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情令:金光瑤沾滿鮮血,為何卻一心撫養金陵長大?別具用心

2020-12-16 文中話江湖

虎毒不食子,禽獸尚知,時間百毒皆可解,人心惡毒無藥醫。權利與欲望是個無形的藥,讓人昏昏沉沉,如行屍走肉,一心只想著那個至高無上的權利。金光瑤為了利益,殺害了金子軒和金子勳,甚至把金氏一輩的男子設計殺害,只為金氏一族的位置只傳給他。

人心,當貪慾成魔,人命不過稻草,活人不過一盤棋子,外人如此,必要時刻,就連親生兒子也是如此。原文中金光瑤的妻子秦氏是金光善的私生女,別人不知,但是秦氏的母親,又怎麼不知道呢?她將此事告知了金光瑤,希望他可以拒絕這門婚事。可是金光瑤得知此事,不但沒有心生退意,反而有了其他想法。

原本孤掌難鳴無依無靠的金光瑤有了這門婚事,便可以依附秦氏這股勢力,來使自己慢慢壯大。可是如此做,金光瑤卻又有隱患——兩個近親結婚所生的孩子,很大機率就是白痴,長大後不僅對自己毫無幫助,勢必引人猜忌,反而對自己不利。對於金光瑤而言,一個白痴留於世間,反而後患無窮,不如就此除根以絕後患。

金光瑤狠心如此,與自己血緣之妹成親,毀了她的一生,又連自己的兒子都沒有放過,成了自己的犧牲品。可是,金陵作為金氏的嫡長孫,按理說也會威脅到金光瑤的地位,為何金光瑤不僅沒有將其殺害,反而好好把他撫養成人呢?

難道真的如表面一般,金光瑤疼愛金陵至此嗎?不是,一個被利慾薰心的人,怎麼可能心中存愛呢?是還有善良嗎?也不是,自己孩子都可以殺害的人,又怎麼會心生憐憫呢?對於一個臣服於欲望的人,所做之事必定都在算計之中,每一件事做遮遮掩掩,每一個人都為我所用,以此論之,金陵不過也只是一個棋子而已罷了。

在大家眼中看來,把一個小孩子帶得這麼好的人,不可能是一個壞人吧?別人會這樣想,他也會想到這些。金光瑤把小金陵照顧得這麼好,試問金氏一族,誰能想到這樣一個表面謙謙君子竟然是個善盡天良的惡魔呢?金光瑤把這個孩子當成了擋箭牌,當成了保護傘,當成了他做了那麼多趕盡殺絕的事後的一塊遮羞布。金陵不過是種種錯誤的欲蓋彌彰而已。

再有很關鍵的一個,金陵雖然是自己的親人,同時也是魏無羨的外甥。魏無羨與師姐那麼深的感情,又因為溫寧失控殺了金子軒內疚,心中對金陵自然也是疼惜萬分的。如果可以,魏無羨大概想把自己沒來得及給師姐的愛,都給到金陵。如此萬一哪日魏無羨上門尋仇,金光瑤便也有個人質。

但是偽君子金光瑤,雙手沾滿了鮮血,泯滅人性的他終究會露出獠牙,步步為營的他也會機關算盡猶有盡時。終究是逃不過命運的裁決,天道有輪迴,蒼天饒過誰,毀滅他的也只是時間問題而已。

