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茨海默病能預防嗎
阿爾茨海默病是一種不可逆的神經退行性病變,不過令人欣慰的是,通過簡單有效的生活方式改變,可大幅度降低患此病的風險。
不可逆的神經退行性病變
今年中外學者聯合推出了全球首個AD循證預防國際指南,並在國際知名醫學期刊《英國醫學雜誌》子刊上發表了相關的研究文章。對104個可幹預影響因素和11項幹預措施進行系統研究和薈萃分析,並且依據推薦分級的評估、制定與評價標準,制定了循證醫學的證據級別和推薦等級。其中糖尿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BMI管理不善、教育程度降低、中年高血壓、直立性低血壓、頭部外傷、認知活動減少、緊張、抑鬱是對AD病的發展具有重大影響的十個具有A級證據的危險因素。中年肥胖、晚年減肥、體育鍛鍊、吸菸、睡眠、腦血管疾病、身體虛弱、心房顫動以及維生素C攝入量,是9個具有B級證據的AD病發展危險因素。我們給大家簡單總結歸納介紹:
日常護理幹預措施
生活方式
1、體重指數(BMI)及體重管理:應保持或減輕體重,通過合理均衡體育鍛鍊、熱量攝入及正規行為計劃以期使BMI值保持在18.5—24.9kg/m2範圍內。
2、體育鍛鍊:每個人均應堅持定期體育鍛鍊。
3、認知活動:多從事刺激性腦力活動,如閱讀、下棋等。
4、吸菸:不要吸菸,同時也要避免接觸環境中的菸草煙霧;對於吸菸人群應向其提供諮詢服務、尼古丁替代治療及其他藥物治療來配合行為計劃或正規戒菸計劃。
5、睡眠:保證充足良好的睡眠;出現睡眠障礙時要諮詢醫生或及時治療。
共病
1、糖尿病: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罹患糖尿病;對於糖尿病患者應密切監測其認知功能減退情況。
2、腦血管疾病: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用藥,維持腦血管系統良好狀態,避免罹患動脈粥樣硬化、腦低灌注或其他腦血管疾病;對於卒中患者,尤其是腦微出血患者,應密切監測其認知功能改變,並採取有效的預防措施保護其認知功能。
3、頭部外傷:保護頭部,避免外傷。
4、體弱:晚年保持健康強壯的體魄;對于越來越虛弱的人群,應密切監測其認知功能狀態 。
5、血壓: 65歲以下人群應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罹患高血壓;對於直立性低血壓患者,應密切監測其認知功能狀態 。
6、抑鬱: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狀態;對於已有抑鬱症狀的患者,應密切監測其認知功能狀態。
7、心房顫動:維持心血管系統良好狀態;對於房顫患者應用藥物治療。
精神緊張,放鬆心情,平時避免過度緊張。
其他方面
1、教育:早年應儘可能多地接受教育。
2、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定期檢測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對於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應用維生素B和/或葉酸治療,同時密切監測其認知功能狀態 。
3、維生素C:飲食攝入或額外補充維生素C可能會有幫助。
普及醫學知識,多多關愛老年人,做到早預防、早發現、早幹預,對於減少AD的發生發展是非常重要的。
中西醫治療
1、改善腦代謝藥物
根據阿爾茨海默病有腦血流減少和腦代謝率減低,可增加腦血流和細胞代謝的藥物。銀杏葉提取物、雙氫麥角鹼、奧拉西坦、茴拉西坦等。
2、膽鹼酯酶抑制劑
多奈哌齊、卡巴拉汀、加蘭他敏等膽鹼酯酶抑制劑(AchE),是目前用於改善輕中度阿爾茨海默病患者認知功能的主要藥物。AchE通過抑制突觸間隙的乙醯膽鹼酯酶從而減少由突觸前神經元釋放到突觸間隙的乙醯膽鹼的水解,進而增強對膽鹼能受體的刺激。
3、精神藥物
如氟西汀、帕羅西汀、西酞普蘭、舍曲林等,可以控制精神症狀,低劑量起始,緩慢增量,避免長期使用。
4、神經營養因子
輸入外源性神經生長因子,可防止中樞膽鹼能神經系統損害,改善動物的學習和記憶。
中醫藥治療
本病屬中醫「呆病」範疇,病機為本虛標實。本虛為陰精、氣血虧虛,標實為氣、火、痰、瘀內阻於腦。臨床上以虛實夾雜者多見。臨床辨證論治可分為髓海不足、脾腎兩虛、痰濁蒙竅、瘀血內阻四型,具體診療需就醫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