃十兩,乾漆一兩,虻蟲一升,水蛭百枚,蠐螬一升,蟅蟲半升。上十二味,末之,煉蜜和丸,小豆大。酒飲服五丸,日三服。(《金匱要略》大黃蟅蟲丸) ②治產婦腹痛,腹中有幹血著臍下,亦主經水不利:大黃三兩,桃仁二十枚,蟅蟲二十枚(熬,去足)。上三味,末之,煉蜜和為四丸。
  • 每日認識一味中藥藥材——亞麻子
    中藥識別:本品呈扁平卵圓形,一端鈍圓,另端尖而略偏斜,長4 ~ 6mm,寬2 ~ 3mm。表面紅棕色或灰褐色,平滑有光澤,種臍位於尖端的凹入處;種脊淺棕色,位於一側邊緣。種皮薄,胚乳棕色,薄膜狀;子葉2,黃白色,富油性。氣微,嚼之有豆腥味。
  • 每日一味中藥-女貞子
    從這以後,教書先生每日必到此摘果充飢,病亦奇蹟般地日趨見好,過早的白髮也漸漸地變得烏黑了。他大為震驚,深情地吟到:「此樹即爾兮,求不分離兮。」從此,中藥女貞子便開始被人們作為一味中藥材使用了。更多學術計劃、科技獎勵和抗疫亮點等資訊可在本公眾號首頁【會員服務】-【特色亮點】欄目中及時獲取。【免責聲明】我們尊重原創,也注重分享。
  • 常用中藥藥性——水蛭
    水蛭【名稱】水蛭【別名】螞蝗,肉鑽子,馬蛭,紅蛭,黃蜞,蛭蝚,至掌,蟣,蚑馬蜞,馬蟥
  • 每天學一味中草藥----水蛭
    可用一個絲瓜絡或扎一把草束,浸上動物血,晾乾後放入水中誘捕,2-3d後提出,抖下水蛭,揀大去小,反覆多次即可將池中大部分成蛭捕盡。捕後將水蛭洗淨,用石灰或白酒將其悶死,或用沸水燙死,曬乾或低溫乾燥。按藥用取象,吸血的水蛭溶血去瘀的效果才好。水蛭藥材性狀:扁長圓柱形,由多數環節組成,多彎曲扭轉,長2-5cm,寬0.2-0.3cm。背部暗綠色或黑棕色,有5條黃棕色縱線,入水易見;腹面灰綠色。前端稍尖,後瑞鈍圓,兩端各具一吸盤,後吸盤更顯著且較大體輕脆,斷面膠質。氣微腥。
  • 每日一味中藥:決明子
    中藥決明子為豆科植物決明或小決明的乾燥成熟種子。全國各地均有栽培。秋季果實成熟時採收。生用或微炒用。其味甘、苦,性微寒;歸肝、大腸經。傳統認為決明子有清肝明目,潤腸通便等功效。無論內眼或外眼炎症,只要無禁忌症(如洩瀉、低血壓等),在方劑內加入決明子一味,都屬有益。但現代臨床上主要用於急性外眼炎症。1、用於治療由風熱所致的目赤澀痛、羞明、多淚(急性結膜炎、流行性角結膜炎)。一般配菊花、木賊、黃芩等,如急結炎方;症狀較劇烈者則需配柴胡、黃連、防風等,方如決明子湯。
  • 傳承中醫中藥 常用中藥系列簡介——水蛭
    水蛭Shuizhi   水蛭為水蛭科動物螞蝗、水蛭及柳葉螞蟥的乾燥全體。我國大部分地區均產,多屬野生。
  • 一味「修補血脈」的中藥!化血栓、治腦梗、壯心臟,值得品味
    本文理論依據:《實用中藥辭典》 、《臨床實用中藥辭典》、《中華藥海》、《現代中藥藥理與臨床》 你好,我是中醫人,文君然。 今天這篇文章,我給你繼續講能養生的中藥。 我想給你說三七。
  • 每日一味學中藥—虎杖
    然而在中藥裡,虎杖的確是一味治療關節疾病的良藥。①抗菌作用體外實驗,虎杖煎液(25%)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卡他球菌、甲型或乙型鏈球菌、大腸桿菌、綠膿桿菌有抑制作用(瓊脂平板挖孔法)。高濃度(根)對鉤端螺旋體也有殺滅作用。
  • 藥材 | 水蛭
    【中藥名】水蛭shuizhi【別名】馬蛭、麻黃蜞、馬蟥、水麻貼、沙塔幹、肉鑽子、螞蝗蜞、螞蟥。【英文名】Hirudo。【藥用部位】水蛭科動物水蛭HirudoniponicaWhitman等幾種的全體。【動物形態】水生環節動物。體長3~5釐米,寬0.4~0.6釐米。
