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花女》:愛情有其獨有價值,價值取決於各人為愛奉獻的多少

2020-12-21 挑一擔夕陽

愛情不會被「物質化」,但容易出現和物質相同的通病,便是愛情產生後,攜帶者一種名為「價值」的事物。

很多人都願意相信愛情無價,然而我認為,愛情其實有其獨有價格,畢竟「無價」本身就是一種價值的稱謂。在此前提下,一份愛情的價值幾何,取決於這份愛在各人心中所佔的分量。

小仲馬所寫《茶花女》是一個相對來說較為複雜的故事。這個故事中,不僅涉及愛情的方方面面,同樣涉及當下很多人在愛情中各種問題。當然,也不乏有更多的人從這個故事中,找到自身縮影之所在。

這個故事一如小仲馬所說,是一個真實的故事。「真實」這簡單二字,並不是單純闡述某一件事情,某一個人物,而是由無數個點交織成面,任何一個看似毫無關聯的事件,人物的出現,都會對結局產生影響。

而在這個故事中,起到連接各個點位所在的線,便是女主人公「瑪格麗特·戈蒂埃」從開始到結束後內心對愛情價值的變化,這種變化在連接各個點位的同時,直接對故事的最終結局起到推波助瀾和一錘定音的作用。

一:遇到阿爾芒前,瑪格麗特對愛情的看法以及在愛情價值變低後的行為

瑪格麗特的職業在當時社會中,無人在明面上苛責和嘲諷。不論他人內心怎麼想,能夠通過花費一筆不菲的錢財得到瑪格麗特的愛情,從而迎來眾人的羨慕終究是一件很有面子的事情。

而這種職業帶來人生觀念的變化,使瑪格麗特對愛情並無太多感受,愛情在她眼中只是一件用來吃飯的道具而已。

這樣的愛情自然不會有什麼價值。儘管得到瑪格麗特的愛,需要花費普通人眼中一筆高不可攀的金額,但這種愛在本質上卻是不受人看重且低賤的。

瑪格麗特在顧客身上需要付出的精力和時間,也與顧客錢包的厚薄成正比。

哪怕有人因她而傾家蕩產,瑪格麗特最多在人前感慨一聲人生無常,可憐一下那個因她而空空如也的錢包,然後繼續尋找新的顧客,來滿足她日常的消費。

就像一個債主般,肆意壓榨著欠債人為數不多的金錢,哪怕有人因此家破人亡。直到某一天,她在大街上施捨給了因欠債而不得不乞討的債務人十法郎,並免去了他所有的債務,便感覺自己已被上帝原諒,內心獲得了救贖。

愛情在瑪格麗特心中一文不值,這使她越發肆無忌憚。或許她心中還有著遇到一份真愛的幻想,但理智告訴她,這種幻想不切實際,每個男人在她身上唯一想要得到的只不過是虛榮。

由此,人生好像已經被安排好,她只需要按部就班的順著軌跡前行。於是她不顧身體夜夜笙歌,接納著更多付得起價錢的顧客,只想著在生命流逝後,重新再來過。

但她從未想過,她會愛上阿爾芒。

二:愛上阿爾芒後,因內心愛情價值的變化,而對瑪格麗特產生的影響及最終結局、

阿爾芒三年的等待迎來了瑪格麗特的認真對待,也許她不願意相信會有人愛上她這種不可能有人愛的人。但她內心一直對外關閉著的大門卻悄然開啟了一條只容一人進入的縫隙。

瑪格麗特依舊不情願就此把深藏著的那份愛全盤託付給阿爾芒,因為在看不到未來的前提下,依舊存在被欺騙,傷害的隱患。

於是,瑪格麗特為了鑑別這份愛是否為真愛,與阿爾芒定下了幾條約定,這些約定並非只由阿爾芒一人遵守,在阿爾芒遵守的過程中,她也需要去遵守。

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考驗,瑪格麗特徹底對阿爾芒打開了心門,用一個女人能夠拿出的所有的愛去愛他。