相關焦點

  • 《陳情令》原著:莫玄羽屢次「騷擾」金光瑤,才被趕下金陵臺!
    《陳情令》這部劇可謂是2019年的暑期電視劇的黑馬,主演肖戰和王一博更是在劇播出後爆紅。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卻是大反派金光瑤,這個傲嬌又冷酷,殘忍又溫柔的男子,令人最揪心。劇中,莫玄羽是因為在去了金陵臺金光瑤那,無意間看到了他房間內的獻舍書並拿走了,然後練就了捨身術。而在他獻舍之前,卻也因為屢次「性騷擾」金光瑤,被趕下金陵臺。那這其中莫玄羽到底做了些什麼呢,今天我們就來一起看看。莫玄羽在劇中人物介紹很少,但在原著中,莫玄羽和金光瑤一樣聲明都不好,都是金光善的私生子,兩人算是同父異母。但是在原著中,莫玄羽是斷袖,還喜歡金光瑤。
  • 《陳情令》「敵愾同讎」的金光瑤,僅對兩個人心存善念
    蘭陵金氏親近的人也就他們兩個,金凌也是很喜歡他這個小叔叔,所以,金光瑤的內心從不曾想要傷害金凌。金光瑤把所有的善良給了藍曦臣,而把所有的溫柔留給了金凌。江澄一直都希望金凌將來可以成為優秀的家主,此外,金凌也是他唯一的親人,他希望將他撫養成才,不辜負姐姐。
  • 《陳情令》莫玄羽,到底發現金光瑤什麼秘密?才被設計趕出金陵臺
    這也說明了莫玄羽的四個仇人中,最恨的就是金光瑤。而在金光瑤死後,魏無羨手臂上的最後的那一條傷痕終於癒合了,也就是那個時候魏無羨才知道莫玄羽的最後一個仇人是金光瑤。這兩人之間到底有著怎樣的仇恨,才會使得莫玄羽生這麼大的怨念。劇中雖然沒有特別的指出這些,大概也能猜到莫玄羽的身份威脅到了金光瑤。
  • 陳情令:孟瑤變金光瑤,背後全是金子軒父母的算計,真心終歸錯付
    可是在《陳情令》裡,我們發現金光瑤明明是金光善的兒子,為何卻和父親同為「光」字輩呢?要知道在古代,父親和兒子一個輩分,這是很大的忌諱。在蘭陵金氏那樣的大家族,尤其先主是貴族出身,對這塊的要求就更加嚴格。當然也有一種情況,那就是父親極其寵愛孩子,願意把自己的字給到他。
  • 陳情令:除了藍曦臣,還有1個人,願意陪金光瑤赴死
    #關於金光瑤,有人心疼有人厭惡。在《陳情令》裡,如果不說金光瑤做的那些壞事,那麼他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可憐人。因為出身不好,一直被人嘲笑,受盡屈辱。加上攤上一個那麼渣的父親金光善,更是讓金光瑤的人生充滿悲劇。為了得到父親的肯定,他做了太多錯事。
  • 《陳情令》眾生相之金光善金光瑤等三大反派篇
    在《陳情令》眾生相小人篇我把小人們分為三類,同樣反派也分三類。第一類,絕對的大惡人,不值得同情。他們是金光善,金子勳和溫晁。這三個人仗著出身好,為所欲為,無視他人性命。金光善老淫棍,見美女就染指,不分對象,連跟隨他多年忠心耿耿的老下屬妻子也被他私下強暴。他處處留種,絕不留情。
  • 陳情令:恨生的金光瑤,卻從未後悔遇見藍曦臣,終是白月光暖了他
    (蘇小妹/文)如果說到《陳情令》裡最讓人惋惜的人,那一定有澤蕪君藍曦臣。《陳情令》的最後,他因為瑤妹金光瑤的事情閉關了。「三尊」只剩他一人,這樣的結局讓人唏噓不已。01金光瑤得多恨生啊在《陳情令》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佩劍,佩劍各有各的名字。
  • 陳情令:大結局金光瑤在廟裡埋藏的東西到底是什麼?
    今晚,大家期待已久的《陳情令》的大結局就要上映了,盼了一個星期,總算盼到了頭。說到《陳情令》,大家可能首先非常討厭的就是金光瑤了,在劇中,他可謂是壞事做盡,而在大結局中上演了一場坦白局——金光瑤洗白記。
  • 陳情令:做男人不能太金光善
    自私、虛偽、人渣……看過《陳情令》的小夥伴,對於金光善的評價想必不會在好,這個角色可以說是一點優點都沒有。因為風流成性這個特點,總讓人不自覺地想起《天龍八部》的段正淳,可他根本沒法和段正淳相提並論。金光善則不同,他的風流只為了一己之私,可以說是四處留種。已知的就有金光瑤、莫玄羽,還有許許多多未知的被金光瑤除去了。金光瑤之所以變得那麼壞,可以說是因為金光善的緣故。金光瑤的母親孟詩是名藝妓,直到遇見金光善,才委身於他,可他從沒想過幫孟詩贖身。他走後孟詩獨自產子並撫養長大。
  • 《陳情令》:金光瑤死了,聶懷桑拾起帽子的那一刻,為何表情怪異
    在聶懷桑得知真相,知道是金光瑤殺害了自己的親人。那為什麼在金光瑤死後,他會拾起他的帽子呢?有人說,金光瑤死的那一刻,聶懷桑可能有當仙督的想法,要不然為何會拾起那頂代表著身份的帽子呢?小編覺得,他那是在懷舊。
  • 陳情令:金光善的兒子們皆是「子」字輩,為何金光瑤一枝獨秀?
