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琳凱退出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市場,直銷風光不再?

2021-03-02 美商社

專注於美妝新零售。更前沿、更理性、更深度的行業內容,盡在美商社。

《澳華財經在線》消息,全球護膚和彩妝品牌玫琳凱(Mary Kay)宣布,由於零售環境不佳,決定退出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市場。這是繼雅芳(Avon)之後,又一個化妝品著名品牌退出澳洲。

 

雖然不如雅芳知名,但玫琳凱自1971年起就在澳洲經營。玫琳凱稱,多個市場因素導致公司在澳洲和紐西蘭市場看不到可持續發展的未來,是公司退出的主要原因。

該公司在聲明中表示,玫琳凱業務即刻停止,銷售代表需於4月6日前將所有未售出產品退回公司。

公開資料顯示,玫琳凱創辦於1963年9月13日,是全球護膚品和彩妝品直銷企業之一,其全球獨立銷售團隊遍及40個國家,在全球擁有5000名員工和300餘萬名美容顧問,2018年實現銷售收入36億美元。

1995年,玫琳凱中國公司在上海正式開業。但1995年到2001年的「生存期」,玫琳凱在中國發展直到7年後才盈利,面對國務院頒布的《國務院關於禁止傳銷經營活動的通知》時,實行了店鋪+僱傭推銷人員的方式經營,到了2006年12月1日,玫琳凱才獲得商務部的直銷許可。

2002年到2009年的第二階段是玫琳凱的「準備發展期」,考慮到中國業務發展的潛力,玫琳凱在2004年決定加大在華投資力度,建設玫琳凱亞太生產中心。作為玫琳凱在亞太區唯一的生產基地,這也是玫琳凱立足大中國市場戰略布局的關鍵一步。直到2013年期間,前瞻性地推行電子商務和送貨上門使玫琳凱中國的銷售增長了75倍。

在當時,直銷的影響力可以說是非常大的,因為直銷主要依賴於人與人之間關係,建立起顧客與品牌之間的信任。不需要建立商場,不需要先落地把網絡打通,人就是網絡,再利用經銷平臺的培訓,把服務給到廣大消費者。

因此直銷的競爭也很激烈。在玫琳凱進入中國之前,雅芳在中國直銷市場可謂是紅透半邊天,鼎盛時期以眾多的產品線覆蓋了當時的年輕以及中產以上的消費者。

可是隨著國內網際網路的發展,靠資訊不對稱來打造出來的價格不合理的渠道被摧毀。曾經繁榮的直銷正是這樣一個典型的渠道模式,而現在線上的口碑傳播要比線下來得更廣,更加方便。

過去,消費者對產品知識靠面對面的人際傳播,而現在線上則可以充分展示。2014年,微商來勢洶洶,更是對直銷的嚴重打擊。微商低門檻、低投入的特徵,平時只需要花費少量時間即可,而直銷不再具備此前的優勢。

直銷龍頭安利集團宣稱,2014年公司銷售額為108億美元,較2013年下降了10%,而收入主要下降的原因就包括在中國的收入降低。2015年,安利開始網際網路+的轉型。

紅極一時的雅芳也持續走下坡路,2014年雅芳中國的營收較上一年銳減近半至3.5億。在歷經多次的渠道戰略調整失敗之後,目前雅芳正式加入了the body shop 的母公司Natura&Co集團,昔日風光早已不再。

如今,玫琳凱退出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市場,的確有一種直銷巨頭們都在自尋出路的感覺。當兵臨城下之時,退出不適應的環境似乎是及時止損的明智之舉。但直銷企業們未來將何去何從,仍是亟待解決的難題。