  • 每天學一味中藥——燕窩
    (《中國動物藥》)5、治老年痰喘:秋白梨一個,去心,入燕窩一錢,先用滾水泡,再入冰糖一錢蒸熟,每日早晨服下,勿間斷。(《文堂集驗方》)6、治噤口痢:白燕窩二錢,人參四分,水七分。隔湯燉熟,徐徐食之。(《救生苦海》)7、治老年瘧疾及久瘧,小兒虛瘧,胎熱:燕窩三錢,冰糖半錢。頓食數次。
  • 每日一味中藥:火麻仁
    中藥火麻仁是桑科草木植物大麻的成熟去殼種仁。中醫認為火麻仁有潤燥滑腸的功效與作用。別名:大麻仁,線麻子(代殼者)。來源產地:為桑科一年生草木植物大麻的成熟去殼的種仁。均為栽培。可用一味火麻仁,搗爛煮糊,加冰糖,煮成象芝麻糊一樣服用。也可配其他潤腸作用的藥物,如產後便秘配當歸、柏子仁,妊娠期便秘配瓜蔞仁、杏仁;陰虛者可加玉竹。如胃腸燥熱較甚,腹部脹滿而有便秘,單用火麻仁效力不夠,須配大黃、枳實等,方如麻子仁丸,此方也適用於有痔瘡而患便秘者,但老人和體虛者則不宜用。(2)用於滋陰補血。
  • 每日一味中藥---蒲公英
    ⑩《山東中藥》:為解毒、消炎、清熱藥。治黃疸,目赤,小便不利,大便秘結。⑪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清熱解毒,涼血利尿,催乳。治疔瘡,皮膚潰瘍,眼疾腫痛,消化不良,便秘,蛇蟲咬傷,尿路感染。⑫《上海常用中草藥》:清熱解毒,利尿,緩瀉。治感冒發熱,扁桃體炎,急性咽喉炎,急性支氣管爽,流火,淋巴腺炎,風火赤眼,胃炎,肝炎,骨髓炎。
  • 每天學一味中藥——白首烏
    水煎去渣,每日分2次服。(《食物中藥與便方》)6、治小兒脾胃虛弱,消化不良,食積,腹瀉:白首烏、糯米草、雞屎藤各等分,研末備用。每次9克,加米粉18克,蒸熟食。(《四川中藥志》1982年)7、治乳汁不足:牛皮消根(去皮)30克,母雞1隻(去內臟)。將藥放入雞腹內,燉熟,去藥渣,湯肉同服,不放鹽。
  • 每天學一味中藥,秦皮!
    共為細末,開水調服,每次9~12克,每日3~4次。(《國醫論壇》1986,(2),52)2、治慢性細菌性痢疾:秦皮12克,生地榆、椿皮各9克。水煎服。(《河北中藥手冊》)3、治急性肝炎:秦皮9克,茵陳、蒲公英各30克,黃柏9克,大黃9克。水煎服。(《山西中草藥》)4、治麥粒腫,大便乾燥:秦皮9克,大黃6克。水煎服。孕婦忌服。
  • 每天學一味中藥,番瀉葉!
    ⊙文章內容僅供臨床思路參考,非中醫專業人員請勿試藥。⊙部分圖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❺每天學一味中藥,地骨皮!❻不論脾有病,胃有病,一味特效中藥,讓你從此不再有脾胃病!❼手腳冰冷是一種病,比起一般的頭疼腦熱更具威脅!❽每天學一味中藥,牡丹皮!❾男人的龍脈,女人的鳳骨!脊柱不好,性命難保!
  • 【每日一味藥】乳香
    【每日一味藥】乳香 【性味歸經】辛、苦,溫。乳香當時是一味中藥,具有活血舒筋、行氣止痛的功效。
  • 神奇的水蛭之吻
    水蛭還具有完美的神經系統和神經元的再生機制,因為水蛭的神經細胞結構和功能同人類的非常相似,一旦受損,可在一個星期後完全得以再生。水蛭具有極強的生命力,河流乾涸後,它們可以潛入泥底穴居,耗損40%的體重也能生存。水蛭橫向切段後,能從斷裂部位重新長出兩個新個體,這是水蛭特有的再生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