而在這過程中,愛情在瑪格麗特心中的價值同時不斷提升,不容玷汙。

在愛情價值提升後,瑪格麗特決定和以往徹底再見,她不僅邀請阿爾芒同去鄉下住,在一個誰也不認識她的地方幸福生活,且為了阿爾芒拒絕了一直把她當作女兒,為她提供源源不斷地金錢的老公爵的見面。

要知道,瑪格麗特這樣的女人無論在生活還是觀念上,絕對不會放棄任何一份別人提供的財產,而她拒絕老公爵且不再和他見面的行為,可稱之為自斷其臂,而這種犧牲在她眼裡確是值得的。

和阿爾芒一起生活的過程中,瑪格麗特就像一個初經愛情的少女般,整日嘻嘻哈哈,眼中除了阿爾芒,再無其他人。

而她也為了這份無價的愛情,為了能夠在脫離之前職業後依舊自食其力,開始販賣以往生活中積累的各種奢侈品。

這一舉動儘管招來了阿爾芒的不滿和憤怒,但她並沒有停手,反而在和阿爾芒交流過後,繼續執行,他們之間的愛情也在這件事後,重新登上了一個臺階。

瑪格麗特對他們二人之間的愛情固執無比,通過販賣以往奢侈品這件事,她不僅闡明了自己不依靠阿爾芒,自己處理讓生活變得更好的想法,同時獲得了阿爾芒的真正尊重,而不是以往那種略帶有些滿足虛榮心的共處。

關於這份無價的愛情,瑪格麗特固執的通過自己的行為來讓愛情更有延展性和幸福,她在這一點上保持著高度的自主性,只是為了在雙方都能尊重彼此的前提下,為未來打好一個基礎。

而在此事過後,無論瑪格麗特和阿爾芒在生活中遇到了什麼事情,做出了什麼樣的行為,都是幸福無比且充實的,這種生活,這份愛任何人都不能奪走。

同時,愛情價值的變高,也為之後瑪格麗特為愛而犧牲,提供了一個前提。

不妨大膽假設,如果瑪格麗特沒有遇到阿爾芒,愛情在她心中依舊一文不值,世間不過少了一本書、一段故事、一個治癒心靈創傷的人。她會繼續著以往的生活,和眾多的瑪格麗特們等待著千篇一律的結局,伴隨著容顏的消逝,等待人生中第一次死亡。

這種悲慘結局的到來不可抗衡,瑪格麗特只能絕望等待。然而在遇到阿爾芒且心中愛情價值逐漸提升時,她得到了以往不敢想像的生活和體驗。

儘管因此失去了之前的奢華生活和男人們的趨之若鶩,但相對於和阿爾芒在一起,並非不能放棄,又或者,她每時每刻都在思考脫出牢籠的方法而又無力改變。

之後瑪格麗特行為上的種種變化,也可直接證明她並不反悔愛上阿爾芒且隨著愛情價值的變化,讓愛情和靈魂得以升華。

不得不說,愛情價值的提高,常常會凌駕於物質滿足之上。

三:分手後的雙重折磨,也由愛情價值的變化引起

迫於不可抗拒因素,也因愛情高貴性所引起的犧牲自我來成就愛人的想法,瑪格麗特對阿爾芒提出分手後,回歸了以往奢華的生活中。

阿爾芒認為瑪格麗特背叛了他,但瑪格麗特不能去解釋,去求得諒解。儘管她知道解釋後,阿爾芒會不顧一切的帶她離去。可她為了彼此真正的愛,也為了能夠讓這份愛更加純粹,選擇自我忍受折磨並關上了那架牢籠的大門。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不論瑪格麗特離開阿爾芒有多麼乾脆,內心的折磨始終存在,在內心已經得到了愛情賦予她最高的價值而又不得不親手將它變為一文不值的產物時,這種天堂墜入地獄的打擊為常人所不能忍受。

愛情價值變化的兩個極端,讓瑪格麗特徹底放棄保養身體,日復一日的接待著願意為她出錢的人,這也使她的健康情況直線下降。

或者,在瑪格麗特同意阿爾芒的父親「迪瓦爾先生」的請求起,她就把那份不容玷汙的愛深藏在心中,成為她重新跨入牢籠的潛在力量,用一副行屍走肉般的皮囊配合演好這場只有一位觀眾的大戲。