相關焦點

  • 玫琳凱推新品牌,退守「安全區」
    此外,玫琳凱方面稱,截至2019年,玫琳凱在全球擁有超過1500項專利,內容涵蓋產品、技術和包裝設計。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儘管玫琳凱頗費苦心地為新產品和新品牌冠上高科技這一頂新帽子,但從其「能有效阻擊粗、幹、皺、暗四大肌膚問題,令肌膚重回細膩、水潤、煥亮的年輕狀態」的宣傳口徑來看,玫琳凱似乎又回到了自己熟悉的抗衰市場。
  • 玫琳凱:造直銷神話,比傳銷可怕
    「團隊計酬」的概念,在最高法、最高檢和公安部《關於辦理組織領導傳銷活動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第五點的第一款,已經有非常明確的規定。它是指,傳銷活動的組織者或者領導者通過發展人員,要求傳銷活動的被發展人員發展其他人員加入,形成上下線關係,並以下線的銷售業績為依據計算和給付上線報酬,牟取非法利益的,是「團隊計酬」式傳銷活動。正規的直銷企業,不允許出現團隊計酬。
  • 澳大利亞西太平洋銀行將退出中國以及亞洲其他市場的運營
    澳大利亞西太平洋銀行將退出中國以及亞洲其他市場的運營
  • 1年賺226億的玫琳凱:造直銷神話 比傳銷可怕
    信中稱自己聽到玫琳凱經銷商宣傳的可拿到200代獎勵,因而「受蠱惑」將巨額資金投入玫琳凱,最終血虧到負債纍纍。這其中,有其自己的26萬元積蓄,還有她從其妹妹手中拿來的37萬,以及其父親的6萬元和從其丈夫手中獲得的30萬元,甚至還在網貸平臺借款20萬元。最終結果是賠光了所有的錢。
  • 玫琳凱連載一:直銷巨頭玫琳凱涉嫌虛假宣傳和違規評獎
    近日網友向清揚君爆料,直銷巨頭玫琳凱(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玫琳凱」)涉嫌虛假宣傳和違規評獎等多種違法情況。企查查顯示:玫琳凱屬於外國法人獨資企業,對外投資了玫琳凱(杭州)日用品有限公司、昌裕(上海)房地產經營有限公司、玫琳凱營養製品(上海)有限公司,其中玫琳凱營養製品(上海)有限公司已註銷。
  • 美國人對玫琳凱的評價 探秘玫琳凱成功的原因
    說到玫琳凱,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作為一個知名的美國化妝品企業,在進軍中國市場之後,中國市場已發展成為玫琳凱在全球最大市場,成為公司成立50多年來重要的裡程碑之一。在中國如此優秀的成績,不禁讓人好奇美國人對玫琳凱的評價怎麼樣?
  • 玫琳凱涉嫌虛假宣傳和200個層級涉嫌傳銷
    近日網友向清揚君爆料,直銷巨頭玫琳凱(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玫琳凱」)涉嫌虛假宣傳和違規評獎等多種違法情況。 企查查顯示:玫琳凱屬於外國法人獨資企業,對外投資了玫琳凱(杭州)日用品有限公司、昌裕(上海)房地產經營有限公司、玫琳凱營養製品(上海)有限公司,其中玫琳凱營養製品(上海)有限公司已註銷。
  • 本周輿情丨直銷市場逐步回暖 市場監管總局明確網絡傳銷相關管轄權
    由於到齡退休原因,王中誠先生不再擔任公司任何職務。截至本公告日,王中誠先生持有公司股份525股。據悉,阿莎·古普塔曾在特百惠(Tupperware)工作了23年後加入安利,在此之前,她曾擔任過執行副總裁、首席戰略和市場總監。
  • 網際網路時代,人的價值更應被重視--專訪玫琳凱大中國區總裁麥予甫
    有著25年直銷經驗的她最初從一個美容師手中買下一種配方,歷經數十年發展,將玫琳凱打造成全球領先的化妝品直銷公司,而她本人也成為世界商業領域的傳奇女性。1995年,這家直銷巨頭成為較早一批進入中國發展的外資公司之一,而在此後的二十多年裡,其中國業務不斷發展壯大,這個榮耀與一個男人息息相關,他就是玫琳凱大中國區總裁麥予甫。
  • 玫琳凱公司價值遠景及行業分析
    例如說加盟肯德基,首先資金要在600萬以上,如果你有這個資金,那你也可以選擇加盟;歐萊雅的代理至少100萬以上,當你扛著100萬過去時,不一定就能取得代理權,因為他還要看你的市場規劃和市場銷售經營體系是否成熟,看看你這個人是否有能力,會不會把他的招牌給做砸了。即使最小的代理也要3—5萬的加盟費,說白了,跟做生意一樣,都是具有很大投資風險的。那我們看看,通過這些,你能達到人生的終極目標嗎?
  • 西太平洋銀行退出中國及多個亞洲市場
