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國內部分省市全面復工復產以來,各大商場、超市的客流量也隨之增多。由於目前仍處於疫情防控關鍵時期,人們在享受購物時光的同時,也應注意做好個人防護。
記者近日走訪朝陽區、西城區的幾家大型商超時發現,商場內都採取了必要的防護措施,除了在進門處設置體溫監測口外,停車場入口處也安排了專人對每輛車上的乘客進行體溫監測。不僅如此,商場地下一層的超市入口還有專門人員對每位顧客進行體溫測量,確保做到多重監測,謹防遺漏。超市門口則備有消毒液,顧客在接觸過蔬菜、水果或其他物品後,可在超市直接進行手部消毒殺菌措施。
另外,每家商戶也各自採取了相應的防護措施。如商場內一美發商戶自備了測溫槍、口罩、酒精和消毒液等防護用品,以供店內工作人員和顧客使用;收款臺處還貼有提醒,告知顧客結帳時應自覺保持一米間距,減少交叉感染的可能性。
商場停車場入口處對每位車上人員進行體溫監測。
商場內一美發商戶自備防護用品並貼出顧客防護須知。
儘管商場、超市採取了有效的防護措施,但是我們也應做好個人的防護,決不能放鬆警惕。
疫情期間如何做好個人防護?中國疾控中心環境所所長施小明提出主要關注的四個方面:
一、購物的時間儘量避開商場、超市的客流高峰期。比如選擇非周末時間或者是早晨剛營業的時候,減少與其他人接觸的機會。
二、乘坐電梯時,如果是到樓層比較低的地方購物,推薦走樓梯。如果到樓層比較高的地方購物,建議優先使用扶梯。如果必須乘坐廂式電梯,電梯人多的時候可以等候下一趟電梯。乘坐電梯時要佩戴口罩,而且與其他人員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
三、全程正確佩戴口罩。
四、做好手衛生。
記者建議,無論外出去到何處,都應時刻佩戴口罩,並正確使用口罩。不能因為所處的位置是開放空間而將口罩拿下或露出口、鼻等部位。購物時,儘量使用微信或支付寶等行動支付方式。密閉性強的空間,空氣流通性較差的場所,應儘量縮短逗留時間。避免觸摸電梯扶手、牆壁、手推車等公共設施,如果必須接觸,應在接觸後及時洗手並對其他接觸部位進行消毒。
安全防護,安心購物。
出品:中國城市報-《觀城者》
文字、圖片:越 玥
信息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