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當我和朋友出櫃時,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是臥室床上的畫面。當我帶著伴侶和朋友出櫃的時候,當我在朋友圈分享夫夫生活的時候,他們想到的是客廳生活的畫面。唯有更多的看見,才能去除長期的汙名化,因此【編號8897】創建了新的欄目【100個同志伴侶故事】,旨在還原最真實的同志伴侶故事,傳遞那些不同又相同的愛、溫暖與責任。
哲今年29歲,他的男朋友小宇27歲,現在生活在重慶,哲說他們兩個人都是做房地產銷售的。
哲說他與小宇是在2012年底認識的,那時候大家都還使用QQ交友,他加入了一個山城本地很大的相親交友群,之後在群裡看到一個暱稱叫12的男生,哲剛開始以為這個人只有十二歲,對於這麼小就「入圈」了的小朋友很是好奇,經過簡單聊天以後,了解到了真相就加上了好友,一段奇妙的緣分就開始了。
這個交友群除了線上聊天外,還經常組織線下聚會交友活動,哲在認識小宇後剛好群內有一次活動,哲就約小宇一起去參加,這也是他們的第一次見面。因為哲之前參加過兩次群友活動,而小宇是第一次參加,所以活動中哲一直關照著小宇。
哲說自己是個外協,喜歡看帥哥。他說第一次見面時雖然小宇的皮膚狀態不是很好,但還是掩蓋不了他的氣質,是一個很好看的小帥哥,這是哲對小宇的第一印象,也讓兩個人第一次見面沒有因為奔現而崩塌。
哲是個心動就要行動的人,當天活動結束後就和小宇表白了,但第一次表白被小宇婉拒了,因為小宇覺得當時兩個人都剛從上一段感情中脫離出來,對自己的下段感情比較謹慎,不想要快餐式的愛情,也不相信一見鍾情,想多花一點時間了解彼此。
哲被拒絕後也沒有氣餒,用他的話說是「覺得小宇就是他要找的那個人」。這一追就是大半年,這大半年裡他們經常約著一起吃飯,保持頻繁的聯繫,小宇也會帶上最好的朋友一起,讓朋友幫忙考察哲這個人怎麼樣,是否是值得託付的一個人。而哲也同樣想了解小宇最好的朋友都是什麼樣的人,大家以後相處是否能融洽。
在長時間的了解過程中,兩人發現他們的生活習慣與朋友圈子都很相近,在聊天中發現大家的一些想法、三觀也都很接近,兩個人的消費觀念與家庭條件也都差不多。在談到什麼時候確定的關係,哲笑著說「接觸了半年後,在2013年七夕節表白的,當時自然而然就在一起了。後面談及此事,小宇還嫌棄我怎麼這麼久了還不再表白。」
2.創業與出櫃風波
談起在這八年裡是否有吵架,哲說「這麼多年了,我們真的是特別合適的那種,性格互補,大部分想法都能想到一塊去,不同的想法也會加強溝通。他提出他的異議,我提出我的異議,然後兩個人再商量,最後找到一個可行的方案。」
哲說兩個人都會給予對方一定的私人空間,不會除了談戀愛就只剩談戀愛,除了共同的朋友圈子,也會有私下自己的小圈子,兩個人都見過對方的小圈子並且尊重雙方的朋友。除了第一年與第二年磨合期的時候會吵吵鬧鬧,之後就很少吵架了。哲說畢竟兩個人住在一起之後才知道是不是真的合適,生活不止隨心所欲的瀟灑,更多的還是每一天的柴米油鹽。哲說他們兩個人從一開始就約定好了,吵架歸吵架,但是分手兩個字絕對不能提,吵架的問題也不能留到第二天。所以基本上有了問題,兩個人當天晚上就會溝通解決,即便當晚沒溝通好,兩個人都會去反思問題,絕大多數分歧到第二天早上都會迎刃而解。
哲說對他們兩個來說,度過的最困難的一段時光與讓他最感動的時光,都是同一段日子,那段日子也是他們吵架最厲害的一段時間。
哲的原生家庭是一個重組家庭,繼母帶著弟弟與他們父子一起生活。哲說弟弟也是gay,是個很好看的帥哥。曾經弟弟出櫃後,父母還讓他去勸弟弟「改正」,因此父母對同性戀這個事情比較敏感。
哲說大學畢業後,父母想讓哲留在他們身邊,因此哲在外工作了幾年後選擇了回到家鄉創業。小宇為了能和哲在一起,與哲一起回到了家鄉,哲說這是讓他最感動的事情。
哲和小宇丟掉了他們彼此喜歡又合適的工作回家創業,卻慢慢的發現創業真不適合他們,用哲的話說是「發現我們自己真不是這塊料」。也因此他們這間的矛盾多了起來,那段時間經常吵架,為了及時止損,再加上全國地產市場處在風口上,兩個人決定再回到原來的行業,小宇就先回了原來公司的貴州項目,然後他們開始了長達三年的異地戀。
小宇在哲家裡住的那兩個月裡,哲的父母覺得兩個人關係過於親密,又因家裡曾經有過這樣的事情(指弟弟是gay的事),就開始了逼問哲,直到有一天哲被逼崩潰的之前,直接就承認了兩人的關係。
之後的那一段時間哲和家裡鬧得不可開交,甚至到了要斷絕父子關係的地步。出櫃風波還波及到了小宇,哲的父母曾打電話罵小宇,哲的親生母親還去小宇的單位找過他,幸好小宇很理智,並告知哲的父母會處理好兩人的關係,當然都是兩人的緩兵之計,這些都是讓哲很感動的事情。