    西太平洋銀行退出中國及多個亞洲市場; ①澳洲第二大銀行西太平洋銀行把其全球業務整合為新加坡、倫敦和紐約分行,並退出北京、上海、香港、孟買和雅加達業務; ②10月14日,澳洲第二大銀行西太平洋銀行宣布,經過對全球業務評估,將退出中國及亞洲其他市場的業務運作,並把重點放在核心國內和紐西蘭客戶上。
  • 直銷「巨頭」雅芳,直銷業務退出中國?
    據公開的資料顯示,雅芳於1990年進入了中國市場。在進入中國市場之後,雅芳就快速的佔領了市場,成為了行業內的「佼佼者」。據《華西都市報》報導,1997年,雅芳中國直銷人員就已經達到了35萬,並且當年的營業額更是達到了10億元。2006年,雅芳在中國擁有6300多家專賣店,並且還拿到了第一張直銷牌照。原本雅芳的發展可以說是「前途無量」,但是,兩年之後發生的「賄賂門」事件導致雅芳由盛轉衰。
  • 下面是多個直銷公司獎金制度分析和比較(安利、完美、無限極、美樂家、雅芳、玫琳凱、科士威、三生中國等)
    下面是多個直銷公司獎金制度分析和比較(安利、完美、無限極、美樂家、雅芳、玫琳凱、科士威、三生中國等) 1.全國直銷公司獎金制度分析 安利:制度是加入簡單,初級很難賺錢,流失率大,只是到有團隊時,後期收入較高。80%會員以出售產品為主,所以就連鄭李錦芬都說現在安利賣的是產品不是制度。
  • 商務部公布最新直銷登記名單:雅芳直銷產品銳減
    記者了解到,在直銷產品和直銷培訓員數量方面,雅芳(中國)、完美(中國)、玫琳凱、天獅等多家企業均不同幅度縮水。其中,直銷產品方面,雅芳(中國)由此前的3類681種縮減至2類18種,完美(中國)由4類130種縮減至4類96種,玫琳凱則由3類242縮至2類107種,天獅由3類75種縮減至1類26種;在直銷培訓員上,除雅芳(中國)本就為零外,完美(中國)、玫琳凱、天獅分別註銷40人、59人和26人。
  • 紐西蘭熱銷可瑞康奶粉退出中國市場!代購貌似無辜躺槍......中國媽媽還有哪些選擇?
    全文內容為:「我們非常抱歉的通知,紐迪希亞中國官方進口的紐西蘭Karicare可瑞康金裝系列在中國暫停銷售。Karicare可瑞康金裝是紐迪希亞旗下擁有的優質產品系列之一,紐西蘭當地市場仍持續有售。紐迪希亞中國將專注於諾優能和愛他美等品牌在中國市場的發展,並持續致力於帶給中國市場來自世界不同國家的優質產品選擇。由此給您帶來不便,我們深表歉意。」
  • WV全球直銷強勁勢頭榜 位居第六
    「勢」是個人或團體中一股不可阻擋的力量,也是直銷重要組成部分,分銷商群體發展迅速也皆因此,「勢」通常出現在以下情況:1、新公司或新產品的推出2、直銷高管的人事變動3、新開闢一個國家的直銷市場4、新的(國際)公約出臺
  • 印度退出rcep的原因和影響
    從近年的貿易數據看,印度與RCEP談判中的多數協定成員存在貿易逆差,導致政府擔心在高標準貿易協定實施後,相關產業遭受衝擊;製造業企業也擔心來自中國、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相關產品的衝擊。同時,印度與不少協定成員已經籤署了雙邊貿易協定,降低了進一步商籤區域貿易協定的積極性。
  • 中國直銷公司獎金制度分析和比較(安利、完美、無限極、美樂家、雅芳、玫琳凱、科士威、三生中國等)
    選擇了老的、大的、品牌公司,我們成功的機會也越小。產品好,制度不好,賺不到錢;制度好,產品不好不長久;產品好,制度也好,介入時機不好,只賺小錢,給成功者做鋪墊。所以說,做直銷非常多,賺錢的非常少。這裡面失敗的原因與只知道追隨潮流,不知道全面考察有很大關係。人家說好就去做,不知道好在哪裡,做了才知道後悔。
  • 玫琳凱VIP與專櫃化妝品購買的區別
    直銷的銷售渠道是:生產廠家~ 直銷商~ 消費者櫃檯的層層利潤環節,到最後都加到在消費者身上,而直銷是消費者直接向廠家購買,用最少的錢獲得最高的價值的產品。最近有人問開麗老師為什麼你們產品這麼好,怎麼沒見做廣告,其實現在的市場是一流的產品靠口碑,二流的產品靠廣告,三流的產品靠價格。
  • 紐西蘭:我的麥盧卡蜂蜜;澳大利亞:也是我的麥盧卡!
    當前,紐西蘭也試圖在中國市場註冊「麥盧卡」一詞。中國是麥盧卡蜂蜜的主要市場之一,全球40%-50%的麥盧卡蜂蜜都銷往中國,因此在這場商標大戰中我們絕不會放棄。另一方面,紐西蘭堅稱「麥盧卡蜂蜜」屬於該國,理由嘛,也很站得住——「麥盧卡」一詞來源於紐西蘭土著毛利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