自從瑪格麗特脫離原始社交,愛情變得更加高貴後,以往的生活對她來說就是地獄,她一直在努力避免重新進入地獄,而為了愛情的不容褻瀆,為了愛情的純潔,不得不主動跨入地獄,繼續販賣愛情。

為了愛情的高貴和任何物品都不能替代的價值,她不得不重新去做以往踐踏愛情的職業。這種內心矛盾的對立,促使她依靠本能生存的同時,又為她注入了堅持下去的力量。

這種對立且矛盾的心態同處一人體內不得不說是一種奇蹟,但對於這位曾站在過愛情高峰的女人來說,哪怕她回歸了以往的生活,她依舊高高在上,哪怕她依然被人所輕賤,但她的內心必然藐視著那些輕賤她的人。

這便是愛情價值變化後,帶給她的力量和超脫於職業的聖潔。

瑪格麗特,從未背叛雙方誓言,未背叛共同的許諾。

她坦然接受著阿爾芒事後的報復,報復越深,她越覺得自己的行為是高貴,聖潔的。由此,瑪格麗特內心的寫照與阿爾芒的報復性行為產生相輔相成之意味。

並且,阿爾芒的報復性行為巧妙抵消了重新回歸以往生活後,瑪格麗特心中依舊存在的負罪感,這也是瑪格麗特為了計劃,為了演好這場戲強忍不說且愈感聖潔的最大動力來源。

愛情價值的變化主導著瑪格麗特在故事中的每一個行為,這種行為不僅主導了故事走向,也改變了瑪格麗特未遇到阿爾芒前的預見結局,使瑪格麗特與之前做同一職業女人的結局截然不同。

她從沒有愛情價值在她心中的變化而有過後悔,坦然接受著死亡的到來,只因不讓愛情因某一環節的不可掌控因素的和價值建立後的破壞性行為的產生而改變愛情初衷。

她在最後找到了真正的內心,痛苦的不斷折磨和犧牲洗清了她的罪孽,她得來的這一切並未消失,她為愛所做的一切事情,被人所銘記。

而我們又是否能夠真正找到內心所在,求得心安無悔?

