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現在基本成了我的口糧,每天晚飯的時候來上一瓶啤酒,對於我來說是一個比較享受的過程,給我的感覺這就是生活。
啤酒做為古老的酒精飲料,其實傳到國內的時間並不長。中國生產啤酒的歷史也就100多年,這個跟國外生產啤酒的歷史比要缺少不少的沉澱。
為什麼國產啤酒越賣越便宜?越來越難喝?
一,啤酒的生產原料
啤酒從誕生以後並沒有規定它的主要原料是什麼?這就導致釀造啤酒的行業一片混亂,面對啤酒釀造的亂象。德國的巴伐利亞在1516年頒布了一項關於啤酒的法律,這就是大名鼎鼎的【啤酒純淨法】。
這部法律一出就被啤酒愛好者奉為真理,這裡面規定了啤酒必須由水、麥芽、酵母、啤酒花釀造,直到現在評價好啤酒的標準也是以這個為標準。
但是麥芽不論大麥芽和小麥芽都不太適合大批量的工業化生產,因為發酵的時間,增加了工業生產的成本。這時候就有人發現用大米代替麥芽釀造啤酒,啤酒的酒體會特別的清澈,雖然口味上偏淡,但是生產成本降低,可以大批量的生產並供應市場。
因此大米代替麥芽生產啤酒,開始盛行起來,更有甚者為了再次降低成本,採用比大米還便宜的澱粉或玉米來釀造啤酒。這裡面號稱全球銷量第一的科羅娜啤酒,裡面就有玉米的成分。
二,國產啤酒越賣越便宜的原因
以前的國內啤酒市場是「百家爭鳴」,各地都有自己獨特的啤酒品牌。後來經過啤酒的幾大巨頭的整合和收編,現在市面上的啤酒基本被雪花、青島、燕京和哈爾濱所佔領。
整合後的國內啤酒因為廣告費用、品牌效應、生產成本、物流成本的降低,啤酒開始可以做到越賣越便宜了!現在國產的啤酒一般就是兩個價位:5塊錢以下的低端啤酒,四大品牌都有自己的主推品種。5塊錢——10塊錢一瓶的價位,這個也是百花齊放。國產啤酒現在超過10塊錢以上的很少,說明啤酒的消費群體的心裡價位都是10塊錢以下這個消費層次。
現在的各大啤酒廠商競爭是十分激烈的,既然把啤酒的消費群體鎖定在10元以下,那麼就從如何降低成本和擴大生產下下手了!很多人喝啤酒是不管配料只看價位的,而且啤酒有很多人都是當做解渴的飲料來喝的,這個自然越便宜越好了!
三,啤酒越來越難喝的原因
為了降低成本,用大米和酒花浸膏以及啤酒花製品這些原料代替了麥芽和啤酒花,這樣的啤酒自然缺少了麥芽的香味,變得寡淡無味了!啤酒要想好喝,麥芽濃度和酒精含量是很關鍵的指標。
現在的國產啤酒很多麥芽濃度在8°左右,酒精度數在3°左右,這些淡爽或清爽類啤酒,其實基本就是水了!裡面真材實料的東西很少,當然賣的便宜,但是口感要差了!啤酒做為古老的酒精飲料,它的口味也是多變的。
有的人習慣了低度的啤酒,反而喝起麥芽濃度高的啤酒不適應,覺得發苦、太甜、酒精味濃,不如淡爽之類的啤酒美味。現在市場上的啤酒品牌和品種也是琳琅滿目,可以多嘗試一些不同價位的啤酒,肯定能找到自己適合自己口味的!國產啤酒也有好喝的、貴的,這個視自己的錢包來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