    《陳情令》可以說是最近幾年比較優質的古裝偶像劇,因為粉絲眾多,所以也引來了不少網友的討論,劇情非常的新穎,但是還有許多讓人不解的謎題。比如說,蘭陵金氏金光善的兒子們都是「子」字輩的,比如說金子軒、金子勳,可是金光瑤也是金光善的兒子,為何他的名字就偏偏要叫做金光瑤呢。
  • 《陳情令》:對於金陵,金光瑤曾用撥浪鼓哄過他,寵了他十多年呀
    金陵是曾被金光瑤用撥浪鼓哄過的孩子,更是金光瑤寵了十多年的人。1. 金光瑤為了保護金陵,推開他,自己卻斷了一隻手臂金光瑤所做的惡事被暴露之後,魏無羨,藍忘機,江澄等人對他進行圍攻,金光瑤為了逃命用琴弦勒住金陵,這時溫寧拿著聶明玦的刀霸下在不受控制的情況下對著金光瑤砍來,金光瑤為了保護金陵,推開了他,自己卻斷了一隻手臂。
  • 陳情令:復活魏無羨的莫玄羽,為何名聲這麼臭?金光瑤果然厲害
    莫玄羽的出生,可謂是個悲劇,只因攤上了金光善這個風流爹。其實,就算莫玄羽在莫家莊再怎麼不受歡迎,頂多也是內心難受,有寄人離下的挫折感。真正讓他沒有臉面活下去的念頭,應該是從金家回來。《陳情令》裡,金光善是個喜歡做牡丹鬼的人,留下的種子更是不少。
  • 細品《陳情令》,細節藏玄機,金光瑤或許不是最大反派
    看完《陳情令》除了回味與不舍,心裡還有很多的疑問。今天慢慢地整理了一下事情線,背後出了一身冷汗。(純屬小編個人聯想,歡迎探討,不喜勿噴)1. 抱山散人為何不下山?最強實力抱山散人,到底是什麼顧忌讓她不能離開?
  • 《陳情令》魏無羨嘲笑金光瑤和蘇涉,其實不應該
    《陳情令》中,明明魏無羨後期的遭遇很悲慘,為何他一直沒有黑化?而金光瑤、蘇涉為何早早黑化?因為對比魏無羨,金光瑤和蘇涉真的挺可憐。最後幾集,魏嬰苦笑著說,「你們害了這麼多人,就因為這個?」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夏蟲不可語冰,沒有親身體驗過別人的生活,他為什麼要嘲笑金光瑤和蘇涉對於幼年不幸的耿耿於懷和斤斤計較呢。魏無羨雖然父母雙亡,但自從他到江家後這待遇多好,受著當時最優的教育,衣食無憂。就是在愛裡幸福快樂的長大的孩子。童年是快樂的,這使得他成長為一個本性善良的人。陽光、自信又正直善良,就算境遇大變也不容易心裡扭曲,還是會堅強地走下去。
  • 陳情令:聶懷桑抱過藍曦臣金光瑤,為何不抱藍湛,是怕魏嬰吃醋?
    他當著眾人的面,抱過藍曦臣金光瑤,為何不抱邊上的藍忘機呢?是怕魏嬰吃醋嗎?在《陳情令》裡,聶懷桑是一個擁有上帝視角的神奇男人。所有人的一舉一動,盡在掌握,因此被大家親切地稱為「聶導」。聶懷桑聰明絕頂,設下連環妙計,讓藍忘機魏無羨這樣的頂級人物為他打工,更是把金光瑤等人耍得團團轉。
  • 《陳情令》中,為何在雲萍城的觀音廟中,金光瑤要挾持魏無羨呢?
    很多人都對《陳情令》裡面的每一個場景都記得一清二楚吧,無論是魏無羨和藍湛十六年前的分別,亦或是藍湛對魏無羨暗搓搓的小心思,對於觀眾來說,這些都是銘記在心中的,可謂是非常經典。世人都知道,藍湛對魏無羨的心思,然而就只有魏無羨自己不知道,在追蹤金光瑤的途中,得知他去了雲萍城,所以藍湛魏無羨一行人去到了雲萍城。到了之後,經過一番打聽,知道金光瑤有可能藏在了觀音廟裡面。剛一進去,魏無羨就被金光瑤給挾持了,看到這裡也許會有觀眾非常迷惑,明明有那麼多人,為什麼金光瑤只挾持魏無羨呢?按理來說,來的那些人裡武功幾乎都在他之上,他難道就不怕他們反過來抓他嗎?
  • 看完《陳情令》結局,好奇莫玄羽和金光瑤有什麼深仇大恨?
    藍曦臣之後知道了金光瑤的為人,有些不敢相信,可最後在聶懷桑的「演戲」下,誤殺了他,金光瑤就算傷害了所有人,也沒有傷害藍大,看到金光瑤最後苦苦哀求的樣子,藍大是心疼的!所以如果他不是不小心殺了金光瑤,說不定還會給他生路!藍大十分內疚,所以按照原著的結局那樣,他可能閉關了,但就算是閉關,也給個鏡頭啊。
  • 陳情令:溫室長大的聶懷桑,懂得用這點,打敗了深懂人性的金光瑤
    《陳情令》裡,聶懷桑是一個很會隱藏的人。如果不是在觀音廟裡,喊出那一聲,估計沒幾個人能識破。聰明的魏無羨已經想到,但他沒有證據。包括聶懷桑在廟裡的「暴露」,魏無羨瞬間還是有些蒙圈的。也正是那一聲,讓金光瑤意識到自己入了別人的圈套。
  • 重刷《陳情令》:金光瑤的名字有深意,細節表明是金光善的陰謀!
    最近重新刷《陳情令》,再次感嘆不愧是神劇,他能被如此多人喜歡,少不了它的製作精良,邏輯有理。《陳情令》作為古代仙俠劇,劇中的百態卻無一不是對現實社會人性的折射。沒有人願意生來做惡人,卻有人逼迫別人成為壞人。「一顆糖就能哄好的孩子能有多壞呢?」很多人看這部劇或者這部劇原著小說,都會更心疼薛洋一些。