相關焦點

  • 產品價值取決於被需要的程度
    編輯導語:任何產品都是有價值的,滿足用戶的需求,為用戶提供服務等等;一個產品的價值程度取決於用戶的需求程度,持續滿足用戶需求,被用戶需要,就能提高自身價值;本文作者分享了關於產品價值取決於被需要的程度的思考,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從內向外看,產品很牛是因為產品技術能力很強,所以產品很有價值;從外向內看,是因為用戶需要這個產品,所以產品很有價值。」
  • 鏈信的價值取決於持有
    無非是價值的存儲手段而已。所謂存儲,就是某種滯留,某種「拖延時間」。如果我有雞而想要鴨,你有鴨而想要雞,那麼我們當場就能完成交換,而不需要使用貨幣。只是因為我不能及時拿出你想要的東西,或者我不能直接換到我想要的東西,所以貨幣才有其價值。我的雞沒有換到鴨而是換到了錢,這錢是為了讓我把賣出雞所換回的價值延遲一段時間,直到我找到我真正想換的東西。
  • 一個不懂外文的文盲翻譯了《茶花女》,還被稱為翻譯界權威人物
    林紓完全不懂外文,可是他卻能夠將很多外文名著翻譯得精妙絕倫,原因不僅僅是他有翻譯的天賦,更是因為他願意為翻譯事業奉獻出畢生的精力。林紓每次都是聽商客們講著在路上聽到的外國故事,經過自己的整合和研究,把故事的原型弄清楚之後,晚上就充分發揮他的特長,開始孜孜不倦地翻譯,林紓能夠在一個小時裡面翻譯出千字,這樣的速度可謂是讓人望塵莫及。
  • 讀《茶花女》:一場和愛情無關的故事
    茶花女,是一位美麗、可愛又值得同情的女性。雖然她的故事發生在法國,但是作者對那種壓抑人生、摧殘愛情的虛偽而又殘酷的道德觀念深惡痛絕。在不同的國家,在我們的身邊,類似茶花女這樣交際花式的女人有很多,而一個身上具有善良美德的交際花,更能引起人們的關注和憂慮。
  • 常紅梅:愛的救贖還是對「偽道德」的拷問?——讀世界名著《茶花女》有感
    《茶花女》是法國著名作家亞歷山大·小仲馬創作的長篇小說,也是其代表作。故事講述了一個青年人與巴黎上流社會一位交際花曲折悽婉的愛情故事。巴黎名妓瑪格麗特「除了茶花以外,從來沒有人看見過她還帶過別的花。因此,在她常去買花的巴爾戎夫人的花店裡,有人替她取了一個外號,稱她為茶花女,這個外號後來就這樣叫開了。」瑪格麗特生的美豔無比,卻體弱多病。
  • 愛情裡,做個有價值的人,比愛自己更重要
    所以,作為女人,無論有沒有人愛你,愛的自己是底線。在自己面前,你不用那麼懂事,那不是堅強,而是自我為難。當然,就像前面說的一樣。也許你拼命的愛自己,男人會覺得你任性、嬌氣,你還是收穫不了愛情,是為什麼呢?這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一個女人的價值決定的了。
  • 《茶花女》:她是明豔美麗的交際花,卻為追求真愛耗盡一生
    禁不住生出一種「嚮往」情緒:若能瘋狂愛一場,也算是此生無憾了。 年長時再讀《茶花女》,只見這份愛,沉甸甸裝滿了世俗的無奈。其實不得不佩服這兩個年輕人在愛情中為對方所做的一切。 對於愛情,很多人有一種偏頗的觀念:你愛我,就要為我做些什麼。
  • 心理學:男人會不會和你發生愛情關係,取決於你的價值
    專欄講師:說愛,1000+情感案例研究者,知名心理學博主,專注研究女性心理學情感生活中,細微之處見真章,一個人的嘴巴或許會說謊,但是他的細節會告訴你最真實的答案。我們都在渴望攜一人之手,與之共白頭的愛情,然而世事難料,可能會有諸多因素阻擋,例如遇不到一個對的人,例如對方根本不喜歡自己。於女生而言,我們會挑選一個顏值高的,或是身材魁梧的,或是性格幽默的,每一個人都有選擇的權利,男生亦如此。
  • 心理學:男人會不會娶你,取決於你的「價值」
    畢竟,網上流傳著這樣一句至理名言:「不以結婚為目的的談戀愛,都是耍流氓。」於是,女人就很想知道男人的答案,想知道男人到底是不是以「一輩子」為目標在和自己交往,其實,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男人會不會娶你,答案是在你身上的,這就是取決於你的「價值」。
  • 愛情裡,自身價值決定你的另一半
    有人說,愛的卑微不如不愛,可一旦放手,卻又後悔莫及,羨慕別的情侶成雙成對。可我想告訴大家的是:價值觀取決你的愛情觀。自身的價值決定你愛情的另一半。不斷的提升自己的價值,讓自己隨著年齡的增長變得越來越『值錢』。在別人努力的時候,我們在幹什麼?也許是在迷茫吧可誰的青春不迷茫呢?我們都曾迷茫過,都曾在該奮鬥的年紀選擇了貪玩。