哲不久後重新回到重慶做起了輕車熟路的老本行,接下來的日子裡,生活越來越好。一方面隨著兩人收入的增加,和父母對話有了更多的底氣。另一方面哲也對父母說他已經和小宇分開了,出櫃風波算是暫時過去了。
談起現在雙方父母的態度,哲說2016到2017那兩年市場行情比較好,在他的出謀劃策下家裡買房投資也掙了一點錢,父母也看他後面憑自己的努力有一份不錯的工作,也讓父母放心了許多。同時發現哲也不在像小時候那麼唯命是從了,弟弟知道對父母說不,但家裡對他反而還要更寬容。父母因此也慢慢意識到他們不再是小孩兒了,雖然現在還會催哲和弟弟結婚,但態度明顯不像以前強硬的下命令了。
哲說小宇家裡情況就完全不同,因為家在大城市,父母相對開明。因為出櫃後小宇經常給媽媽提起哲對他的照顧,小宇媽媽說「碰到一個對你好的人,要好好珍惜,兩個人在一起就要好好的過日子,不求你大富大貴,也不求給家裡多少錢,父母只希望你以後過得開開心心平平安安」。
哲說小宇家裡情況就完全不同,因為家在大城市,父母相對開明。因為出櫃後小宇經常給媽媽提起哲對他的照顧,小宇媽媽說「碰到一個對你好的人,要好好珍惜,兩個人在一起就要好好的過日子,不求你大富大貴,也不求給家裡多少錢,父母只希望你以後過得開開心心平平安安」。
小哲與宇一起到廣州玩時候拍的照片,這是他們為數不多的一起到外地
哲說他受母親的影響,平時習慣把家裡收拾的井井有條、乾乾淨淨,這樣回家後會有一個好心情,家務活更多都是他在做,小宇偶爾也會做家務。小宇經常開玩笑對哲說「兩人一起賺錢養家,你負責後勤,我負責貌美如花」。
哲說雖然異地,但是他們每天會擠出很多的時間交流,異地期間每天早上從打電話叫對象起床,到去在上班路上會一直打電話交流,一直到其中一人到達公司。異地的時候每天都有打不完的電話,每天零碎的時間加起來得有兩三個小時,也就是相互分享每天的生活。平時上班不忙的時候,抽空就會給對方發信息,相互告訴對方今天發生的一些有趣的事情,偶爾也會抱怨一下工作當中的不開心,碰到一些難纏的客戶以及工作上的難題,兩個人都會相互加油鼓勵,並且一起出謀劃策來解決問題。
哲說兩個人每天保持聯繫的時間比較多,又是做同樣的工作,所以就很容易知道對方一天都在幹什麼,這樣的好處是雙方心裡的安全感會很足。
「因為我們做同樣的工作,小宇工作碰到問題時會給我打電話,讓我幫他出謀劃策,我在工作當中有一些拿不定的主意,也會聽取他的意見」,哲說。
異地戀時候,因為小宇的公司休息比較多,也更容易請假,到了月底小宇就會從遵義坐高鐵到重慶,哲會準時開車去高鐵站接小宇。
「總之雖然是異地,但是我們之間的溝通很頻繁,可能比一些不是異地的情侶還要頻繁」,多的時候一個月能見四次。
後來因為重慶的地產市場也更好一些,哲與小宇也想結束異地戀,小宇就辭職回到了重慶,因為提前聯繫好了工作,回到重慶之後兩人就在同一個單位裡,每天24小時在一起也沒有覺得膩歪,可能彌補之前長時間不能見面吧。
哲接受採訪的時候正在西雙版納旅行,問起他是和小宇一起去的嗎,哲說他是和弟弟一起出來的,他和小宇還沒有兩個人真正意義上的出去好好旅行過一次。平時哲與小宇的休息時間主要是玩玩遊戲、逛逛街、看看電影、與好朋友聚聚會。
問起他們平時生活誰的的家庭「地位」高,哲笑著說「一般家裡的小事都聽他的,重要的大事情主要還是參考兩個人的意見」。哲說小宇更感性一些,看到很喜歡的東西就會買。而自己更理性一些,傾向於把錢存起來,做一些未來的規劃,為兩個人未來的生活做一些投資,讓父母知道兩個男生在一起也能過得很好。
因為哲和小宇是做房地產銷售的,所以兩人對地產市場很敏感。在2016年房價上漲之前,哲和小宇趁機買了房,現在生活壓力會小很多,他們想著以後哲的父母也接受了他們的話,最後還是希望父母可以來到城市享受晚年的生活,可以照顧他們。
哲說婚姻對他們來說很重要。今年年初宇去醫院做胃鏡,我去給他籤字,關係一欄只能填「朋友」,哲有點無奈。除了婚姻關係背後的財產繼承、手術籤字等權利外,哲覺得在關係一欄可以填「伴侶」或「配偶」是一種法律與社會的認可,意味著關係的尊嚴感與儀式感。
「未來同性伴侶可以結婚的時候,我們肯定要結婚的呀」,當問起未來是否會結婚的時候,哲這樣說。
ps:最近公眾號暫時下架了讀者討論功能,留言請點擊「閱讀原文」。
這幾條保姆級旅行線路,送給你們
斷網的夜裡,只能和豬同學在被窩裡玩遊戲了.旅行路上除了總要吵吵架...還有一點適合男孩子的乾貨分享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