  • 茶花女 心碎的不止小仲馬
    夢太深,不知霰霜至;東洋松尾芭蕉的「無人見之春兮,鏡中的梅」於俳句來說具極致的美;而西方則以欣賞歌劇為美的傳統,浪漫主義時期的歌劇又怎少得了威爾第的《茶花女》?薇奧萊塔,一襲蓬裙,豔絕巴黎;一束茶花,驚動世界。黃土漫漫掩淚痕,煙波渺渺隱佳人,茶花飄零逐水去,歌劇留芳撼人深。欣賞優秀的藝術作品,會帶來極致的美學體驗。究其本質,美與思想是藝術的方向。
  • 《茶花女》,因為愛情願意放棄一切,包括你
    「我愛你,為了你的幸福,我願意放棄一切,包括你。」張愛玲的這句話,放在這裡特別應景。因為這句話是對《茶花女》最好的詮釋。《茶花女》相信很多人看過這部小說,即使沒看過,也應該聽說過。一百多年過去了,小仲馬的這部經典,沒有因為時間的流逝而褪色。它講述的是一個法國高級妓女的愛情故事。女主瑪格麗特為了愛人的前途和親人,犧牲了自己的愛情。
  • 在這世間,本就是各人下雪,各人有各人的隱晦與皎潔
    就想到一句話:「在這世間,本就是各人下雪,各人有各人的隱晦與皎潔。」其實,你知道嗎?在我們每個人的身上的99%的事情,對於別人而言都是毫無意義。你之所以不快樂,是因為我們高估了自己在別人眼裡的價值。也錯誤地理解了別人可能對自己的一些關注度。
  • 一曲《茶花女》,曼殊何處覓知音
    阿爾芒因為這封信而誤解瑪格麗特,阿爾芒從此傷心欲絕,瑪格麗特也回到了從前般上流社會。兩個相愛的人互相說著假話、反話,而心裡卻遭受痛苦與折磨。這種誤解在蘇曼殊的《碎簪記》中被進一步放大,也直接加速了人物的死亡。靈芳給莊湜的信內容如下:病院相晤之後,銀河一角,咫尺天涯,每思隆情盛意,即亦點首太息而已。今者我兩情分絕矣!前日趨叩高齋,正君偕蓮姑出遊時也,蒙令叔出肺腑之言相勸。
  • 樂於奉獻的名人名言,獻給所有默默奉獻的人
    ——羅曼羅蘭六十六、 愛,首先意味著奉獻,意味著把自己心靈的力量獻給所愛的人,為所愛的人創造幸福。——蘇霍姆林斯基六十七、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 《茶花女》 | 太懂事的女人,大多活得不幸福
    一起期待吧~親愛的小夥伴們,在前九天的共讀中,我們一起品讀了《茶花女》--一個風靡一時的絕代名妓和正直善良的貴族小夥的悽美愛情故事。他們的相遇相知相愛,沉浸在美好的愛河裡。但是現實的生活無情的擊垮了他們,最後不但沒過上幸福生活,瑪格麗特還悽慘地離開了人世。
  • 人脈潛規則:真正的人脈,取決於你的價值!
    人脈不是你認識多少人,也不是你認識多少大人物,而是你認識多少人。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人際關係,交往的積累與維持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很多人認為,人脈越多,在你需要的時候一定會給予幫助。但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對方要幫你?事實上,只有你的存在對別人有意義,而別人對你的存在才有意義。
  • 談戀愛時,你會想得到同等價值的愛情回報嗎?
    佛家對於「忘我」的定義是:無形無意順其自然,無我無形,只要做到不分形式,只要內心平靜沒有俗世雜念,就是一趟心靈的修行。放不下凡塵之心則無法悟道,修佛的禪機就是無我無心,放下世間紅塵不再有煩惱,順其自然才能沒有障礙的滋生。
  • 女性價值不能與出多少彩禮畫等號
    這些諮詢師號稱可以讓男性心甘情願為自己投資、幫助自己迅速脫離平民階層,等等,其中「撈金頂級高手」「反向PUA」等詞頗為醒目。  可以看到,這其中所謂的「勾魂術」是指:通過訓練女性提升個人外形魅力與話術技巧,從而讓男性迷戀自己,而迷戀的標準就是讓男性持續給自己花錢。這雖然名為「反向PUA」,其實是打著情感維護的名義將女性價值「物化」。
  • 夜讀 | 一個人的幸福與價值,不是由愛情決定
    她失戀了,整個人都沉浸在悲傷的低氣壓裡,我們小心翼翼照顧著她的情緒,唯恐哪句不恰當的話語會瞬間勾起她的傷心事。  可即便如此,她還是消沉了大半個學期,成績也直線下滑。到了幡然醒悟時,離高考只有三兩個月了。抓狂的小林開始日夜奮戰,可已無力回天。回頭看一看,只覺得幾個月前的自己傻得不可救藥。  這樣的事情,我也經歷過,我知道那些肝腸寸斷不是矯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